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御9法 - 范文中心

心理防御9法

08/29

  

  人的心理活动有什么不同?您有什么样的心态?如果您遇到了不幸事件的打击,下文将会教给您怎样调节自己的心态。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人们还保持"日求三餐,夜求一宿"的生活,那么进入21世纪以后,社会的变革、学习和就业、恋爱与婚姻、子女教育、家庭纠葛等问题,往往会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碰撞和冲击。即使你别无奢求,因单位承包裁员、优化组合、择优上岗,或评定职称、加薪晋级等方面的不如意,也会让你产生"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感觉。当人们遇到一些不痛快的事情时,每个人的心理反应各不相同,产生的结果也不一样,甚至可能有天壤之别。比如说,"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一位女党委书记,前前后后被批斗了100多次,但她对此若无其事,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同样有一位护士长,文化大革命时爸爸被定为"历史反革命",因她每个月给她爸爸寄20元钱,故也把她揪出来游街批斗。她接受不了这种现实,于是精神崩溃了。这就是因为人和人的心理耐受能力的差异所导致的结果。可见,保持心理健康是何等的重要。

  运用心理防御可促进心理健康。一个人的心理平衡和生理平衡是相一致的。一位哲学家讲过:"生活像一面镜子,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一个人如果心态好,就会觉得世界上一切都是美好的。比如你今天很高兴,全身心都很轻松,就会感觉外面的世界天高云淡、阳光明媚、花儿在微笑、鸟儿在歌唱。如果你不高兴、心里不痛快,即使是再壮丽的河山你也无心欣赏,山珍海味也尝不出味道,躺在贵宾楼的总统套房里也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不善于驾驭自己情绪的人总会有所迷失,因而运用自我心理防御措施,把自己的情绪调节到有利于健康的高度,乃是明智之举。下面教您9种自我心理防御的措施:

  

  1.客观回避法

  

  有所为就必须有所不为。当人陷入心理困境时,最先采取的便是回避法,即躲开或不接触不良的外部刺激。"耳不听心不烦",就是这一道理。面对妻子的唠叨:"你看人家丈夫多能挣钱,住着别墅,开着'别克'";"你看人家丈夫多有本事,当了局长,老婆也下不了岗......"这时惟有躲开,独自悠哉为最妙。

  

  2.换位法

  

  有时候,同一现实或情境,如果从某一个角度来看,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陷入心理困境。若从另一角度来看,就可以发现积极的一面,从而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相传有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小儿子卖布鞋。为此老太太天天愁眉苦脸。每当天晴,她就为大儿子着急,怕伞卖不出去;每当天阴下雨,她又为小儿子着急,担心鞋卖不出去。后来有个秀才告诉她,你能不能换个角度想问题,每当天阴时你就为大儿子高兴,伞可以卖出去了;每当天晴时,你就为小儿子高兴,鞋可能卖出去了。结果老太太很快就高兴起来了,身体也比以前健康多了。

  

  3.自慰法

  

  有一个寓言说,一只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若只能得到柠檬,就说柠檬是甜的,于是从来没有烦恼。心理学家称此现象为"酸葡萄与甜柠檬" 心理。这就是自慰法。如职称没评上,就想还有明年呢;明年如仍没评上,就想还有后年呢......年复一年,只要努力达到条件,总有评上的时候。这么想你的心理活动就会平静了许多,痛苦也就随之消失了。

  

  4.幽默法

  

  有一次,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正在客厅与客人谈话,他们谈得很投机。而在厨房里忙了半天的太太却不耐烦了。她端着脸盆来到客厅,对苏格拉底大声嚷嚷还觉得不解气,就把水泼到了他身上。这时苏格拉底很风趣地说了一句:"我早就知道,打雷之后,一定会有大雨。"朋友和太太都为他的幽默而开怀大笑。这种紧张而尴尬的局面,就这样被轻松地化解了。所以有人说,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帮助你走出心理困境的阶梯。

  

  5.低调法

  

  一个人的期望值越高,如果达不到目的其情绪冲突就会越大。这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结论。所以,每个人于"官"念、于"钱"途、于"物"欲,期望值都应是低调的。虽然"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一向被人欣赏,但没有小兵卒,哪来将军?大部分士兵只能做分母,只有小部分有可能成为分子。《小草》的歌词里有这么一句话说得很好,"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拥有小草的境界,心中就会坦然自若。

  

  6.宣泄法

  

  由于社会的影响,人们对压抑自我的情绪似乎给予更多的肯定,而对宣泄自我情绪则给予更多的否定。古人都知道"忍泣者易衰,忍忧者易伤",可见过分压抑自己的情绪,会对身心健康产生多么大的危害。善于心理自救的人,总是选择合理的方式来宣泄心中的痛苦。据说在日本的大公司里,有专门供普通员工光顾的"休息室",里面摆放公司各级领导的塑像,如果你心中有什么怨恨或不平,可以在这里尽情地发泄,这实在是明智之举。

  

  7.补偿法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在生活或心理上难免有某些缺陷,因而影响到某一目标的实现。但健康的人会采取种种方法补偿这一缺陷,从而减轻、消除心理上的困扰。补偿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另一个目标来代替原来失败的目标。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是很好的说明。有些人理科不行,改攻文科获得了成功;有些人唱歌五音不全,跳舞却频频获奖;有些人不擅长球类运动,下棋却高人一筹。另一种方式就是凭新的努力,以期某一弱点得到补救,转弱为强,取得成功。希腊政治家狄塞西怪斯因发音低沉和轻度口吃,使他一度演讲十分困难。他就把一块小卵石放在嘴里练习讲话,并面对大海高声呼喊,最终他的语言劣势得到补救,成为闻名的大演说家。

  

  8.升华法

  

  大文豪歌德年轻时曾遭受失恋的痛苦,几次企图自杀。但他最终战胜了自己,化痛苦为力量,从焚毁爱情的灰烬中找到灵感,写出了震惊世界的名著-- 《少年维特的烦恼》。在事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心中的痛苦自然被成就感取代。

  

  9.暗示法

  

  比如,医生让一位由于情绪激动而"患上"高血压的人每天服一粒非常漂亮的黄绿色胶囊,并且告诉他这是美国进口的、最新的降压药,你吃一个礼拜后再来复查。第二周病人复查时,果然血压正常了,他自己感觉头也不疼了,觉也睡得好了。其实,那个漂亮的胶囊里装的是安慰剂--淀粉。这就是暗示疗法的作用。


相关内容

  • 心理危机干预
    心 理 危 机 干 预 目录: 第一部分:概述 第二部分:主要内容 一:危机的定义.心理危机.心理危机干预 (1)危机的定义 (2)心理危机的定义 (3)心理危机干预的定义 二.心理危机的特征 三.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原则.模式 (1)心理 ...
  • 九型性格测试
    九型性格测试 ● 下面有108个陈述,在你认为符合你的陈述后面做个记号. ● 然后把同一数字后面的记号统计相加. ● 拥有最多记号的数字很有可能就是你的类型号. 1. 我很容易迷惑.9 2. 我不想成为一个喜欢批评的人,但很难做到.1 3. ...
  • 青少年社会性发展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一.人格结构 早期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机制视为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系统所构成. 潜意识是弗洛伊德论述最多的部分,也是他的早期人格结构的核心.究竟什么是潜意识呢?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 ...
  • 犯罪嫌疑人心理
    讯问中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 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场十分复杂的心理交锋,犯罪分子在犯罪之后如何不被发现是主要的心理状态.被立案或被采取强制措施之后,主要的心理状态转化成惊恐.畏罪或侥幸,并由此产生对抗审讯的种种表现,随着 ...
  • 心理学影片观后感之[心灵捕手]
    心理学影片观后感--<骄阳似我/心灵捕手> <心灵捕手>围绕一个青年,麻省理工学院的清洁工但是却在高等数学方面有着几个人天赋的叛逆天才展开.威尔·杭汀 (Will Hunting),是位绝顶聪明却叛逆不羁的年轻人.平 ...
  •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中文摘要 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我们大学生虽然有比较开阔的视野,也接受了高等教育,但也面对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 ...
  •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摘录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结合的学科,这门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 医学模式:是人们对健康和疾病总体的认识和本质的概括,体现了一定时期内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一 ...
  • 心理健康教育测试题及答案(五)
    心理健康教育测试题(五) (一) 单选题 1. 当你身边大多数人选择某种东西时,你常不自觉的做出相同的行为,这一心理现象称作( ). (A) 刻板印象 (B) 社会吸引 (C) 从众 (D) 服从 2. ( )是一种追求并达到目的时所产生的 ...
  • 自恋型人格障碍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异同
    ・304・ ShanghaiArchivesofpsychiatry,2005,Vol.17,No.5 ・综述・ 自恋型人格障碍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异同 童 俊 尽管诊断依据大不相同,但自恋型和边缘型人格障碍在临床表现上常有雷同之处,这样的情 ...
  •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成功案例
    心理干预案例 刘XX,女,汉族,1984年8月出生,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06级学生.物流工程学院XX班体育委员.现供职于广东XX有限公司. 初入校园 沉默孤僻 刚上大学时,XX同学即表现出不合群.孤僻等特点.刚入多彩的大学校园,与同学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