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豫剧的噪音]的争鸣中原文化的自省 - 范文中心

关于[豫剧的噪音]的争鸣中原文化的自省

09/23

作者:梅蕙兰

河南戏剧 1998年11期

  据说,雅典达尔菲阿波罗神庙门廊的一块石板上刻着这样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

  历来,能否认识自己,是否具有自省意识与批判精神,都被作为衡量评价知识者、文化人思想、品格的最后尺度。因为他们是与生俱来的文化的创造者和敏感承受者,尤其在历史变革中,在社会转型期,总是他们率先站出来担当起文化启蒙的重任,发挥其筚路蓝缕的开路先锋作用。18世纪的西欧出现的一批思想家、哲学家,他们起而批判旧传统、神学及教会的形而上学,结果是推动了科学与文化的发展,划出了一个新的时代。20世纪中国发生的“五四”运动,也是一场文化启蒙运动,“五四”精神的实质就是一种摧枯拉朽的批判精神。由先觉的知识者发出的批判在当时都代表了历史的要求与文化的选择,显示出一种生活的智慧。自“五四”一代“国民性批判”以来,中国知识者的这种自审意识与批判精神日渐强化并生长起来,他们最大的认识要求是认识中国、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渴望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创造、重建20世纪的中国文化。

  因此,在当下跨世纪的社会变革与文化转型中,张宇的《豫剧的噪音》也是一种对中原文化的认识、反思与批判。的确,豫剧是河南人的骄傲和脸面。她昂扬着中原黄土地中泥土的芳香,她流淌着中原儿女最亮丽的激情,她是我们中原大地的母语和家园,更是我们中原文化的特色与精粹。她辉煌过一个时代,征服过千千万万人的心。但始料未及的是,不知从哪一天起,她开始衰落了,开始被人们冷落、淡忘和抛弃了。对此,中原人都有一种不知怎么丢失了自己的困惑,更有一种无力回天的遗憾与无奈。而张宇的《豫剧的噪音》则是这困惑与无奈中发出的一种振聋发聩的独特声音,是颇具意味与个性的一种对豫剧现状未来的认识与思考。无论她的结论正确与否,作为一个小说家张宇表现出了一种现代姿态,一种向新意向;一种局外人难得的清醒与自觉;一个文化人寻找中原文化与时代审美思潮相契合的努力和营造经典文化的渴望。

  诚然,戏剧在当下的衰落是一种普遍而非豫剧之个别,这背后也固然有着大的社会的、心理的、审美的等多种原因。但不容置疑的、肯定的也有着个体的、自身的、内在的原因。如果我们只单单地把这种衰败推诿于社会原因、外部环境,那就只能徒然地看着豫剧的衰败却于事无补。而张宇的反观自身则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态度,他对自己从迷恋戏剧到逃离剧场的原因追寻,既是一个酷爱、迷恋者发自情感的心灵呼喊,也是一个具有文化自觉意识者理智的声音。他的追寻与反思,力求获取的是对豫剧自身的体认,只有体察到当下的处境,才能看到真正的目标,才能有力量抗拒时势的捉弄,获取抵达遥远他岸的希望。仅凭热血、道义和情感是不能拯救文化的,唯有在不断的自认与批判中才能寻觅文化的新途径,才能使特色变异为精粹,永葆其长盛不衰的青春。因而张宇所持的这种自审与批判姿态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它是文化获得发展的契机、动力与源泉,也是文化自身的生命力之所在。

  豫剧是中原文化的特色与精粹,豫剧的衰败其实也从一个方面显露出了中原文化在当下的古老与滞后。中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素以悠久灿烂而著名,但长期以来,中原大地深厚丰富的传统文化在塑造滋养了一代代古朴、厚重中原灵魂的同时,也拖住了中原人走向现代的脚步。正像哲学家崔大华先生说的:“从近现代以来,中原地区一直是比较保守落后的。就‘五四’时代而言,中原文化并未对当时的时代发展有过哪些大的贡献。”正像文学评论家孙荪先生说的:“在20世纪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在‘五四’运动当年的文化建设中,我们中原地区的思想贡献与中原文化的深厚渊源是极不相称的。”因而,戏剧的问题不能仅仅以戏剧的方式来解决,它牵涉到文化精神的多个层面。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再造中原文化的辉煌已成为中原知识者、文化人的责任与义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豫剧的噪音》的出现,像河南新文学大系、《回眸〈新青年〉》的出版,以及河南博物院的开展一样,是河南文化界的一件大事,它引起的不仅仅是对豫剧的反省,对中原文化的反省也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关内容

  • 清风茶社像间温馨书房干部被请喝茶感觉如释重负
    清风茶社像间温馨书房 干部被请喝茶感觉如释重负 在今年1月30日召开的省纪委八届六次全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说,建设中原经济区,不仅要看资源.区位.人口等因素,更要看社会风气.法治环境.政府效能,看党员干部是否真正以人为本. ...
  • 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第一篇:镇农经服务中心20xx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是改革的一年,我中心在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县委农工办的关心指导下,围绕创先争优为目标,突出农民增收为主题,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紧贴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不断加强.改进农村经营管 ...
  • 中国+世界民族民间音乐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分为宫廷音乐.文人音乐.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 中国民间音乐分为五部分,民间歌曲.民间舞蹈.戏曲音乐.说唱音乐和民间器乐.一.民歌 [民歌是民间音乐和民间文学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一般认为民歌起源于人类的劳动与生活. ...
  • 中国古代史记忆口诀一
    中国古代史记忆口诀一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一章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约前170万年-前221) 同期的世界 尼罗河流域文明(华夏彩陶文化时代) 华夏文明(约前170万年-前771年) 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 春秋战国(前770 ...
  • 孙中山先生的汉字观
    中山先生的<治国方略>一文中,有"以作文为证"一章,主要阐述了文法.文理之学的重要性,而开头部分,作者则用了占全章三分之一的篇幅,对汉字的历史功绩.汉字的作用.汉字与汉语的关系等,作了精当的概括性阐述,今天读 ...
  • 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三严三实 作风建设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 说明:本知识竞赛共100道选择题,均为单选题.每题1分,满分100分. 1.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 ...
  • 中国历史简述
    1.天下之事,分合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夏一统, 商周继之,春秋战国乱之:秦一统,两汉继之,三国魏晋南北朝乱之:隋一统,大唐继之,五代十国宋辽金乱之:元一统,明清继之,民国乱之 (现在属于一统吗? 似乎不是:台湾还没统一,南海各个岛屿实 ...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全套)
    初一历史上复习提纲 元谋人:生活在(云南的元谋),距今(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元谋人)的活动揭开了中国历史的第一页. ①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十分有名.南方蚩尤部落力量很大. ②炎帝姓姜,制作耒 ...
  • 汝南县第三小学教育资源均衡化汇报材料
    汝南县第三小学教育资源均衡化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近年来, 我校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和落实全县教育工作会议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大会精神, 以构建教育均衡发展为抓手,以"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