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哥特式建筑对哥特式服装的影响 - 范文中心

论哥特式建筑对哥特式服装的影响

05/25

第1期第32页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3月

论哥特式建筑对哥特式服装的影响

陈渊峰

摘要:探讨哥特式时期建筑艺术对同时期的哥特式服装产生的影响。分析哥特式服装在对哥特式建筑的整体造型、色彩搭配、装饰效果等方面的追随、借鉴与发展。指出其在服装史上的重要地位。并由此得到启示:服装设计师借鉴学习不同门类的艺术,可以开阔设计思路,加深对服装内涵的理解。

关键词:哥特式建筑;哥特式服装;整体造型;色彩;不对称设计;装饰效果中图分类号:TU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51(2007)01-0032-05

建筑与服装同属立体艺术,一有凝固之美,一有流动之美。二者彼此借鉴,相得益彰。同一时期的代表性建筑总是或多或少地对服装在审美标准和指导准则上产生影响,哥特式建筑对哥特式服装的影响便是一个典型。它们先后出现在12世纪的欧洲,二者虽然功能不同,表现形式相异,但哥特式建筑在外部特征以及内在理念上都对同时期的服装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一、以教堂建筑为代表的哥特式艺术及其同时期服装面貌

中世纪,一种以尖顶大教堂为最显著特色的建筑风格大行其道,即所谓的“哥特式”建筑,后来逐渐发展成包括绘画、建筑、雕塑、音乐和文学等文化现象的普及于整个欧洲的国际性艺术样式。

哥特式艺术的产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受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的影响。这种浓重的宗教神学影响下的艺术理念,也成为了同时期哥特式建筑和哥特式服装产生与发展的共同推动力。

哥特式艺术又是基督教的艺术,在神学思想的直接影响之下,人们注重的不是人的艺术创造的个

人自由,而是如何艺术地表达出人对于上帝的信仰。教堂既是上帝的居所,又是赞美上帝的圣地。因此,教堂建筑在基督教的艺术之中占有重要而特殊的位置,自从基督教成为合法宗教,特别是在其国教化以来,人们便开始建造大型教堂。

1140年前后,在巴黎附近出现了第一座具有哥特式艺术特点的大教堂。到了1190年以后,哥特式教堂的建筑风格逐渐形成:修长柱子上的尖拱形成教堂内部无限上升的空间感,并与教堂外部高耸的尖塔相映成趣;墙面上巨大的透光玻璃窗使教堂内外融为一体;玻璃窗上用闪光的蓝红颜色绘出的天使似乎在蓝天上飞舞,使人觉得整座教堂将要向天国飞升,心中不由充满一种圣洁而幸福的欢乐。

在服装方面,城市的发展使西欧服饰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衣服和材料复杂化了,服装行业分工细化了,出现花边装饰、发饰制作、裁剪和成衣、毛皮缝纫、染色业、鞋类加工和手套制作等等专业部门,服饰也开始趋向更为复杂和精细,表现出了哥特式时期独特的服装文化特征。

与此同时,经院哲学的处世原则赋予人们理性的头脑,禁欲主义的束缚又给人们的生活蒙上了灰

————————————收稿日期:2006-04-06

作者简介:陈渊峰,男,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2007年3月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期第33页

暗的色彩。在这种以神为中心的社会环境中,中世纪的欧洲人苦恼于精神和肉体、理性和情感、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服装上也出现了否定肉体(掩盖体形)和肯定肉体(显露体形)两种矛盾的现象。一方面要压抑人性,穿衣的作用从表现自我转化为对上帝的虔诚。服装上一派消极闭塞,将人体上下包裹,不要有丝毫的显露,如男子的吾普朗多①。另一方面,禁欲主义支配下被扭曲的矛盾心态又使人们重视肉体。14世纪以后,新式裁剪法的出现和时代风尚的豪奢化,使人性复归的潮流初见端倪,女服中的“科塔尔迪”(cotrhardi)②与男子的普尔波万③都出现了这种趋势。

另外对那些饱食终日的主教和贵族而言,谁又甘愿放弃荣华富贵过苦行僧的生活?他们以“上帝的代言人”自诩,身着华服美饰。而那些普通市民,虽然对教会与上帝深信不疑,但作为有血有肉的人,谁又不迷恋世俗?于是神学说教和世俗梦想的强烈冲突在服饰上表露无遗。

这时,哥特式建筑以其独特的造型,一反罗马式建筑的审美和对基督教教义的完美体现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建筑上的造型和色彩等方面的成就又给了人们在服装上诸多的启示。通过追随和借鉴,以及自身的改进和努力,终于使哥特式服装得以在灰暗的中世纪创造出让人叹为观止的灿烂辉煌,成为现代和古代、西洋和东洋服装发展历史上的分界点。

二、哥特式服装对哥特式建筑追随的具体体现建筑对服装的影响或者说服装对建筑的追随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而哥特式表现尤为突出。

(一)哥特式服装在整体造型上对哥特式建筑的追随

立体感是建筑和服装本身固有的特点。除此以外,哥特式建筑还显示出另一个显著的造型特征,那就是垂直上升感。以哥特式大教堂为例,这种垂直效果从外部看主要是由高耸细长的尖塔体现出来的,见图1。而支撑大教堂重量的扶壁、飞拱、梁柱都很高很长,致使教堂内部的垂直上升感更为强烈,这主要是因为大教堂的高宽比例相当大。巴黎圣母院中堂高35米,宽高比例为1∶2.75,见图2;科隆大教堂为1∶3.8。这种造型使人产生强烈的超脱尘世效果。

这种特点同样影响到了服装。哥特式服装借鉴

了哥特式建筑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加强空间感和立体感的同时,十分强调整体的修长效果。这一时期

(指13世纪),受建筑风格的影响(哥特式建筑挺拔、讲究线条、垂直上升的造型风格),衣服裁剪出现了新方法——达次,我们称之为“省”。这种新的裁剪方法从前、后、侧3个方向去掉了胸、腰之间的多余部分,从袖根到下摆,在侧面加进数条毽子板一样的三角型布,使腰身处产生了许多多棱型的空间。下半身裙子的量因为从4个方向加进许多三角形布而大大增加,形成许多纵向的长褶,强调了垂直感觉,与哥特式建筑那向上升腾的垂直线的特征一脉相承。

而在相关的服饰方面,哥特式建筑的影响表现得更为突出。当时有一种亨尼帽(hennin),据说是由一位叫亨尼的贵妇设计的。它先用糨糊把布粘成圆锥型高筒,然后在这高筒上裱一层华美的面料;帽口装饰有天鹅绒,披挂到肩部;帽尖装

———————————①吾普朗多(Houppelonde):14世纪末到15世纪中叶,在统治阶级和大商人中流行的装饰性外衣,是哥特式后期服装样式的代表。男服衣长及膝,套头或前开,系腰带,下边和肖斯组合;女服长及地,套头穿,高腰,裙子部分非常肥大。

②科塔尔迪(cotrhardi):起源于意大利,14世纪流行于西欧。女服特点是从腰到臀即整个人体都非常合体。在前中或腋下用扣子或绳子系合。领口大得袒露双肩,袖子为紧身半袖。男服是一种紧身合体的丘呢克型衣服。③普尔波万(pourpoint):穿在士兵的锁子甲里面或外面为防止肉体损伤的结实上衣,最初衣长及膝,到14世纪中叶,衣长变短到腰或臀,并在一般男子中普及,紧身,前面用扣子固定,胸部用羊毛或麻填充,腰部收细,袖子

为紧身长袖。一般无领,后出现立领。

第1期第34页

陈渊峰:论哥特式建筑对哥特式服装的影响

2007年3月

有很长的贝尔,最长可达地面;帽子的尖顶高低不等,有时还有双尖塔造型;帽子的高度以身份高低而定,据说最高可长达1米。见图3。高高的圆锥形帽顶,长长的飘带,与哥特式建筑高耸入云的尖塔设计有着同样的设计思想和审美观念。从对哥特式建筑的神似发展到了形似。

还有奇特的尖头鞋“波兰那”。哥特式时期,无论男女都喜欢穿这种秀气的软皮革做的尖头鞋,人们以其尖为美,以其长为高贵。男鞋的尖头长度按照等级不同有严格的差别。据说王族鞋子尖头长度为脚的2倍半,爵爷们鞋子尖头长度为脚的2倍,骑士鞋子尖头长度为脚的1倍半,富人鞋子尖头长度为脚的1倍,庶民鞋子尖头长度只有脚的1倍。为使细长的鞋尖挺起,鞋尖装有填充物,甚至

用铁丝加固。由于过长的鞋尖有碍行走,就用金链子束于膝部,鞋尖的长度在14世纪末达到高峰,最长可达1米左右。见图4。

“波兰那”流行的同时,男子时兴戴一种叫夏普伦(chaper-on)的帽子。帽尖也是细长的管状,可以披在肩上或置于脑后,最长可达地面。

在当时男子还留尖胡子,戴系成突尖形状的头巾。甚至连袖子的形状也是尖尖的塔垛型。

尖顶帽、尖头鞋,都是服装造型上的变异,与教堂高耸细长的塔楼尖顶极其相似。这种造型上的追随反映出哥特式时期建筑对服装等艺术门类在审美倾向和造型上的巨大影响。作为哥特式时期最早出现的艺术形式之一,服装上的哥特式倾向从最初

的造型上的模仿、追随,发展到自我的革新,直至形成自己的特色,可以说,在服装上,哥特式特征的夸张和创新一

点都不比建筑逊色。

(二)绚丽的色彩与不对称的设计

哥特式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立柱和扶壁大量运用,这就使墙壁的支撑作用减少,从主要承重结构上解放出来,因此有条件和机会在墙壁上开设巨大的窗户和拱门。色玻璃也大量的运用到这些巨大的哥特式教堂的窗户上,这些色玻璃多采用纯度极高的蓝色、红色、黄色、紫色、白色等色彩,不同的色玻璃组成风格独特的人物图案和拼花图案。阳光透过色玻璃,恰似天堂七彩虹霓,整个教堂便沐浴在变幻莫测的光辉里。这与教堂的外部造型体现了相同的追求目标,即在俗世营造虚无神秘的天国幻景。

彩色玻璃所产生的奇幻色彩效果,启发了当时的人们在服装用色上的大胆创新。早期禁欲主义的蔓延,使人们不得不穿着上下包裹的服饰,但为了满足自身对美的追求,他们便将哥特式大教堂中彩色玻璃设计理念移植到了服装设计上。同样,哥特式建筑的不对称的特征也被服装设计借鉴,而服装上的不对称主要体现在色彩和图案上。

初期的不对称表现为男子的两条裤腿颜色不同,后来逐渐在妇女服饰中也开始盛行不对称设计。在衣身、重袖、裤袜、鞋帽等处均或多或少使用了不对称色彩或不对称图案,甚至用颜色相异的两块或多块布拼制成衣服,而且喜欢把对比强烈的色彩并置在一起。这种用色的强烈对比和设色的不对称在当时是十分普遍的。如14世纪末15世纪中叶,在统治阶级和大商人中流行一种叫吾普朗多(Houppelonde)的装饰性外衣。在配色上常常左右不同色或从左肩至右下摆斜着分成两色。肖斯①常常是左右不同色,不禁使人想到教堂里那些色彩对比强烈、风格华丽的彩色玻璃窗。

在14世纪,尊崇身份和门第的风气盛行,人们常常把家族纹徽图案装饰在衣服上。许多衣服的装饰方法是自前中心和腰围线把衣服分割成上、下、左、右4个部分,左右不同色地,然后从肩到脚,无论前后,通身补上或绣上被放大的大型家族纹徽

———————————

①肖斯(chausses):中世纪时男女皆用的袜子,哥特式时期进化成裤子状,左右分开,无裆,各自和普尔波万的下摆或内衣相连,其用料有丝绸、薄毛织物、细棉布等,

常常左右不同色。

2007年3月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期第35页

图案。为了配色的需要,不仅衣服左右不同色,而且还有两只袖子与衣身的颜色成对比状的,给人以立体、醒目而且很不现实的感觉,这种新颖而独特的设计与哥特式建筑一样开启了服饰史上一个时代的先河。

(三)对装饰效果的注重和追随

哥特式建筑经历了早期英国式、盛饰式、垂直式等几个风格变化时期,总体的形式是统一的,一

切的精雕细琢都被赋以宗教寓意,暗藏玄机,借以光耀上帝,训诲信徒。门楣、立柱等布满圆雕和浮雕独具特色的圆花窗装饰,彩色玻璃尤为精美,装饰味极浓,成为宝贵的艺术珍品。见图5。随着哥特式建筑规模不断扩大,装饰工艺也日趋精湛。这种审美趋势同样成为哥特式服装追随的方向。

哥特式服装在装饰上也是极尽华美,服装上的装饰部位极多,例如重袖、鞋的尖头部分、鸡冠形

头巾、花瓣形喇叭袖等。在用料上,男子的吾普朗多常以花锻、天鹅绒、织锦等为面料;普尔波万的用料也很豪华,有天鹅绒、丝绸和高档的毛织物等。贵族还喜欢用黑锻子上有金线或鲜艳的丝线剌绣的面料。

14世纪中叶,扣子的出现更是成了哥特式服装上必不可少的装饰品。贵族们的扣子一般用贵金属和宝石制作,使用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实际的需要。譬如男子的普尔波万,前门襟扣子多达38颗,袖口处达20颗。女子的萨科特胸前也常常用一排扣子加以装饰。

再如帽子,帽饰极尽装饰之能事,有些缝着精致的花边,有些镶有轻盈的薄纱,有些插着绸锻般光滑的孔雀毛羽,有些装饰着灿烂的珍珠和宝石,令人目不暇接。

剌绣也盛行一时,精致绝伦,甚至十分普遍地把族徽或爵徽作为织绣的图案,而且爱用剪成各种几何图形的彩色布片做镶饰。

此外,手套和钱包也因为是服饰的一部分而变得样式繁多。当时最高级的是意大利的各种羊皮手套,上面刺绣或缀以宝石。钱包因是善男信女为体现基督教济贫精神在街头和教堂进行施舍时的常用之物,所以很受重视。许多钱包都用丝绒缝制,镶

上珠宝用金线刺绣,有的甚至嵌以纯金,用长长的金属链悬在腰带上,成为美丽的饰品,颇为服装增色。

其它配饰也令人眼花缭乱,法国男女盛行在脖子上或皮带上挂各种奇形怪状的小银铃;扇子自12世纪从东方传入,已成为妇女必备服饰品,贵夫人们的扇子都有象牙或金柄,并饰有孔雀毛羽,或镶有宝石。

总之,哥特式服装在造型、色彩、装饰等多方面对哥特式建筑追随、借鉴,再通过变革、创新,使得在同时期各个艺术门类中占有了独特的地位,也永远成了西洋服装发展史上的奇葩。时至今日,仍有许多服装设计师和设计作品从它那里获取创作的灵感。而近段时期中,哥特式尖头鞋的流行,更是证明了哥特式服饰的永久魅力。

此外,我们也可以注意到在其后的巴洛克时代及罗可可时代,或者在近代的包豪斯建筑样式出现之后,建筑和服装依然体现出紧密的联系,建筑对服装的影响,或者说服装对建筑的追随,依然是服装设计领域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作为一个服装工作者,应该对相关艺术门类的发展,尤其是建筑的发展给予充分的重视,因为这将有助于开阔

设计的思路,促成设计灵感的产生。

第1期第36页

参考文献

陈渊峰:论哥特式建筑对哥特式服装的影响

2001.

2007年3月

[1]李当岐.服装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李当岐.西洋服装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4]雅克・德比奇.西方艺术史[M].徐庆平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OnInfluenceofGothicBuildingonGothicGarment

CHENYuan-feng

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stheinfluenceofthebuildingartinGothicperiodonGothicgarment,analyzesthatGothicgarmentfollows,usesanddevelopssuchaspectsofGothicbuildingasintegralshape,colorar-rangementandadorningeffect,andpointsouttheimportantroleitplayedinthehistoryofgarment.From

here,onecangaingreatinspirationthatbylearningdifferentformsofart,afashiondesignercanwidenhisownthinkingofdesignanddeepenhisunderstandingofgarmentconnation.

Keywords:Gothicbuilding;Gothicgarment;integralshape;color;non-symmetrydesign;adorningeffect

(责任编辑竺小恩)

(上接第28页)也是十分严谨的。

总之,《史家祖宗画像、传记及题跋》作为反映我国南宋时代服饰规制的珍贵文献,其历史文化价值远远超过画像本身。我国文化科技部门对于南宋时代衣冠服饰的研究还不是十分深入,影视、造型艺术等对南宋衣冠服饰历史的再现还不是十分准确。浙江著名宋史专家傅伯星先生曾认为“我国目前的许多影视表现的宋代故事的服饰(如岳飞、济

公、杨家将等),多为明代样式”。这是因为反映宋代冠服规制的收藏品和文献资料相对较少,特别是南宋时代,江南多雨潮湿的环境,使得南宋的遗物更难以完好地保存。而今,宁波有幸收藏了这份珍贵的文献遗产,就应该受更多的研究服饰、美术、影视、历史的学者们关注,研究它,利用它,只有这样,才会使它焕发更辉煌的光彩!

TheTextualResearchontheDrawingAgeofthePaintingsofMasterShi'sAncestorsinSouthSongDyna-styandtheApparelinthePainting

YANGGu-cheng

Abstract:Paintings,BiographiesandPostscriptsofMasterShi'sAncestorsiscollectedbyNingboJiangdongArchivesandisrankedas"ChinaArchivesLiteratureHeritage"instatearchives.Startingfromthehistoricaltextualresearch,thewritermakesafurtheranalysisoverthedrawingageofthepaintingsofMasterShi'san-cestorsthroughremainedobjects---Paintings,BiographiesandPostscriptsofMasterShi'sAncestorsanddrawstheconclusionthatthepaintingswerefirstlydrawninSongDynastyandYuanDynastyandredrawninMingDynastyandQingDynasty.ThewriteralsomakesafurtherstudyoftheapparelsysteminSouthDynastyac-cordingtothepaintingsandappealstosocialattentionstomakeuseofthearchivesliterature.

Keywords:SouthSongDynasty;paintingsofMasterShi'sancestorsinSiming;drawingage;apparelsystem;textualresearch

(责任编辑竺小恩)


相关内容

  • 佛罗伦萨大教堂
    节选自<艺术与观念> [美]威廉·弗莱明 玛丽·马里安 著,宋协立 译,北大培文出品,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文章版权所有.转载务请注明来自"阅读培文"微信(ID:pkupenwin) 在那个(1464年)3 ...
  • 西方时尚的起源
    作者:吉勒斯·利浦斯基 翻译:杨道圣 杨道圣,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博士. 艺术设计研究:艺术版 2012年08期 一.个体主义的美学 王侯的宫廷,以及后来的大专制君主辉煌的宫廷生活特别依赖于华美与壮丽的展示.在那里,贵族要炫耀自己,引人注目: ...
  • 美国文化五大象征
    1.自由女神像: 位于美国纽约附近的自由岛,是一座新古典主义的巨型雕像,由法国雕塑家巴特勒迪设计,落成于1886年10月28日.这座自由女神像是法国人民送给美国的礼物,表现了罗马神话中的自由女神身披长袍.手举火炬和美国独立宣言.脚下环绕断链 ...
  • 建筑设计风格
    中西建筑风格的不同,从本质上看是因中西文化的不同.按一般的理解,中国文化重人,而西方文化重物: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则较重视科学与宗教: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且讲究并存与一体性,西方则重不同时代或多种流派的独特精神,等等.文化传统的不同反 ...
  • 建筑艺术赏析论文
    建筑艺术赏析论文 班级: 姓名: 学号: 这学期选修了建筑艺术赏析这门课之后,我通过老师在课上的讲解和各种图片的展示,了解了很多形式和时代下的建筑的风采及特点. 例如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 ...
  • 中小学美术学科专业素养复习题
    中小学美术学科专业素养复习题 1.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三万到一万多年之间. 2.我国商周时期最有成就的是青铜艺术,它的材料是由铜和锡或铅合金. 3.我国现今发现在最早的帛画是在战国时期. 4.我国古代文人画盛行的时 ...
  • 中国与欧美建筑风格
    中国与欧美建筑风格 摘要:建筑的多样性使我们生活的环境产生了一道独特风景,而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与 色彩,不仅仅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更影响着现代建筑的设计.中国是一个多名族的国家,各个名族的建筑在历史的长河中既相互区别,又互相联系,西方建筑 ...
  • 工业设计史笔记
    工业设计史笔记 1.中国部分 石器设计 人们经过长期探索,开始较普遍地采用石器的磨制技术,即把经过选择的石块打制成石斧.石刀.锛.石铲和石凿等各种工具的粗坯后,再用研磨的方法进一步加工,使器形更加规整,尖端与刃口更加锋利,表面更加光洁,更加 ...
  • 英国哥特式小说的特点及文学评述
    作家杂志WriterMagazine2011No.2借鉴与比较 英国哥特式小说的特点及文学评述 吕吉瑛 摘要哥特式小说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有其独特而复杂的文学因缘,但它毕竟是一种文学创作倾向.哥特式小 现实以及超现实相结合等艺术手法,讲述奇事 ...
  • 耗时632年建成科隆大教堂
    公元13世纪,在德国当时最大的城市科隆,人们迫切希望建造一座通天塔,到离上帝最近的地方,祈求神的赐福.经过两年时间的善款募集,建筑设计师凯尔哈里特接手开始构思方案. 参照当时世界著名的教堂,凯尔哈里特历时3年多的时间,从主体风格.建筑材料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