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关于汶川特大地震的记忆 - 范文中心

特写:关于汶川特大地震的记忆

11/01

(原标题:雁阵南飞 )

关于汶川特大地震的记忆,总会在5月复活。

2008年5月14日,汶川县映秀镇。中央首长的飞机即将到来。纷乱的映秀镇坝滩上,救灾官兵用石灰划出3个直升机坪。一侧,聚集了上百名伤员,先前抵达的第三军医大学医护人员正逐个号诊,并用红布缎标识轻重缓急。带上录音笔、相机和采访本,我跑到中间那个机坪的哨兵中间。

“叔叔,请你派人去救救我爸爸妈妈!”不一会儿,一位小女孩从身后拉住我的迷彩服袖口。

我退了两步,俯下身来。小女孩头发蓬乱、泪眼婆娑。她用手揩了揩泪水,竭力镇定下来,说:“我爸妈和姐姐在家不知死活,请派人救救他们。”

“你家住哪儿?”

“那边山湾。”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朝东山指了指。“我在映秀小学读书。”她继续说,“寨上好多人今天逃到这里了,我看不到爸爸妈妈……”

说着说着,小女孩哭起来:“叔叔——请你派人——救救——我爸爸妈妈……”

悲恸的哭声,沉重撞击我的心灵。多可怜的孩子!她兴许见我一身戎装,才满怀希望求援。可该如何帮助她呢?救灾部队正翻山涉水陆续来到映秀,但抵达的不过两三百人;即便更多,在这震中地区,哪儿的灾情都十万火急!

我安慰她:“不着急,你爸爸妈妈不会有事……”她的泪水,再度如泉奔涌。

少顷,天边隐隐传来“隆隆”声响,转瞬,三架直升机鱼贯相随,拐过山脊来到坝滩上空。

情急之中,我在采访本空页写了电话,撕下来,连同裤袋里仅有的一根火腿肠和一个安慰眼神,塞给她……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发生。5月13日凌晨,我和报社几位同仁从北京西郊机场乘空军运输机赶赴灾区。

汶川县映秀镇。这个往昔美丽而宁静的小镇遍体疮痍、神情黯然。哀伤哭喊的人们,泪水已然流干。一下午,我和同事海明分头采访,合作写稿。夜幕降临,在一个小土丘旁用海事卫星将采写的通讯《今天,我们踏上汶川》发回报社后,饥饿感剧烈起来。我们朝亮起灯火的某救灾部队营地走去,路过直升机坪时,我猛然想起那个小女孩。

她在哪里?还在映秀吗,找到亲人没有,有没有东西吃,今夜借宿何处?

她在哪里?稚嫩双肩,如何承受灾难之重!幼小心灵,怎能经受命运打击!

那头发蓬乱、泪眼婆娑的样子,又浮现眼前……

我们在映秀采访了近一周,离开时,灾区学校已经复课、简易教室传来朗朗书声。

不知那个小女孩重新走进教室没有,她的家人是否平安?我在伤痛和感动中采访、写稿,日复一日。每每闲暇,小女孩那头发蓬乱、泪眼婆娑的样子,就浮现眼前……

8月的一天,我的手机突然响起。电话是小女孩母亲打来的!我又惊喜,又疑惑。

“一家人都平安吗?”我迫不及待地问。

“都好!”她说,那天,她、丈夫和大女儿从山里劳作归来,快到家时,地震发生了。房子垮了,她们在废墟旁用残砖剩木搭建了临时住所。前几天,她们十几家人被安置到映秀坝滩,住过渡板房。搬家时,她在小女儿衣袋里发现了那张字条。

我问她有什么困难,她停了停,说:“有吃的,有穿的,有住的,都还好。”

她没有过多的祈求,语气平平和和。她说打电话是想感谢我那个时候给了她女儿抚慰和关心,说得我自惭形秽。

心中的悬石终于落地,而女孩母亲平和的话语和感恩的心境,却让我的心池泛起丝丝波纹,久久难平。

我决定再访映秀。

汽车在弯弯环环的山路上疾驰。山体上道道泥石划出的伤痕,已着色干结,开始愈合,有些地方竟抽出了新草芽。路旁,蓝色、白色、军绿色帐篷错落有致,沿山脊铺展。帐篷以外的废墟,成了建筑工地,忙碌的机器轰轰作响。这片伤痛沉寂的灾区大地,又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映秀坝滩是灾区一个特大集中安置点,成了万千受灾群众的诺亚方舟。一栋栋白墙蓝顶板房沿河道排列,小女孩临时的家在河堤上游的岷江大桥旁。

她叫周小雁。小雁回忆,那天,一位志愿者叔叔带着她,在飞落的泥石中连滚带爬了四五个小时后,见到更为焦急的父亲母亲……

小雁的姐姐叫小蓉,18岁了。幼时因高烧治疗不当致聋。令人欣慰的是,几天前,上海一家企业免费给小蓉安了德国进口助听器,这位如花似玉的姑娘重闻了人间美妙之音。

小蓉心灵手巧,羌绣、蜀锦织得一流。此时,她坐在窗前,在花梆子上一针一线地绣羌图,描绘心中的美好愿景。这是一幅大型羌绣:烟柳漫漫,小河弯弯;艳阳高照,春暖花开;南归的大雁,“人”字阵形凌云高飞……

小雁父亲去工地做零工了,小雁母亲领我参观完简陋居所,说,小雁要去南方某市上学,新学校建好才回来,过几天就走了。她问我去过那个城市没有,那里冷不冷,治安好不好?我到过那个地方,于是凭着印象和常识,一一解答。

我给了小雁一些零用钱,提醒她在外要照顾好自己,鼓励她努力学习奔个好前程。小雁昂头不语,用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看着我……

后来,我和小雁母亲通过几次电话,每次她都说:“有吃的,有穿的,有住的,都还好。”

2008年底,成都军区千辆军车为灾区抢运建材,我跟随采访来到映秀。这时,小雁一家已离开映秀,回山湾附近的受灾群众安置点去了。

6年过去了,每每忆及汶川灾区的人或事,我就会想起小雁,想起她那水灵灵的双眼;就会想起小雁母亲,想起她那平和的心境;也会想起小蓉,想起那幅美丽羌绣——烟柳漫漫,小河弯弯;艳阳高照,春暖花开;南归的大雁,“人”字阵形凌云高飞……


相关内容

  • 汶川地震小英雄
    汶川地震小英雄 小英雄刘潮:地震发生时,略阳县高台小学五年级学生刘潮正准备上课.房屋剧烈震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纷纷向室外跑去.然而,已走到门口的刘潮突然发现一名有腿伤的同学还在座位上,他回过头背起这名同学就向外跑,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 ...
  • 汶川地震案例分析
    <公共安全管理案例分析> 课程设计 学院:应急管理学院 班级: 安管1203班 姓名: 徐 邦 耘 学号:[1**********]0 2014.12 目录 1. 案例简介 . ......................... ...
  • 给予他们爱
    谁都没有想到,灾难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来了.猛然之间,有一种山崩地裂的感觉.钢筋混泥土的楼房,平时看起来牢不可破:还有那路旁的电线杆,一直依自我苗条的形象自居:稳稳屹立在那儿.但如今竟然全都不堪一击. 就这样摇摇晃晃,就这样轰然倒塌...... ...
  • 20XX年海南高考满分作文
    国有殇,爱无伤! 还记得吗?废墟下谭千秋老师用生命为四个学生撑起的那片天空. 还记得吗?生死关头那位年轻的母亲发自心底最趁势的爱的誓言:"宝贝,如果你能活下去,记得,妈妈爱你!" 还记得吗?在强烈余震中依旧要返回废墟救人 ...
  • 水电工程防震抗震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20**年0713
    ICS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Vesion2.0 Version 8.0 DL 水电工程防震抗震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Seismic of Hydropower Projects 2011- - 发布 2011- - ...
  • 黄新初同志任中共成都市委书记
    www.chengdu.gov.cn   2011-11-11   来源:成都日报 昨日,成都市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委托,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柯尊平宣布中央和省委的重要决定并作重要讲话,黄新初同志任中共成都市委 ...
  • 开辟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新途径
    开辟强基惠民活动新途径 --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达那答乡乡村干部在成都参观考察纪实 岁末的成都已进入隆冬季节,天气阴冷潮湿,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达那答乡及让炯.扎西顶.许贵三个村的乡村干部心里却是阳光灿烂.暖意融融.2011年12月23日至29 ...
  • 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
    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 --读<小萝卜头宋振中>有感 五年级学生:汤惠宁 八月一日,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它改变了我国的历史,改变了我们中国人以后的路,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这一天,中华人民还是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旧 ...
  • 蒋敏:时间是最好的药
    汶川地震三周年 重生是一种持久的力量 又见5月12日,在这一刻,总有一种特别的伤痛,从心底蔓延开去,笼罩着亿万个我和你. 三年已经过去,灾难似已远离,日子和着泪水与刚毅一点一点向前行进. 在三年的复建努力中,我们看见受伤的同胞一边舔舐着伤口 ...
  • 一位北川中学老师在地震当天更新的博客记录(图)
    一位北川中学老师在地震当天更新的博客记录(图) (2008-05-16 02:38:10) 标签:一位 北川中学 老师 地震当天 更新 博客 记录 三峡在线 杂谈  分类:生活时评 一位北川中学老师在地震当天更新的博客记录(图) 作者:三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