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邦昌 北宋张邦昌简介 宋史·张邦昌传 - 范文中心

张邦昌 北宋张邦昌简介 宋史·张邦昌传

01/25

张邦昌(公元1081年-1127年),字子能,永静军东光张家湾人(今河北省阜城县大龙湾),北宋末大臣。进士出身,徽宗、钦宗朝时,233mr.CoM历任尚书右丞、左丞、中书侍郎、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等职务。

张邦昌个人资料

本名:张邦昌别名:字子能所处时代:北宋时期

性别:男民族:汉族国籍:北宋

出生日期:公元1081年逝世时间:公元1127年出生地:永静军东光张家湾(今河北省阜城县大龙湾)

职业:北宋大臣职位:尚书右丞、左丞、中书侍郎、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等

目录:张邦昌简介 丨 宋史·张邦昌传

张邦昌简介

张邦昌(公元1081年-1127年),字子能,永静军东光张家湾人(今河北省阜城县大龙湾),北宋末大臣。进士出身,徽宗、钦宗朝时,历任尚书右丞、左丞、中书侍郎、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等职务。

张邦昌生平简介

张邦昌字子能,永静军东光人。举进士,连续升任为大司成,因训导失职,贬为崇福宫提举,知光、汝二州。政和(1111~1117)末,由知洪州改为礼部侍郎。第一个请求把崇宁、大观以来出现的特殊的祥瑞感应制成旗帜、器物,被采纳。宣和元年(1119),任尚书右丞,转为左丞,升为中书侍郎。钦宗即位后,升为少宰。

金人进犯京师,宋廷议割三镇,派康王及张邦昌去金营为人质以求议和。恰好姚平仲夜袭金营,斡离不怒责张邦昌,张邦昌以袭金营不是朝廷的意思做答。不久张邦昌升为太宰兼门下侍郎。不久,康王回来,金人又以肃王为人质,仍命张邦昌为河北路割地使。

先前,张邦昌力主和议,不料自己成为人质,等动身时,就请求钦宗亲署御批不改变割地和议的决定,没答应他;又请求给河北发诏书,也没答应。此时粘罕的兵马又来侵略,上书者攻击张邦昌私通金人,是社稷之贼。于是,贬张邦昌为观文殿大学士、中太一宫使,罢去割地求和之议。当年冬,金人攻陷京师,皇上又出城与金议和,留在青城。

第二年春,吴千干、莫俦从金营带着文书回来,让推举异姓堪当皇帝的人到金营接受册封。留守孙傅等不听从命令,上表请求立赵氏。金人怒,又派吴千干、莫俦来督促,胁迫孙傅等召集百官商议。众人不敢说什么,相视很久,无计可施,就说“:今日应勉强听命,应付过去,推举在金营中的一人。”正好尚书员外郎宋齐愈从金营回来,众人问金人的意向,宋齐愈写“张邦昌”三字给大家看,于是就决定推举张邦昌。孙傅、张叔夜不在推举书上签名,被金人抓到营中。

王时雍当时任留守,又把百官召集到秘书省,百官到后就关上省门,用兵把守,让范琼告诉大家立张邦昌为帝,众人只唯唯称是。有太学生提出异议,范琼恐他惑众,就厉声训斥他,让他回学舍。王时雍先在推举书上签名,给百官做榜样。御史中丞秦桧不签名,力争立赵氏宗室,并说张邦昌在徽宗时,专事安逸游乐,党附权奸,蠹国乱政,社稷倾危实是张邦昌所致。金人怒,抓秦桧。吴千干、莫俦拿着推举状到金营。

张邦昌回来主持尚书省,金人劝他称帝,张邦昌开始想推辞,有人说“:相公不先死在城外,现在想使全城受涂炭吗?”正赶上金人带着册宝来,张邦昌向北拜舞后接受了册命,即伪皇帝位,僭号大楚,准备定都金陵。于是登上文德殿,在西面设御位接受朝贺,让门官传令不要跪拜,王时雍率百官竟跪拜,张邦昌只是面朝东恭敬地站着。

外统制官、宣赞舍人吴革以屈节异姓为耻,首先率内亲事官数百人,都先杀了自己的妻子儿女,烧毁宅第,计划在金水门外举事。范琼假装与他合谋,让大家丢弃武器,竟从背后袭杀了百余人,捕获了吴革和他的儿子,并杀了他们,又杀了十余人。

当天,狂风大作,遮天蔽日,太阳昏暗无光。百官凄惨颓丧,张邦昌也惊恐失色。只有王时雍、吴千干、莫俦、范琼等欢欣鼓舞,他们认为有佐命之功。张邦昌当即命王时雍权知枢密院事领尚书省,吴千干同知枢密院事,莫俦权签书枢密院事,吕好问权领门下省,徐哲权领中书省。下令说:“近来因朝廷多变故,百官和各部门都失去其职能,从今起要各自恢复职能,依法度办事。御史台监察上报。”张邦昌见百官时自称“予”,手诏称“手书”。只有王时雍每次在张邦昌面前说事时,往往称“臣启陛下”,张邦昌斥责他;又劝张邦昌坐紫宸、垂拱殿,吕好问争辩后,才停止。张邦昌刚即位,应推恩四方,因道路阻隔,先在京城大赦,选郎官为四方密谕使。

金人将退兵,张邦昌到金营去送别,他身穿皇袍,张红色伞盖,在金人所过之地设香案,言行举止都和平常一样,王时雍、徐秉哲、吴千干、莫俦都跟着他,观看的人无不感伤。二帝被金掠走北去,张邦昌率百官在南薰门遥辞二帝,众人痛哭,有倒地而死的人。

金军已退,张邦昌降手书大赦天下。吕好问对张邦昌说:“人情归你,那是迫于金人的威势,金人已离去,能再有今日的光景吗?康王久居在外,是众心所归,何不推戴他呢?”又说:“为今之计,应当迎回元佑皇后,请康王早登帝位,大概还可保全官位性命。”监察御史马伸也请求迎康王即位,张邦昌同意。王时雍说:“骑虎难下,应深思熟虑,否则,他日遭吞噬,悔之晚矣。”徐秉哲也在旁边表示赞同,张邦昌不听,于是,册封元佑皇后为太后,迎入延福宫。派蒋师愈带书信到康王那自述说:“我所以同意金人的推戴,是出于权宜之计,以纾国难,怎敢怀有他图?”康王询问蒋师愈等,就知道了一切,于是给张邦昌写了回书。张邦昌随即派谢克家献上大宋受命宝,又降手书请元佑皇后垂帘听政,等康王即位。手书下后,朝廷内外的人十分高兴。宋太后开始在内东门小殿垂帘听政。张邦昌以太宰的身份居于内东门资善堂。不久,又派使者带着乘舆服御去南京,很快张邦昌也到,他跪地痛哭请死,康王慰抚他。

康王即位,以李纲为宰相,张邦昌转为太保、奉国军节度使,被封为同安郡王。李纲上书论奏:“张邦昌久任机务,位高权重,却趁国家破亡之机为己谋利,君主受辱之时窃位求荣。以异姓建国四十多天,等金人退去,才降赦来笼络人心。这种人应枭首示众,作为对乱臣贼子的惩戒。”当时黄潜善也帮助李纲。李纲又说“:张邦昌已是僭逆,怎能留在朝廷,使人们把他看成是先前的天子呢?”高宗就降御批说:“张邦昌僭逆,理应诛杀,但考察他的本意,是出于威胁,可特别给予宽恕,贬为昭化军节度副使,安置于潭州。”

起初,张邦昌入主皇宫,华国靖恭夫人李氏多次给张邦昌送果品,张邦昌也对她特别厚待。一天晚上,张邦昌醉酒,李氏扶着他说“:陛下,事已至此,还说什么?”于是把胳膊搭在张邦昌身上,扶他进了福宁殿,晚上,把自己的养女陈氏打扮好送给张邦昌。等张邦昌退位回东府,李氏偷偷送他,并责备皇上。皇上听说后,把李氏投入狱中,她服罪。下诏列举张邦昌的罪状,赐死于潭州。李氏处以杖脊后发配到车务营。王时雍、徐秉哲、吴千干、莫俦等早已流放到远方,这时,又杀了王时雍。

宋史·张邦昌传

宋史·张邦昌传原文

张邦昌,字子能,永静军东光人也。举进士,累官大司成,以训导失职,贬提举崇福宫,知光、汝二州。政和末,由知洪州改礼部侍郎。首请取崇宁、大观以来瑞应尤殊者增制旗物,从之。宣和元年,除尚书右丞,转左丞,迁中书侍郎。钦宗即位,拜少宰。

金人犯京师,朝廷议割三镇,俾康王及邦昌为质于金以求成。会姚平仲夜斫金人营,斡离不怒责邦昌,邦昌对以非出朝廷意。俄进太宰兼门下侍郎。既而康王还,金人复质肃王以行,仍命邦昌为河北路割地使。

初,邦昌力主和议,不意身自为质,及行,乃要钦宗署御批无变割地议,不许;又请以玺书付河北,亦不许。时粘罕兵又来侵,上书者攻邦昌私敌,社稷之贼也。遂黜邦昌为观文殿大学士、中太一宫使,罢割地议。其冬,金人陷京师,帝再出郊,留青城。

明年春,吴幵、莫俦自金营持文书来,令推异姓堪为人主者从军前备礼册命。留守孙傅等不奉命,表请立赵氏。金人怒,复遣幵、俦促之,劫傅等召百官杂议。众莫敢出声,相视久之,计无所出,乃曰:"今日当勉强应命,举在军前者一人。"适尚书员外郎宋齐愈至自外,众问金人意所主,齐愈书"张邦昌"三字示之,遂定议,以邦昌治国事。孙傅、张叔夜不署状,金人执之置军中。

王时雍时为留守,再集百官诣秘书省,至即闭省门,以兵环之,俾范琼谕众以立邦昌,众意唯唯。有太学生难之,琼恐沮众,厉声折之,遣归学舍。时雍先署状,以率百官。御史中丞秦桧不书,抗言请立赵氏宗室,且言邦昌当上皇时,专事宴游,党附权奸,蠹国乱政,社稷倾危实由邦昌。金人怒,执桧。幵、俦持状赴军前。

邦昌入居尚书省,金人趣劝进,邦昌始欲引决,或曰:"相公不前死城外,今欲涂炭一城耶?"适金人奉册宝至,邦昌北向拜舞受册,即伪位,僣号大楚,拟都金陵。遂升文德殿,M.233Mr.CoM设位御床西受贺,遣閤门传令勿拜,时雍率百官遽拜,邦昌但东面拱立。

外统制官、宣赞舍人吴革耻屈节异姓,首率内亲事官数百人,皆先杀其妻孥,焚所居,谋举义金水门外。范琼诈与合谋,令悉弃兵仗,乃从后袭杀百余人,捕革并其子皆杀之,又擒斩十余人。

是日,风霾,日晕无光。百官惨沮,邦昌亦变色。唯时雍、幵、俦、琼等欣然鼓舞,若以为有佐命功云。即以时雍权知枢密院事领尚书省,幵权同知枢密院事,俦权签书枢密院事,吕好问权领门下省,徐秉哲权领中书省。下令曰:"比缘朝廷多故,百官有司皆失其职。自今各遵法度,御史台觉察以闻。"见百官称"予",手诏曰"手书"。独时雍每言事邦昌前,辄称"臣启陛下",邦昌斥之;劝邦昌坐紫宸、垂拱殿,吕好问争之,乃止。邦昌以嗣位之初,宜推恩四方,以道阻先赦京城,选郎官为四方密谕使。

金人将退师,邦昌诣金营祖别,服柘袍,张红盖,所过设香案,起居悉如常仪,时雍、秉哲、幵、俦皆从行,士庶观者无不感怆。二帝北迁,邦昌率百官遥辞于南薰门,众恸哭,有仆绝者。

金师既还,邦昌降手书赦天下。吕好问谓邦昌曰:"人情归公者、劫于金人之威耳,金人既去,能复有今日乎?康王居外久,众所归心,曷不推戴之?"又谓曰:"为今计者,当迎元祐皇后,请康王早正大位,庶获保全。"监察御史马伸亦请奉迎康王。邦昌从之。王时雍曰:"夫骑虎者势不得下,所宜熟虑,他日噬脐,悔无及已。"徐秉哲从旁赞之,邦昌弗听,乃册元祐皇后曰宋太后,入御延福宫。遣蒋师愈赍书于康王自陈:"所以勉循金人推戴者,欲权宜一时以纾国难也,敢有他乎?"王询师愈等,具知所由,乃报书邦昌。邦昌寻遣谢克家献大宋受命宝,复降手书请元祐皇后垂帘听政,以俟复辟。书既下,中外大说。太后始御内东门小殿,垂帘听政。邦昌以太宰退处内东门资善堂。寻遣使奉乘舆服御物至南京,既而邦昌亦至,伏地恸哭请死,王抚慰之。

王即皇帝位,相李纲,徙邦昌太保、奉国军节度使,封同安郡王。纲上书极论:"邦昌久典机政,擢冠宰司。国破而资之以为利,君辱而攘之以为荣。异姓建邦四十余日,逮金人之既退,方降赦以收恩。是宜肆诸市朝,以为乱臣贼子之戒。"时黄潜善犹左右之。纲又力言:"邦昌已僣逆,岂可留之朝廷,使道路目为故天子哉?"高宗乃降御批曰:"邦昌僣逆,理合诛夷,原其初心,出于迫胁,可特与免贷,责授昭化军节度副使、潭州安置。"

初,邦昌僣居内庭,华国靖恭夫人李氏数以果实奉邦昌,邦昌亦厚答之。一夕,邦昌被酒,李氏拥之曰:"大家,事已至此,尚何言?"因以赭色半臂加邦昌身,掖入福宁殿,夜饰养女陈氏以进。及邦昌还东府,李氏私送之,语斥乘舆。帝闻,下李氏狱,词服。诏数邦昌罪,赐死潭州,李氏杖脊配车营务。时雍、秉哲、幵、俦等先已远窜,至是,并诛时雍。

宋史·张邦昌传翻译

张邦昌字子能,永静军东光人。举进士,连续升任为大司成,因训导失职,贬为崇福宫提举,知光、汝二州。政和(1111~1117)末,由知洪州改为礼部侍郎。第一个请求把崇宁、大观以来出现的特殊的祥瑞感应制成旗帜、器物,被采纳。宣和元年(1119),任尚书右丞,转为左丞,升为中书侍郎。钦宗即位后,升为少宰。

金人进犯京师,宋廷议割三镇,派康王及张邦昌去金营为人质以求议和。恰好姚平仲夜袭金营,斡离不怒责张邦昌,张邦昌以袭金营不是朝廷的意思做答。不久张邦昌升为太宰兼门下侍郎。不久,康王回来,金人又以肃王为人质,仍命张邦昌为河北路割地使。

先前,张邦昌力主和议,不料自己成为人质,等动身时,就请求钦宗亲署御批不改变割地和议的决定,没答应他;又请求给河北发诏书,也没答应。此时粘罕的兵马又来侵略,上书者攻击张邦昌私通金人,是社稷之贼。于是,贬张邦昌为观文殿大学士、中太一宫使,罢去割地求和之议。当年冬,金人攻陷京师,皇上又出城与金议和,留在青城。

第二年春,吴千干、莫俦从金营带着文书回来,让推举异姓堪当皇帝的人到金营接受册封。留守孙傅等不听从命令,上表请求立赵氏。金人怒,又派吴千干、莫俦来督促,胁迫孙傅等召集百官商议。众人不敢说什么,相视很久,无计可施,就说“:今日应勉强听命,应付过去,推举在金营中的一人。”正好尚书员外郎宋齐愈从金营回来,众人问金人的意向,宋齐愈写“张邦昌”三字给大家看,于是就决定推举张邦昌。孙傅、张叔夜不在推举书上签名,被金人抓到营中。

王时雍当时任留守,又把百官召集到秘书省,百官到后就关上省门,用兵把守,让范琼告诉大家立张邦昌为帝,众人只唯唯称是。有太学生提出异议,范琼恐他惑众,就厉声训斥他,让他回学舍。王时雍先在推举书上签名,给百官做榜样。御史中丞秦桧不签名,力争立赵氏宗室,并说张邦昌在徽宗时,专事安逸游乐,党附权奸,蠹国乱政,社稷倾危实是张邦昌所致。金人怒,抓秦桧。吴千干、莫俦拿着推举状到金营。

张邦昌回来主持尚书省,金人劝他称帝,张邦昌开始想推辞,有人说“:相公不先死在城外,现在想使全城受涂炭吗?”正赶上金人带着册宝来,张邦昌向北拜舞后接受了册命,即伪皇帝位,僭号大楚,准备定都金陵。于是登上文德殿,在西面设御位接受朝贺,让门官传令不要跪拜,王时雍率百官竟跪拜,张邦昌只是面朝东恭敬地站着。

外统制官、宣赞舍人吴革以屈节异姓为耻,首先率内亲事官数百人,都先杀了自己的妻子儿女,烧毁宅第,计划在金水门外举事。范琼假装与他合谋,让大家丢弃武器,竟从背后袭杀了百余人,捕获了吴革和他的儿子,并杀了他们,又杀了十余人。

当天,狂风大作,遮天蔽日,太阳昏暗无光。百官凄惨颓丧,张邦昌也惊恐失色。只有王时雍、吴千干、莫俦、范琼等欢欣鼓舞,他们认为有佐命之功。张邦昌当即命王时雍权知枢密院事领尚书省,吴千干同知枢密院事,莫俦权签书枢密院事,吕好问权领门下省,徐哲权领中书省。下令说:“近来因朝廷多变故,百官和各部门都失去其职能,从今起要各自恢复职能,依法度办事。御史台监察上报。”张邦昌见百官时自称“予”,手诏称“手书”。只有王时雍每次在张邦昌面前说事时,往往称“臣启陛下”,张邦昌斥责他;又劝张邦昌坐紫宸、垂拱殿,吕好问争辩后,才停止。张邦昌刚即位,应推恩四方,因道路阻隔,先在京城大赦,选郎官为四方密谕使。

金人将退兵,张邦昌到金营去送别,他身穿皇袍,张红色伞盖,在金人所过之地设香案,言行举止都和平常一样,王时雍、徐秉哲、吴千干、莫俦都跟着他,观看的人无不感伤。二帝被金掠走北去,张邦昌率百官在南薰门遥辞二帝,众人痛哭,有倒地而死的人。

金军已退,张邦昌降手书大赦天下。吕好问对张邦昌说:“人情归你,那是迫于金人的威势,金人已离去,能再有今日的光景吗?康王久居在外,是众心所归,何不推戴他呢?”又说:“为今之计,应当迎回元佑皇后,请康王早登帝位,大概还可保全官位性命。”监察御史马伸也请求迎康王即位,张邦昌同意。王时雍说:“骑虎难下,应深思熟虑,否则,他日遭吞噬,悔之晚矣。”徐秉哲也在旁边表示赞同,张邦昌不听,于是,册封元佑皇后为太后,迎入延福宫。派蒋师愈带书信到康王那自述说:“我所以同意金人的推戴,是出于权宜之计,以纾国难,怎敢怀有他图?”康王询问蒋师愈等,就知道了一切,于是给张邦昌写了回书。张邦昌随即派谢克家献上大宋受命宝,又降手书请元佑皇后垂帘听政,等康王即位。手书下后,朝廷内外的人十分高兴。宋太后开始在内东门小殿垂帘听政。张邦昌以太宰的身份居于内东门资善堂。不久,又派使者带着乘舆服御去南京,很快张邦昌也到,他跪地痛哭请死,康王慰抚他。

康王即位,以李纲为宰相,张邦昌转为太保、奉国军节度使,被封为同安郡王。李纲上书论奏:“张邦昌久任机务,位高权重,却趁国家破亡之机为己谋利,君主受辱之时窃位求荣。以异姓建国四十多天,等金人退去,才降赦来笼络人心。这种人应枭首示众,作为对乱臣贼子的惩戒。”当时黄潜善也帮助李纲。李纲又说“:张邦昌已是僭逆,怎能留在朝廷,使人们把他看成是先前的天子呢?”高宗就降御批说:“张邦昌僭逆,理应诛杀,但考察他的本意,是出于威胁,可特别给予宽恕,贬为昭化军节度副使,安置于潭州。”

起初,张邦昌入主皇宫,华国靖恭夫人李氏多次给张邦昌送果品,张邦昌也对她特别厚待。一天晚上,张邦昌醉酒,李氏扶着他说“:陛下,事已至此,还说什么?”于是把胳膊搭在张邦昌身上,扶他进了福宁殿,晚上,把自己的养女陈氏打扮好送给张邦昌。等张邦昌退位回东府,李氏偷偷送他,并责备皇上。皇上听说后,把李氏投入狱中,她服罪。下诏列举张邦昌的罪状,赐死于潭州。李氏处以杖脊后发配到车务营。王时雍、徐秉哲、吴千干、莫俦等早已流放到远方,这时,又杀了王时雍。


相关内容

  • 莆田古代四大史学家
    莆田古代四大史学家 莆田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地以人贵,人以地传.莆仙雄邑,名人辈出.兴化儿女,生生不息,一代又一代的历史人物,可鉴古今.莆田古代出现了杰出史学家郑樵,还有三位史学家,分别是陈均.柯维骐和吴任臣.分别著有<通志>. ...
  • 杨家将鲜为人知的真实历史
    杨家将鲜泠 知的真实历吏 山东 /马振 国 壮 志 未 酬 亦 风 流 高 官得 做 , 骏 马任 骑 . 辽军 一 轮 一轮 地 登 云梯 而 上 ,守城 的宋 军 士 兵就 滚 木 雷 石 地朝 敌 军 一顿顿 猛 砸 . 辽 兵 伤 ...
  • 唐史史料学目录
    唐史史料学 黄永年 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 纪传类 旧唐书 二百卷 后晋刘昫等撰 新唐书 二百二十五卷 北宋欧阳修.宋祁撰 隋书 八十五卷 唐魏徵.长孙无忌等撰 旧五代史 一百五十卷 北宋薛居正等撰 新五代史 七十四卷 北宋欧阳修撰 新旧唐书合 ...
  • 宋词人物之蒋捷
    宋词人物之蒋捷 蒋捷: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在"宋末四大词家"(周密.王沂孙.张炎和蒋捷)中,蒋捷最得我心.我尤其喜爱这首<一剪梅一片春愁待酒浇>,这是他乘舟路过吴江时,一路风雨萧瑟,乡愁日渐深浓,油然而生的人 ...
  • 抚州先贤陆九渊
    陆九渊 陆九渊(1139-1193)号象山,字子静,书斋名"存",世人称存斋先生,因其曾在贵溪龙虎山建茅舍聚徒讲学,因其山形如象,自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陆象山.汉族,江西抚州市金溪县陆坊青田村人.在"金溪三 ...
  • 司马光为何反对王安石变法
    铷瓣 j lc 资政 P ry a 司马光为何反对王安石变法 ■ 于 忠成 如果 一 个 人想 为 别人 赶 走头 上 的 苍蝇 , 就用 棒 子去 打 苍蝇 , 果 把 结人打死了 , 能说效果好吗?王安石读书破万卷 , 但这点道理没弄明 ...
  • 中国古代十大奸相 十个恶名昭彰的宰相级官员
    中国古代十大奸相指我国封建社会时的十个恶名昭彰的宰相级的官员,他们以赵高.秦桧等为代表,这些人共同的特点是独揽大权.结党营私.陷害忠良.横征暴敛.奢侈无度,造成朝政黑暗.边防松弛.民不聊生,给整个国家.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赵高 赵高(?- ...
  • [三字经]经典故事
    1.<孟母三迁> <三字经>中说:"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段机杼."说的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学问家,他最先是住在墓地旁边,常和小伙伴玩办理丧事的游戏,学大人跪拜.哭叫的样子. ...
  • 张横渠四句教讲座内容文字转录---杨立华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位北宋的儒学家,或者说也可以被视为北宋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张载.今天我最重要的还是介绍他的哲学,因为尽管这个题目叫"张横渠的四句教",其实张载思想的重要性不在于此.一般我们熟悉的都是他这四句教,但实际 ...
  • 谈裕固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
    [摘要] 本文主要从回鹘汗国的兴亡和裕固族东迁两个方面阐述了裕固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目前的史学家一般都将甘州回鹘做为裕固族正源来看待,笔者对已有历史资料的研究和判断,认为过去甘州回鹘大约就是今天西部裕固族的前身.东迁是促使今天裕固族形成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