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的历史功绩 - 范文中心

司马炎的历史功绩

12/08

司马炎的历史功绩

司马炎的历史功绩:史学界通常评价司马炎领导实现统一是主要历史功绩,习凿齿评价的“除三国之大害,静汉末之交争,开九域之蒙晦,定千载之盛功者,皆司马氏也。”直到司马炎建立晋朝后才最终实现中国统一,为中国进一步的发展创造条件。中国只有在统一的基础上才会更强盛,建立更多历史功绩。司马炎对中国的历史功绩还有很多,往往被现代忽视。司马炎是仁义进步的政治家,不仅优待三国皇室,孙刘曹被封王公侯,而且对人民也执行仁义政策。司马炎制定了废奴政策,释放大量奴婢代替屯田军,又制定占田制、限制土地兼并和豪强拥有佃户,有效发展生产,建立了天下无穷人的太康盛世。司马炎对中国领土扩展也有贡献,不仅派唐彬恢复长城塞秦汉旧疆域,而且像唐太宗评价的“通上代之不通”、习凿齿评价的“开九域之蒙晦”,使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到五万里而更辽阔,扩展了更多领土。司马炎对中国封建制度的贡献主要是建立门下省,完善了三省制、州郡县三级行政制度,也建立殿试制度和多相制,加强了封建民主。司马炎也能重视教化为主、不严刑峻法,不以苛酷密束民,制订简明易知的法令而民不易犯禁,保护了百姓利益和社会和谐。为邓艾和王凌、王经平反,做到法外容情,体现了仁义宽厚的品德,增强统治阶级内部团结。司马炎也制订俭朴、廉洁的政策,唐太宗评价:“制奢俗以变俭约,止浇风而反淳朴。”陆云称颂他即位期间从未修饰宫殿,以身作则、想方设法阻止官僚腐败、奢侈,所以才会有“民和俗静,家给人足。”任命李胤、张华、彭灌等清官执政参政,山涛那样的清廉俭朴的官员负责选举官吏,逐渐改变风俗从基础上防止腐败。晋武帝在统治期间能做到天下无穷

人,受到人民拥护,还执行了“班五条诏书于郡国:一曰正身,二曰勤百姓,三曰抚孤寡,四曰敦本息末,五曰去人事。”多次减免百姓赋役,省郡国御调,仅江南百姓就复二十年。在司马炎统治期间,还制定了进步的民族政策,是古代仅有的对少数民族的赋役比中原低,不同于民族压迫征收赋役高于中原。对周边地区的民族采取优待政策的结果是有益的,通常历朝历代都是周边先分裂,在晋朝相反,中原分裂贵族割据时,周边少数民族反而都拥护晋朝,在北方草原甚至首次列入中国行政版图,建立行政区,长期忠于晋朝正朔。晋武帝对少数民族优待的政策直到现代仍被沿用,是中国现在民族团结的基础。晋武帝在文化上的贡献是在封建社会设立国子学,也就是后来沿用到封建社会末期的国子监。晋武帝还设立书博士,首次官方推广书法教育,提高书法文化水平。在晋武帝统治时期是进步、有作为的时代,所以才会被评价为“至于世祖,遂享皇极。仁以厚下,俭以足用,和而不驰,宽而能断,故民咏维新,四海悦劝矣。”晋武帝对中国历史贡献就像唐太宗评价的:是霸王之业大矣,推动了中国历史向前发展,值得所有中国人尊敬拥护。


相关内容

  • 司马迁[五帝本纪]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司马迁<五帝本纪>研究 姓名:赵文娜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指导教师:赵敏俐 20070525 论文摘要 自'五帝本纪>诞生以来,学术界对它的关注可谓历史研究有余,文学研究不足 ...
  • 论[史记]的创作方法
    摘 要:<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历史和文学著作,开创了我国史传文学之先河.司马迁博学多识,命途多舛,在创作<史记>过程中将自己独特的生命意识融入其中,使得<史记>不仅具有历史的厚度.文学的广度,还具有生命的深 ...
  • 大司马兵部尚书王一鹗
    大司马兵部尚书王一鹗 ★名人档案★ 字 号:号云衢, 朝 代:明代人 生卒年:(?---死于公元1591年) 出生地:曲周县东街 励志故事 王一鹗,少年时非常聪敏,七岁即能赋诗,过目不忘,世人称 奇,十八岁中举,十九岁考为进士.最初在南京刑 ...
  • 关于韩愈生平故事的资料介绍
    韩愈三岁丧父,其兄韩会及嫂抚养之.韩会能文章,对韩愈有影响.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贞元二年(786年),19岁的韩愈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三试不第,直到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应考,才考中进士.此后又连续三次应吏部 ...
  • 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
    入蜀中,七擒孟获服蛮夷:报先帝,六出祁山定北地. 虽出师未捷身先陨,然满腔忠义永留名.  例:"一夜被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他慢吟着[梁父吟]从隆中走出,一如千年前的从容安然,自负超然,大义凛然.从 ...
  • 李斯:仓鼠一生,黄犬一叹
    李斯,战国末期楚国人.为秦始皇统一大业贡献了非凡的才智,他推行的许多政策奠定了两千年中华帝国的统治基础.然而,李斯后来被赵高诬陷谋反,腰斩而死,三族夷灭.后人对李斯评价不一,或认为其辅佐嬴政达成帝业,功勋不朽,或认为其诡诈贪权,死有余辜.从 ...
  • 历史答题方法
    2016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完全版 以下资料是我收集并且删选的资料,请相信东西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并且希望各位和我一样的考生注意,所有的技巧方法都是给我们提分用的. 一.选择题:审清两个要素 无论是一般类型的单个选择题,还是专题式选择题,都要审清 ...
  • "共叔段之乱"."骊姬之祸"与"骊山女亦为天子"关系考论
    摘 要:春秋前期,郑国和晋国分别发生了"共叔段之乱"与"骊姬之祸",这两次内乱的直接推手武姜和骊姬都是骊山女的后代.历史上的骊山女出自母系社会的骊山部落,所以她们拥有强烈的参政热情.这种热情在她们的后 ...
  • 三国典故名言
    三国典故 1.得陇望蜀 曹操打下了汉中,因为汉中是蜀郡的咽喉和门户,曹操如果乘胜进军,就可能威胁蜀郡的安危.司马懿等人都主张这个时候应该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拿下蜀郡.但是曹操没有接受.曹操说:"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qu ...
  • 北宋太祖赵匡胤
    北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927-976),宋王朝的建立者,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公元960年,策划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的政权,以领镇宋州问哦国号,建立了宋王朝.960年到976年在位.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