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20**年届高三12月质量调研(一模)语文试题 - 范文中心

上海市普陀区20**年届高三12月质量调研(一模)语文试题

02/15

上海市普陀区2015届高三12月质量调研(一模)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阅读部分80分,写作部分7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学生答题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阅读(80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1—8题(25分)

①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诗有着极为独特而崇高的地位。那些情态各异、匠心独具的篇什,是一缕不灭的曙光,点亮了漫长岁月里的每一个黑夜,也使得每一个白天更加灿烂和妖娆,

它让我们古老的文化传统拥有了一份别样的深情和韵致。

②情感和意志,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抒情表意,则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人类

抒情表意的方法很多,诗歌是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

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

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大序》)中国人早就认识到诗歌是抒发情感、表达

意志的重要方式,而且,在上古时代,诗、乐、舞功能相近,三位一体。

③在人类文明的童年时期,面对着神秘莫测的洪荒自然,面对着无从把握的个体命运,

人类积压了太多的惊慌、苦闷和悲伤。于是,在篝火之侧,鼓乐声中,或是幽怨、或是激昂

的歌声就会在天地之间唱响,个体情感融会成了集体意志,集体意志又传达给了神灵,个体

的焦虑就此得到释放,生活也由此形成了自己的节奏。可以说,人类正是在诗歌光芒的烛照

下,一步一步地走出黑暗的丛林。此时,诗歌表达了人和自然的冲突与和解,情感淳朴而深

厚,节奏简单而重复,我们从《诗经》中仍然可以感受到那种原始的震撼力。

④文明的发展,使得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变得重要。在这对关系中,个体仍然是渺小的,

理想令人激动,挫折令人沮丧,歧路令人疑惑„„这一切情绪,都必须得到□□和化解,于

是诗歌的韵律再次出现。楚国大夫屈原有志报国却惨遭迫害,由衷感叹道:“惜诵以致愍兮,

发愤以抒情。”(《九章·惜诵》)正是诗歌的力量,拯救了悲愤之中无以自拔的屈原,这位宗

室政治家也就成了个体抒情诗的先驱和巨擘。此后,无论是忧心如焚的阮籍,还是深情济世

的杜甫;无论是以诗干政的白居易,还是豁达自处的苏轼;诗歌,都是个体与社会关系的润

滑剂,是世俗之外的栖息处。

⑤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对个体自我最为幽微的探索,不是哲学,而是诗歌。无端而起却

飘渺如烟的爱情,季节变换中莫名的兴奋、忧伤甚至是挣扎,山水花树里摇曳的寂寞、感动

和彻悟,还有总也无法左右的命运„„这些,到底是缘于人性的脆弱,还是现实世界的虚幻呢?正是陶渊明、李白、李贺们,执著于即时的、神秘的、独特的精神体验,他们的诗在风

吹云动、花开叶落的境界中,揭示了人的生命的有限性,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这种有限性,开拓了人类的精神世界,赋予短暂的生命以意义。

⑥中国诗歌,除了开拓生命的境界之外,还以其 给人们带来无限的美感。

⑦诗和音乐相伴而生,所以,音乐节律就成了诗歌最重要的结构方式。早期诗歌,如《诗

经》中的国风,多采用叠句和联章复沓的形式,循环往复,一气相贯,再加上用韵绵密,多

即景起兴,涵泳中能真切体会古老的民间歌谣的情态。至楚辞,因双音词增多,诗句主体由

四言而变为五言,再益一语气词“兮”字,形成以六言为主的诗句形态,而音韵婉约缠绵,

风情婆娑,且多变化,读之令人沉醉。《诗经》之温柔敦厚,楚辞之沉痛悱恻,皆与各自的

语言形态交相辉映,并奠定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风格类型。

⑧汉代以后,文人结合《诗经》和楚辞的形态,摒弃了复沓、语助词等民歌因素,发展

出了五言体诗。五言体诗算得上是中国诗歌中最为基础性的诗体,它充分体现了汉语和汉字

的特点和优势,形式朴素而整齐,给人一种温润含蓄的印象。更为重要的是,它所表达的往

往是一些不加修饰的、集体性、时代性的情感,因此能够直指人心。钟嵘《诗品》云:“五

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

切者耶!”说明了五言诗在描绘事理、抒发情感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后人在五言诗

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七言。以上皆为古体诗。

⑨与古体诗相对的是近体诗或格律诗,又分为绝句、律诗、长律,各有五言和七言之分。

格律,是指从汉语四声出发的声律组合的法则,它的目的是使诗读起来声韵起伏有致,自然

而富于变化,形成美妙的音乐效果。唐人在此基础上,穷尽变化,形成多种谱式,而规则也

趋于谨严。在格律诗中,最为出彩的就是对仗。对仗追求的是句式和内容的对称,尤其追求

错落有致中的均衡。对仗的形态有工对、宽对、流水对、扇面对、借对、当句对、错综对、

蜂腰对、偷春对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流水对,“缈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

殷湘水曲,留在十三弦”是扇面对,“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是当句对。这些

精美雅致的诗歌形态,以及蕴藏其中的丰富细腻而新颖别致的意境,是智慧和敏感心灵的结

晶,是中国形式美学的高峰。

1.文章第④段空格中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宣泄 B.喧泄 C.渲泄 D.暄泄

2.写出文章第②段所引用的古文中包含的两个成语。(2分)

3.文章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而生动。请对此进行分析。(3分)

5.文章第⑥段横线上应填入的内容是( )(2分)

A.精巧而谨严的格律

B.复杂而深切的情怀

C.新颖而别致的意境

D.精致而多样的形式

6.下列各项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的文化传统中,诗歌与音乐、舞蹈的功能相近,三位一体。

B.第③段中“黑暗的丛林”指的是蛮荒时代人类险恶的生活环境。

C.诗歌的体裁及相应的语言形式对意志感情的表达有重要的作用。

D.格律诗具有精美雅致的艺术形式,是中国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

7.根据文章第⑤段划线句内容,结合自身的阅读积累,阐述诗歌是如何“开拓人类精神世

界”的。(4分)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7分)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①潺湲:水流动的样子。也可以指流水声。②接舆:人名。春秋时楚国的隐士。

(1)诗歌最后一句中的“五柳”是 (人名)。(1分)

(2)下列各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五言体诗,属于古体诗。

B.“寒山”、“暮蝉”点明了季节特征。

C.这首诗重在表现隐居的安逸闲适。

D.诗中蕴含着超然恬淡的生活态度。

(3)运用现代文一中的观点,从思想情感或韵律美感上对这首诗作简要的评析。(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9—15题(20分) ①

向日葵

冯亦代

①看到外国报刊登载了久已不见的梵·高名画《向日葵》,以3900万美元的高价,在伦

敦拍卖成交,特别是又一次看到原画的照片,心中怏怏若有所失者久之;因为这是一幅我所

钟爱的画。当然我永远不会有可以收藏这幅画的家财,但这也禁不住我对它的喜欢。如今归

为私人所有,总有种今后不复再能为人们欣赏的遗憾。我虽无缘亲见此画,但我觉得名画犹若美人,美人而有所属,不免是件憾事。

②记得自己也曾经有过这幅同名而布局略异的复制品,是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买的。有天

在陕西南路街头散步,在一家白俄经营的小书店橱窗里看到陈列着这幅梵·高名画的复制品。

梵·高是19世纪以来对现代绘画形成颇有影响的大师,我不懂画,但我喜欢他的强烈色调,明亮的画幅上带着些淡淡的□□和□□感。当下我花了四分之一的月薪,买下了这幅梵·高

的精致复制品。

③我特别喜欢那幅《向日葵》,朵朵黄花有如明亮的珍珠,耀人眼目,但孤零零插在花

瓶里,配着黄色的背景,给人的是种凄凉的感觉,似乎是盛宴散后,灯烛未灭的那种空荡荡

的光景,令人为之心沉。我原是爱看向日葵的,每天清晨看它们缓缓转向阳光,洒着露珠,

是那样的楚楚可怜亦复可爱。如今得了这幅画便把它装上镜框,挂在寓所餐室里。向日葵衬

在一片明亮亮的黄色阳光里,挂在漆成墨绿色的墙壁上,宛如婷婷伫立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

特别怡目,但又显得孤清。每天我就这样坐在这幅画的对面,看到了欢欣,也尝至寂寞。以

后我读了欧文·斯通的《生活的渴望》,是关于梵·高短暂一生的传记。他只活了37岁,半

生在探索色彩的颠狂中生活,最后自杀了。他不善谋生,但在艺术上却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虽然到死后很久,才为人们所承认。我读了这本书,为他执著的生涯所感动,因此更宝贵他

那画得含蓄多姿的《向日葵》。我似乎懂得了他的画为什么一半欢欣、一半寂寞的道理。

④解放了,我到北京工作,这幅画却没有带来;总觉得这幅画面与当时四周的气氛不相

合拍似的。因为解放了,周围已没有落寞之感,一切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但是曾几何

时,我又怀恋起这幅画了。似乎人就像是这束向日葵,即使在落日的余晖里,都拼命要抓住

这逐渐远去的夕阳。我想起了深绿色的那面墙,它一时掩没了这一片耀眼的金黄;我曾努力

驱散那随着我身影的孤寂,在作无望的挣扎。以后星移斗转,慢慢这一片金黄,在我的记忆

里也不自觉地淡漠起来,逐渐疏远得几乎被遗忘了。

⑤十年动乱中,我被谪放到南荒的劳改农场,每天做着我力所不及的劳役,心情惨淡得

自己也害怕。有天我推着粪车,走过一家农民的茅屋,从篱笆里探出头来的是几朵嫩黄的向

日葵,衬托在一抹碧蓝的天色里。我突然想起了上海寓所那面墨绿色墙上挂着的梵·高的《向

日葵》。我忆起那时家庭的欢欣,3岁的女儿在学着大人腔说话,接着她也发觉自己学得不

像,便嘻嘻笑了起来,爬上桌子指着我在念的书,说“等我大了,我也要念这个”。而如今

眼前只有几朵向日葵招呼着我,我的心不住沉落又飘浮,没个去处。以后每天拾粪,即使要

多走不少路,也宁愿到这里来兜个圈。我只是想看一眼那几朵慢慢变成灰黄色的向日葵,重

温一些旧时的欢乐,一直到有一天农民把熟透了的果实收藏了进去。我记得那一天我走过这

家农家时,篱笆里孩子们正在争夺丰收的果实,一片笑声里夹着尖叫;我也想到了我远在北

国的女儿,她如果就夹杂在这群孩子的喧哗中,该多幸福!但如果她看见自己的父亲,衣衫

褴褛,推着沉重的粪车,她又作何感想?我噙着眼里的泪水往回走。我又想到了梵·高那幅

《向日葵》,他在画这画时,心头也许远比我尝到人世更大的孤凄,要不他为什么画出行将

衰败的花朵呢?但他也梦想欢欣,要不他又为什么要用这耀眼的黄色作底呢?

⑥梵·高的《向日葵》已经卖入富人家,可那幅复制品,却永远陪伴着我的记忆;难免

想起作画者对生活的疯狂渴望。人的一生尽管有许多波涛起伏,对生活的热爱却难以泯灭。

阳光的金色不断出现在我的眼前,这原是梵·高的《向日葵》说出了我未能一表的心思。

9.文章第①段画线句的含义是 。(2分)

10.文章第②段画线句中应填入的词语是( )(2分)

A.宁静 沧桑 B.忧郁 阴沉 C.哀愁 寂寞 D.悲伤 颓废

11.文章第③段前半部分对《向日葵》的描写细腻传神,请对此作简要赏析。(4分)

12.文章第③段中画线句中作者懂得的“道理”是 。(2分)

13.作者在文章第⑤段中为什么要描写“3岁的女儿”和农家的“孩子们”?(4分)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当年不惜用四分之一的薪水买下《向日葵》的复制品是出于对梵·高的崇拜。

B.作者到北京工作时没有带《向日葵》,是因为觉得这幅画和当时的社会氛围不协调。

C.作者描写劳改农场那几株“从篱笆里探出头来”的向日葵,表现了他对自由的向往。

D.作者在文章最后提到的“未能一表的心思”,是指对生活既热爱又伤感的矛盾心态。

15.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思路。(4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6.(1)其为人也, ,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2)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韩愈《师说》)

(3)锦江春色来天地, 。(杜甫《登楼》)

(4)落木千山天远大, 。(黄庭坚《登快阁》)

(5)此去经年, 。(柳永《雨霖铃》)

(6)陈涉太息曰:“嗟乎,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7) ,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传》)

(8) ,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寒菊》)

四、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8分)

齐伤槐女者,伤槐衍之女也,名婧。景公有所爱槐,使人守之,植木悬之,下令曰:“犯

槐者刑,伤槐者死。”于是,衍醉而伤槐。景公闻之曰:“是先犯我令。”使吏拘之,且加罪

焉。婧惧,乃造于相晏子之门。既入门,晏子望见之曰:“怪哉,有深忧!”进而问焉,对曰:.

“妾父衍,幸得充城郭为公民。先犯君令,醉至于此,罪故当死。妾闻明君之莅国也,不损.

禄而加刑,又不以私恚害公法,不为六畜伤民人,不为野草伤禾苗。昔者宋景公之时,大旱,

三年不雨,召太卜而卜之曰:‘当以人祀之。’景公乃降堂,北面稽首曰:‘吾所以请雨者,

乃为吾民也,今必当以人祀,寡人请自当之。’言未卒,天大雨,方千里。所以然者,何也?.

以能顺天慈民也。今吾君树槐,令犯者死。欲以槐之故杀婧之父,孤妾之身。妾恐伤执政之

法而害明君之义也。邻国闻之,皆谓君爱树而贱人,其可乎!”晏子惕然而悟。 ..

明日朝,谓景公曰:“婴闻之,穷民财力谓之暴;崇玩好,威严令谓之逆;刑杀不正,

谓之贼。夫三者,守国之大殃也。今君穷民财力,以美饮食之具,繁钟鼓之乐,极宫室之观,行暴之大者也。崇玩好,威严令,是逆民之明者也。犯槐者刑,伤槐者死,刑杀不正,贼民之深者也。”公曰:“寡人敬受命。”晏子出,景公即时命罢守槐之役,拔植悬之木,废伤槐

之法,出犯槐之囚。

——[西汉] 刘向《列女传》(有删节)

17.写出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乃造于相晏子之门 (2)罪故当死 (3)寡人请自当之 (4)晏子惕然而悟 .....

18.下面的句子中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2分)

A.幸得充城郭为公民 B.北面稽首曰

C.明日朝,谓景公曰 D.景公即时命罢守槐之役

1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且加罪焉 / 进而问焉 ..

B.妾闻明君之莅国也 / 穷民财力谓之暴 ..

C.又不以私恚害公法 / 今必当以人祀 ..

D.不损禄而加刑 / 妾恐伤执政之法而害明君之义也 ..

20.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所以然者,何也?以能顺天慈民也。

(2)刑杀不正,贼民之深者也。

21.刘向《列女传》中将所记载的女子分为“母仪”、“贞顺”、“节义”、“辩通”等,你认为

“齐伤槐女”应归入上述哪一类?请结合文章第一段阐述理由。(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1分)

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唐、虞建官,厥可稽已,其去民近故

也。择才且贤者,才且贤者又不屑为。是以上世之士高隐大山深谷,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

不至也。故为吏者常出不得已,而天下阴受其赐。

后世以所以害民者牧民,而惧其乱,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详,然后小大之吏布于

天下。取民愈广,害民愈深,才且贤者愈不肯至,天下愈不可为矣。今一吏,大者至食邑数

万,小者虽无禄养,则亦并缘为食以代其耕,数十农夫力有不能奉者。使不肖游手往往入

于其间,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岂可得也?天下非甚愚,岂有厌治思乱,忧安乐危者

哉?宜若可以常治安矣,乃至有乱与危,何也?夫夺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

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而号为理民者,竭之而使危,夺之而使乱。二

帝三王平天下之道,若是然乎?

天之生斯民也,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今之为民不能自食,以日夜窃人货殖,搂而

取之,不亦盗贼之心乎?盗贼害民,随起随仆,不至甚焉者,有避忌故也。吏无避忌,白③②①

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岂上天不仁,崇淫长奸,使与虎狼蛇虺均为

民害邪?

——[元] 邓牧 《吏道》(节选)

注:①并缘:相互依附勾结。②二帝三王:尧舜禹汤等上古明君。③仆:消灭。

22.文章第一段中说“为吏者常出不得已”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3.下列各组句子,全部批评后世吏道黑暗现状的一组是( )(2分)

①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详

②数十农夫力有不能奉者

③不肖游手往往入于其间

④不至甚焉者,有避忌故也

⑤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

⑥吏无避忌,白昼肆行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③④⑥ D.②④⑤

2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认为远古时代的圣明君主任用官吏必须要德才兼备。

B.作者认为官吏对百姓的疯狂掠夺是国家出现动乱的根源。

C.作者用激烈的言辞批判了官吏依仗权势,戕害百姓的恶行。

D.作者认为官吏作恶是上天不仁,表现了对现状的悲观无奈。

25.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2分)

26.简析对比手法在本文中的作用。(3分)

写作(70分)

27.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一根纤细的毛发,放在手掌上不会有什么感觉;但若是落在眼睛里,就会痛苦万分。

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阅读 80分

一、1.A

2.手舞足蹈、诗以言志

3.该句将“诗”比喻为“一缕不灭的曙光”,以看似微弱却能破除黑暗的“一缕曙光”来体

现诗对文明的启蒙,以曙光的“不灭”来强调诗贯穿整个中国文化史的意义,化抽象为形象,

用物象鲜明而又意味崇高的喻体展现出作者对诗歌价值的推崇。

4.(1)帮助人类释放焦虑,摆脱蒙昧

(2)帮助诗人宣泄情绪,超越世俗

(3)面对脆弱的个体自我

5.D

6.C

7.对画线句的理解1分,调动积累1分,具体分析2分。

8.(1)陶渊明

(2)A

(3)角度选择1分,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2分,评价1分。

二、9.名画本该为公众欣赏,《向日葵》却归为私人所藏,令人遗憾。

10.C

11.答案示例:作者从形态、色调、布局、位置等多方面入手,描摹生动,尤重神韵。文中

反复突现画面的主色调,即明亮的黄色,写向日葵时用比喻表现其“耀人眼目”,之后一再

强调明亮的黄花又“衬在一片明亮亮的黄色阳光里”,色调之浓烈跃然纸上。此外,作者还

反复描述自己对画面的主观感受,将向日葵“孤零零”的形态置于“空荡荡”的背景中,渲

染出“凄凉”、“孤清”的意境。

12.梵·高沉醉于色彩世界,因而以浓烈明亮的金黄来传达艺术探索的欢欣;他的艺术追求

无人理会,因而画面孤清,令人望之心沉、寂寞。

13.女儿的可爱言行表现出旧时家庭的欢欣,与劳改生涯的凄苦形成鲜明的对比;农家孩子

的欢笑喧哗再次引出对女儿此刻生活和心理的联想、想象,孩童天真的欢乐、女儿单纯的憧

憬与残酷现实之间的距离更令作者感到痛苦、孤凄。

14.B

15.答案示例:作者托物言志,以“向日葵”为线索,将不同阶段的人生感悟联系起来。文

章前半部分着重写购得《向日葵》的过程和对这幅名画的鉴赏感受,后半部分着重写十年动

乱被迫劳改时的体验感受,“向日葵”从作者的审美对象发展成为与作者的生活、生命息息

相关的精神寄托对象,寄寓了对生活难以泯灭的热爱。(角度:总体构想、各部分的组织、

写作顺序及理由等)

三、16.(1)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2)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 玉垒浮云变古今

(4) 澄江一道月分明

(5)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6)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7) 水至清则无鱼

(8) 宁可枝头抱香死

四、17.(1)拜访;(2)同“固”,本来 ;(3)担当,承担;(4)警觉省悟的样子

18.D

19.D

20.(1)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他)能够遵循天道、爱护百姓呀。

(2)不正当地处以死刑,是严重残害百姓的行为啊。

21.答案示例:应归入“辩通”。齐伤槐女为了救父,大胆陈辞齐相晏婴。她并不直接为父

申辩求情,而是针对晏子的心理,站在治国之道的高度进行游说。先引用宋景公的爱民事迹,

今昔对比,突出景公“伤槐者死”的君令不恤百姓、有害明君之义;再进一步指出刑杀不正

的本质为爱物贱人,这将会在邻国产生恶劣后果。论述逻辑严谨、层次清晰,深刻透辟的一

番分析最终为父避去杀身之祸,可谓能言善辩。

五、22.有才而贤明的人本不屑为官,因为君王诚恳急切地求访方才入朝。

23.B

24.D

25.本文深刻地揭露后世择官不贤,官吏苛政扰民、侵害百姓的现象及危害,表现出强烈的

批判之意和痛心、愤怒之情。

26.文中多处运用对比,将古今君民关系、择吏数量和标准及其结果进行对比,突出后世吏

道的黑暗;将盗贼的下场、危害程度与害民之吏进行对比,尖锐地谴责了后者祸害之大。

写作 70分

27.评分标准

一类卷(63—70分)基准分67分

能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得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有文采。

二类卷(52—62分)基准分57分

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得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三类卷(39—51分)基准分45分

基本符合题意,立意一般,选材尚得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

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四类卷(21—38分)基准分29分

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

病较多。

五类卷(20分以下)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

(1)脱离题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

说明:

(1)未写题目扣2分。(2)错别字1个扣1分,至多扣3分。(3)标点错误多,酌情扣

1—2分。(4)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美观整洁,酌情加1—2分。


相关内容

  • 20**年六年级毕业调研考试1
    2015年小学毕业调研考试 语 文 试 题 答卷时间:120分钟 2015.6 总评等级: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y īn qiâ pín ɡ hãn ɡ tuǒ tiē jǐn shân diào qiǎn ( ) ( ) ( ) ( ) ...
  • 我的高三故事 | 从上海中学考入北大清华,上海小囡在新高考中抓住了机遇
    2017年上海高考本科录取逐渐进入尾声.祝贺上海小囡们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自己理想中的大学! 今年是新高考元年,新高考的实施,给很多考生和家长带来了获得感.回首高三生活,每一个经历过高考的考生们或多或少都有些肺腑之言.喏,那些考 ...
  • 高三备课组工作计划
    高三备课组工作计划一:高三下学期英语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XX高考英语科备考,我们将以<黑龙江省英语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外研新课标版的高中英语课本为基础,制订详细周密的复习计划,切实抓好高三英语复 ...
  • 高考改革之英语
    高考英语改革--何处是归途 视角一: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大限将至",中央方案迟迟未出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长袁贵仁表示,高考改革方案已有初步意见,将力争在今年7月底之前出台.7月已过,仍无消息.这不是教育部在这 ...
  • 高三年级 语文模拟试题新课标参考答案
    --捡旧铁圈--自玩铁圈 高三年级 语文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C 2.A 3.D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
  • 浅议高中政治时事评论题的写作
    摘要:文章从2014年江苏政治高考以及各市模拟测试的时事评论题出发,探究时事评论题的一般写作技巧与方法,如:紧扣主题.构建框架.精选知识.理实结合.书写规范等. 关键词:高中政治:时政评论题:写作 2014年江苏高考政治试卷,坚持能力立意为 ...
  • 20**年-20**年学年度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总结
    2010-2011学年度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总结 2011年高考的帷幕已经落下,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我回顾了高三一年来自我语文的教学复习工作,现总结.反思如下: 一. 高三语文教学经验总结 高三年级已经直面高考,所以我觉 ...
  • 学校教学常规要求
    学校教学常规要求 为了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逐步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优化教学秩序,创设和谐奋进的教学环境,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常规要求: 一.备课常规要求 (一) 备课 1.备教材 (1)要 ...
  • 高三后期备考这样提分才快
    高三后期备考,这样做,才提分快! 距离今年的高考不到40天了,在这最后的阶段,高三学生应该怎样复习备考,才能在最后笑得更好?对此,衡水中学各学科名教师予以指导,希望能对莘莘学子们有所裨益. 语文 不去看远方模糊的,做好手边清楚的.(郭春容) ...
  • [高中语文]病句专题汇编(二)
    病句汇编(四) ("皖南八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只有深入排查安全风险,健全预警应急机制,切实加大执法力度,并提高消费者的防范意识,才能杜绝食品安全事件不再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