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县十二五规划 - 范文中心

武功县十二五规划

11/22

武功县十五届人大

五次会议文件(8)

武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重

要战略期,也是武功加快结构调整、实现跨越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和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于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强力推进县域经济实现“三年翻番、五年跨越”,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县、新兴工业强县、旅游商贸名县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十二五”规划,现提出武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全县干部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国际、国内复杂经济环境的影响,团结

奋进,求实创新,顽强拼搏,争先进位,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以稳健、从容的步伐开创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主要指标实现翻番。预计到“十一

五”末,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5.4亿元,是“十五”末的2.4倍,年均增长15%,人均生产总值12900元、比“十五”末提高7497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744万元,是“十五”末的2.9倍,年均增长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4.8亿元,年均增长35%。县域经济稳步增长,经济总量稳步提升,主要经济指标比“十五”末均提前实现翻番。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主导产业全面提升。工业主导产业

地位不断强化,第二产业比例达到40%。食品、建材机械、医药、造纸等四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到2010年全县规模企业达到29户,规模工业产值达到40亿元,年均增长37.9%,荣获“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和全国食品加工基地县。优质高效农业持继发展,粮食总产达到29.1万吨,比“十五”增加7.26万吨,累计建设设施农业6280亩,发展清水莲菜2620亩、猕猴桃5.1万亩,苗木花卉7800亩。餐饮、物流、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非公经济占全县经济份额达到6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销额达到19.5亿元,是“十五”末的2.2倍。

3、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五年来累计完

成固定资产投资130.25亿元,实施228个重点项目、民生工程和惠民实事,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杨临路,西宝中线,西宝北线、曹代路等重点项目全面竣工,累计建成乡村道路543公里,绿化乡村道路453公里,道路建设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任务,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公路“村村通”目标;城乡公共设施日益完善,旧城改造稳定推进,新区建设加快实施,县城框架由4.5扩大到7平方公里,普小路、泰山路、南北大门改造、商贸大厦、中心广场等重点工程全面竣工,城市绿化率达到2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平方米,城市气化率达到65%以上,集中供热率达到35%以上,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创建全省卫生县城一举达标。建成新农村示范村45个,解决了18.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手织布、刺绣、编织、锅盔麻花等特色产业亮点纷呈,荣获全省发展“一村一品”工作先进县。

4、改革开放稳步推进,创新发展活力倍增。农村综合改革,卫生体制改革和农村义务教育改革等顺利推行,城乡低保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农村新合疗制度和大病救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全面实施,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制任务,非公经济总量持续攀升,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大力实施园区招商战略,打响苏武文化招商品牌,连续五年高规格举办了苏武公祭活动和“一会一节”等对外交流和招商引资活动,五年来共签订重大招商项目148个,吸引外地资金96.8亿元,通达钢铁、秦稷粮业、华丰食品,正天钢结构、山东奥凯等一批工业项目生根落户,武功工业园区被纳入省管园区,成为县域经济加速发展的动力源。

5、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全面进步,环境保护,土地管理,计划生育等三大国策得到深入贯彻,信访稳定、五五普法、社会治安等多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覆盖,城市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全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766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92元,年均增长20%。人口自然增长保持在较低水平。县域经济社会步入了历史上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我县先后荣获全省教育强县、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县、平安县、民政工作先进县、最佳投资县,全国劳务输出工作先进县、食品工业强县、双拥模范县全国“三连冠”和全省“六连冠”等殊荣,为“十二五”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环境和机遇

“十二五”时期,武功将进入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建设、改

革大推进、民生大改善的重要时期,也是武功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环境将更加有利于武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一)面临新挑战

看到机遇的同时,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前进道路上面临的

诸多困难和严峻挑战,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在发展中迎接挑战,积极予以应对。

1、市场竞争压力将进一步加剧。“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

发展方式将从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从过度依赖外需向扩大内需方向转型。这将是武功作为内陆地区赢得发展先机,拥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大好时机。但东部沿海地区将在继续保持外向型经济优势的同时,利用优势加快内需型经济发展,给我县发展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

2、发展环境约束力将进一步加剧。“十二五”时期,资金、土地、环保等因素依然是制约发展的难题,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矛盾日益突出,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节能减排标准不断提高,环境保护的压力将与日剧增。

3、区域发展竞争力将进一步加剧。目前,我县依然面临经

济总量偏小、产业基础薄弱、资源优势不强、区域特色不明显、规模企业偏少、偏小,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等问题,周边县区

相互竞争,发展势头不断强劲,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将面临新的竞争压力。

(二)发展新机遇

1、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带来的发展新机遇。党的十

七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二五”时期要不断扩大内需,注重改善民生,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加大支持西部地区,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这些都将成为我县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机遇,我们可以在重大项目建设、城乡公共设施、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争取更多的支持政策,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和西咸国际化大都市全面实施带

来发展新机遇。国务院关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准实施,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打造西咸国际化大都市,加快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的战略成为武功跻身国家战略层面,实现跨越发展的助推器。

3、武杨一体化建设和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新一轮产业结构调

整带来发展新机遇。武功、杨凌经济一体化稳步推进,城建、交通、产业、科技、信息等领域初步实现同划同筹同发展格局,融入杨凌,发挥科技优势,为全面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

济增长方式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实现“弯道超越”、跨越发展有着更加广阔的空间领域。

4、优越的农业基础条件为建设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十二五”是加速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也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重要时期。武功土地肥沃,四季分明,耕地41.8万亩,地势平坦,路、井、渠等设施齐备,素有“关中米粮仓”之美誉,同时远离大城市,无大型工矿企业,环境污染少,特别是土壤、灌溉用水和空气等均符合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质量标准,加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观念的转变,绿色食品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为我县建设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创造了优越的基础条件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5、良好的发展态势进一步奠定了跨越发展的坚实基础。干部驻村活动深入开展,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全县上下形成了团结稳定、加压进取、争先进位、跨越发展的大好局面。目前,我县正处在经济增长上升期,一系列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实施,使县域经济的承载能力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空间进一步增大,这些都为未来五年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章 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富民强县为主题,突出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抢抓“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西咸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杨凌示范区新一轮产业发展”三大机遇,打造“关中食品工业基地、陕西现代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基地、绿色生态有机食品保障供给基地”三大基地,突出“农民增收、城乡建设、公共服务”三个重点,进一步强化“创新、人本、质量、发展”四种意识,抓好“现代农业提升工程,工业经济增效工程,城镇增容工程,文化旅游活县工程,民生改善工程”五项工程,力争在建设现代农业大县、新兴工业强县、旅游商贸名县上实现重大突破,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加快发展,扩张总量原则。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实施追赶跨越战略,着力培育发展战略性主导产业,加快总量扩张,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坚持统筹兼顾、和谐发展原则。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

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实现和谐发展。

3、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原则。依托杨凌高新科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大技术创新和自主创新,以科技提升产业层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4、坚持环境友好、绿色增长原则。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大力实施节能减排,积极发展低碳经济,追求绿色增长,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5、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原则。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人受益。

三、发展目标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十二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在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效益、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重点依托农业大县和比邻杨凌优势,突出发展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和铁路货场,突出发展旅游、商贸物流业;

依托工业园区和四达机械公司,突出发展现代工业。到“十二五”末,现代农业、食品工业、商贸旅游业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增长。

1、经济发展目标:

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人均GDP达到2.7万元,力争实现130亿元。

②农业总产值达到40亿元,年均增长12%左右;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③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68亿元,年均增长20%。

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5%左右。

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元,年均增长16%以上。

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000元以上,年均增长15%左右。

2、社会发展目标:

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5亿元,年均增长18%左右。 ②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人口控制在44 万人左右。

③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年均增长3个百分点。

④5年新增就业人数达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次以上。

3、生态建设目标:

①万元GDP综合能耗年均降低4.7%,主要污染物减排10%。 ②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③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75%。

④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5平方米,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力争达到38%。

武功县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

第三章 发展新任务

一、把结构大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主线

推进经济增长结构大调整。围绕农业重点发展二、三产业,突出园区载体大力发展现代工业,以县城为中心集中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经营理念,谋划投资热点,增强资源和资本运作能力,积极推进大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武功镇旅游开发、县城文化体育场馆建设、物流冷链园区建设、景观水系等一批重大投资项目。在稳步提高投资需求的基础上,着力培育节能、环保、生态旅游、信息等消费新热点,大力实施房地产开发、绿色有机食品生产、节能技术推广和产品应用、生态旅游等重点工程建设,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拉动向产业实体经济转变。

推进产业结构大调整。以科技为先导,以食品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食品、建材机械制造、医药、造纸印刷等主导优势产业,形成新型工业与现代农业相协调的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现代农业大县、新兴工业强县、旅游商贸名县建设,实现绿色增长。到2015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18︰50︰32。

推进布局结构大调整。科学确定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坚持错位发展、差异竞争,优化生产力布局,建设县城中心服务业聚集区、新型工业化发展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绿色食

品保障基地,着力构建以县城工业和服务业为中心区,以西宝中线绿色高效农业产业带和西宝北线旅游与生态畜果粮优势农业产业带为重点的“一心两带”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强化产业集聚和配套服务功能。

二、把城乡大建设作为功能提升的重要支撑

加大城乡规划力度。坚持用现代化大都市的理念指导城乡规划,科学谋划城市的功能定位、空间框架、产业布局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市发展品位。坚持建管并重,改变传统的城乡建设模式,努力增加城乡建设管理中的创新元素,组织实施好新一轮城乡总体规划,积极推进“一城四区五园”发展步伐。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建设一批交通重点工程,形成“五纵五横”的环形放射状路网系统,加大城乡公路升等改造力度,进一步强化交通枢纽功能。大力实施电网改造和供电能力建设,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加强信息、能源、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公共服务功能,提升现代商务服务水平,彰显“生态、文明、宜居、魅力”的现代化城市。

加大重点功能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力度。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县城新区开发步伐,推动行政、文化、教育、卫生、商住、广场等各类功能区建设,尽快形成城市发展新空间和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以惠民、安民、便民为根本,有序推进旧城改造,

加快城中村、棚户区和背街小巷改造步伐,进一步改善城市面貌。

三、把改革大推进作为率先崛起的强大动力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思想大解放。进一步增强改革意识、拓宽改革思路,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打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的先行区域和对外开放的重点区域,发动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开放,形成全县上下共谋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开拓创新,敢行先试,增强改革的开拓性与示范性,推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改革举措。扎实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积极推进武功镇“扩权强镇”改革试点。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放宽准入条件,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到2015年非公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进一步完善技术、人才、劳动力市场,加快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整顿和规范生产经济秩序,理顺市场监管体制。积极推进社会事业领域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有利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积极推进文化、教育、卫生、人力资源、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突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着力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引导土地经营有序流转,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加快金融创新,拓宽融

资渠道,增加信贷投入,不断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积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后区域经济格局调整的有利时机,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进制度创新,配套实施各项改革措施,着力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加强对外贸易,扩大对外交往,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我县在西部地区率先发展。充分发挥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域优势,加强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建立完善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机制,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四、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建设政府内外网、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办公业务资源管理系统、一网式行政许可及并联审批系统、重点业务应用系统以及政务基础数据库等核心内容的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基本实现各政务部门信息共享和无纸化网上协同办公, 50%以上的县级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提高公众服务能力。

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现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逐步实现 “三网融合”,促进网络资源的优化整合和互联互通,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水平。到2015年,全县城镇宽带接入的家庭普及率达到60%,新建住宅小区达

到90%以上,数字电视用户达到3.5万户。

加快企业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引导企业加大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投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企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的生产安全监控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积极推进“企业上网”工程,实现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建有网站。

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围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建立覆盖全县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养殖小区和经营大户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宽带网络进村入户率达到15%。利用远程教育信息技术,加快农业科技知识普及和农业信息人才培养。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现代化示范园区为依托,建立一批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促进农业生产技术信息、农业科技成果的迅速普及推广。

五、把民生大改善作为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

切实保障群众切身利益。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人分配结构,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多方开辟就业渠道,较大幅度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人水平,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使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努力争创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持续大力推进安居工程,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逐步扩大住房保障范

围。严格落实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责任制,切实抓好食品、药品、交通、消防安全工作,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对“三农”投入力度,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产业化提升农业、城镇化带动农村,积极鼓励农民进城创业,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形成城乡一体协调发展新格局。

第四章 发展重点

一、奋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工业强县建设

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按照“大项目支撑、大集团引领、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思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努力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整合工业园区资源,明确功能定位,优化产业结构,丰富园区内涵,不断增大产业能量,提升产业档次,实现县域工业跨越式发展。到2015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达到2个,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20户,新增规模企业25户,县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20%。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充分利用园区宝贵的土地资源和用地指

标,高起点规划,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为促进重大项目落地发展,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到2015年,力争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80亿元,入园企业达60家以上,其中2个园区产值超30亿元,园区产值占到全县工业产值的60%。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支持企业加快发展。加快推进现有重点企业规模扩张,增大主导产业能量,提升产业档次,重点培育通达钢铁、正天钢构、精工钢构、华丰食品、神果、美力源、军星、新新彩印、帝辰、东方集团、功达制药、新泰化工、秦稷粮油等一大批有规模、有品牌、有市场、有发展潜力的食品、建材机械、造纸印刷、医药、物流和农产品加工等企业发展壮大。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坚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5702厂军工优势,大力发展汽车、太阳能、沼气缸、废旧商品回收利用等环保产业。围绕功达、华龙、天义制药企业优势,大力发展新特药、现代中药等生物产业。围绕机械加工园区,加快发展钢铁深加工,机械装配等制造产业。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以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围绕建设关中食品工业基地、陕西现代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基地、绿色生态有机食品保障供给基地,坚持“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以科技为支撑,着力提升优势产业,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粮食高产优质化,果品特色化,畜牧集约化,蔬菜设施化。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疫情疫病防控体系和农业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

(一)用现代绿色产业提升农业。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产业,依托杨凌科技优势,加快大庄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现代绿色产业基地建设。到2015年,农业总值达到40亿元,年均增长12%。其中,畜牧业产值达到15亿元,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优质粮食面积达到20万亩,设施农业和特色高效农业面积达到4.8万亩,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

(二)用现代设施条件装备农业。以实施国家千亿斤粮食增产工程为契机,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农田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建设高产稳产良田,大力改造中低产田。结合产业发展、基地建设、示范园区建设,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大力整合涉农项

目,全力实施好一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促进农业高产稳产,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用现代服务体系推进农业。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构筑政府扶持、部门联动、民间组织、企业参与的多元化产业服务体系。

创新科技服务手段.全力推动农业科技服务向产前、产后延伸,向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服务相结合转变,建立起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立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加快果园更新换代,推广蔬菜专业化、标准化育苗技术,确保种苗生产和供应。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逐步建立覆盖县乡村三级人工授精网络。鼓励支持企业和科技人员、农业技术人才领办创办农业高新技术企业。

健全农业物流配送体系。以果菜为重点,加强鲜活农产品贮

藏保鲜能力建设,加快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以粮油为重点,加强大宗农产品加工物流能力建设。积极组建优质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瞄准大型超市,开展农产品直产直销,减少流通环节,确保生鲜农产品新鲜度和质量安全。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升级,完善信息发布、质量检测、冷链运输、保鲜仓储等基础设施。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建设。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以检验检测为手段,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加快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推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全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加快农业信息化工程建设。以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农业专家系统应用为切入点,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建立健全农业动态监测和农业预警系统,提高农业信息服务质量和效益。

建立农业保障制度。稳步推进政策性保险工作,逐步扩大保险品种和试点范围,加快建立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协同推进、市场运作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健全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提高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水平。强化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在气象为农服务,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灾害防御,气象应急服务,

基层综合实力提升五个方面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完善防汛防抗旱预报预警和水文体系监测基础设施。

三、打造旅游商贸名县,着力推进城乡一体

充分发挥武功铁路、高速公路和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依托武功镇文物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商贸流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城镇化、文物旅游开发,着力打造中国“农都”品牌,全面提高县域经济质量。到2015年,全县城镇人口达到2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0%。

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按照城乡规划法,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统筹城乡建设与管理,做好县城规划详编、村镇规划和各类专业规划,构建以县城为中心、重点镇为纽带,面向农村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城乡一体格局,加快商贸流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化,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转变,不断提高城市化发展质量。

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建设。依托武功-杨凌城乡统筹重点示范区优势,加强县城和武功、大庄、苏坊、贞元、小村等重点镇建设。健全城镇功能,突出城镇特色,完善配套功能,增强产业集聚能力,着力打造农民就业平台,发挥区域中心作用,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大力实施农民安居工程,加快乡镇商品房步伐。切实加强道路、供电、给排水、供热、垃圾收集、污水处理、园林

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努力形成城乡衔接的基础设施网络。到2015年,实现村内道路及排水等设施全面改造,农村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

推动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坚持综合配套、有偿自愿和分阶段推进、分群体实施、分区域布局的原则,引导有条件的农村居民向中心城区、县城、重点镇集聚,逐步把农民转化为城市居民。积极探索农村住房和宅基地制度改革,创新土地承包流转机制,完善教育、医疗、社保、就业、住房等制度和政策,有序推进“城市居民制度”和“城市居住制度”,促进有稳定劳动

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转化为城镇居民,五年进城落户人数7.5人。

加大文物旅游景点开发力度。结合武功镇重点镇建设,充分挖掘后稷教稼台、城隍庙、苏武陵园、报本寺等独具魄力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突出地理地貌水系等特色,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坚持市场导向,精心策划热点,打造“中国农都”强势品牌,以更加宽阔的胸怀,大手笔、大气派地加快景点开发建设,使武功镇古农业文化与杨凌现代农业观光交相呼应,把武功镇建设成为全省旅游重镇。同时,加快龙王沟生态观光景点开发,形成集休闲观光、游水垂钓、采摘体验、吃住游玩为一体的度假胜地。充分利用渭河北岸资源,加大七彩渭水园景点开发建设,拓展旅游项目,丰富观光内容,提升景点的内涵和品位。进一步扩大我县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利用五年时间,到“十二五”末,行成武功镇文化旅游、龙王沟休闲度假、渭河生态观光和大庄现代观光农业四大旅游核心区,打造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后花园,全面融入关中旅游圈,使旅游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着力打造商贸名县。围绕铁路货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现代服务业。发挥铁路运输优势,下大气力争取将武功铁路货

场改扩建项目纳入国家建设规划之中。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突出资源特色,依托南仁冷库群,重点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和农产品农资物流业。加快汉唐一条街、李大综合批发市场以及各类专业市场建设步伐,着力打造关中物资集散重地,促进商贸流通,活跃城乡经济,形成特色鲜明的商贸名县。

四、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力节约资源和能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制定并落实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推行再生资源回收

利用和清洁生产,提高废水、废气、废纸的综合利用率,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加强节能降耗。建立节能降耗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能耗指标公报和节能考核、评价、奖惩机制,加强对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行政事业单位能耗监管,加大对重点企业及沟渠的污染治理,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严格遵守国家高耗能企业准入政策,坚决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

加强生态建设。积极推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建设,加快实施“三北”防护林、农田防护林、漆水河流域治理和渭河湿地保护等工程,推进城乡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建设,加强林木管护,努力巩固生态建设成果,进一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重视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为重点,依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源、土地等自

然资源。大力推行节水措施,提高全社会水资源的利用率。加强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和管理,从严控制耕地占用,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加强环境保护。严格按照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环境标准和目标,强化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音污染的综合治理。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的治污达标率。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实施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农村改厕项目,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加快空气质量监测站建设,密切关注城乡空气质量,进一步提升大气质量指标。

加强安全生产。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原则,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加强生产安全、道路安全、公共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监察水平,积极推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健全重大危险源、重大隐患排查治理监督调控机制,提高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有效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努力降低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指标,“十二五”期间年均下降20%,实现安全生产。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创建国家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为目标,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全面推进母亲健康、优生促进和计划生育创业三大工程,深入开展孕前咨询指导和健康促进行动,努力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推进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五、着力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契机,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积极实施“民生八大工程”建设,全力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统筹规划、集中办学的原则,打破县乡格局,着力构建学前、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业、成人教育各梯次结构协调、布局合理的办学格局,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努力扩大就业。坚持个人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全民创业,加快创业基地建设,不断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劳务产业、个人创业和特色产业等创业渠道,搭建创业平台,做好就业创业培训,积极引导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及信息服务,着力培养一大批懂管理、有技能的就业者和创业者。充分利用政府网站、电视及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网点,为就业创业提供方便快捷的资讯服务,提高全民创业能力。完善就业援助制度,重点帮扶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城乡低保人员、下岗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就业,使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1名劳动力实现转移或就业。

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继续完善县、乡、村(社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推进城乡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逐步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加大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积极申报一批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加快文化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

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推进扶贫开发进程。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农民脱贫增收、人口素质提高”三大重点,着力改善旱腰带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六、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

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理想信念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经续坚持人大、

政协组织开展视察评议活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不断发展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推进依法治县步伐。

第五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规划实施。发展县域经济,要按照规划确定的建设重点,切实加强领导,科学部署,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从组织和制度上保证把规划任务落到实处。县直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制定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同时,做好规划与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的相互衔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解决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修订规划内容,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

二、完善配套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完善和制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充分调动各乡镇和各部门的积极性,从财力投入、金融服务、融资担保、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要积极培植财源,努力提高可用财力,为增强发展后劲提供坚强

保障。加大专项扶持资金力度,从2011年起,县财政每年再拿出500万元设立经济发展专项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采取贴息、以奖代补或补助等形式重点投向培育特色经济、壮大龙头企业、支持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城镇建设等量方面。金融机构要扩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投放规模,县域内银行新吸收的存款,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比例不低于70%,保证县域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建设需求,建立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对重大产业项目给予重点支持。积极用活用好用足国家和省上的各项政策,争取在财政投入、项目贴息、重大项目审批等方面得到更大支持。

三、抓好项目建设,增强支撑能力。做好重大项目储备工作,是争取国家投资、招商引资的基础,是促进项目实施的先决条件,也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保障。围绕调结构、转方式和关中—天水规划、西部大开发新规划、武杨一体化、西咸国际化大都等精心策划包装项目,不断研究国家投资政策和产业政策,加大同上级部门的衔接,努力将大项目纳入国家、省、市的规划之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把项目建设放到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高度加以推进,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健全

科学合理的重点项目考评标准,开发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坚持以项目建设促进结构优化、以优化结构的标准检验项目质量,围绕现有资源和产业基础,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工程咨询和项目开发策划部门的优势,高起点超前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大项目特别是有牵动力的重大项目的策划、包装和推进力度,力争一部分项目进入国家和省计划,一部分项目实现成功引进,实现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形成一个集群。实施重点服务、重点扶持和重点保障,全力推进50个投资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建设,通过重大项目的实施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四、加快改革创新,优化发展环境。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行为规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提高办事效率。建立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对投资亿元以上项目主要领导挂帅,建立专门服务班子,进行全程跟踪服务,需国家审批(核准)的项目,要做好报批工作,推进项目开工建设、达产达标,打造服务型政府,创造宽松优越的经济发展软环境。不断完善建设用地审批制度,有效保障重点工程建设用地。加快农业经济区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加快土地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措施,鼓励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五、给力招商引资,不断扩大开放。实行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围绕包装印刷、医药化工、装备制造业配套加工、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物流等重点行业进行招商,吸引投资大、带动性好、关联度强的项目进区发展,充分发挥重点龙头企业规模技术优势,吸引为其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实现区域内无缝对接,构筑强竞争力的产业链。实施重点项目推介,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招商引资活动,重视技术、资金密集型重大项目的引进,力争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及世界500强企业,按照“招得进、落得下、快推进、速投产”的方针,提高项目引进成功率,不断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建立和推行招商引资项目的评估体系,对入区项目在技术、能耗、环保、效益等方面进行科学、严格的筛选和把关,确保低能耗、高效益、科技含量高的项目进区,实现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定期公布鼓励发展的产业、环保等优先项目目录和相应的配套扶持政策,引导优势项目进入园区。

六、强化科技支撑,加快人才开发。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进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紧密结合,建立产业研发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加强以科技推广、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和科技示范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村科

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围绕建设重点和市场需求,加强高素质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抓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和省派选调生挂职锻炼工作,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制定发布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急需专业人才目录,有针对性地从国内外引进人才和智力。采取多种方式,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高层次人才)开展科技咨询、技术开发、项目合作等活动。搭建人才市场化配臵平台,培育人才服务中介组织,推进县域人才市场建设。

七、壮大民营经济,鼓励全民创业。不断优化县域发展环境,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在投融资、土地和对外贸易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通过建立民营工业园,引导中小企业向县域集聚,鼓励民营企业家到县域投资办厂,建立担保中心和创新型产业。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实现做大做强,培育一批规模型、成长型企业,努力形成年产值过亿元、达1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加快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发展竞争力,着力营造鼓励创业舆论环境,革除一切束缚农民创业的体制弊端,激发全民自主创业的潜能,鼓励有专长的农民尽快向二、三产业转移,进入城市进行创业,由单纯的劳动者转变成为投资者和经营者,进而形成千军万马走向市

场、全民自主创业的生动局面。

八、开展平安创建,构建和谐武功。坚持把社会稳定列入重要日程,通过平安武功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维护稳定工作机制,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犯罪,增强城乡居民的安全感。不断完善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体系和机制,加强监管力度,保证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积极推进社会化管理,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从源头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加快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强自然灾害预警预报,加大对救灾工作的投入,不断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构建开放、富裕、文明、和谐武功做出新的贡献。

“十二五”期间重大项目建设目录

43

“十二五”期间重大项目建设目录

45

46

47

48

49


相关内容

  • 燕子杰老师:要走出梅花桩锻炼的误区
    燕子杰老师:要走出梅花桩锻炼的误区 一.引言 自古以来凡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新生事物都充满了生机,呈现出一片不断发展.生生无穷的态势.我建议凡是年龄大一些的梅花拳弟子们,走出家门到推广梅花拳新练功方法较好的青岛.烟台各高校操场上去看看吧!那里的 ...
  • 包工头拖欠工资后失联 民工带面具街头讨薪
    包工头拖欠工资后失联 民工带面具街头讨薪( 1 / 11 ) 发布时间: 2015-02-03 07:14:10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CFP  |  责任编辑: 唐佳蕾 分享: 2015年2月2日,陕西西安,头戴面具的几 ...
  • 宋代武功第一韩世忠的书法
    韩世忠 字良臣,宋 延安人.年十八,以敢勇应募,勇冠三军.建炎中,帝手书"义勇"二字,褐旗以赐.焦山寺捷闻,为中兴武功第一,进太保,封英国公.孝宗朝追封蕲王,谥"忠武".其书法苏长公,能逼真. 韩世忠 ...
  • 功夫熊猫的简介
    乌龟大师近日有不祥预感:大恶魔雪豹太郎,即将要突破困住他多年的黑牢,太郎出狱后必经会来和平谷复仇.于是,和平谷要马上召开武林大会,选出一名代表对抗太郎.谷民最看好的是谷中五大高手:老虎大师,竹叶青蛇,猴大师,仙鹤大师和螳螂大师这五大高手.他 ...
  • 小李飞刀武功心法秘籍解析
    (三) 步法的属性加成数据,不会出现在玩家的角色属性界面里.只有进入战斗才会生效. (四) 一旦在步法界面激活某种步法,该步法的效果就会在之后的任何战斗开始时自动生效,无须玩家控制. (五) 步法中显示的[硬直时间],只有玩家在战斗中更换步 ...
  • 浅谈金庸小说中的人物类型特征
    浅谈金庸小说中的人物类型特征 第一作者:赵小艳 第二作者:王博 单位:西南大学 文学院 摘要:现今,武侠小说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而武侠人物也历来是人们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一个成功的武侠人物对武侠小说来说至关重要.在金庸的笔下就塑造了这样一系 ...
  • 领导力能力:有效管理VS英明领导
    作者:刘继铭 最近,不断被问到管理和领导的相关问题,颇有感触,以为对大家可能有用,下决心整理成博文,与大家分享. 记忆犹新,在20世纪80年代初,大学第二学期,在商学院图书馆读到当时台湾版的彼得?德鲁克的<有效的管理者>(这也是 ...
  • [名家读金庸]陈墨[金庸小说赏析]之[书剑]篇
    南窗小识: 记得我初中第一次买的金庸小说评论书籍,就是陈墨先生这本<金庸小说赏析>(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1995年11月第4次印刷),距今已逾十年.现在看来,这本书难免有些粗糙,就连陈墨自己后来也觉得不能满意, ...
  • 立即行动-拒绝拖延
    有力的执行要立即行动,拒绝拖延 文/执行力专家 周士杰 执行的目的是拿到成果,所以哪怕一个差点的成果,也比没有成果要强得多,因此,在执行的过程中,我们要拒绝拖延,立即行动.只有立即行动,才能保证有成果. 在周星驰的电影<功夫>里 ...
  • "一带一路"空间战略研究
    导 读 本文原载于2017年第5期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员半月刊,介绍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一带一路"的空间战略研究.为加强会员之间的交流,半月刊的"会员专区"开放给所有会员单位,多方位宣传优秀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