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的性质2 - 范文中心

胶体的性质2

06/07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上传: 张瑞仁 更新时间:2012-5-30 20:42:4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从粒子大小的角度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

2、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物质的聚集状态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通过实验,学会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方法和用丁达尔现象检验胶体。

4、通过实践,了解纳米科技和胶体的重要应用,运用胶体性质解释简单生产生活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信息搜集加工,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3、通过创设情境,启迪智慧,培养在实践中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感受化学美和应用价值魅力,发展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通过体验,感受探究的过程与快乐,培养科学素养,合作意识,激发创新。 教学重点:

胶体的性质和用途,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胶体粒子大小与性质的关系

教学方法

采用学案导学,理论联系实际、情景激学、质疑探究等方法培养

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寓教于乐。

学法指导

通过实验探究、比较归纳,理论联系实际、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形成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的科学习惯。

教具准备

多媒体、实验仪器及用品、胶体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天气预警标志,

2、[视频]:北京浓重雾霾天

3、[设疑导学]: 雾霾属于哪一种分散系呢?为什么久而不散呢?

[过渡]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胶体的性质和用途

二、认识生活中的胶体

[组织实物交流]请大家根据查到的资料、学到的知识、按照分散剂的状态,分小组展示身边的胶体

[介绍、展示实物]

液溶胶:墨水、豆浆等;

气溶胶:烟、雾等;

固溶胶:玛瑙、有色玻璃。。

三、胶体的粒子直径大小

1、[设疑导学]:分散质是水或液体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视频]:血液透析

[设疑导学]:血液透析的原理是什么?

3、[科学史话]:苏格兰物理化学家,胶体化学之父-格雷哈姆, 开辟提纯胶体的道路。

4、[创新设计]用家庭生活中常见物质设计实验证明胶体粒子直径比溶液大。

[多媒体]设计实验的思路。

四、丁达尔效应

--胶体的光学性质胶体的许多性质和用途都与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 之间密切相关

1、[指导学生实验] 氢氧化铁胶体和醋酸钙凝胶的制备。[多媒体]指导实验步骤。

2、[设疑导学]:如何检验制得的物质是胶体呢?为什么有的小组没有看到丁达尔效应。

3、[激趣创新]鼓励学生大胆实验,渗透物质的聚集状态决定物质的性质的观点。

4、[联系生活]请同学们说一说生活中见到的丁达尔效应。[[多媒体图片展示]

[过渡]化学是一门美的科学,更是一门让想象飞翔的科学。

五、小结

。[板书]引导学生装归纳本节课的知识主线。

六、课外延伸

[多媒体]胶体化学的发展前景

1、纳米材料

2、胶体金生物探针技术

3、胶体电池

4、彩色电泳技术

七、作业布置

胶体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分散系的概念,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丁达尔效应,初步了解胶体的电泳和聚沉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验探究中现象的观察,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现象的描述能力。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探究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热情,培养观察生活和善于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胶体的性质,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阅读讨论、合作学习

四、 教具准备

FeCl3饱和溶液、Na2CO3溶液、CaCl2溶液、淀粉溶液、开水;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小烧杯、滴瓶、激光笔等。

五、教学过程

【设疑导课】

我们已经知道,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请问Na2CO3溶液、CaCl2溶液属于什么?

(边讲边实验)将两者混合,可以得到CaCO3浊液。两者有哪些异同点呢?

【师生交流】复习回顾溶液和浊液的知识,归纳两者的异同点。

【归纳整理】

相同点:都是一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得到的混合体系。(引出分散系、分散质和分散剂的概念)

不同点:溶液 澄清、透明,且无论放置多久都均一、稳定;

浊液 浑浊不透明,静置后分层/沉淀。

【板书】(一).分散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

【设疑过渡】请大家思考一下,溶液和浊液的不同外观特征是由何原因造成的呢?

(学生思考回答)是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引起的,过滤时溶液能通过滤纸,而浊液中的分散质不能。

【讲解过渡】正是如此,据科学测定,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通常小于1nm ,而浊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

【板书板画】

0溶液 1nm ? 100nm 浊液

【设疑过渡】有没有分散质介于1~100nm 之间的分散系呢?如果有,该分散系又有哪些性质特点呢?

【板书】(二).胶体

1. 胶体性质的探究

【实验探究】(1)丁达尔效应

[实验步骤]取一烧杯,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3饱和溶液4~5滴。继续煮沸,待液体呈红褐色后,立即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

[实验现象] 液体由黄色变成红褐色, 且澄清透明。

[实验结论] FeCl3+3H2O = Fe(OH)3(胶体)+3HCl

[思考与交流]

怎么证明制得的分散系就是胶体而非浊液或溶液?

[师生交流、归纳整理]

从外观是澄清透明的可以判断所制得的分散系不是浊液。至于它是胶体还是溶液还需继续探究.

[实验步骤] 用激光笔分别照射Fe(OH)3胶体和Na2CO3溶液

[实验现象] 在于光束垂直的方向看到Fe(OH)3胶体中有一条光亮的“通路”;而Na2CO3溶液中无此现象

[实验结论] 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

【设疑、深化】为什么光线射到溶液或浊液不见光亮的通路,而射到胶体有光亮的通路?(解释丁达尔效应和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动画演示、讲解】能出现丁达尔效应的原因是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溶液中的粒子太小散射出来的光很微弱,我们无法看到,浊液粒子又太大,只发生反射,也不行。

[实验结论] 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

一、课例分析 本节教学设计使用山东教育出版社《化学1(必修)》第二章第一节《元素与物质分类》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胶体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混合物体系。因此,胶体知识与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有所不同,它研究的不是某种物质所特有的性质,而是物质的聚集状态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是学生通过分类思想来研究物质、观察物质新的切入点。本微课从分散系及其分类导入,引出了胶体的概念,并通过分析胶体粒子大小,利用2个实验视频认识了胶体的分离方法——渗析、重要性质——丁达尔现象。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溶液、浊液之间的区别。

(2)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丁达尔现象)、渗析。

2 过程与方法

(1) 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自主学习分散系的概念。

(2) 以实验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学习胶体的性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善于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三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胶体的概念及性质

2教学难点: 胶体的概念及性质

四 教学过程(简介)

【引入】以氯化钠溶液为例介绍分散系的概念,以及分散系的分类(分类标准: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

进一步明确分类依据,为渗析操作和丁达尔现象的原因奠定知识基础。

【播放视频】渗析

【过渡】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景象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播放视频】丁达尔现象演示

【解释现象】

丁达尔现象: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现象,也叫丁达尔效应(Tyndall effect)。

产生原因:丁达尔效应就是光的散射现象或称乳光现象。由于溶胶粒子大小一般不超过100nm ,小于可见光波长(400 nm~700 nm),因此,当可见光透过溶胶时会产生明显的散射作用。而对于溶液,虽然分子或离子更小,但因散射光的强度随散射粒子体积的减小而明显减弱,因此,溶液对光的散射作用很微弱


相关内容

  • 一自然地理学第四版土壤
    - 一. 土壤圈的物质组成及特性 二. 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 三. 土壤的分类及空间分布规律 四. 土壤类型特征 五. 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 1.土壤圈是地球表层与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相交的界面,并进行着物 质循环与能 ...
  • 花生淀粉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2009年2月第24卷第2期 中国粮油学报 JournaloftheChineseCerealsandOilsAssociation Vol.24,No.2 Feb.2009 花生淀粉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张兆丽 熊 柳 孙高飞 李凡飞 孙庆杰 ...
  • 物质的分类教案
    课 题:物质的分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 学会用简单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② 了解分散系.液体分散系的分类.胶体及其主要性质,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能够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
  •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广州市第五中学 黄昆 一.本章节内容的地位和功能 1.从必修1教材内容结构分析,第一章是从化学科学研究手段--化学实验方面展开 化学科学:而第二章则是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 ...
  • 高一溶液配制实验练习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期中阶段考试第一二章复习教案和针对性练习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考点] 1.掌握规范的基本实验操作,会判断基本实验操作是否正确. 2.会选择适当的分离和提纯方法(物理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镏.萃取), 主要是根据各 ...
  • 蛋白质变性
    蛋白质在烹调过程中的变化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在烹调加工中,原有的化学结构将发生多种变化,使蛋白质改变了原有的特性,甚至失去了原有的性质,这种变化叫做蛋白质的变性.蛋白 质的变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浓度.加工方法.酸.碱.盐.酒等.许多 ...
  • 药用辅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在制剂中的应用
    药用辅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在制剂中的应用 一.前 言 药剂辅料不仅是原料药物制剂成型的物质基础,而且与制剂工艺过程的难易程度.药品质量.稳定性.安全性.释药速度.作用方式.临床疗效以及新剂型.新药途径的开发密切相关.新药用辅料的出现往往推动着 ...
  • 高中化学目录鲁教版
    高一化学教材 绪言 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全章(未分到节) 本章复习与测试 第二章 碱金属 第一节 钠 第二节 钠的化合物 第三节 碱金属元素 全章(未分到节) ...
  • 硫酸亚铁和硫酸铝混凝效果比较
    硫酸亚铁和硫酸铝混凝效果比较 混凝及混凝剂 混凝通常用来除去废水中的胶体污染物和细微悬浮物.所谓混凝,是指在废水中投加化学药剂来破坏胶体及细微悬浮物颗粒在水中形成的稳定分散体系,使其聚集为具有明显沉降性能的絮凝体,然后再用重力沉降,过滤,气 ...
  • 大学物理化学主要公式
    大学物理化学 第一章 气体的pVT 关系 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pV =(m /M ) RT =nRT 或 pV m =p (V /n ) =RT 式中p ,V ,T 及n 单位分别为Pa ,m 3,K 及mol . V m =V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