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及柔性自动化 - 范文中心

数控技术及柔性自动化

07/23

1. FMC的中文含义是(C )。 A. 计算机辅助设计B. 柔性制造系统 C. 柔性制造单元D.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 数控机床有不同的运动形式,需要考虑工件与刀具相对运动关系及坐标系方向,编写程序时,采用(B )的原则编写程序。A. 刀具固定不动,工件移动B. 工件固定不动,刀具移动 C. 分析机床运动关系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定 D. 由机床说明书说明

3. 若数控冲床的快速进给速度v=15m/min,快进时步进电动机的工作频率 f=5000Hz,则脉冲当量δ为(C )。

A.0.01mm B.0.02mm C.0.05mm D.0.1mm

4. 在确定数控机床坐标系时,首先要指定的是(C ) A.X 轴B.Y 轴 C.Z 轴 D. 回转运动的轴

5. 光栅位移传感器信号处理时,用直接细分法进行四细分,从光电元件得到四个正弦信号,它们依次相关的角度为(B )。

A.45º B.90º C.135º D.180º

6. 下列刀具中,(C )的刀位点是刀头底面的中心。 A. 车刀B. 镗刀 C. 立铣 D. 球头铣

7. 脉冲比较伺服系统中,可逆计数器的作用是(C )。 A. 计算位置指令脉冲个数 B. 计算位置反馈脉冲个数 C. 计算位置指令脉冲个数与位置反馈脉冲个数之差 D. 计算位置指令脉冲个数与位置反馈脉冲个数之和

8. 数控机床坐标轴的重复定位误差应为各测点重复定位误差中的(B )。

A. 平均值 B. 最大值 C. 最大绝对值 D. 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

9. 感应同步器安装时,一般定、滑尺之间的间隙保持在(A )范围之内。

A.0.20~0.30mm B.0.10~0.20mmC.0.05~0.10mm D.0.30~0.40mm

10. 数控机床处理加工信息的过程是(C )。 A. 输入—译码—插补—刀具补偿—进给速度处理—位置控制B. 输入—译码—插补—进给速度处理—刀具补偿—位置控制C. 输入—译码—刀具补偿—插补—进给速度处理—位置控制D. 输入—译码—刀具补偿—进给速度处理—插补—位置控制

11. (A )主要用于经济型数控机床的进给驱动 A. 步进电 B. 直流伺服电机 C. 交流伺服电机D. 直流进给伺服电机

12. 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角度有(D )。 A. 前角 B. 后角 C. 主偏角 D. 刃倾角

13. 逐点比较法圆弧插补的过程是(B )。 A .偏差判别—坐标进给—坐标计算—偏差计算—终点判别B .偏差判别—坐标进给—偏差计算—坐标计算—终点判别C .偏差判别—偏差计算—坐标进给—坐标计算—终点判别D .偏差判别—坐标进给—偏差计算—终点判别—坐标计算

14. 当车内孔时,刀尖若高于工件中心,其工作前角会(B )。A. 不变 B. 减小 C. 增大 D. 增大或减小

15. 光栅位移传感器信号分析电路采用四细分技术。如果光栅尺每毫米刻线条数为100,则其分辨率为(B )。

A.0.005mm B.0.0025mm C.0.002mm D.0.01mm

16. 当交流伺服电机正在旋转时,如果控制信号消失,则电机将会(D )。

A. 以原转速继续转动B. 转速逐渐加大C. 转速逐渐减小 D. 立即停止转动

17. 脉冲增量插补法适用于(A )。

A. 以步进电动机作为驱动元件的开环数控系统B. 以直流伺服电动机作为驱动元件的闭环数控系统C. 以交流伺服电动机作为驱动元件的闭环数控系统D. 以直流伺服或交流伺服电动机作为驱动元件的闭环数控系统

二、填空题 1.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控系统经历了采用___电子管___、___晶体管___、 ___集成电路___直到把__计算机____引进数控系统的过程。

2. 目前应用的插补算法分为两类, 一类为___脉冲增量插补___,另一类为___数据采样插补___。

3. 在CNC 系统中,刀具补偿包括___长度补偿___和___半径补偿___。

4. 数控机床的机械动作要比指令滞后一些时间,因而产生跟随误差。进给速度 ___越大___,滞后越严重。

5. 编程时可将重复出现的程序编成___子程序___,使用时可以由___主程序___多次重复调用。

6. 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是____1952_______年研制出来的。

7. CNC 系统中常用的插补方法中,脉冲插补法适用于以___步进___电机作为驱动元件的数据系统;数字增量插补法(数据采样插补法) 一般用于___直流伺服___和___交流伺服___电机作为驱动元件的数控系统。

三、判断题 1. M00和M02是等效的。(F )

2. 由于数控机床的先进性,因此任何零件均适合在数控机床上加工。(F )

3. CNC系统中,由硬件完成的功能原则上不可以由软件完成。(F )

4. 段或圆弧段去逼近非圆曲线,逼近线段与被加工曲线交点称为基点。(F )

四、简答题什么是刀具的半径补偿和刀具长度补偿?

(1)因为刀具总有一定的刀具半径或刀尖的圆弧半径,所以在零件轮廓加工过程中刀位点运动轨迹并不是零件的实际

轮廓,它们之间相差一个刀具半径,为了使刀位点的运动轨迹与实际轮廓重合,就必须偏移一个刀具半径,这种偏移称为刀具半径补偿。 (2)刀具长度补偿,是为了使刀具顶端到达编程位置而进行的刀具位置补偿。

五、计算题光栅栅距为0.01mm, 两块光栅之间的夹角为0.057°,求莫尔条纹宽度。

θ=3.14×0.057°/180°=0.001 B≈W/θ=0.01/0.001=10mm

六、编程题 1. 用直线插补指令编程。

1. N1 G92 X100 Z10

N2 G00 X16 Z2 M03

N3 G01 U10 W-5 F300

N4 Z-48

N5 U34 W-10

N6 U20 Z-73

N7 X90

N8 G00 X100 Z10

N9 M05

N10 M30

2、编写下图零件的精加工程序, 编程原点建在左下角的上表面,用左刀补。

2. N10 G54G00X-10Y-10Z50

N20 T01

N30 M03S1000F80

N40 G43H01G00Z-5

N50 G41G01X20Y0D01

N60 G01Y62

N70 G02X44Y86R24

N80 G01X96

N90 G03X120Y62R24

N100 G01Y40

N110 X100Y14

N120 X0

N130 G40G01X-10Y-10 N140 G49G00Z50M05 N150 M30


相关内容

  •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及应用
    第1卷第2期2013年12月 文章编号:2095-5944(2013)02.0022.05 智能电网 SmartGrid .,01.1No.2Dec.2013 中图分类号:TM72文献标志码:A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及应用 吴浩,徐重力 ...
  • 高效柔性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高效柔性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北京机床研究所 盛伯浩 唐华 本文分析了以数控机床为核心的制造技术向高效化.柔性化和高精化的发展概况,并研究其在高速化.高效高精化.复合化.可重构化和网络化等五个主要方向的新进展. 进入21世纪,中国机床制造业 ...
  • 现代制造技术论文
    现代制造技术 [期末论文] 系别:机械工程系 专业: 姓名: 学号: 完成日期:2012年5月14日 内容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先进的制造模式的研 ...
  • 自动无尘清洁黑板
    自动无尘清洁黑板 摘要:以轻松擦出和解决无尘黑板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自动清除粉笔字迹并用静电技术实现无尘环保健康的自动无尘清洁黑板. 关键词: 黑板 自动 无尘 作品内容简介 本作品根据本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主旨要求设计,属于教室教此黑板 ...
  • 济南大学实验室介绍
    CAD 实验室 CAD 实验室承担全院所有的上机实践课程,涉及课程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多个教学环节,是 Solid Works 中国有限公司在山东设立的首家 Solid Works 授权教育基地及 CSWA 考试中心. 实验室设三个分 ...
  • 电力电子论文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 电子元器件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浓缩的电子发展史.电力电子技术起始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硅整流器件,其发展先后经历了整流器时代.逆变器时代和变频器时代,并促进了电力电子技术在许多新领域的应用.,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 ...
  • 新型活塞异形销孔加工方法
    第37卷增刊 2003年11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JO U RN A L O F SHAN G HAI JI AO T ON G U N IV ERSI T Y Vol. 37Su p. Nov. 2003 文章编号:1006-2467(2 ...
  • 先进制造技术导论复习题
    概述 1.6 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1 制造自动化经历了刚性自动化.可编程自动化和综合自动化的发展过程. 制造自动化几个有代表性的发展方向:(1)集成化 集成是综合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他的发展将使制造企业各部门之间以及制造活动各阶段之间的 ...
  • 数控车床书本
    职业技术学校机电技术类专业教材 第一章数控车床编程的入门 第一节:数控机床概述 1.数控定义 数控机床(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 是采用数字控制技术对机床的加工过程进行自动控制的一类机床.它数控技术典 ...
  • 一流城市配电网需要哪些配电技术?了解这些提前布局!
    配电自动化是智能配电网的技术基础,我国配电自动化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起步阶段.反思阶段以及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的迅速发展,电力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之一,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作用越发重要,人们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也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