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方法 - 范文中心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方法

06/15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1

要点精讲

1.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项都与它的序号有关,排在第一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1项(也叫首项),排在第二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2项„„排在第n 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n 项。数列:

a 1, a 2, a 3,„,a n ,„,简记为{a n }。

2.项数有限的数列叫做有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叫做无穷数列。

3.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叫做递增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叫做递减数列;各项相等的数列叫做常数列;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叫做摆动数列。

4.数列可以看成以正整数集N *(或它的有限子集{1, 2, „, n }为定义域的函数a n =f (n ) 。如果数列{a n }的第n 项与序号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如三角形数依次构成的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构成的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n 2。

1

n (n +1) ;正方形数依次2

范例分析

例1.(1)数列存在于现实生活,举出几个数列的例子。

(2)数列2,5,7,8和数列5,2,7,8是同一数列吗?

(3)下面的数列,哪些是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摆动数列?

①学生的学号由小到大构成的数列:1,2,3,4,„,55。 ②“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每日得棰长构成的数列:

1111, , , , „ 24816

③某人2004年1~12月份的工资,按月份顺序排成的数列:1500,1500,1500,„,1500。

④-1的1次幂,2次幂,3次幂,4次幂„„构成的数列:-1,1,-1,1,„。

例2.写出下面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它的前4项分别是下列各数:

(1)1, -

1111111, , -;(2)2,0,2,0;(3)1, , , ;(4

)1, 。 , 234357224

引申:根据下面各数列的前几项的值,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7,77,777,7777, ⋅⋅⋅ (2)1,3,7,15,31, ⋅⋅⋅ (3)1, ,

例3.用列表、图象和通项公式分别表示下列数列

191733

, , , ⋅⋅⋅ 3356399

n -1

(1)2, 4,6, „,2n ,„。 (2)1,3,9, „,3

,„。

引申:(1)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n 2+1,求证数列{a n }为递增数列。

n

(2)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n ⋅() ,求数列{a n }的最大项。

34

例4.(1)根据下列5个图形及相应点的个数的变化规律,猜测第n 个图中有___________个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3) (4) (5)

(2)两两相交的n 条直线,交点的个数最多是a n ,已知a n =an 2+bn +c ,求常数a , b , c 的值。

(3)数列2,3,5,8,13,„按规律判断89,145是否数列中的项。

规律总结

1.数列{a n }与集合含义不一样,与函数概念有联系也有区别,可用函数观点来处理数列问题。但数列问题也有特殊的处理方法,如数列单调性的证明。

2.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f (n ) 相当与函数的解析式,n 为自变量,a n 为函数值,函数中的变量代换在数列中仍然成立,如a n 2=f (n ) 。

3.根据数列的前几项,总结项与序号的关系,写出通项公式。

2

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在数列1,1,2,3,5,8,13, x ,34,55,„中,x 的值是( ) A .19 B .20 C .21 D .22 2.数列4,-1,A 、(-1)

n +1

101316,-,,„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 1731492n +1n +13n +1n +12n +1n +13n +1(-1) (-1) (-1) B 、 C 、 D 、 2n 2-12n 2+12n 2+12n 2-1

3.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log 2(3+n 2) -2,那么log 23是这个数列的( ) A .第3项 B .第4项 C .第5项 D .第6项 4.若一数列的前四项依次是0,2,0,2,则下列式子中,不能作为它的通项公式的是( ) A .a n =1+(-1) n B .a n =1-(-1) n +1

n π

D .a n =(1+cos n π) +(n -1)(n -2) 2

na

5.设数列{a n },a n =,其中a , b , c 均为正数,则此数列( )

nb +c

2

C .a n =2cos

A . 递增 B . 递减 C . 先增后减 D .先减后增

二、填空题

6

,则

7.用火柴棒按下图的方法搭三角形:

按图示的规律搭下去, 则所用火柴棒数a n 与所搭三角形的个数n 之间的关系式可以是 .

8.已知a n =-2n 2+9n -1(n ∈N *) ,则在数列{a n }的最大项的值为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9.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cn +

d 3

,且a 2=a 4=,求a 10。 n 2

n 2

(n ∈N *) 10.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 =2

n +1

(1)0.98是否是它的项?

(2)判断此数列的增减性与有界性(注:有界数列指数列的项的数值在一个闭区间上)。

能力提高

11.已知数列{a n }中,a n =n 2+λn ,且{a n }是递增数列,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 ) A .λ>-3 B .λ>-2 C .λ>-1 D .λ>0

12.设函数f (x ) =log 2x -log x 2(0

a

(n ∈N *) 。

(1)求数列{a n }的通项a n ;(2)试讨论数列{a n }的单调性。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2

要点精讲

1.在数列{a n }中,a 1=1, a n =2a n -1+1(n >1) ,由a 1可计算出a 2, a 3,„,像这样给出数列的方法叫做递推法,其中a n =2a n -1+1(n >1) 称为递推公式。递推公式也是数列的一种表示方法。

2.设数列{a n }的前n 项之和为S n =a 1+a 2+„+a n ,则a n =⎨

⎧S 1, n =1

S -S , n ≥2n -1⎩n

⎧T 1, n =1⎪

3.设数列{a n }的前n 项之积为T n =a 1⋅a 2⋅⋅⋅⋅⋅a n ,则a n =⎨T n 。

⎪T , n ≥2⎩n -1

范例分析

例1.(1)在数列{a n }中,a 1=1, a n =2a n -1+1(n >1) ,写出数列{a n }的前5项。

(2)在数列{a n }中,a 1=-

例2.已知数列{a n },a 1=1,a n +1=

11

(n >1) ,写出数列{a n }的前5项。 ,a n =1-

4a n -1

a n

(n ∈N *) ,写出这个数列的前4项,并根据规

1+2a n

律,写出这个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并加以验证。

例3.(1)数列{a n }的前n 项之和S n =1+2,求a n 。

(2)数列{a n }的前n 项之和S n =n -2n ,求a n 。 (3)数列{a n }的前n 项之积T n =1+n ,求a n 。

2

例4.设数列{a n }满足a 1+3a 2+3a 3+

22

n

+3n -1a n =

n +1

(n ∈N *),求a n 。 3

规律总结

1.递推公式是数列的一种表示方法,利用数列的递推公式可以逐项求值。 2.递推公式与函数方程相类似。如a n =2a n -1+1与f (n ) =2f (n -1) +1相类似。 3.由S n 或T n 求a n ,不能忘记讨论n =1。

4.由f (1)a 1+f (2)a 2+⋅⋅⋅+f (n ) a n =g (n ) 求a n 与由S n 求a n 方法类似。

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在数列{a n }中,a n +1=a n +2+a n ,a 1=2, a 2=5,则a 6的值是( ) A .-3 B .-11 C .-5 D .19

2.已知数列{a n }的首项a 1=1,且满足a n +1=

11a n +,则此数列的第三项是( ) 22n

A .1 B .

135

C . D . 248

1

, (n ≥1, n ∈N ), a 2=1, S n 是{a n }的前n 项和,则S 21=2

3.数列{a n }满足a n +a n +1=( ) A .

911

B . C .6 D .10 22

2

5

n -12

4.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5b n -4b n ,b n =() ,{a n }的最大值为第x 项,最小

项为第y 项,则x +y 等于( )

A 3 B 4 C 5 D 6 5.已知数列{a n }的首项a 1=,且满足a n +1=

,则a 2008=( )

A . B .二、填空题

C .0 D

2

6.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2n -3n ,则a n =

2

7.数列{a n }中,a 1=1, 对所有的n ≥2都有a 1a 2a 3 a n =n ,则通项公式a n =

*

8.已知数列{a n }对于任意p ,q ∈N ,有a p +a q =a p +q ,若a 1=

1

,则a 36=9

三、解答题

9.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满足log 2(S n +1) =n +1,求{a n }的通项公式。

10.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2, a 2=5, a 4=23,且a n +1=αa n +β,求实数α, β的值。

能力提高

11.已知数列{a n

}的首项a

1=,且满足a n +1=

则θn +1与θn 的递推关系是

2

,若a n =tan θn (θn 是弧度数),

2

), 12.设{a n }是首项为1的正项数列,且(n +1)a n +1-na n +a n +1a n =0(n =1, 2, 3,.....

(1)求a 2, a 3, a 4, a 5;(2)猜想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并加以验证。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1

例1.分析:利用数列的概念和数列的分类等知识解题。 解:(1)略

(2)不是同一数列,因为数列与顺序有关。

(3)①为递增数列,②为递减数列,③为常数列,④为摆动数列 评注:数列与集合的区别 数列 集合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 一些对象组成的总体 与数的顺序有关 与元素的顺序无关 一个数列的数可以重复 集合中的元素不能重复 数列分为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 集合分为有限集和无限集 例2.分析:根据数列的前几项,总结项与序号的关系,写出通项公式。

(-1) n +11n -1

(1)a n =;(2)a n =(-1) n +1+1;(3)a n =;(4

)a n =

2n -1n 2n +17n n

引申:(1)a n =(10-1) (2)a n =2-1 (3)a n =

9(2n -1)(2n +1)

例3.分析: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用函数的表示法来表示数列。

解:(1)

n 1 2 3 k „ „

2 4 6 „ 2k „ a n 图象略,通项公式为a n =2n (2)

n

a n

1 1

2

3

9

„ „

k 3k -1

„ „

3

图象略,通项公式为a n =3n -1

引申:(1)a n +1-a n =2n +1>0,a n +1>a n ,所以数列{a n }为递增数列 (2)

a n +1n +13

所以当n ≤3时,数列{a n }为递增数列,所以当n ≥4=⋅≥1,n ≤3,

a n n 4

81

为数列{a n }的最大项。 64

时,数列{a n }为递减数列,而a 3=a 4=

例4.分析:把规律概括出来,根据规律解决问题。

2

解:(1)n -n +1;(2)a =

11

, b =-, c =0;(3)89是,145不是 22

评注:列出前几项找规律是求通项公式的关键一步。

基础训练

1.C 2.D 3.A 4.D 5.A 6.第七项 7.2n +1 8.9

d 3⎧12c +=, ⎧⎪c =, ⎪⎪22

9.由题意知⎨ 解得⎨4

⎪4c +d =3, ⎪⎩d =2. ⎪⎩42

∴a n =

1227n +,∴a 10=。 4n 10

n 2

=0.98,得n =7,0.98是数列的第7项; 10.(1)设2

n +1

(n +1) 2n 22n +1

(2)∵a n +1-a n =-=>0,∴a n +1>a n , 2222

(n +1) +1n +1[(n +1) +1](n +1)

∴数列{a n }是递增数列, ∴当n =1时,a n 有最小值

1, 2

又a n

*

11.A 提示:a n +1-a n =2n +1+λ>0对任意n ∈N 成立,∴3+λ>0,λ>-3

12

12.(1)由f (2n ) =2n ,得a n -

a

1

=2n ,a n 2-2na n -1=

0,a n =n a n

a n

∵f (x ) 的定义域{x |0

∴a n =n -

(2

)∵a n =n =

∴a n +1-a n =

>0,∴a n +1>a n

∴数列{a n }为递增数列。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2

例1.分析:利用数列的递推公式逐项求值。

解:(1)a 1=1, a 1=3, a 1=7, a 1=15, a 1=31。

(2)a 1=-141, a 2=5, a 3=, a 4=-, a 1=5 454

例2.分析:利用数列的递推公式逐项求值,并根据前4项的特点,寻找规律,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再给予验证。

解:a 1=1,a 2=1111,a 3=,a 4=,猜想a n =。 3572n -1

11a n 1===,而 1+2a n 1+2n +12n +1

2n -1证明:假设a n =1,则a n +12n -1

⎧3, n =1例3.(1)a n =⎨n -1; 2, n ≥2⎩

(2)a n =⎨⎧-1, n =1,两段可合并,得a n =2n -3(n ∈N *)

⎩2n -3, n ≥2

2, n =1⎧1+n 2⎪2n ∈N *) (3)a n =⎨1+n ,两段可合并,得a n =2(1+(n -1) ⎪1+(n -1) 2, n ≥2⎩

评注:S n =1+n 和T n =1+n 是数列中较简单也最常见的递推公式,要学会求这种递推公式下的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4.解:对于a 1+3a 2+32a 3+22+3n -2a n -1+3n -1a n =n +1, ① 3

n =1时,a 1=2, 3

当n ≥2时,以n -1代换n ,得

a 1+3a 2+32a 3+

由①-②,得3n -1+3n -2a n -1=a n =(n -1) +1, ② 11,∴a n =n 33

⎧2, n =1⎪⎪3∴a n =⎨

⎪1, n ≥2⎪⎩3n

基础训练

1.A 2.C

3.A 提示:因为a 2=1,所以a 1=-1, 2

9 2

2故S 21=a 1+(a 2+a 3)+(a 4+a 5)++(a 20+a 21)=⎛2⎫4.A 解:令t = ⎪⎝5⎭

所以当t =

5.D n -1⎛2⎫4∈(0,1],则a n =5t 2-4t =5 t -⎪-, ⎝5⎭52,即n =2时,a n 达到最小值;当t =1,即n =1时,a n 达到最大值。 5

6.a n =4n -5

(n =1) ⎧1⎪7.a n =⎨n 2 (n ≥2) ⎪(n -1) 2⎩

8.4 提示:令q =1,则a p +1-a p =a 1,所以a n =na 1,故a 36=4。

9.由log 2(S n +1) =n +1得S n +1=2 当n =1时,a 1=2-1=3,

当n =1时,a n =S n +1-S n =2

∴ a n =⎨n +12n +1,则S n =2n +1-1, -2n =2n , ⎧3(n =1) n ⎩2(n ≥2)

⎧a 2=αa 1+β2α+β=5⎪⎧2a =αa +β10.⎨3,得⎨2,消去β,得5α+(α+1)(5-2α) =23 2⎩5α+αβ+β=23⎪a =αa +β3⎩4

α=2或 α=-3

⎧α=2⎧α=-3∴⎨或⎨ β=1β=11⎩⎩

11.θn +1=θn +π

3+k π, k ∈Z

12.(1)计算a 2=11111,a 3=, a 4=, a 5=,猜想a n =。 2345n 11,则a n +1=, n n +1(2)假设通项公式a n =

22代入(n +1)a n +1-na n +a n +1a n =0中等式成立。


相关内容

  • 高中数学(文科)知识点有哪些啊 请帮我总结一下
    1.集合.简易逻辑 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 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 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 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qu ...
  • 第五章 统计分布的数据特征
    第五章 统计分布的数据特征 第一节 平均指标(分布的集中趋势) 一.平均指标的概念和作用:二.算术平均数:三.调和平均数:四.几何平均数:五.众数: 六.中位数:七.各种平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 平均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㈠ 概念:平均指标 ...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5)目录
    必修一(高一)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 总体设计 二 教科书分析 1.1 集合 1.2 函数及其表示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实习作业 三 自我检测题 四 拓展资源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一 总体设计 二 教科书分析 2.1 指数 ...
  • 高中微积分教学探究
    高中微积分教学探究 张哓波(B00111623) 导师:林磊副教授 [摘要]在上海的高中阶段,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已经试点了好几年微积分的内容.但于全国而言,从2001年推广的试验本教材才第一次出现微积分,并将在2004年的高考试卷中 ...
  • 数列的概念教学设计一
    数列的概念教学设计(一)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形成并掌握数列及其有关概念,及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理解数列的表示方法与函数表示方法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类比.联想等分析问题的能 力,同时加深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相互渗透性的 ...
  • 等差数列求和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 一. 教材分析(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 >是高中数学人教版第一册第三章第三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集合.函数的概念 ...
  • 用分类讨论的思维策略解题
    用分类讨论的思维策略解题 分类讨论实质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再积零为整"的思维策略.用分类讨论的思维策略解数学问题的操作过程:明确讨论的对象和动机→确定分类→逐类进行讨论→归纳综合结论→检验分类是否完备(即分类对象彼此 ...
  •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附答案)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 第一章 绪论 复习思考题 1.从统计工作的产生和发展说明统计工作的性质和作用. 2.试说明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 3.我国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4.试述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5.解释并举例说明下 ...
  • 高中数学优秀说课稿
    高中数学优秀说课稿 等差数列 本节课讲述的是人教版高一数学(上)§3.2等差数列(第一课时)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 数列作为一种 ...
  • 小学奥数知识点及公式总汇(必背)
    小学奥数知识点及公式总汇(必背) 1.和差倍问题 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 4.植树问题 5.鸡兔同笼问题 6.盈亏问题 7.牛吃草问题 8.周期循环与数表规律 9.平均数 10.抽屉原理 11.定义新运算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