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今中国形势 - 范文中心

浅谈当今中国形势

06/27

浅谈当今中国形势

摘要:2012年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将承接2011年出现的新态势向前发展。全球经济发展依旧困难重重,美欧等西方家金融经济危机的政治社会效应更趋突出;中东地区动荡呈长期化趋势;美国将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导致亚太地区格局重组加速;国际规制将进一步变革重塑,中国扩大参与规制重建和提升国际话语权的紧迫性将进一步上升,与外部世界互动不断面临新情况和新挑战。 关键词:国际形势 国内发展 未来道路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一个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大国,一个国际地位逐步提高的政治强国。然而它又是一个拥有拥有13亿人口的人口大国,一个建国不满百年的新生国家,一个面临严峻考验的发展中国家。是的,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深深地骄傲和自豪。同时,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关注国家发展态势又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我想从我个人视角来看我们伟大国家的形势。

一、中国的国际关系

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关系确实比较复杂。在西太平洋地区以美国为首的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加上有分裂危险的台湾地区,或明或暗无不以中国为主要假想敌,在军事、经济等战略上时刻企图遏制中国;欧洲北约国家的价值观、文化与美国相同,他们的根本利益也是一致的,虽然各国政府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主张与中国正常交往,但媒体、政客敌视中国的言论很有市场;俄罗斯在西

方国家的步步紧逼下自身难保,且对中国心存疑虑的大有人在,像梅、普这样对中俄关系的极端重要性有清醒认识的政治家不多;缅甸、伊朗、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等现有盟友自身问题太多,对抗西方的能力太弱,根本不可能与中国形成强有力的同盟。所以,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并不乐观。一方面是发达国家的敌视,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与我们意识形态方面差异引起的矛盾,让我国必须谨慎处理国际关系。必须以求同存异的包容态度去面对与其他国家的差异。同时也必须做好警惕,把握好底线,做到在国际交往中不卑不亢。

二、国内发展

在分析完严峻的国际形势后,再看看当今我国的国内发展。至于国内发展我国可以说是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

经济建设“安宁期”。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进一步趋好,是中国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的一大有利条件。同时我国经济结构不断成熟。高新技术的迅速商业化将不断开拓出超人意料的世界新兴市场并激发出巨大的市场需求。在科学技术不断快速发展的浪潮中,针对处在突破边缘的科技领域,中国只要选择几个我们确实有优势、影响面相当广,而且带动力量相当强的领域,比如信息技术、新材料和生命科学,力求重点突破,走在世界前列,就能实现跨越发展。

资源优势的“成长期”,中国的人力资源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且将面临着大好时机。当中国真正提高人口素质,着眼于人才向世界市场输出,中国的人力资源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且将面临着大好时机。

中华文化的“拓展期” ,21 世纪,不是一种文化吃掉另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代替另一种生活方式, 而是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在这个趋势中,渊源深厚、兼容并蓄的中华文化将迎来新的发展高峰。

当然我国又面临着诸多的挑战。目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通货膨胀压力,物价无节制上涨,房价一路攀升,让百姓不堪重负。同时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再者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只有 24%,在世界 50 个主要国家中我国排行 24 位,排在印度和巴西之后;美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 60―70%。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当前最突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是:就业不足、社会保障体系 不完善和分配不顺三大问题。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相当艰巨。我国人口近13亿,农村人口占 62.3%,农村中的赤字县占35%,每县平均负债约400 多万元,每村平均负债约 20 多万元,全国贫困县 592 个。而且近年来某些农村出现了不可忽视的“返贫”现象。

三、未来发展道路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中国在国际交往方面首先要准确分析和判断目前世界经济的整体状况及其未来发展方向,防止出现指导思想上的过于乐观和过于悲观。其次,要坚持以我为中心,一切以有利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为出发点,防止盲目跟风。再次,应利用当前的时机积极推动国际经济秩序和制度,进而国际政治秩序和制度

的民主化、合理化进程。

在国内发展中,首先是在经济上,要加快产业化转型,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当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兼顾环境资源问题,做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增强科技创新,缩短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差。在政治体制上,一方面,完善我国现有的社会主义制度,另一方面,适当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权力制约体制,加大政治透明度。在文化教育方面,做到进一步加大国民素质的提高,将“人口大国”转变为“人才大国”。 在文化发展方面,不仅要做到,继承发扬传统文化,更要将文化发展为一种产业,在弘扬的同时,促进我国经济法发展。 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有义务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参考文献:

李稻葵。 2010年国际战略与交全走势分新。 《经济展望》2009年 第9期

高祖贵。 我军国际形象建构的现实要求。 《和平与发展》2012年 第1期

王建军。长三角地区港口经济运行2011年回顾及2012年展望。 《军事记者》2012年 第2期

王明志 ,范剑文。 2010-1-1务实宣传 创新求进 努力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集装箱化》2012年 第3期

一、经济建设的“安宁期” :在可预见的未来,除台湾问题外,很难 有别的事态能把中国卷入战争状态,从而中断中国的经济建设进程。中国和周 边国家的关系进一步趋好,是中国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的一大有利条件。新 世纪开始后,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将重点转到经济合作上来。 二、战略地位的“孕育期” :2010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397983 亿 元 约合 6.04 万亿美元,贸易进出口额会达到 1 万亿美元,均占届时世界该两 个总额的 5%以上,而且我国的经济依然在告诉增长,年平均增长达 9%以上, 成为世界经济主要的增长引擎。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世 界经济大国的两个条件都具备,成为多极世界经济中的新的一极。 三、加速腾飞的“推进期” : 未来一二十年,高新技术的迅速商业化将 不断开拓出超人意料的世界新兴市场并激发出巨大的市场需求,这也给我国的 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推动。在科学技术不断快速发展的浪潮中, 针对处在突破边缘的科技领域,中国只要选择几个我们确实有优势、影响面相 当广,而且带动力量相当强的领域,比如信息技术、新材料和生命科学,力求 重点突破,走在世界前列,就能实现跨越发展。 四、经济结构的“成熟期” : 整个来看发达国家现在都处于调整产业结 构的过程中,都力求在不断产业输出中占领先机。从这个角度来看,它们将制 造业向外输出和转移,有利于我国的产业不断升级,对我国人才的培养和制造 装备业来说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机遇。 五、“走出去”战略的“磨合期” : 加入 WTO,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合 作和竞争创造了机遇。“走出去”自然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内容。随 着海尔、华为、联想等国内一大批先进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有越来越 多的企业选择走向国际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从现在的国际形势看,“走出去” 战略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 六、制度创新的“突破期”:目前改革攻坚在某些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 “胶着”状态。因此,在未来一二十年内,我们不仅要解决尚未解决的体制和 结构方面的深层次矛盾,还要针对国内外新的环境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出新 的要求,进行制度创新,进一步深化政治经济改革,完善法制,推动向服务型 政府的转型。 七、资源优势的“成长期” : 人口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也是中 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巨大压力。王文元认为,如果我国的教育发展不上去,这 么多人又没有技能,那么这 13 亿人的确是一个很大的包袱;反过来看,如果他 们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如果着眼于人才向世界 市场输出,中国的人力资源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且将面临着大好时机。又没有技能,那么这 13 亿人的确是一个很大的包袱;反过来看,如果他 们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如果着眼于人才向世界 市场输出,中国的人力资源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且将面临着大好时机。 八、中华文化的“拓展期”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陈德照分析, 21 世纪,不是一种文化吃掉另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代替另一种生活方式, 而是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在这个趋势中,渊源深厚的中华文化将迎来新 的发展高峰。


相关内容

  • 当今国际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及机会障碍分析
    1. 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 2. 技术引进: 3. 制度模仿: 4. 劳动力优势: 5. 国际竞争力优势: 6. 制造业优势: 7. 本土化优势. 劣势: 8. 国内就业压力大: 9. 应对国际影响的领域在扩大: 10. 影像经济社会的因素 ...
  • 中国的周边形势与外交政策
    青岛大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课 团 题 队 名 名 称____中国的周边形势与外交政策____ 称 最遥远的距离 纪岚森 课 题 负 责 人 专 业 年 级 2011 级材料物理 ...
  • 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与政策
    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与政策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格局正在发生重要的变化.十七大报告中的两个重要判断,"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当中"."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金融危机后得到了更 ...
  • 浅谈我国的国防建设
    浅谈我国的国防建设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这一科学论断高度概括了当前这个时期国际形势演变的基本特征,也反映了当今国际战略形势的主要特点.总的来说,和平与发 ...
  • 高中历史教学案1
    高中历史教学案例: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来源: 网络 发布时间: 2009-10-21 编辑: 小柔 [ 我来纠错 ] [ 我来说两句(1) ] [字号:大 中 小]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通史概要: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首先,教师引导 ...
  • 形势与教育论文-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
    十八大精神 --生态文明建设的个人解读 [1**********]7 谭俊涛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十八大报告不仅 ...
  • 创业就业主题班会活动
    创业就业主题班会活动:一.活动目的:通过这次主题班会的召开,培养本班同学具有良好的创:二.活动要求:1.活动要围绕"创业,就业"这一主题:2.本次活动要求全班同学参加,活动气氛要活跃:3.凡是参与活动者,都应当积极配合, ...
  • 国际形势与周边关系
    中国周边形势 摘要: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我国周边各地缘方向的政治格局表现出横向的差异性及纵向的变动性.从东.南.西.北各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也呈现出不同态势,大致可归纳为&quo ...
  • 大国关系之变-主轴·态势·基准
    新世纪头十年国际社会之变 编者按: 新世纪头十年,整个国际社会经历了激荡变革.新年伊始,回顾总结过去十年的国际社会变化颇具意义.本刊特约请相关专家就21世纪头十年大国关系.安全局势.政治思潮的变化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大国关系之变:主轴・态 ...
  •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汇总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5分钟讲稿) 第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种力量此消彼长,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清晰.一个超级大国和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