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和中学生音高和时长信息加工能力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 范文中心

关于大学生和中学生音高和时长信息加工能力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02/07

关于大学生和中学生音高和时长信息 加工能力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北京汇文中学

李 峥

指导教师:北京师范大学 舒华教授 北京汇文中学 关键老师

摘要

对于言语和音乐中的音高和时长信息的加工机制,一直存在着范畴特异性和特征特异性理论的争论。此前,有很多关于脑机制的研究尝试分析言语的时长加工和音高加工是否存在重叠或者分离,但是还没有得到比较明确的结论。而这两种加工能力是否会随着年龄发展,没有研究回答过这个问题。为了找到音高、时长在言语和音乐环境下之间存在的关系,了解音高加工和时长加工能力随着年龄发展的关系,通过考察普通中学生以及经过专业训练的中学生不同环境中相同声音特征和同一环境内不同声音特征的感知情况,探讨音乐训练对音高和时长信息感知的影响。我在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对这个项目展开了研究。其间通过用E-prime 软件收集普通中学生、普通大学生和经过专业训练的中学生这三类人群的实测数据,用SPSS 进行数据处理,图表绘制,最终推论出了言语和音乐环境下音高信息加工和时长信息加工能力之间的联系。在言语方面,音高和时长信息加工的能力会随着年龄增长(经验积累)而提高;在音乐方面,音高和时长信息加工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的趋势不明显。以及青少年到成年的发展过程中,言语音调发展速度快于节奏发展速度,音乐音调发展与音乐节奏发展的速度基本同步;专业的训练明显有助于对于言语和音乐的音高及时长信息加工能力的提高等结论。并据此提出了在生活中相关结论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潜在应用价值。

关键词

认知心理学 音高 时长 音乐环境 言语环境 能力发展 影响因素

前言

言语和音乐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声音范畴,它们具有相似的属性,相同的产生机制,都使用听觉系统,都以听觉的形式出现。除此之外,它们还部分分享大脑皮层的某些区域的功能以及神经机制。为了获得知觉恒常性,人类对于它们的加工,都采用了一个标准化的过程,甚至基本的学习过程都很相似。

音高信息和时长信息作为声音的两大属性,在听觉加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加工语言时,除了可以借助于句法、句义等语言的线索以外,还可以借助于音

调和节奏的信息。例如,初生儿可以利用节奏的信息进行语言辨别,对不熟悉的

2,3]

两种语言进行区分[1, ( 英语和法语,荷兰语和日语 Nazzi, Bertoncini, & Mehler,

1998; Ramus, 2002; Ramus, Hauser,Miller, Morris, & Mehler, 2000),更说明了音高信息和节奏信息的加工是一种基本的听觉系统加工的能力。音乐和言语一样,都有音高和节奏[4],两者的变化表现为音高信息的变化和时长信息的变化,人们可以借助音高或者时长信息来辨别旋律是否准确[5] (Neuhaus,2008) 。

对于言语和音乐中的音高和时长信息的加工机制,一直存在着范畴特异性和特征特异性理论的争论。范畴特异性理论从言语和音乐加工的模块化观点出发,认为言语和音乐中的音高(或者时长)信息尽管具有相同的物理属性,但具有各自独立的加工机制;而特征特异性理论则认为具有相同物理属性的声音特征应该具有共同的加工机制,而和其所属的范畴无关,因此言语和音乐中的音高(或者时长)信息应该有相似的加工机制。

音高信息和时长信息在区分不同语言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是受到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7,8,9](Leavers, 2001; Bond, 2002; Grabe, 2003)。时长和音高都是重要的韵律信息。音高模式和声学上的基频有关,而时长信息则反映了不同语言时间组织模式上的差异(主要和声学上的时长有关)。言语流中音高信息和时长信息交织在一起,但在言语产生和言语知觉过程中,音高和时长信息的加工却是分离的,有着不同的表征和加工机制。语言既可以依据节奏的相似性程度进行分类,也可以依据语调的相似性程度进行分类[6]。例如,西班牙语和法语非常接近,即它们有相似的节奏特征,但在基频的变化上(ΔF0,语调),西班牙语则和英语有类似的语调模式,两者更为接近。正因为如此,在同时呈现语调和节奏信息的时候,人们既可以基于音高模式的差异,也可以根据节奏的不同对语言进行区分。言语中如此,音乐中亦是如此。

教育家早就发现,早期音乐教育能提高人的语言能力。十九世纪时,美国音乐家 L. Mason 就认为小学应该开设音乐课。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也发现了音乐能力和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但凡乐感好的人,语感也不会差。所以很多家长认为从小培养乐感,不仅仅为了孩子在音乐上有一定的特长,也希望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好处。

此前,有很多关于脑机制研究的尝试分析言语的时长加工和音高加工是否存

在重叠或者分离,但是还没有得到比较明确的结论。而在这两种加工能力是否会随着年龄发展,没有研究回答过这个问题。为了找到音高、时长在言语和音乐环境下之间存在的关系,了解音高加工和时长加工能力随着年龄发展的关系,以此为目的,我尝试通过普通中学生和普通大学生这两个群体的数据收集,分别分析普通中学生与专业音乐训练的中学生及普通中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的情况,及普通中学生与经过专业音乐训练的中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这个项目的研究。

1、问题的提出

音高和节奏是声音的两大属性。音高信息是指声音的频谱特征,在音乐中表现为旋律的变化,在言语中可以表现为音调(语调或者声调)的变化;时长信息是指声音的时间属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言语和音乐中节奏的变化。音高信息和时长信息是声音的两种基本声学特征。

英语学习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我们需要对音高和时长信息进行加工去学习英语的发音。很多人发音不准就是由于对音高和时长信息加工得不够好。

很多研究认为音乐的训练会促进言语加工的发展,那么这种说法是否真的有效?这两种能力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能力还能不能得到发展?专业的训练是否能明显有助于对音高和时长信息加工能力的增强?我带着对这个问题的好奇心,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对这个项目展开了研究。

2、实验设计

2.1数据采集方式:

用E-prime 软件收集了普通中学生、普通大学生及经过专业训练的中学生的对于不同种类声音反应的实测数据。在音乐旋律和节奏的感知任务中,要求被试判断成对呈现的音乐材料是否相同,两个刺激材料之间的间隔为1500ms ,刺激对之间的间隔为2000ms ;在言语材料的音高和时长感知任务中,要求被试判断听到的言语材料模式变化还是模式不变。 2.2实验材料选择及原理

采用语言和音乐这两种材料。语言材料中每个刺激都由6个相同的音节组成(例如sa sa sa sa sa sa),在改变音节串的音高和节奏后和没有改变的刺激一起随

机呈现,让被试判断刺激是否发生改变;同样的,音乐材料中每个都由多个音符组成,改变刺激的音高或者节奏后,和没有改变的刺激一起随机呈现,让被试判断刺激是否发生改变。由于所用材料是经过单个音节拉平的,在音节和音节间产生变化,所以实验中涉及到的音乐的音高、时长和言语的音高、时长在物理属性上是相同的,在言语和音乐中都分别表现为频谱和时间的变化。

2.2.1音乐材料

音乐材料使用的是蒙特利尔大学Peretz 教授等(2003)开发的音乐能力的测试材料,该测试一共包括6组材料,分别测查音乐感知能力的不同方面,本研究只使用了其中的2组,分别测查被试对旋律(音高变化)和节奏(时长变化)的感知。目的是使音乐刺激的属性变化和我们所采用的言语刺激(音调、节奏)的变化相一致。

2.2.2言语材料

言语材料的制作参考了Ramus(2002)的研究,实验材料用语音合成软件praat (Dutoit et al., 1996)制作完成,一共使用了法语中的5个辅音和6个元音所有实验材料均由6个时长为200 ms 的单音节组成,每个音节辅音和元音的时长固定为50毫秒和150毫秒。为了和音乐材料相匹配,刺激材料分为两类,即音高模式变化和时长模式变化。使用汉语被试不熟悉的法语以及6个音节组成的连续语流制作实验材料主要是为了尽量排除高层次的语义和音位表征对加工的影响,因为如果使用单独呈现的汉语真音节或者假音节,被试很容易把单个音节的音高模式同汉语的声调作对应。

2.3实验内容: 对被试在言语或音乐的音调和节奏区分能力进行记录,分析音高和时长信息的加工间的关系;以及言语和音乐中,音高和时长信息加工能力是否会随着年龄增长继续发展及其发展情况。 2.4实验对象

普通大学生数据均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共44人参与实验。被试年龄在19到21岁之间。

普通中学生数据均来自北京汇文中学,共44人参与实验。被试年龄在14到17岁之间。

经过专业训练的中学生数据均来自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共31人参与实验。

被试年龄在13到1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4岁,接受专业音乐训练的时间是四年以上,平均训练时间7.77年。

2.5处理方法:应用SPSS 进行相关性和差异性比对、T-检验、方差齐性检验、交互作用检验等数据处理,并绘制散点图,将所得到的数据分别制成折线图、条形图以便直观。

3、实验结果与分析

3.1普通中学生和大学生数据总体情况

用E-prime 软件收集了44位普通中学生(编号mid+数字) 以及44位普通大学生(编号adu+数字)的对于不同种类声音反应的实测数据,制成了总体的数据表,(见表-1)。其中,我一共测试了普通中学生和普通大学生两类人群在言语和音乐环境下,音调和节奏加工能力的表现。

表-1 普通中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的实测数据总表

mid(mean) Standard Deviation

adu(mean) Standard Deviation

All(mean) Standard Deviation

speech

intonation 0.765159 0.269496 0.863273 0.165371 0.814216 0.227701

speech rhythm 0.650659 0.278208 0.857795 0.180550 0.754227 0.255375

music intonation 0.763136 0.110425 0.717727 0.156635 0.740432 0.136654

music rhythm 0.777773 0.106295 0.774136 0.121865 0.775955 0.113701

在表-1中,求出了各项测试的平均值及标准差。发现总体上言语的音调和节奏加工能力成绩所在的区域相对集中,平均值在0.74—0.82之间。将数据分开看,可以看出,中学生在言语环境下两种能力的平均值均比大学生低;在音乐环境下,两类人群的音高和时长信息加工能力基本上相同。普通中学生的S-int (Speech intonation )和S-rhy (Speech rhythm )的值不稳定,标准差在0.25以上,而M-int(Music intonation)和M-rhy(Music rhythm)的值则较为稳定,标准差在0.1左右。普通大学生S-int 、S-rhy 、M-int 和M-rhy 实测数据则较为平均,标准差均在

0.12到0.19之间。

从图-1中,可以看出四条波的波形(仅代表相互间的关系,不表示数量大小) 大体形状和走势相似。这说明必然存在着某种很强的相关性,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图-1 四组数据总折线图

3.2经过专业音乐训练的中学生的总体情况

用E-prime 软件收集了31位经过专业音乐训练的中学生(编号tra+数字)的在言语和音乐环境下,音调和节奏加工能力的表现制成了表-2,数据总表。

表-2 经过专业训练的中学生的实测数据总表

tra(mean) Standard Deviation

speech intonation 0.954903 0.057129

speech rhythm 0.970129 0.053657

music intonation 0.839806 0.079648

music rhythm 0.890355 0.097754

经过专业训练的中学生的S-int 、S-rhy 、M-int 和M-rhy 实测数据都较为平均,标准差均未超过0.10。均值最低为M-int 的0.839806。对言语的加工能力整体要强于对音乐的加工能力。

3.3 对音高和时长信息在不同环境下相关性及同种环境下高和时长信息相关性的分析

3.3.1对同种环境下音高和时长信息加工能力相关性的分析

在图-1-5的基础上,将表-1中的数据作了一个横向的比对,并把结果做成了相对直观的柱状图表。见图-2。

图-2 不同环境下,同一能力情况对比柱状图

为了验证两组数据具体的相关性关系,我应用了一款社科类数据统计处理软件SPSS 进行处理,做出表-3。

表-3言语中音调和节奏能力的相关性比对表

Correlations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只有当p 值小于0.05时,两组数据才有着极强的相关性,表-3中Sig (显著

性)的数据0.000在0.01的水平上实现了高相关性,所以可以判定在言语条件下,音调和节奏总体的相关性强。

为了验证两组数据具体的相关性关系,用SPSS 进行相关性处理,做出表-4。

表-4音乐中音调和节奏能力的相关性比对表

Correlations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表-4中Sig (显著性)的数据0.002同样也在0.01的水平上实现了高相关性,所以可以判定在音乐条件下,音调和节奏总体的相关性强。

3.3.2对音高和时长信息在不同环境下相关性的分析

在言语和音乐的内部比较说明了声调和节奏在同一环境下是相关联的,那么同一种能力在言语、音乐这两种不同环境下的表现如何呢?带着这点疑问我用SPSS 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做出表-5和表-6。

表-5 音调在言语和音乐环境下能力的相关性比对表

Correlations

经过表-5的检验,Sig (显著性)的数据为0.821,大于0.05的标准,所以可

认定为相关性小。

表-6 节奏在言语和音乐环境下能力的相关性比对表

Correlations

经过表-6的检验,发现Sig (显著性)的数据为0.104,大于0.05的标准,所以可认定为相关性小或没有相关性。

以上实验说明了,在同一环境下,两种不同的能力有很强的相似之处,可以说是一脉相通。而同一种能力在言语和音乐这两种载体上存在着差异,相关性不是很高。但不排除有个别数据的干扰。因此,通过在一种环境下培养音调和节奏的能力发展去带动另一种环境下同样的能力发展,效果不是很明显。 3.4 加工能力与年龄的发展变化关系探究

为了得到不同能力在不同环境下与年龄增长的关系,我对所有被试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参与试验数据采集的88位志愿者可以粗略地分成两部分,即普通大学生和普通中学生。因此,针对这两个群体在总计这四项测试的表现的分析,对整个实验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为了得出普通大学生与普通中学生在这四项的差异和相关性,我把总的4组数据拆开,将普通大学生的数据与普通中学生的数据进行比较,得到了图-3的柱状图和图-4的四张图表(图中mid-为中学生数据,adu-为大学生数据)。

图-3 普通中学生和普通大学生在相同类型能力上的差异对比条形图

图-4-1 普通中学生和普通大学生在言语上两种能力的折线对比图

图-4-2普通中学生和普通大学生在音乐上两种能力的折线对比图

根据图-3和图4-1、图4-2,可以较为粗略地观察到:在言语的音调和节奏方面普通中学生和普通大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节奏,差得很多。而在音乐环境中,中学生的情况与大学生基本相同。

通过应用SPSS 进行T 检验(T-test 比对),可以进一步发现问题,找出不同时期存在的差异。我分别把4项测试的数据分离出来,每项都由Group 1和Group 2组成,(Group 1为普通大学生数据,Group 2为普通中学生数据)然后分别进行比对,最终得到下面的表-7、表-8、表-9、表-10共计四张表。

表-7 中学生和大学生在言语中音调处理能力显著性比对表

10

从表-7中,不难读出数据方差齐性检验结果的Sig 值为0.00远小于0.05的标准,差异显著,要按照―不齐‖(Equal variances not assumed)来处理。在―不齐‖时的数据列表中,我发现此时的Sig 值仅为0.000,小于0.05。再根据小表中Mean (样本均数)的值分别为0.8633和0.6507的情况。可以推断出:言语中音调能力的两组数据相似程度不高,有一定的差异。大学生的成绩高于中学生成绩0.2126,两组数据差得非常多,可以算是―明显高于‖。进而可以表现出:在经验积累的过程中,言语中音调区分的能力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强。

表-8中学生和大学生在言语中节奏处理能力显著性比对表

Group Statistics

11

根据表-8,数据方差齐性检验结果的Sig 值为0.041,小于0.05的标准,由此按照―不齐‖来处理。在―不齐‖时的数据列表中,我发现此时的Sig 值为0.004,小于0.05。再根据小表中Mean (样本均数)的值分别为0.8578和0.7631的情况,可以推断出:言语中节奏的两组数据相似程度不高,有一定的差异。大学生的成绩高于中学生成绩0.0947,两组数据差得很多。进而可以表现出:在经验积累的过程中,言语中节奏区分的能力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强。

综合表-7,表-8的内容,我发现:在言语环境下,在发展阶段的语言环境下,通过不断积累语言的经验,音高(音调体现)和时长(节奏体现)信息加工都可以随时间年龄增长而提高。

表-9中学生和大学生在音乐中音调处理能力显著性比对表

Group Statistics

12

根据表-9,数据方差齐性检验结果的Sig 值为0.013,小于0.05的标准,由此按照―不齐‖来处理。在―不齐‖时的数据列表中,我发现此时的Sig 值为0.120,大于0.05的标准。再根据小表中Mean (样本均数)的值分别为0.7177和0.7631的情况,可以推断出:音乐中音调的两组数据差距的显著性不高,差异不明显。大学生的成绩低于中学生成绩0.0454,两组数据有差距。进而可以表现为音乐中音调区分的能力随着时间发展逐渐增强的趋势不显著,甚至有减退现象。音乐中的音调能力几乎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甚至会减弱。

表-10中学生和大学生在音乐中节奏处理能力显著性比对表

13

根据表-10,数据方差齐性检验结果的Sig 值为0.568,远大于0.05的标准,

由此按照―均齐‖来处理。在―均齐‖时的数据列表中,我发现此时的Sig 值为0.882,远大于0.05的标准。再根据小表中Mean (样本均数)的值分别为0.7741和0.7778的情况,可以推断出:音乐中节奏的两组数据差距的显著性不高,差异不明显。大学生的成绩低于中学生成绩0.0037,两组数据差得很小。进而可以表现为音乐中节奏区分的能力随着时间发展逐渐增强的趋势不显著,而且甚至略有减退。音乐中的音调能力几乎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

综合表-9,表-10的内容,我发现:在发展阶段的音乐环境下,音高(音调体现)和时长(节奏体现)信息加工几乎不可以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甚至随着时间变化降低。

3.5 材料与年龄群体的交互作用检验

在因素数大于等于2时,在之前数据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做交互作用的检验,可以看出一个因素在另一个因素不同水平上是否一样。例如,本课题中关注的是音乐(或言语) 中的一个因素在年龄群体因素是否表现相同,即从青少年到成年的节奏发展速度和音调发展速度是否相同。如果不相同,则可能是有一样的能力(例如音乐的节奏加工能力)发展的比较早,而另一种(例如音乐的音调加工能力)发展的比较晚。

在检验时涉及到的因素有三个,包括:材料(言语/音乐),属性(节奏/音调),年龄群体(青少年/成年人)。每个因素有两个水平:材料的两个水平是音乐和言语;属性的两个水平是节奏和音调;年龄群体的两个水平是青少年/成年人。

3.5.1 言语材料与年龄群体的交互作用检验

14

表-11 言语材料和年龄群体的交互作用检验

Tests of Within-Subjects Effects

Measure: MEASURE_1

Tests of Within-Subjects Contrasts

Measure: MEASURE_1

Tests of Between-Subjects Effects

Measure: MEASURE_1 Transformed Variable: Average

我们可以从表-11中看出言语的不同属性是否有差异(speech*group), 不同群体是否有差异(group )。标准都是0.05,大于0.05的结果是指没有差异,小于0.05的结果是有显著差异,从而确定二者是否存在交互作用。

根据结果可以看到,言语的两个属性Sig 值为P=0.018,有差异;群体Sig 值为p=0.000,有差异。Speech*group中Sig 值P=0.032,所以存在交互作用。根

15

据数据可以看出节奏发展的比较晚,下面的图-5直观地反映了能力发展的情况。

图-5言语的能力发展情况

3.5.2 音乐材料与年龄群体的交互作用检验

我们可以从表-12中看出音乐的不同属性是否有差异(Music*group), 不同群体是否有差异(group )。标准都是0.05,大于0.05的结果是指没有差异,小于0.05的结果是有显著差异,从而确定二者是否存在交互作用。

表-12音乐材料和年龄群体的交互作用检验 Tests of Within-Subjects Effects

Measure: MEASURE_1

Tests of Within-Subjects Contrasts

Measure: MEASURE_1

16

Tests of Between-Subjects Effects

Measure: MEASURE_1 Transformed Variable: Average

根据结果可以看到, 音乐的不同属性的Sig 值为p=0.026,有差异;群体的Sig 值为p=0.000,有差异;Music*group中Sig 值p=0.185,所以没有交互作用。 通过两组交互作用的检验,发现:青少年到成年的发展过程中,言语音调发展速度快于节奏发展速度,音乐音调发展与音乐节奏发展的速度基本同步。 3.6专业音乐训练对能力发展的影响的讨论

将普通中学生与经过训练的中学生的情况放在一起进行T 检验,最终得到下面的表-13、表-14、表-15、表-16共计四张表。表中Group2为普通中学生数据,Group3为经过专业训练的中学生的数据。

表-13普通中学生和经过训练的中学生在言语中音高信息处理能力显著性比对表 Group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s Test

17

表-13中的数据方差齐性检验结果的Sig 值为0.00远小于0.05的标准,差异显著,要按照―不齐

‖来处理。在―不齐‖时的数据列表中,发现此时的Sig 值仅为0.000,小于0.05。根据Mean Difference为-0.1897,可以推断出专业的训练有助于增强言语的音高信息加工能力。

表-14普通中学生和经过训练的中学生在言语中时长信息处理能力显著性比对表 Group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s Test

表-14中,方差齐性检验结果的Sig 值为0.00远小于0.05的标准,差异显著,

18

要按照―不齐‖来处理。在―不齐‖时的数据列表中的Sig 值为0.000,小于0.05。根据Mean Difference 达到了-0.3195,差距明显。可以推断出:专业的训练有助于增强言语的时长信息加工能力。

表-15普通中学生和经过训练的中学生在音乐中音高信息处理能力显著性比对表

Independent Samples Test

根据表-15,数据方差齐性检验结果的Sig 值为0.100,大于0.05的标准,由此按照―均齐‖来处理。 ―均齐‖时的数据列表中的Sig 值为0.002,小于0.05。Mean Difference 为-0.0767,两组数据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可以推断出:专业的训练有助于增强音乐的音高信息加工能力。

表-16普通中学生和经过训练的中学生在音乐中时长信息处理能力显著性比对表 Group Statistics

19

Independent Samples Test

根据表-16,数据方差齐性检验结果的Sig 值为0.254,大于0.05的标准,由此按照―均齐‖来处理。 ―均齐‖时的数据列表中的Sig 值为0.000,小于0.05。Mean Difference 为-0.1126,两组数据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可以推断出:专业的训练有助于增强音乐的时长信息加工能力。

综上所述,专业的训练明显有助于对于言语和音乐的音高及时长信息加工能力的提高。

4、结论与讨论

4.1总结上述几个试验结果,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点:

4.1.1在同一种环境下(言语或者音乐)音高信息加工和时长信息加工的能力相关很高,相互关联。

4.1.2同一种能力(音高信息加工或时长信息加工)在不同环境下(即言语或音乐)的相关性不高,相互的影响小。

4.1.3在言语方面,音高信息加工和时长信息加工的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而在音乐方面,音高信息加工和时长信息加工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的趋势不明显,甚至有所下降。音乐的两项能力没有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4.1.4青少年到成年的发展过程中,言语音调发展速度快于节奏发展速度,

音乐音调发展与音乐节奏发展的速度基本同步。

4.1.5专业的训练明显有助于对于言语和音乐的音高及时长信息加工能力的提高。

4.2针对这四点实验结论,我们可以将它们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4.2.1依照结论4.1.1和结论4.1.2,我们在锻炼信息加工能力时,应该尽量把培养的能力按照不同环境进行分类,并放在一起集中培养。这样,可以通过它们的高相关性,将两种能力快速高效地发展;可以避免同一种能力在不同环境下的低相关性而导致的效率低下。因此,通过在一种环境下培养音调和节奏的能力发展去带动另一种环境下同样的能力发展,从试验结果来看,效果不是很明显。

4.2.2 还是依据结论4.1.1和结论4.1.2,我们可以在平时记录下一般人的听觉能力发展情况。一旦有人出现遗传、生理等方面的变化致导听觉的某一种能力出现了问题,可以依照正常人群的数据和得出的不同环境下能力间的相关关系来找出合理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也是这个项目的一个潜在应用价值所在。

4.2.3 依据结论4.1.3,在言语环境下,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说明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言语积累来提高能力。而经验积累对于音乐中音高和时长能力的影响不大。

4.2.4 根据结论4.1.4,在中学到大学阶段,应注重培养对言语音调的判断力以及音乐音调和节奏的判断力。而对言语节奏的加工能力则是后来才发展起来的,在发展另三项发育相对较早的能力的同时也可以适当对言语节奏的加工能力进行培养。

4.2.5根据结论4.1.5,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音乐练习来提高我们对言语和音乐的加工能力。例如,学习乐器、唱歌等等。可以通过多听音乐的方式增强对声音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

5、展望

以上就是我在这一阶段所做试验的研究成果。目前的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受过音乐训练的中学生被试是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中学生被试所受

的音乐训练种类繁多,并不能精确说明哪一种音乐训练导致了言语和音乐的音高及时长信息加工能力增强的结果。另外,尚不能完全排除其他干扰因素。例如所受的文化课训练不同,生源地不同,家庭状况和生活环境不同等等因素。在以后的实验中可以考虑设计追踪实验来排除部分干扰因素。

6、致谢

对给本篇论文进行辅导工作的舒华教授、周峰英师姐、张林军师兄表示感谢! 感谢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给予我的帮助。 感谢北京市青少年科技俱乐部能为我提供进到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参与项目研究的机会!

感谢北京汇文中学关键、许勇进老师的指导与帮助!

最后还要在此向一直帮助我支持我的家人以及所有老师、同学们表示感谢!

7、参考文献

1. Mehler, J., Dupoux, E., Nazzi, T., & Dehaene-Lambertz, G. (1996). Coping with linguistic diversity: the infant`s viewpoint. In J. L. Morgan & K. Demuth(ed.), Signal to Syntax: Bootstrapping from Speech to Grammar in Early Acquisition: 101-116. Mahwah,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 Ramus, F., Hauser, M., Miller, C., Morris, D., Mehler, J. (2000).Language discrimination by human newborns and by cotton-top tamarin monkeys. Science, 288(5464): 349-351.

3. Ramus, F. (2002). Language discrimination by newborns: yeasing apart

phonotactic, rhythmic,and intonational cues. Annual Review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2: 85–115.

4. Ramus, F., Dupoux, E., Mehler, J. (2003). The psychological reality of

rhythm classes:perceptual studi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honetic Sciences,Barcelona, Spain.

5. Neuhaus,C. ,.Knosche,T.(2008).Processing of pitch and time sequences in music . Neuroscience Letters 441:11-15

6. Steinhauer K, Alter K, Friederici AD.(1999).Brain potentials indicate

immediate use of prosodic cues in natural speech processing. Nature Neuroscience. Feb2(2):191-6

7. Leavers, V. F. (2001). The use of cognitive processing strategies and

linguistic cues for efficient automatic language identification. Language Science 23: 639-650.

8. Bond, Z. S., Fokes, J. (1991). Identifing foreign languag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honetic Sciences, V. 2, 198-201.

9. Grabe, E., Roster, R. S. Garcia-Albea, J. E. & Xiaolin, Zhou. (2003). Perception of English intonation by English, Spanish, and Chinese listeners. Language and Speech, 46(4): 375-401.


相关内容

  • 心理学自考历年真题
    全国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
  • 广州大学生旅游现状看法 完稿
    广州大学生旅游现状调查研究浅析 调查小组组长:覃晓君 学号:[1**********]1 调查小组成员:刘敏莹 学号:[1**********]8 调查小组成员:洪娴 学号:[1**********]7 调查小组成员:陈柳兰 学号:[1** ...
  • 中国民间歌曲的地域性特点
    民间音乐一般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例如我国的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戏曲和说唱音乐等.它与专业音乐的不同,主要在于创作方式,即民间音乐的口头创作方式和专业音乐的笔头创作方式的不同,以及由于不同的创作方式而生 ...
  • 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
    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 导言 语言学发展的五个阶段 所谓 "五段" 是指 "语文学" . "历史比较语言学" . "结构主义语言学" . "形式语言学&q ...
  • 小学语文教学论复习提纲(1)
    1.课程定义为: 课程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的总和 教学的涵义: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 2.3.我国学校课程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孔子首创私人办学,开设了"礼. ...
  • 一课一名师实施方案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实 施 方 案 为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深入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应用,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的意见要 ...
  • 20**年重庆市[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 教育政策法规 第一节 国家教育政策法规 一.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 教育政策的含义,教育法规的含义,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关系,教育法的渊源.教育政策的体系. 二.国家教育政策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基于通讯数据的社群分类与应用数学建模
    基于通讯数据的社群聚类 摘要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许多不可能成为了现实.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成 功地在多个重大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现已有部分人群通讯数据,对人群进行社群分类和相关识别. 针对问题一, 本文运用改进的K -MEANS 算法对 ...
  • 教育心理学自考真题
    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46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
  • 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解析
    摘 要:积极向上的媒介素养和新闻观对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新生力量的象征的90后,正处于信息爆炸.新兴媒介广泛运用时代,人们的媒介接触行为发生了变化,进而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本文通过量化研究的方法,对广州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