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农村家庭结构变迁研究 - 范文中心

东北地区农村家庭结构变迁研究

05/18

东北地区农村家庭结构变迁研究

李智超,崔永军

*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长春130118)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访问,分析了东北地区农村家庭结构变迁趋势,阐述了农村家庭结构变迁与家庭功能的冲突,并提出了建立

农村家庭安全阀,维系农村家庭功能的对策。关键词人口流动;家庭结构;家庭功能中图分类号D42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2)05-03101-02Study on Rural Family Structure Changes in Northeast China Region LI Zhi-chao et al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8)

Abstract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and on-the-spot visit ,the change trend of rural family structure in Northeast China region was analyzed ,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change of rural family structure and family function were expounded ,finally ,it proposed the suggestions that setting up the rural families ’relief valve to preserve the family function.Key words Population mobility ;Family structure ;Family function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现其实正是一直履行着维系社会基本生活与稳大批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使定的基本功能。改革开放以来,

导致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变异家庭得农村人口数量下降,

数量在农村家庭结构中呈现迅速上升趋势。笔者通过对东研究该地区农村家庭结构北地区进行问卷调查与实地访问,

变迁与家庭功能的冲突,并提出维系农村家庭功能的相关建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议,11.1

东北地区农村家庭结构变迁趋势个案的基本情况

[1]

表1

村庄X 村Y 村

吉林省X 村和Y 村家庭人口规模

家庭户数∥户

889366

户均人口∥人/户

3.233.86

人口总数∥人

28691410

注:来自村委会统计资料。

1.21.2.1

农村家庭结构变迁

主干家庭的变迁。对X 村100户调查研究发现,其

中46户的家庭都是由父母或者其中的一方加上其子女及其配偶再加上孙辈组成的主干家庭。这表明在我国农村社会,主干家庭还是我国农村家庭结构的主要形式,主干家庭在我加上我国农村传统国农村社会的家庭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

这一家庭结构将维持一段时间。其维持与思想的部分延续,

农村历史演进有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①东北农村生产生产方式;②父母对子女的不舍抚育与子女对父母的依力、

赖、孝道;③家庭经济薄弱,分家后现有土地一分为二而且各越分越穷;④主干家庭为年轻人外出务工自经营不具规模,

提供方便,家庭一切继续由老人负责。1.2.2

核心家庭的变迁。核心家庭是由父母与未成家子女

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占有较大2000年核份额。从1982年以来的3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心家庭的比例较前2次的普查有所减少,比1990年少了6.65%;而主干家庭,2000年比1990年普查的比例有所增加

[2]

(1)案例一。X 村位于九台市西部,距九台市区35km ,距长春市区20km 。共有15个社,其中农业人口2869人。总劳动力2368人,外出务工人口835人。幅员面积18km ,耕地面积831hm ,农作物面积785hm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75hm ),林地面积285hm 。

(2)案例二。Y 村位于德惠市区西南部,距市区42km ,距镇政府所在地10km 。全村共有5个自然屯,其中农业人总劳动力998人,外出务工人口350人。幅员面口1410人,

222

积560hm ,其中,耕地面积482.7hm ,林地面积10.5hm 。

2

2

2

2

2

全村以种植玉米为主,以养殖业为辅。玉米种植面积452

2hm 2,杂粮种植面积30.7hm 。2010年被确定为德惠市薄

弱村。

笔者调查了吉林省九台市的X 村和德惠市Y 村目前家庭人口规模(表1),发现农村人口规模略大于我国总体家庭X 村由于临近机场,人口规模,但差距很小,人们利用闲散时收入较高。经济的发展与规模有关,传统的间去机场务工,

大家庭已经逐渐消失,农村家庭人口规模向小家庭方向发展。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外出务工而留居城市离土离农村家庭规模逐渐缩小。乡的现象将大量涌现,

。对2个样本村研究发现,X 村的核心家庭占家庭总户

Y 村核心家庭占比仅有11%。造成这一差距的主数的32%,

要原因是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Y 村村民人口流动数量较多,农村人口比例逐年下降,年轻的劳力进城务工,部分务工者留在城市,导致核心家庭数量较少,空巢家庭、隔代家庭大量随着人口流动的加速,在贫困村庄中核心出现。笔者认为,

家庭将不复存在,严重的则导致村庄成为空巢,甚至消失。1.2.3

变异家庭数量增多成为农村家庭变迁的趋势。变异

[3]

[4]

、单身家庭。根据某市场调查公司

李智超(1987-),男,吉林通化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农村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通讯作者,教授,博士,硕士

,。生导师从事农村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研究11-18收稿日期2011-作者简介

家庭包括丁克家庭(夫妻自愿不孕)、同性恋家庭、单亲家庭、空巢家庭、隔代家庭

对中国4城市的抽样调查数据,截至2003年,中国丁克家庭

已超过60万户,并且选择丁克家庭的人群具有高学历、高收年轻化,大部分集中在大城市及东部沿海地区入、

[5]

2.3家庭的保护功能弱化随着人口流动大军的不断壮

。我国留守型家庭、隔代家庭、空巢家庭逐渐出现。这样家庭保大,

孩子对父母亲情的渴望,老人对儿护功能的弱化值得重视,

不完善又是引起人们心理波动女的思念及家庭结构不紧密、

的主要因素。据广州日报载,在过去的50年里,自杀率上升农了60%。中国相对高的自杀率表现出了一种迥异的特征,即75%的自杀发生在农村。这个数村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

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同样值得关注,孩字值得深思。另外,

子在核心家庭长大与在隔代家庭长大甚至在重组家庭长大人的心理不一样。随着外出流动人口受到城市文化的熏陶,们逐渐重视孩子的教育。但他们只是关注孩子知识的摄取,恰恰忽视了心理的慰问。33.1

解决家庭功能缺失的对策强化家庭的核心功能

导致家庭核心功能下降,最根

加上长辈的督促,丁克家庭在农村社会人们思想相对保守,

而同性恋在我国立法尚属空白,因被调查村庄无案例可寻,此不作讨论。

表2

村庄X 村Y 村

抽样调查吉林省X 村与Y 村变异家庭比重

单亲家庭

32

空巢家庭

34

%

单身家庭

64

隔代家庭1013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口的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不断追逐更好的生活,更高的收入,于是大规模的农村人口流动在异地他X 村和Y 村变异家庭乡。对X 村和Y 村的抽样调差发现,

约占家庭总数的22%和23%。这个比重不容忽视。笔者根据2村变异家庭总数与各类型变异家庭计算出农村地区各单身家庭、单亲家庭、空巢家庭和隔代类型变异家庭的比重,

11.10%、15.60%和51.10%,可见隔代家庭分别为22.20%、

家庭是变异家庭的主要组成部分,隔代家庭是农村已婚夫妇进城务工增多的结果,在我国农村逐渐形成由老幼妇孺组成在农村单身家庭约为4%。的新型村庄。根据抽样调查数据,

通过访谈,笔者认为这样的家庭具有不稳定性,单身家庭没有牵挂,流动起来比较方便,随着他们结婚等原因,单身家庭这其中有一种情况比重会下降。单亲家庭的比重有所提高,

不乏出现,女子出嫁后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弃夫而去,造成部分单亲家庭和单身家庭的产生。22.1

农村家庭结构变化对农村社会的影响家庭的核心功能有所下降

在我国农村,家庭仍然是

本的原因就是农村经济的薄弱。振兴农村经济是强化农村家庭核心功能的唯一途径。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村家庭的增强家庭生产意识,提高乡村干部执政能力,设定农村补贴,

家庭生产预警机制,协调与支持变异家庭和有困难的家庭生产。3.2

稳定农村家庭的结构

应认识到造成人口流动的重要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定农村家原因是剩余劳动力过多,

庭结构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可以招商引资走进农村,建开发绿色旅游业。可以在农村发展工业厂设农村生态园,

鼓励南北征战的农村人口回乡就近工作,同时树立回乡区,

就业、创业典型,这样在增加收入的同时稳定了农村家庭结构,维系家庭功能。3.3

增强农村家庭成员的责任

搞好农村社区建设,搞好

让留守人群生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家庭文化建设,

在祥和、充实的氛围。有关部门应加大力度解决乡村人口心杜绝父母只注重孩子升学,加强儿童德行教育理教育问题,

心理医疗小分队慰问农村和心理教育;应定期派教育专家、留守群体,重视社会与家庭相互作用。参考文献

[1]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EB/OL].http :blog.sohu.com/people/!Zjl-wMjgNDgyQGZ vY3VzLmNu /172917008.html.

[2]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司.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1)[M ].北京:

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

[3]何玲玲.新形势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实征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38(27):15364-15366.[4]邓伟志,[M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徐新.家庭社会学导论[5]王昊.城市家庭结构嬗变与文化消费的发展和困境[J ].经济研究导

2010(5):84-87.刊,

主要生产组织单位,家庭的核心功能即生产功能遭到破坏,大批农村青壮劳动力尤其是男性外出务工,导致农忙时的劳动主力是年迈的老人和妇女,甚至出现荒地。在调查的2个大部分变异家庭生产能力样本村中出现部分村舍闲置现象,

堪忧,这说明变异家庭的出现阻碍了穷村脱贫致富。2.2

农村家庭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遭到破坏

大批的人口流

这样的家庭在农村动造成了隔代家庭甚至空巢家庭的出现,

数量很大。隔代家庭中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稳定之后将孙子(女)接走形成空巢家庭,空巢家庭中老人离世又会导致家庭数量减少。因此,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农村家庭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应得到重视。(上接第3035页)

[11]刘清华.未来平地机模型[J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5(1):44-

46.[12]国产平地机的竞争力分析及发展策略[J ].机电信息,2004(3):19-

21.[13]肖红路.国产平地机的技术发展[J ].工程机械与维修,2004(10):72-

36.73,

[14]高旭芳,[J ].筑路机械与施孙勇.平地机自动找平装置的应用与发展

2004(9):44-45.工机械化,

[15]姜光明,[J ].工程机杨宏伟.军选民用工程机械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2004(4):10-13.械文摘,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16]袁江.小功率全液压平地机行驶驱动系统研究[D ].西安:长安大学,

2009.[17]林建涵.激光控制平地系统接收和控制装置的研究与开发[D ].北京:

2004.中国农业大学,

[18]焦生杰.国内外平地机发展现状与新技术[J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

,2008(3):10-17,8.化

[19]杨芳.农业机械CAD (悬挂机构、)[D ].杨凌:西北农传动及工作部件

2001.林科技大学,

[20]刘江涛,J ].安王翠琴,胡敏英.自走式农田清平机关键技术的研究[

2011,39(26):16398-16399.徽农业科学,


相关内容

  • 社会学 复习笔记
    考试类型 名词解释 4个 选择 15个 简答3个 论述1个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 社会学概念: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社会科学. 社会运行的基础 1. 人口:指特定时间.特定区域所在的人口的集合,这样一种集合 ...
  • 人口社会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人口学:研究人口发展,人口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相互关系的规律性和数量关系及其应用的科学总称.人口学包括:人口理论.人口统计学还包括研究人口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诸现象间的相互关系的规律性和数量关系等分支学科. 2. 狭义 ...
  • 黄宗智:中国农村的发展出路
    陈寿文/文 2014年7月,黄宗智教授继荣获"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最佳著作奖"的<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和荣获"美国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最佳著作奖"的<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
  • 陈锡文:把握农村经济结构.农业经营形式和农村社会形态变迁的脉搏
    人文与社会 提交 2012/04/16 阅读: 106 摘要:陈锡文先生为黄宗智教授组织的专题讨论<中国新时代的小农经济>进行的点评. 关键词: 陈锡文 黄宗智 小农经济 读了黄宗智先生所组织的这一组文章以及他为这些文章所写的导 ...
  • 自考社会学概论笔记
    第一章 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1.社会变革的需要:社会学产生的直接要源和关键因素 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3.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二.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孔德.斯宾塞 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马克思.涂尔干 ...
  • 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经济解析
    <管理世界>(月刊) 2006年第8期 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经济解析 □钱忠好 曲福田 * 摘要:本文运用科斯的分析思路对农地股份合作制进行了制度解析.在分析农地股份合作制外部利润对当事人制度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农地股份合作制效率 ...
  • 我国城乡居民生育意愿调查研究综述_2000_20**年
    2010年第2期(总第180期) 人口学刊 POPULATI ON JOUR NAL N o 2, 2010 (Tot N o . 180) 我国城乡居民生育意愿调查研究综述 2000-2008 姚从容, 吴 帆, 李建民 A B A (A ...
  •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四个世界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四个世界 2014-12-09 10:07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9期 我有话说 [摘要]文章利用五普.六普数据研究证明,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在两次普查期间有所进步,但整体仍然呈"倒'丁'字型 ...
  • 当代中国乡村文化转型的启示
    2010年1月第31卷 第1期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Jan. 2010Vol. 31 №.1 当代中国乡村文化转型的启示 李先明 (曲阜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曲阜27 ...
  • 新农保论文1
    对农民新农保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probit 分析 内容提要:本文在安徽省和县.蒙城.霍山.广德县400 个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基础上,运用有序Probit 模型,从不同角度研究农户参与新农保的动机,并分析影响农户参保的主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