20**年巴彦淖尔市政府工作报告 - 范文中心

20**年巴彦淖尔市政府工作报告

06/01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2月20日何永林在巴彦淖尔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巴彦淖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和2010年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机遇,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开创了巴彦淖尔建设和发展的新局面。 ---经济结构转型迈出重要步伐。预计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1∶38∶31演进为2010年的18∶57∶25,工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由27.5%提高到47.7%,初步实现了由农牧业主导型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的重大转变。优势特色产业得到巩固和加强,新兴产业快速成长,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稳步推进,城镇化率达到51%,提高了10个百分点。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21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609亿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18.2%,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地方财政总收入由19.9亿元增加到68.9亿元,增长2.5倍,年均增长28.2%。

---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44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7倍,年均增长36.4%,建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法治、服务、文化等软环境不断优化。

---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16亿美元增加到5.33亿美元,增长3.6倍。甘其毛都口岸成为自治区重要的陆路口岸,我市在国家和自治区向北开放格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显现。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8022元增加到2010年的15027元,年均增长13.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4265元增加到8240元,年均增长14.1%。实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为群众办了大量实事、好事,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五年来,政府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坚持以工业化为龙头,以项目和投资为核心,以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为突破口,努力扩大工业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59.7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290.4亿元,增长2.5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10.7亿元提高到43.7亿元,增长3倍。累计实施152个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紫金锌冶炼、金牛煤电、临河热电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矿石采出量由1100多万吨提高到3500多万吨,有色金属冶炼加工能力超过40万吨。电力总装机达到335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达到156万千瓦。培育和引进了河套酒业、中粮、鲁花、小肥羊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提高了酿造、油脂、肉类、绒纺等特色产业的规模化水平,4个农畜产品品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生物制药、化肥、建材等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风机制造、晶体硅材料、生物质能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推进产业集中集聚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工业园区为支撑,以沿山沿河经济带为主轴的工业布局,拉开了工业基地化、园区化发展的框架。加大节能减

排力度,7个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投运,预计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能够完成自治区下达的控制目标,主要污染物SO 2、COD排放实现双下降。(二)着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扎实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面对多种自然灾害,不断强化农牧业基础地位,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推动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促进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优质高效农作物面积达到600多万亩,畜牧业占第一产业的比重由33%提高到38%,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74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64万亩、设施农业3.7万亩,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10万亩,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1座。新建农村牧区油路4750公里,绿化村镇108个,解决了57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建成一批标准较高、设施配套的示范引领村,村容村貌逐步改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走在了全区前列。累计发放各类惠农惠牧补贴46.4亿元,农牧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三)着力加强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支撑保障能力积极推进城镇化,坚持优先发展中心城市,带动县城和集镇建设,促进人口集中和产业集聚,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累计新增城镇人口17.5万人,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大到96.4平方公里。

供水普及率达到86%、集中供热率达到58%、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2%。临河中心城区建设不断加快,新建改造市政道路175公里、地下管网770公里,整治居民巷道294条,铺装人行道30万平方米,实施水系景观工程5.2公里,新增绿化面积494万平方米,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以旗县政府所在地为代表的城镇建设水平全面提升,一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小城镇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商贸、金融等服务业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住房、轿车、高档家电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来抓,实施围封禁牧战略,休牧轮牧禁牧面积达到2645万亩。大力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工程,林业生态建设总面积484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6.01%提高到2009年的9.83%。新改建公路12365公里,京藏高速公路临河绕城段、海流图至甘其毛都口岸等公路建成通车,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达到30.8公里,位居全区前列。完成包惠铁路电气化改造,临策铁路建成通车,新增铁路里程182.7公里。巴彦淖尔机场建设顺利推进。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以500千伏为主网架、220千伏为环网、110千伏辐射全市的电网架构基本形成。广播电视和通讯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

(四)着力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和权责一致的要求,完成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巩固扩大苏木镇机构改革成果,强化了苏木镇服务"三农"和社会管理职能。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了城乡水务一体化格局,规范了河灌系统的人、财、物统一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农垦系统综合改革。全面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1237万亩林地确权到户。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实施,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完成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深化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和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加快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广泛开展区域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内资金实际到位1000多亿元,引进国外资金实际到位4.06亿美元。积极扩大向北开放,投入11.6亿元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甘其毛都口岸实现双边常年开放,通关能力不断增强。巴格毛都口岸复关工作加快推进。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各级财政直接用于民生的投入由2005年的8.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6.6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提高19个百分点。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就业工作,累计转移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79.6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6.0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人数由13.9万人扩大到61.5万人,94.6万农牧民参加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由50元提高到155元。城乡低保对象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286元、143.5元,累计发放低保金7.2亿元,保障了12万多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启动农村牧区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参保人数达到12.8万人。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由567元提高到1510元,增长1.7倍。进一步完善以助困、助贫、

助学为重点的社会救助机制,为5.2万城乡困难群众发放医疗救助金5505万元;发放救灾款8328万元,救助受灾群众52万人次。资助贫困学生5.3万人次,保障了经济困难家庭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累计投入扶贫资金4.2亿元,使18.1万贫困农牧民稳定脱贫。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48.5万平方米,解决了3.7万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六)着力加强社会建设,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五年累计投入145亿元,切实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力度,中小学校由597所调整为187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现免费教育,高中教育基本普及,民族高中学生实现"三免一补",幼特教育、职业教育走在了全区前列。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17项,获专利257件,适用技术推广普及率达95%以上,培育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巴美肉羊"新品种。深入推进以河套文化为主题的民族文化大市建设,成功举办五届河套文化艺术节和研讨会,河套文化研究和阴山岩画保护取得新成果,创作《河套长烟》、《真情》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河套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在自治区体育赛事中取得较好成绩。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旗县区医院和苏木镇卫生院,农村牧区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改善,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突发性传染疾病得到有效防控。完善人才储备制度,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气象、人防等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步,工商、税务、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与此同时,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五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1889件,办复率100%。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和普法教育,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政务公开范围不断扩大,"三问"平台有效运行,新闻发言人制度进一步完善。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规范资金运行,节约财政资金7.17亿元。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和制度建设,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认真做好信访工作,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平安巴彦淖尔建设深入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军警民共建和双拥工作取得新成绩。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局面进一步巩固。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我市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繁重的一年。我们紧紧围绕市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自治区打造沿黄沿线经济带战略的机遇,适时调整完善发展思路和工作部署,狠抓工作落实,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5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2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2%。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充分发挥沿边口岸、水煤组合等比较优势,与神华、包钢、新湖、冀中能源等大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开发利用境外资源步伐明显加快,450万吨煤焦化、50万吨PVC、30万吨合成氨及52万吨尿素等一批几十亿、上百亿的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大型煤化工、氯碱化工开始起步,产业多元、集群化发展态势逐步显现。农村牧区经济稳步发展。围绕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和规模化经营,粮食总产达到49.6亿斤,牲畜饲养总量达到1850万头只),番茄、绒纺、脱水菜等产品出口创汇居全区首位。启动以宅基地置换、村庄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被自治区列为农村宅基地置换试点,推动新农村建设进入整体推进、全面提升的新阶段。新一轮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围绕打造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临河西区框架基本成型,老城区改造步伐明显加快,朔方区按照现代化工业新城的目标加速建设,双河区作为中心城区提档次、扩规模、增亮点的重点区域,即将拉开全面建设的帷幕。把棚户区改造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全力推进,全市签订拆迁安置协议面积184万平方米,其中临河区突破100万平方米,相当于过去5年拆迁改造总面积的3倍多。群众盼望多年的河套大街拓

宽延伸和北边渠改造扎实有效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加快推进跨区域、跨境资源通道建设,前旗黄河大桥、西甘铁路西金段建成通车,甘泉铁路、锡乌铁路和临河黄河大桥加快建设。278公里黄河堤防公路综合建设工程全线启动实施。河套500千伏、天吉泰220千伏等一批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加强与周边盟市资源配置、产业分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协作,与鄂尔多斯、乌海的资源置换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相继开工,包钢西区建设正式启动。着力扩大向北开放,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和管理体制,口岸过货量突破800万吨,进出口贸易额增速居全区首位。民生和社会建设成效显著。在财政较为困难的

情况下,不断加大民生投入,为群众承诺的"十件实事"全部完成,"十项民生工程"有效落实,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等"六项民生指标"一次性达到或高于全区平均水平,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津补贴标准进一步提高。实施87万平方米校安工程,职业教育园区和民族学校新校区规划建设加快推进,河套大学升本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文博中心、新闻大厦及一批基层文体设施加快建设,阴山岩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全面启动。蒙医院新址主体工程竣工,市医院新址建设前期工作加快推进,4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成投入使用。统筹抓好发展和稳定两件大事,深入开展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一批重点信访案件得到有效解决。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我们胜利完成了市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任务,为"十一五"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各位代表,"十一五"时期是巴彦淖尔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就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全市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谱写了巴彦淖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篇章,为"十二五"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政协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团结进取、奋力拼搏的结果,也是各方面关心、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向所有为我市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向关心和支持巴彦淖尔工作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五年的奋斗历程,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实现巴彦淖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不断深化对市情的认识,善于发掘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创新完善发展思路并一以贯之地抓好落实;必须始终坚持以工业化为龙头,着力推进"三化"互动,努力做强工业、做大城市、做活口岸,不断创造新优势、取得新突破;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着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谋福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保持激情干事、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切实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巴彦淖尔欠发达的基本市情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发展不足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水平低,综合经济实力还不强;产业发展不充分,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工业经济产业层次低、链条短,服务业发展不足;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薄弱,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生态环境总体脆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够协调,加之去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较大,给低收入家庭带来一定影响;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务员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还比较严重,开拓创新能力不强,等等。对此,我们高度重视,并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以满足全市各族人民的殷切期望。

二、"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推进富民强市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做好"十二五"时期的工作,对于巴彦淖尔扩大总

量、加快发展、缩小差距、实现赶超,具有决定性意义。

根据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富民与强市并重,扩大总量与调整结构并举。进一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科技进步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主要发展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以上,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左右,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完成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到"十二五"期末,使我市总体达到自治区中等以上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达到或超过全区平均水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全面提升,各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富裕、生态、文明、和谐巴彦淖尔建设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

(一)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上实现新突破坚持在扩大总量中调整结构,通过调整结构扩大总量,努力构建具有巴彦淖尔比较优势,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十二五"期末,三次产业结构演进到10:63:27,工业比重达到58%以上,完成工业化初期向中期阶段的过渡。

以产业集群化发展为重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充分发挥水煤组合、地上资源、地下资源、风光资源、向北开放的优势,着力打造"五大基地"。依托农牧业资源和产业基础,加快推动农畜产品加工业向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粮油、乳肉、绒纺、酿造、番茄、玉米精深加工,培育形成一批大型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打造自治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基地。依托口岸、跨区域资源通道,大范围、宽领域配置资源,发展煤炭洗选、焦化、烯烃及氯碱化工循环经济,形成4000万吨以上洗煤、2000万吨以上煤焦化、300万吨以上PVC生产能力,建成自治区新型煤化工和氯碱化工基地,努力构筑国家级的引进境外战略资源深加工基地。加快冶金矿产工业探、采、选、冶、加一体化发展,开发合金材料、管材型材等下游产业和产品。加强与包钢的协作,加快实施焦化、烧结、还原铁等上下游配套项目,推进包钢西区全面建设。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新建10万吨锌、50万吨铜冶炼项目,形成100万吨有色金属冶炼能力,打造有色和黑色金属冶炼加工基地。积极开发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抓好风电场、抽水蓄能电站、光伏电站、中煤矸石发电和甜高粱制乙醇、生物质能发电等项目建设,风电装机容量力争突破1000万千瓦,火电装机容量力争突破500万千瓦,光伏发电力争突破100万千瓦,成为自治区重要的新能源生产基地。大力培育和发展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促进建筑和建材工业快速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按照自治区打造沿黄沿线经济带的部署,科学规划工业园区布局和产业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和要素整合,推动优势特色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沿阴山一带规划建设口岸经济区和重化工发展区,重点发展冶金、煤化工、电力、建材等产业。沿黄河一带打造以巴彦淖尔经济开发区的临河、磴口、杭后、五原等4个园区为中心的产业集中区,重点发展农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产业,争取巴彦淖尔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乌前旗工业园区主要承接包钢转移产业,重点发展煤化工、冶金、装备制造、氯碱化工等产业。扶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打造销售收入超50亿元、100亿元的强企方阵。

以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为中心,扎实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推动农牧业向生产条件好的地区集中,提高节水农业、设施农业和规模化养殖业比重,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00万亩以上,设施农业面积发展到30万亩以上,规模化养殖比例提高到80%以上。打响巴美肉羊品牌,做大做强肉羊产业。积极稳妥推进土地和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

土地流转经营面积达到500万亩。加强农牧业良种繁育、科技信息服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农牧业经营的组织化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加大基本农田和草原保护力度,实施中低产田改造、节水灌溉、粮食增产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解决农牧民安全饮水问题,苏木镇实现三级公路联网,行政村全部通油路,98%的嘎查通油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绿化美化一体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有步骤、有计划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统筹推进村镇规划布局调整、农民住房改造、规模化基地建设,到"十二五"期末,全市村庄基本改造完毕,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得到较大改观。

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增量提质。依托口岸、工业基地、交通干线和农畜产品、矿产品集散地,建设一批大型物流园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形成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成为对接呼包鄂、辐射蒙古国、连通国内重要经济区的物流枢纽。完善城乡市场和物流配送体系,加快现代物流商贸中心、大型批发交易市场和农村牧区商业网点建设,提升业态水平。发展壮大各类金融机构,支持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机构等市场主体发展。扶持具备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加强重点旅游景区建设,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精品线路,形成与周边地区融合贯通的大旅游圈。落实扶持政策,全面促进餐饮娱乐、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业提质扩容。

(二)加强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努力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实现新突破按照"一城三区一组团"城市发展规划,加快临河城区、朔方区、双河区建设,推进陕坝镇组团与主城区实现同城化发展,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促进人口和产业集聚,增强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集中力量抓好临河中心城市建设。全面完成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配套完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新建一批彰显河套文化内涵和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实施滨河水系景观长廊和连通城市内外环河、周边湖泊湿地的大水系工程,抓好以城市森林公园为核心的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大幅提升城市形象品位和宜居程度。加快完善朔方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建设工业、进出口贸易和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区。推进双河区主干路网、园林水系、体育场馆、教育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滨河生态宜居新城区。加强临河与陕坝在城际交通、市政设施、城市管理、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对接。统筹推进以县城和中心集镇为主体的城镇体系建设,建成一批工贸型、边贸型、商贸流通型小城镇和重点集镇。高标准规划建设甘其毛都口岸新城,打造现代化、区域性国际商贸旅游城市。加快人口向城镇集中,"十二五"期末城镇人口突破100万,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

加强保障能力建设,基本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口岸、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之间的快速通道,实现临河主城区与各旗县所在地全部由高速或一级公路连通。按照全市"两纵两横"铁路网规划,争取实施巴格毛都至青山、青山至金泉、白彦花煤田至陶勒盖铁路项目和包兰线快速客运通道,努力推进甘其毛都至蒙古国塔本陶勒盖煤田跨境铁路建设。新建两座黄河大桥,实现有五座黄河大桥与鄂尔多斯连通;建设通往包头、阿拉善的铁路和高等级公路,形成联系紧密、方便快捷的区域连接通道。争取将巴彦淖尔机场建成国际口岸机场,逐步开通飞往国内主要经济区及蒙古国的航线。完善500千伏、220千伏电力主网架构,力争完成风电汇集站、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乌后旗至临河北、乌中旗川井至德岭山两条风电送出通道,实现大规模远距离输送绿色风电能源,为我市电力工业的更大发展创造条件。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黄河堤防、灌区节水改造、山洪沟治理和城乡供水改水项目建设。加快信息化城市管理平台、政务网络建设,推进广播电视、电信、互联网"三网融合",完善覆盖城乡的宽带网络体系。

认真落实基本草原保护、草畜平衡制度和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助机制,抓好围封禁牧、退牧转移工程,巩固和扩大草原生态保护成果,牧区人口保留在1万人以下,草原牲畜控制在

100万头(只)以内,促进草原生态自我修复。推进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科学发展沙草产业,完成治理面积150万亩。加快黄河湿地综合治理,争取将乌梁素海综合治理列为国家重点项目,强化生态补水、控源减污、修复治理等综合措施,切实保护好这片珍贵的湿地资源。大规模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完成林业生态建设500万亩。全市林草覆盖度达到34%,套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0%。强化节能减排,抓好工业、城镇污染源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业园区全部配套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统筹农牧业、工业、城镇生活和生态用水,提高中水回用率,建设节水型社会。

(三)大力加强社会建设,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努力在推进和谐巴彦淖尔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完善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稳步提高公务员津补贴水平,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充分挖掘农牧业增收潜力,全面落实惠农惠牧政策,鼓励农牧民向二、三产业转移,确保农牧民收入水平继续保持在全区前列。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建立由基本保障型向福利普惠型转变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孤儿供养标准和资金投入自然增长机制。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解决好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大力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切实改善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大教育投入,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快普及学前教育,高质量普及高中教育。全市70%以上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90%以上的普通高中学校实现标准化建设。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向农村牧区和薄弱学校流动。建设全区一流的职业教育、民族教育示范学校。河套大学实现升办本科教育的目标,建成综合实力较强、办学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加大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建设力度,加快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支持中蒙医药事业发展。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和疾病防控体系。推进民族文化大市建设,加强河套文化研究,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争取阴山岩刻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办好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统筹做好人口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 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更加扎实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加快建立政府管理与社会调节互联互动的社会管理新模式,完善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全面推行"三一四全"工作法,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提高公共安全保障水平,加强安全生产,健全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视频监控系统,加强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深入推进平安巴彦淖尔创建活动。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支持国防、边防和军队建设,争创全区、全国双拥模范城,深入实施爱民固边战略,维护边境地区安全稳定。

(四)深入推进改革和科技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上实现新突破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创新。积极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整合行政资源,提高运行效率。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市、旗县区两级财政分配关系,增强市本级调控能力,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推进文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农村牧区综合配套改革、水务体制改革、国有农牧场和林场改革,完善集体

林权制度改革。稳步实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围绕农畜产品加工、冶金、新型煤化工和新能源等产业,加快新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和先进生产工艺设备引进,促进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建设一批标准较高的现代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特色产业化基地。提升民生领域科技创新能力,让科技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加强科技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

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向北开放步伐,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项服务功能,提高通关过货能力,"十二五"期间,口岸过货能力要超过5000万吨,成为全国过货量最大的陆路口岸。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和边民互市贸易区建设,争取巴格毛都口岸恢复开关,提升口岸开放层次和水平。继续扩大对外贸易,巩固提升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积极参与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自治区西部经济区产业分工协作,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共建共享,形成区域合作发展新格局。

各位代表,展望未来,我们对巴彦淖尔的美好明天充满信心。我们坚信,经过"十二五"的不懈奋斗,一个经济社会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巴彦淖尔必将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三、2011年的重点工作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2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节能节水减排指标完成自治区下达的任务。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是做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坚持把扩大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扎实做好项目筛选和申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资金投入,扩大金融信贷投放规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全年实施130个亿元以上项目,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0亿元。工业方面,实施煤化工、氯碱化工、电力和新能源等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278亿元。城建方面,重点抓好中心城市、县城和重点集镇建设,力争完成投资185亿元。生态方面,扎实推进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项目建设,加强乌兰布和沙漠防风固沙林带建设,抓好铁路、公路沿线及村镇绿化,完成林业生态建设100万亩。继续实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和阶段性禁牧工程,新增草原禁牧面积760万亩。推进黄河湿地恢复和乌梁素海综合治理工程,重点实施水环境治理、临河第二污水处理厂、平原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新建3条分凌减灾生态补水通道,为湖泊湿地补水2.5亿立方米。确保城镇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达标排放。交通方面,争取甘泉铁路、锡乌铁路和西甘铁路建成通车,铁路通车里程达到928公里,所有旗县区实现通火车。开工建设临河至甘其毛都、五原至海流图一级公路,推进临哈高速、青山至乌根高勒一级公路、刘召至五原一级公路、黄河堤防公路、临河黄河大桥建设,实施临河至陕坝一级公路改造,临河区客运新站完成主体工程。巴彦淖尔机场实现通航,机场大道建成投入使用。电力方面,加快建设德岭山至固阳500千伏、杭后220千伏等20项输变电工程,完善电网构架,增强安全供电保障能力。同时,抓好农牧业、服务业、节能环保和民生领域的项目建设,重点储备一批新能源、新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等项目。

大力拓展城乡消费市场。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扩大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环境,释放消费需求。加强市场监管,抑制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粮油副食品价格过快上涨,维护物价基本平稳。稳步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消费水平,拓展汽车销售、居家养老、休闲旅游等服务消

费,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和"双百市场"工程,完善农村牧区流通网络,做好家电、农机、汽车下乡工作,扩大农村牧区消费市场。

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加快推进甘其毛都至蒙古国塔本陶勒盖煤矿跨境铁路前期工作,推动运煤专用公路建设。口岸煤炭进口量突破1500万吨。加强与周边盟市的协作,做好水权转换、资源互配、产业对接,完善工业园区、物流园区配套设施,重点实施一批跨区域铁路、公路、物流仓储和资源加工转化项目。广泛开展与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企业的合作交流,充分发挥驻外招商机构的作用,积极引进战略性投资。全年引进国内(区外)到位资金300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4000万美元。

(二)做好"三农三牧"工作,不断强化农牧业基础地位大力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项目扶持、多元投入,整合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林业生态、道路交通等涉农项目资金,集中用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高标准完成第一批23个试点建设,启动实施第二批27个试点,积极推进后续工程,2012年前将主要交通干道沿线、县城周边的村庄基本整治完毕,使1万农户、3.5万农民受益。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大力开展土地平整、渠系道路改造等工程,配套建设卫生室、文体活动室及公园、广场等公共设施,建成一批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新农村示范村。

加强产业基地建设。抓好粮食生产,农作物总播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80万亩和460万亩。扩大番茄、葵花等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比重达到70%。新建一批肉羊、奶牛、生猪标准化养殖场,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65%以上。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搞好科技服务和技术培训,加快农垦万亩绿色无公害高效农业园区、五原宏伟千亩设施农业小区等项目建设,新增设施农业3万亩以上。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提高蔬菜自给水平,平抑市场物价。强化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15个,基地认证20万亩,力争巴美肉羊、河套番茄等产品通过国家地理标识认证。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土地流转面积突破150万亩。

强化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抓好5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26万亩土地整治及粮食增产等项目,实施黄河新二级堤防、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等工程。完成村镇绿化56个、各级通道绿化300公里,新建农村牧区油路600公里,新增沼气入户2000户,完成6000户、39万平方米农村危旧房改造任务,为1万户农牧民安装卫星接收系统,解决3.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加强良种引进培育、实用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治、气象预报、融资平台等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牧区信息、科技、运销等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为农牧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全面完成林权证发放和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清理确权工作。

认真落实惠农惠牧政策。市本级财政安排农牧林水专项资金7692万元,设立专项奖补资金1000万元,扩大农村牧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完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补贴等农牧业补贴机制。落实国家和自治区草原生态奖励补助政策,对牧民实行草原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业生产补贴,加快生态环境恶劣地区牧民转移步伐。

(三)加强工业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农畜产品加工业重点在扩规模、走高端、创名牌上下功夫。实施河套酒业技改扩建、燕京金川20万吨啤酒项目,抓好福润200万口生猪、伊利6万吨高档乳品等项目建设。鼓励番茄、面粉、油脂、脱水蔬菜等加工企业积极开发绿色、高档产品。冶金矿产工业进一步扩大采选规模,发展冶炼和延伸加工。加快紫金330万吨铅锌、西部铜业200万吨铅锌、170万吨铜等采选项目建设,双利和中冶各120万吨氧化球团项目竣工投产,争取包钢80万吨还原铁、西部铜材10万吨光亮铜杆项目开工建设。煤化工重点推进境外煤炭资源落地转化增值。实施神华600万吨、普兴400万吨等一批煤炭洗选项目,推进神华240万吨、包钢210万吨等一批焦化项目建设,加快家景450万吨焦化、20万吨二甲醚及伊泰2000万吨煤炭洗选、1000

万吨焦化项目前期工作。抓好冀中能源30万吨合成氨及52万吨尿素项目建设。氯碱化工加快新湖50万吨PVC循环经济项目建设进度,争取新上PVC管材型材项目。电力工业争取启动临河热电联产二期工程和紫金、新湖、联邦制药等一批自备电厂或动力车间项目,加快神华中煤发电、金牛煤电二期和国网能源大型坑口电站等项目前期工作。

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推进华电、龙源、华能等风电项目建设,新增装机容量60万千瓦,风电总装机超过200万千瓦。争取盾安1万千瓦、国电能源2万千瓦光伏电站、中旺二期1000吨多晶硅项目开工建设,加快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建设进度,盾安一期3000吨多晶硅项目建成投产,二期3000吨早日开工续建。抓好中科宇能、华锐风电、麦德风能等风机制造项目,推进合力机械专用汽车制造项目建成投产,加快鑫泰物流200公里磁管道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争取联邦制药四期5000吨6-APA项目开工建设。

努力支持企业加快发展。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密切关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认真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贷款贴息、专项投入力度,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在巴彦淖尔经济开发区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帮助河套酒业、紫金等企业创建自治区级工程技术中心。支持企业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和生产工艺改造,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引进大企业的同时,支持本土企业发展。

(四)加快发展服务业,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结合城市建设和商业街区改造,规划建设一批民族手工饰品、河套餐饮等特色商业街和大型家居建材、汽车销售、小商品批发等专业市场,打造城市商业集中区。积极推进文化娱乐、家政服务和市政公用事业发展。

推进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筹建巴彦淖尔河套农村商业银行,引进内蒙古银行、兴业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稳步发展村镇银行和小额信贷机构,规范融资性担保市场,扩大担保公司规模。充分发挥水务公司、城投公司、农投公司等融资平台作用,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吸引社会投资等多种途径融通资金。

抓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畜产品B型保税物流园区无水港挂牌运营。抓好口岸物流园区道路、装车站点、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通道、物流园区、铁路站场和公共作业区建成投入使用。加快亿利金威煤炭物流园区建设。支持巴运集团积极发展"甩挂运输"、"绿色运输"等现代运输业。

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国家级地质公园申报工作,抓好乌梁素海二期、纳林湖一期、同和太低碳经济综合开发示范区等旅游项目建设,加大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乌拉特温泉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年内开工建设。大力发展农家乐、渔家乐、草原游等特色旅游。

(五)大力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加快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以迎接建党90周年和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卫生城市为抓手,大力推动临河老城区改造,加快完善西区功能,全面启动双河区建设,力争中心城市面貌有较大改观。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继续把棚户区改造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力争完成200万平方米以上改造任务,其中临河区完成100万平方米以上,改善26000多户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配建经济适用住房1000套、廉租房7200套、公租房2045套、限价商品房1500套,解决11745户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坚决贯彻新的征收补偿条例,坚持阳光操作、依法推进,进一步规范搬迁改造、补偿安置政策,杜绝弄虚作假、暗箱操作。加快河套大街、北边渠等重点项目区改造进度,抓好市政管网改造和小街小巷治理,配套完善游园广场、商场超市、文体活动服务设施。高标准建设回迁安置房,确保群众按时回迁,住上放心房、满意房。

推进水系景观和园林绿化建设。统筹各级灌排渠系、城市内外环河以及周边湖泊湿地,高标准编制全市水系专项规划。启动总干渠、永刚渠、北边渠、青春湖、镜湖等水系景观工程,完成永济渠景观带建设,实施金川河三期工程,全年新增水系10公里,推进住宅小区、医

院、学校水系景观建设。加大引水入城力度,对城市周边湖泊湿地实施补水,开挖连通灌排渠系、城市水系和湖泊湿地的人工河,恢复湿地面积1700多亩。深入开展"创园"工作,大力推进水系绿化、公园绿化、街路绿化、环城绿化,启动城市森林公园千亩生态园区建设,新建和改造48处公园绿地。全年新增绿化面积2836亩,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

启动双河区开发建设。在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土地收储步伐,吸引有实力的大企业参与土地一级开发。启动河套大学新校区、职业教育园区、党校新校区、体育场、体育馆和低密度住宅小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13公里滨河景观大道建设,同步推进水系景观、园林绿化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金川大道、团结路、朔方路通往双河区的道路和景观桥工程,基本形成双河区路网主框架。

继续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实施临河北绕城公路拓宽提标工程,打通黄河大桥至保税物流园区的物流大道。推进临陕、临磴、临狼等城市出口改造,打通河套大街、曙光街、塞北街等3条新旧区连接线,实施新华街、乌拉特大街、五一街、人民路等20条街路改造工程。启动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建设,新建30座垃圾转运站、20座水冲式公厕。铺设供热、供气、给排水管网125公里,新增天然气入户1.2万户、集中供热200万平方米。抓好临河第三自来水厂续建工程,实现与城区供水管网对接,让市民喝上优质黄河水。加快西区公建项目建设,两年内完成29个行政企事业单位搬迁入驻。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强规划控制管理,坚决制止违规建房、私搭乱建、挤占绿地等行为,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以治理"脏、乱、差、堵"为重点,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加强交通管理,延伸公交线路,增加营运车次,适度增加城市出租车,方便市民出行。进一步规范房地产销售市场和物业管理。按照划行归市、规范管理的原则,对城区建材、煤炭、废旧品回收等经营网点进行清理,建设一批专业市场、便民市场。各旗县加快实施城镇供热供水、水系景观、园林绿化和垃圾处理工程,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规划建设白彦花、塔尔湖、干召庙、狼山等一批重点集镇,搞好道路、给排水、环卫、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六)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努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今年市本级财政安排教育专项支出5400万元,较上年增加3140万元。启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加固8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全面完成校安工程一期建设任务。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市职业学校新址建设和民族学校搬迁工作。做好河套大学升本工作,年内达到申报本科教育基本条件。全部免除蒙语授课的高中学生、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和教科书费,三年内全部实现高中免费教育。加大资金筹集和投入力度,资助困难家庭学生就学,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辍学。

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今年市本级财政安排卫生专项支出10264万元,较上年增加1749万元。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医疗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市医院新址建设进度,蒙医院新址建成投入使用,精神病院改建主体工程完工,完成3个旗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实施12所苏木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所嘎查村卫生室新改扩建工程。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继续推行"一杯奶"生育关怀行动,使4000名农村牧区政策内孕期妇女受益。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今年市本级财政安排文化专项支出2213万元,较上年增加852万元。文博中心、新闻大厦、河套文化演艺广场建成投入使用,加快广电传媒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项目建设,配套完善苏木镇文化站、嘎查村和社区文体活动室350处。成立河套文化发展基金会,继续办好河套文化艺术节和河套文化研讨会。抓好《鸿雁》音乐舞台剧、阴山岩刻舞台剧及《大河套》、《蓝学校》等影视剧制作。加大与宁夏等北方岩刻省区联合申遗力度,争取阴山岩刻列入国家申遗预备名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认真做好全市第二届运动会的筹备工作。

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今年市本级财政安排科技专项支出930万元,较上年增加430万元。启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技术创新试点企业认定工作。设立科技创新和推广基金,市财政安排500万元,支持重点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科学技术推广普及,市科技馆建成开馆。完善科技奖励机制,加大对引领型、示范型科技项目的奖励力度,进一步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

(七)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6.5万人。设立农牧民转移就业专项技能培训经费1500万元,完成培训1.2万人,争取6000人取得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和专项职业能力证书。解决好大中专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复转军人等群体就业问题,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95%以上"零转移家庭"实现1人以上转移就业。发放就业创业小额贷款1亿元,创建充分就业社区8个、创业园区2个,为企事业单位储备人才1500名。严格执行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参保人数达到30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增加220元。提高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合率,新农合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60%以上,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住院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78%和65%以上,实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城市低保保障标准月人均提高34元,达到320元,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0元。农牧民低保保障标准月人均提高22元,达到165.5元,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6.5元。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标准月人均由560元提高到700元,分散供养标准月人均不低于500元。五保对象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年人均分别提高460元、310元,达到3518元、2315元,高于自治区70元、3元。孤儿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月人均分别达到1200元、1000元。农村牧区义务兵优待金提高到每年1万元以上,城镇义务兵优待金每年不低于城镇低保标准。解决3.5万农村牧区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发放特殊困难群众临时物价补贴,基本保障低收入群众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实行老年人优待办法,对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给予优待服务,为8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月发放50至200元长寿保健金。启动市民政福利事业园区和老年社区建设,新建4所敬老院和7所民政福利中心,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投入使用。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扩大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成果,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积案化解力度。深入开展信访维稳"基层基础年"活动,市、旗县区两级联合接访中心全部建成投运。推进城乡公共危机管理系统建设,完善全市应急指挥体系,建成社会安全、综合救援、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等专项和旗县区级应急指挥部,建立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所有旗县配备登高平台消防车,完善农村治安消防站建设,提高消防救灾能力。市财政安排社区建设奖励资金,加强社区建设,强化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敌对势力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边防公路、通讯、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和发展"草原110"巴彦淖尔运作模式,完成5处爱民固边警务工作站建设,保障边疆安宁、边防稳固。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打造人民满意政府做好今年和未来几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各级政府肩负着重要使命。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政府自身建设,坚持从严治政,践行执政为民,加快职能转变,提高服务水平,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各级政府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

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意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机制,不断完善政府议事规则和程序,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强化为民责任,建设高效政府。政府全体工作人员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紧紧围绕项目建设、民生工程、信访维稳等重点工作,明确工作责任,加强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切实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集中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继续取消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效能建设,严格行政问责,切实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和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加快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设立便民服务大厅,着力营造高效务实的政务环境。探索建立政务公开长效机制,拓展公开内容,创新公开形式。充分发挥"三问"平台作用,畅通群众知情、参与、表达渠道,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加强廉政勤政,建设廉洁政府。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制止铺张浪费,降低行政成本。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各级党政机关出国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支出保持零增长。精简会议、文件,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和检查评比,凝神聚力谋大事、抓落实、求实效。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反腐倡廉各项规定,加大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和部门行业不正之风。加强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

加快职能转变,建设服务政府。进一步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把政府职能转变的重心放在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上,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公共服务效率,为各类经济主体创造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良好发展环境。以逐步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为目标,继续加大对就业、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基本公共服务。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做到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管理,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事业任重道远,新的使命光荣艰巨。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和谐的巴彦淖尔,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相关内容

  • 20XX年内蒙古最低工资标准
    索 引 号 01151201X/2014-00090 发文机关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标 题 信息分类 劳动就业 \ 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自治区2014年最低工资标准及非全日 制工作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 成文日期 ...
  • 新形势下农机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安全监理 新形势下农机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张海滨1 张 勇2 何兆东3 1.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农机监理站:2.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农机监理站:3海拉尔农垦(集团)公司哈达图分公司[摘 要] 阐述现阶段农机监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做 ...
  • 内蒙古杭锦后旗农村能源建设十二五规划方案
    内蒙古杭锦后旗 "十二五" 农村能源工程建设规划方案 (2011--2015年) 一.规划摘要 包括规划依据,规划期,建设任务及目标,主要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布局,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效益分析等. (一)规划依 ...
  •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教案
    工程名称 图什业图小区二期工程 教案名称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教案 施工单位 科右中旗巴彦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负责人 刘东魁 主讲人 刘东升 培训对象 木工班组 培训学时 24学时 教案内容: 一.木工作业时应注意事项: 1.模板支撑不得 ...
  • 综合管廊工程规划及管理中的重点问题解析_王美娜
    RESEARCH 研究 综合管廊工程规划及管理中的重点问题解析 王美娜 董淑秋 张义斌 张晶晶 城市建设方式由粗放式向高效集约式转变,城市土地开发模式由粗放式开发向挖潜存量空间转变,空间开发利用由地上向统筹地上及地下转变.综合管廊作为一种集 ...
  • (局改)质量安全考核办法
    临河区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 考核告知制度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推进法制化.规范化进程,构建诚信体系与公路建设市场联动,明确质量.安全生产责任,防止和减少质量安全 ...
  • 草原旅游发展对牧区社会经济影响的研究_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为例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 第6期 草原旅游发展对牧区社会经济影响的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为例 杨智勇 (内蒙古财经学院 旅游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摘 要]草原旅游的发展对牧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 ...
  • 歌曲[敖包相会],唤起那遥远的记忆
    近年来,在中华大地刮起了追溯历史.回顾往事的热潮,"红色经典"成为我们建国前后几代人的记忆和情感,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革命与传统的震撼,也唤起了我们对以往岁月的回忆.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哟,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 ...
  • 全国各地特殊教育学校
    特殊教育学校辽宁省特殊教育高校.机构和学校 邮编 地址 单位 114005 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平安街43号 鞍山师范学院 114005 辽宁省鞍山市 鞍山市教研中心小教部 114000 辽宁省鞍山市 鞍山市立山区弱智学校 114031 辽宁 ...
  • 知识文献大全:中国车牌号的识别大全(包括军车和政府高官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中国车牌号的识别大全(包括军车和政府高官用车) 北京市(京) 京A.京C.京E.京F.北京市(城区),京G 北京市(远郊区), 京B 出租车,京O警察 天津市(津) 津A.津B.津C.天津市 ,津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