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 范文中心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08/02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时代、民族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需要。在科学教学中,由于科学学科本身的特性(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和创新精神,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我在科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几点做法:

一﹑利用创设情境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探究是每一个人天生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而发现是科学探究的开始。儿童天生的好奇心又能够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地观察、思考和探索,从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继而自主合作探究,不仅仅是一个学习方式方法的问题,更是一种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转变,它的根本点在于突出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回归于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问题”的主体,成为一个个的“问题信息源”,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学生提出的问题总是以自身的积极思考为前提,常言说得好,教师与其“给”学生10个问题,不如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

如在教学《哪杯水更热》一课时,我们是这样设计教学情境的:一上课,就为学生准备了两烧杯同样多、但温差很小的热水(杯子上方还飘着白气),并提出问题:仔细观察桌面上的两杯水,有什么不同?再用手试一试杯子的外壁,感觉到了什么?仔细体会这两杯水有什么不同?以上问题引导学生经历了“看——摸——体会——比较——总结”逐层深入的五个过程,学生经过看、摸,体会到“这两杯水都是热水,两杯水的温度不一样,”有的学生认为1号杯里的水热,有的则认为2号杯中的水热,从而引发了矛盾争执,在争执的过程中就产生了要“寻找解决矛盾的办法”的时机。当这个时机成熟的时候,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到底哪杯水更热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方法?”学生一下子从对体验结果的争执转移到寻找问题的办法上来。有的说用手仔细摸,有的说喝一口感

觉一下进行比较,还有的说用温度计测量„„,因为学生寻找了众多的方法再一次引起了学生的争论,互相指出对方方法的缺点。大家认为用手摸会有误差,用眼看冒出的热气量又不稳定,喝一口既怕受到伤害又担心难以分辨,只有用温度计测量才能得到准确、科学的结论,最后学生统一了意见,决定采用温度计来测量到底哪一杯水更热,这样在不断的认识过程中学生自己逐步生成“借助科学仪器测量更加准确、科学”的观点。

在这个环节中,之所以为学生提供温差很小(差别在2℃左右)的两杯水,就是为了创设“引发学生的争执”的问题情景,便于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产生问题分歧,在争执的过程中产生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行探究。

二 、利用兴趣爱好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兴趣就象人的生命,假如学生对科学课感兴趣了,才会沉迷于其中,付之于其中。不同学生不同时期的兴趣爱好有所不同,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兴趣,并把它转化为科学课学习的动力。例如:在教科版三年上册第二单元《动物》内容时,我发现三年级的学生对蜗牛、蚂蚁等小动物都非常感兴趣,有的学生在开学没多久就把蜗牛和菜螺带来给我看,问我要给它们吃什么、它有眼睛和鼻子吗、它那两根像天线的结构是干什么用的等问题,我没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回去研究一下,并且我还在课堂上鼓励全班同学都去找蜗牛,先饲养在家里,进行观察研究。在教蜗牛这课时,学生发现了蜗牛的许多秘密,有位学生汇报说:“我把蜗牛放在矿泉水瓶里,蜗牛会从瓶底向上爬,等它爬到接近瓶口时,我把瓶子倒立在桌上,蜗牛会掉转头从瓶口向瓶底爬(又向上爬),当爬到瓶底时,我又将瓶子翻转过来,蜗牛又掉头向上爬。我得出的结论是蜗牛喜欢向上爬,可能是想回家了。”我听后不大相信,就说:是真的吗?我们一起来试试看。说着就把他带来的蜗牛拿过来放在讲台桌上,按照他说的方法实验,结果正如他所说的一样,太有趣了!这下我确信了:在瓶子中的蜗牛喜欢向上爬。我对他说:你真棒!通过你耐心、细致的观察,发现了蜗牛的一个秘密。可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兴趣与爱好,使之转化成科学课学习的动力,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兴趣,就有了科学探究的动力。

三、利用生存环境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阳光。可见,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同时现在的环境问题已经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为了保证生物的多样性,人类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保护环境,我们小学生也应该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因此,科学课应该充分发挥学科特点,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环境及其问题的严重性,唤起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行为。

如《生物与环境》这一单元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建立一个完整的鱼儿的栖息地,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喂养,清除垃圾的工作并做好观察和记录。鱼儿经过几天后就能适应人造的环境,然而这个人造的环境一旦遭到破坏会怎么样呢?可以开展一系列活动,如减少水的多少,减少水生物,破坏水的质量等看看实验的结果,让学生认识到组成生态环境中各个部分的重要性,同时也让学生知道人类虽然能适应和改造环境,但人类在根本上还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物种,必须依靠系统提供的生存条件,所以人类的活动不能超越生态平衡规律。

四、利用创新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科学的兴趣时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发展他们的科学知识和能力是我们科学课教学的根本目标。知识能力是否真正掌握,其最终体现在能否正确地应用,让学生运用新知识和主体能力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这样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开阔思路,同时也促进学生养成善于求异的习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习惯运用某种思维方式思考,时间久了,就会产生思维定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多样化的思维环境,提高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广阔性,教师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创设思维情境,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创新素材和空间,用“教”的创新火种点燃“学”的创新火花,才能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独创性,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儿童个性,千万不可以用成年人的所谓理智去律令孩子们。引导学生批判地接受前人的各种成果,形成不唯师、不唯书、只唯实的思想观念,不断超越自我,逐步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在教学《电磁铁》一课中,当学生探究电磁铁的磁极改变的原因是与线圈缠绕方向有关时,大部分

学生都采用拆下导线重新缠绕的方法,唯独李大山同学直接把铁芯抽出来,反方向插入线圈中,取得了同样的学习效果。这样做,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学习效率。从这些现象看,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五、利用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尤其是儿童,他们这种表现尤为强烈,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组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地按自己的设计操作。把以“教学”为中心的课堂活动转变为以“探究”为核心的自主活动。如教学《灯泡亮了》一课,学生在认识了电池、小电珠和导线材料后,我放手让学生充分的“玩一玩”,用多种方法将一节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电珠组装起来,使小电蛛发光,从而把学生玩电池、导线、和小电珠的兴趣,引向研究简单的电路的组装上来,在这个过程中,我并没有告诉学生怎么去做,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自行去探究,自己想办法努力去完成,随着小电珠的发光。学生得意、喜悦、自豪等表情明显地写在了同学的脸上。情绪盎然的组装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欲和求知欲,又使学生在想与做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情感潜能,并不断触发学生的创新的火花。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并不是简单的一次教学过程和开展一项活动就能做到的,需要我们新时期的教师辛勤的耕耘才能见到成效!


相关内容

  •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科学素养1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叙永县赤水中心校:罗小兰 论文摘要: 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本文主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一些经验交流,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论 ...
  •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结构
    浅谈初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与结构的培养 摘 要:本文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并基于教学实践,提出了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些想法和做法.科学探究能力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一 ...
  • 基础教育阶段学科核心素养及其确定
    作者:王云生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07期 "素养"指一个人的修养,包括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身心素养等.素养是人在接受教育.训练和实践中获得的.公民的"素养"高低是影响个人生活质量 ...
  • 学术道德与规范心得
    近年越来越多的学术抄袭.造假.腐败等问题被报道出来,学术道德俨然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同时,很多科研从业者只关注眼前的课题,忽视人文素养的发展,最后导致学术道德的缺失,限制了思维,并在往后的工作或学习中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 ...
  • 医学生物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感悟
    [摘 要]医学生物学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使学生能够科学地认识生命的现象,认识生物.人.自然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及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牢固树立专业思想. [ ...
  • 科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科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区教研室.学校教导处的工作计划,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教师专业成长,致力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营造科学教师团队进取氛围, ...
  • 小学科学教材分析
    小学科学教材分析 ★各册教材单元分布及课题 1 2 3 4 总体印象:每册四单元,三四年级每单元7课,五六年级每次8课.相对来说三四年级教学任务较重.课题目标指向性较强,如五年级的部分课题,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土壤中有什么.雨水对土地的 ...
  •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结题报告(绝对好)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结题报告 科教兴国,兴国必先兴教育:科研兴教,兴教必先兴科研.教育科研开展得如何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向教育科研要质量便成为瓦房店市实验小学的探索目标.<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 ...
  • [深圳特区报]培养尖端人才不能急于求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网
    [深圳特区报]培养尖端人才不能急于求成 2011-04-22 侯建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也是唯 ...
  • 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课教学工作总结
    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课教学工作总结 -总结 []随着的推移,即将到来了,.回顾这一的,收获很多.新的一轮教育改革,的角色发生着愈来愈深刻的,教师的教育行为方式发生着可喜的转变,在本学期过程中我立足科学课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现对科学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