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工资理论对中国劳动工资安排的启示 - 范文中心

亚当·斯密工资理论对中国劳动工资安排的启示

10/22

  [提要] 亚当・斯密的工资理论包含着对工资的本质构成及差异成因的分析。他首先指出劳动生产物构成劳动的自然报酬即劳动工资,并且从职业性质和政策方面分析导致工资差异的原因。这些理论对当前中国实现分配正义,进行劳动工资安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亚当・斯密工资理论;劳动工资;工资安排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3月31日

  一、劳动工资与实物:保障基本生活所需

  亚当・斯密在论劳动工资中首先指出劳动生产物构成劳动的自然报酬或自然工资,这是工资的实质。工资尽管以货币的形式呈现,但在本质上最终是要转化为劳动生产物,工资是以补给劳动者维持再劳动顺利进行的生活资料。由于货币的介入,劳动(劳动力)也可以说有真实价格和名义价格之分。真实价格即再生产劳动力所需的生活资料,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名义价格常常是以货币表现的工资。真实价格是比名义价格更稳定的表现,一定量的谷物工资可以满足一个家庭一个月的生活所需,这在过去和现在不会出现太大差异。而一定的货币工资是否能像过去一样购买等量的谷物来维持家庭生活所需确是会出现极大差异的。因为表现劳动力的名义价格往往会因为金银变动而产生极大的差异,现在纸币成为流通符号后,更是加剧了这种变动。这个月的工资尚能购买一袋面维持所需,货币工资就要受到币值的影响,下个月或者一年后原来能购买一袋面的货币可能仅仅只能购买一半。特别是经历通货膨胀后,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而工资会大幅度缩水,连维持基本的生活所需都很困难。鉴于劳动力工资的真实价格和名义价格之间的差异,现代社会进行工资安排必须要实际地考量货币的购买力,保障劳动者基本的生活所需是基础。

  工资是要转化为人们的生活所需,维持日常生活所需以及家庭成员发展所需的教育投入。一方面构成工资的劳动生产物就不能逐渐减少而威胁到劳动力在生产(等量劳动);另一方面不同经济条件下,基本生活所需是随着生产内容的丰富而丰富的,过去那样简单的物质文化消费再也不能满足今天的需求。就中国而言,建国前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必需消费品少而且没有多样的消费,如果工资能够维持日常所需,人们对于经济文化产品的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尚可控制。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物质生产内容极大地丰富,人民群众对于物质以及文化产品的需求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提升,特别是由于币值的关系,表现商品价值的价格也大幅上涨。这时,如果人们的工资只是小幅增长,甚至没能达到之前的购买力,那人们的生活水平不仅没有提高而是倒退了。因此,进行工资安排不仅要满足劳动者基本生活所需,还要保证绝大部分人能够享受日益丰富的必需品,保证个人充分获得发展的机会。

  亚当・斯密赞成充足的劳动报酬。“充足的劳动报酬,鼓励普通人民增殖,因而鼓励他们勤勉”。据考察表明,高工资地方的劳动者要比低工资地方的劳动者更加活泼,勤勉和敏捷。低工资状态下会有这样一种情况,即大多数人即使在四天内就能挣得足以维持一个星期生活的生活资料,他们也不会选择无所事事的度过其余三天。现在出现的加班加点特别容易搞垮人的身体,造成劳动者之间相互竞争希望得到较大报酬而操劳过度,损害健康。斯密说如果雇主听从理性及人道主义的主宰,就不应常常鼓励劳动者勤勉,应当要他们适度地工作。保证劳动在适度范围内的勤勉,就需要保证充足的劳动报酬。

  二、劳动工资与职业性质:维护付出较多劳动者

  第一,职业本身有愉快不愉快。亚当・斯密提出影响工资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职业性质是造成工资差异的重要原因。劳动工资因业务有难易、有污洁、有尊卑而不相同。这种职业因为是劳动者不愿意干的,都应该在工资中体现出这个差异。这些职业的工资收入要补偿其中的不愉快和不轻松,他们获得高于普通工资的这一部分是放弃荣誉以及地位而获得的报酬。

  第二,职业学习有难有易,学费有多有少。有些工作需要经过一定的业务学习,需要花费一些功夫学习相关知识和技巧。其中包括时间精力的消耗,也包括用于学费的物质消耗。学习的过程中耗费的精力以及财力,可以看作是为了产生好的效益的一个投资,劳动者个人期望在工作中能够公平地回收这个投资。他们要求劳动报酬不仅要包括普通的劳动报酬,还应包括前期的一些投资。因为从人类社会发展来看,教育是重要的,而社会的长远发展更需要社会成员接受正规教育。个人在工作之前接受的教育必然地要在未来的工作报酬中全部收回。

  第三,各种职业的劳动工资因业务安定与否而不相同。“他们在被雇佣时所得,不仅要足够维持他们无工作时期的生计,而且对于他在不安定境遇中不时感到的焦虑和沮丧的痛苦亦须予以若干补偿”。像泥水匠、砖匠以及建筑工人他们的工作时间受季节的影响,只有在天气好的时候才能工作,在酷寒或者恶劣的气候下就面临没有工作。他们的工资要体现这一点,高出普通工资的这一部分用于补偿没有工作时的生活所需,也可以说是补偿这种工作内在包含的不安定。鉴于这一点,在我国应当保证从事煤炭、石油等能源开采的劳动者,在尚可工作的时间内能够获得较高的工资收入以补偿他们职业的不稳定。

  第四,劳动的工资,因为劳动者所须负担的责任大小而不相同。我们知道医生、律师以及银行家在社会中是拥有高报酬的群体,我们几乎是将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托付给他们,将健康委托给医生,名誉委托给律师以及财产委托给银行。这样重大的托付代表着重大的责任,应当支付他们较高的报酬,也只有较高的报酬能够维持这样的信用。我们必须要把这样重大的责任委托于有这样资历的人。

  第五,各种职业的劳动工资,随取得资格可能性的大小而不相同。这个是职务学习的难易,较难学习的专业相应地取得资格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小。送子学做鞋匠,无疑他能学会制鞋的技术;但若送子学习法律,可能性至少是二十对一。这时选择学习法律而放弃学习制鞋无疑是一种冒险,最终从事律师行业的可能性毕竟是小的。此外,所学的东西难度大,而且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取得成功。因此,在他获取这个资格后,就要获得高工资,补偿冒险的报酬,补偿学习的辛苦,还要补偿没有成功之前他人已经取得的收益。   由于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特质,每个劳动者在获得职位之前或者是工作中付出的辛苦都是不同的,为做到公平,劳动工资必须要体现出来工作的特质。总的说来,就是不能亏欠付出较多的劳动者,这是社会要求的公平,也是自由竞争中自然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

  三、劳动工资与国家政策:保障教师的工资收入

  亚当・斯密主张在自由竞争中实现自己的利益,并在客观上实现社会利益,所以亚当・斯密特别反对国家政策的干预。他认为由于欧洲政策不让事物有完全自由的发展,由此便产生了报酬不均等(不公平)。他指出欧洲政策或者限制某些职业上的竞争或者增加另一些职业上的竞争促成不均等的现状。

  不论是否由于欧洲一些国家的政策限制或增加竞争来影响就业,但就结果来看却存在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面对当前我国一些行业就业现状,可以通过国家政策调节职业上的竞争以达到好的结果。欧洲的政策由于增加了某些职业中的竞争,使其超过了自然的限度,因而使该职业中的劳动有了一种不均等。增加职业中的竞争就增加了劳动力的供给,相对于需求来说不仅是增多了,而且是绝对增多了。斯密说由于基督教国家有许多公共团体捐助奖学金、助学金等,培养出许多神职人员。由于他们接受的是免费教育,没有什么前期的投入,只要能有工作,和那些自费教育的人相比就有较大的竞争力。他们只要求有工作,这就削弱了自费人员的竞争力,因而很容易获胜。但我们认为这种奖学金还是有必要的,因为竞争中损害富者的利益要比损害贫穷人士的利益伤害较小,而且还能帮助社会缩小差距。

  对于这一现象,我们需要汲取的一点就是在正义的事情中消除不正义的竞争。因为上述的案例增加的竞争还不是不正义的。如果政府的政策能够抑制不正义的竞争就会大大提高社会公平。就教师行业来说,这个行业应当是要求更高水平,更有知识的人担任。但目前对于教师资格的限制是极低的,造成教师行业有诸多的竞争者。在这些竞争者中间,学历参差不齐。特别是在政策不是特别完善的时候,教师职业的门槛就会放的较低,导致在低学历和较高学历的教育者竞争中出现不均等。因为较低学历前期在精力和财力上的投资花费较少,所以能够接受较低的工资而将其他人排斥在外。这样不仅对于教育事业带来较大的伤害,而且造成许多优秀的教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们的学识和能力所要求的适当职业中充满了竞争者,这种增加的竞争无疑会降低行业工资水准,这样的工资收入又不能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经常造成他们的困境。

  国家可以通过政策措施增加或者限制一些领域的竞争,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国家对教师资格予以明确规定,在我们国家采用的教师资格证办法,能够保障相对公平的就业环境以及良好的教育教学水平。所以国家政策增加或者限制行业竞争是能够实现一定范围内的公平就业,保障教师工资报酬趋向合理化。此外教师行业普遍工资不能太低,而且适当地要高一些。要保障中国教育事业的质量,优秀的教师是关键。教师教书育人责任重大,要以丰富的知识和高尚的品行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这样重大的责任和重要地位要求相当的劳动报酬予以保障,而且积累和储备教育技能需要一个漫长的学习磨炼过程,在这个过程付出的所有都要求在以后的工作报酬中得到回报,因此教师行业要求一个普遍的高工资。

  主要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陈孟熙.经济学说史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相关内容

  • 亚当斯密简介及经历
    亚当斯密简介及经历 亚当·斯密(1723-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亚当·斯密的父亲也叫亚当·斯密,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寇克卡迪的 ...
  • 资本论之亚当斯密与庸俗政治经济学
    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定义 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简称"庸俗政治经济学"或"庸俗经济学".它是只描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表面现象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体系.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是法国的萨伊和英国的马尔萨斯 ...
  • 财政学理论发展及研究性质综述二
    "财政学"理论发展及研究性质综述(二) 郝春虹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建立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也对财政税收理论作了系统的研究.主要贡献: (1)斯密原则上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他特别反对重商主义, ...
  • 经济学发展史--整理
    经济学发展史 1. 重商主义 15世纪-17世纪.认为贵金属(货币)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 2. 重农主义 魁奈是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首领.重农主义者认为农业 ...
  • 第2章 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思考题 1.中国古代主要管理学派的管理思想有哪些? 答:a. 道家的管理思想: (1)以弱胜强的管理策略.老子从世间万物由弱到强的转化中看到了"守柔"的必要性."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 ...
  • 论社会排斥
    作者:阿马蒂亚·森 翻译:王燕燕,中央编译局当代所实习研究员.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5年09期 一.引言 从词源学看,"社会排斥"一词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大概在25年前,法国学者勒内·勒努瓦(Rene Lenoir)首 ...
  • 比较优势理论视角下民办高校竞争优势分析
    摘要: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在充分认识社会.区域经济.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发掘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逐步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本文在简要介绍比较优势这一传统经济学理论后,探讨如何将其运用到民办高校特色发展的分析中. 关键词:民办高校:特色发展: ...
  • 专业化产业集聚_要素流动与区域工业化_克鲁格曼中心_外围模型新发展
    第33卷第2期 2007年2月财经研究 JournalofFinanceandEconomicsVol.33No.2 Feb.2007 专业化产业集聚.要素流动与区域工业化 )))克鲁格曼中心)外围模型新发展 何雄浪 (宜宾学院法学与公共管 ...
  • 经济学常识(公务员)
    西方经济学 一.西方经济学发展历程 1.古典经济学 时间:17 世纪中期开始到19世纪70年代为止 经济主张:自由放任主义 人物: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亚当斯密.李嘉图 威廉·配第:著作:1662年<赋税论> 观点:" ...
  • 电大国际贸易原理平时作业答案
    <国际贸易原理>平时作业(一) 二.单项选择题 1.国际贸易额指用货币表示的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的( D )的总和. A.对外贸易额 B.商品贸易额 C.进口贸易额 D.出口贸易额 2.贸易逆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B ).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