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 范文中心

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05/07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摘要:学习动机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各种学习理论的重要问题之一。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便能有的放矢,使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好。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我们都应该尝试和探索的。下面就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做简单阐述。

关键字:学习动机 阐释 培养 激发

一、学习动机的阐释

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学生学习活动,维持学习活动,并指引学习活

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倾向。学习困难的最大因素是动机,学习优异的最大因素也是动机。教育实践曾证明: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学生进行学习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所支配的。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动机呢?我们从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两个方面来探究。

行为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认为,在班级教学情形下,其他学生的

优异表现或教师的教学风范,都可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学习动机,要求自己上进,希望自己也能具有象榜样一样的优良行为。 行为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也有其不足之处,即采用强化原则,通过奖励与惩罚来维持学习动机,虽的确能收到一时之效,但这种只重视外在动机而忽视内在学习动机的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本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正好与行为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相反,

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动机应专注于学校的功课上,读书学习的教育作

用就是帮助学生心理成长。因此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任何内容前,必

须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提出并尝试回答为什么要学习这些东西,让

学生们认为学习是有意义和价值的,所学内容符合他们的需要,而且

让学生认为自己有能力学习,有能力达到教师对他的期望,这样才会

维持强烈的学习动机。

二、学习动机的培养

所谓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指学生把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需要变为自

己内在的学习需要过程。正确培养而不使其学习动机走上歧路或歪路

也是很重要的。

(1)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作为一名学生,必须明确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我们应该

使学生明白,学习能使自己获得就业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和

基本技能。我们还应该使学生明白,学历并不只是就业的唯一要求,

目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有一定的基础理

论、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起就业并不一定

难的观念,从而把学习当成自身的需要,使其自主的热爱学习。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动机中最重要和最重点的部分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就是求知欲

和好奇心。它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奠基石,只要能把其求

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和激发出来,那么他们就会自动地去学习和发现问

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是给教师一个很好的教学环境了。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创设问题情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提供学习材料和学习条件,实践,让学生能从这些情境中引出好奇点,引起他们的疑惑、惊讶,这样最能产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

(3)培养独立进取的个性学习动机与独立进取的个性是密不可分的,个性是独立进取还是被动退缩与动机水平关系密切。上进心强、抱负水平高,将持续地推动学习活动高效率的进行,而良好的学习效果又给学习动机带来自我强化的作用,反之,缺乏上进心且抱负水平低,只能使学习处于被动状态,甚至恶性循环。

三、学习动机的激发

在学生已经产生学习的需要以后,要使它真正变成学习中经常起作用的、有效的动力,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把学习动机激发起来。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它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

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注意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丰富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以丰富有趣、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教学内容以及生动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使学生通过学习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就可以进一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新颖事物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究,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不断更新与变化,可以不断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可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 一些有经验的教师经常通过下列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通过一些措施进一

步强化其已形成的间接的学习动机。适当设置学习目标适当的学习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过易的目标不能满足自己的成就感,不足以及发动机;难以实现的目标,也容易使自己畏难、气馁。而设置适当的学习目标,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感,从而导致学习兴趣的产生,激发学习动机。

总之,设置适当的学习目标,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鼓励学生的自我强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和独立的能力,以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启迪思维,升华兴趣。社会性的竞争,历来被认为是激发人们的斗志,调动人们积极向上,克服困难,争取完成任务,获取优良成绩的有效手段之一。国外许多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表明,在竞争过程中,威信性动机获得自尊和自我求成的需要更强烈。由于在竞争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要好得多。也可能有些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反而学的差了,这或许是因为他们被刺激的过分而超过了体力和承受力,或是因为他们实在能力太差而失去了信心。总之学生天性好强不服输,将竞争机制引进课堂,制造竞争气氛,可引发学生的好胜心和争取成功的心志,从而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

正确评价,恰当运用奖与罚。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集体主义感等等。及时地评价一般比不及时地评价要好,因为及时地评价利用了刚刚留下的鲜明的记忆表象,使学生进一步产生改进他的学习的愿望;而不及时地评价则往往在激励学生在

改进学习方面的作用比较小,因为在学生意识中完成任务的情景已经比较淡薄了。 在现代教育中,我们面对的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他们应该用的方法多是表扬和鼓励,这与他们的成长环境有关,并且对于学生来说,能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表扬有利于保护其学习的积极性。当然也应当适当运用批评,必要的批评也是需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和教育学生。

总而言之,在学校教育当中,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影响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因素是极其复杂和不断发展的,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的正确的学习动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内容

  • 课堂中的心灵交融
    课堂中的心灵交融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吴增强 教师如何设计出优质的课程方案和教材,并建构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让学生获得成长,使教师自身也获得发展呢?实践表明,课堂教学中的心理辅导(以下简称课堂心理辅导) ,能够为实现这一目标发挥 ...
  • _教育心理学
    (教育学考研)教育心理学树图 一 绪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二 心 理 发 展 与 教 育心理发展一般规律与教育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 ...
  •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 意志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体体现.高度的自觉性,持之以恒的坚韧性,战胜自己的自制力和当机立断的果断性成为人们实现奋斗目标乃至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在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意志更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只具有良好的智力,但缺 ...
  • 考教师资格证复习题
    送给想考教师资格证的小伙伴们,超强整理,一定能过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 ...
  • 教师资格证必看知识点
    送给想考教师资格证的同学们,超强整理,一定能过···作者: 王全胜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 ...
  • 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505
    韶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旅游心理学> 课程标准 编 者: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研组 审 核 人: 课程负责人: 编制日期: 2013年 月 日 <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一)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旅 ...
  • 天星培训--2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面试题及答案一
    www.txexam.com 2014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面试题及答案一 1.学生记忆有什么特点(A)?学科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B)? A.以小学生为例,一般而言,凡是引起小学生强烈情绪体验,易于理解的事物记忆较快而且记忆保持时间也较长 ...
  • 如何激发孩子上进心
    如何激发孩子上进心 1如何激发孩子上进心1.兴趣的培养 想有孩子有上进心,首先要对孩子感兴趣,如果他觉得要学的东西对他的味口的话,那么他自然而然会求上进.2.优越感的培养 一个孩子如果可以感受到上进可以带给他优越感而且优越感可以让他得到别人 ...
  • 882篇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连动式.兼语式的汉英比较 新教材新特点引发新思考新探索 英语非谓语动词的表层 ...
  • 初中英语课文的教学方法
    摘要:随着新课 改的实施,积极探寻适合校情.学情.师情的英语课文的教学方法,是我们英语教师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文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积极探寻适合校情.学情.师情的英语课文的教学方法,是我们英语教师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