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孤山大孤山教案 - 范文中心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案

07/05

《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案 第一课时 编号: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及文章相关背景,掌握第一段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分析文中写景的方法。 情感目标:感受文中所描绘的风景美。 教学重点:掌握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分析文中写景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倘若这个世界有原先,倘若能够推开岁月尘封的门,就让我们穿 越清、明、元,一路走到南宋。或许我们会和着凄婉的宋词,悄悄地走进月 华如水的沈园,吟哦着《钗头凤》,去感受一段在江南的烟雨里忧伤了千年 的爱恋。或许我们会听着悲慨的《书愤》 《示儿》毅然踏上铁马冰河的战场, 去找寻作者“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深深伤痛。或许我们还会顺着如练的澄江, 去探访山苍苍,水茫茫,静立水中央的小孤山、大孤山… 二、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 南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 游从小就树 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 十二能诗文”,他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 编写人; 马艳涛 编写时间:2011-11-07几学诗, 受益匪浅, 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绍兴二十三年 (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 除名。直到秦桧死后几年,他才赐进士出身。因为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 所以他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仕途不是很顺利。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 9300 余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 有一百三十首词和大量的散文。 其中, 诗的成就最为显著。 前期多为爱国诗, 诗风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诗风清丽平淡。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 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 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而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 南宋宗匠; 所写的政论、 史记、 游记、 序、 跋等, 大都语言洗炼, 结构整饬。 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他的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有《渭南文集》《剑 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一、 写作背景: 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至 1169 年,起用为夔州(今四 川奉节)通判,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江逆流而 上, 历尽两岸奇山异景。 途中作者以日记纪行, 集成日记体游记 《入蜀记》 , 以记其胜。《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 日记。 二、 解题: 1、 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复兴镇境内, 与江西省彭泽县城隔江相望。 山高约一百米,方圆一里,被誉为“长江绝岛”,素有“海门天柱”、“海门第一关”之称。相传 大禹治水在此刻石记功,秦始皇刻“中流砥柱”于石上。由于山形像一位云 髻高绾的美女,人们又将此山称为小姑山。小孤山山体独特,无处不景, 无景不奇,“东看一支笔,西望太师椅,南观似悬钟,北看啸天龙”。千百 年来,以其秀、奇、险、独而著称。主要胜景有:“龙耳洞”“先月楼”“弥陀 阁”“天妃殿”“半边塔”“界潮祠”“梳妆亭”“御诗碑”等。关于小姑山和彭浪矶名 称的由来, 还有另一种比较浪漫的说法: 民间传说中一位纯情美丽的少女, 她与彭郎相爱,但终难成眷属,于是投江殉情,死后化作秀资超然的“小孤 山”,又名“小姑山”。彭郎因悲于小姑之死,遂化成石矶,立于江边,即“澎 浪矶”,亦名“彭郎矶”。 2、 大孤山:在鄱阳湖上,其状如鞋,俗称鞋山。民间传说此名为玉女大姑在云中 落下的绣鞋变化而成,因而又名大姑山。 五、诵读(听读 自由读 六、 疏通、分析、鉴赏 1、本文作为一篇游记,主要内容有哪些?其主旨是什么?【板书内容】 主要内容: ①记过烽火矶的所见,突出山之“怪奇”。 ②写过澎浪矶、小孤山所见之景,突出“峭拔秀丽”,且移步换景,由远及 近。 ③记八月二日所见之景, 突出大孤山之奇: 望之如浮水面, 江水清浊分明。 ④结尾处交代六日行程,显现日记体之特色。 范读) 。2、结合注释,字义障碍,初步理解文意。 3、合作探究第一自然段重要词句。 突兀:高耸的样子 嵌岩:裂缝的岩石 窦:孔、洞杰然特起: 高峻地拔地而起 积水 幸:幸而罗络: 分布网络, 引申为缠绕覆盖。 潦:所历:所游历的,欣赏的4、本段质疑、释疑。 A、本段写何处之景?作者给我们介绍烽火矶戍守情况有何作用? ——烽火矶;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写景记游具有思想深度。 B、勾画出本段写景的句子,突出了烽火矶怎样的特点? —— 高峻、怪奇等特点。 C、本段写景采用怎样的顺序? —— 先写远视所见,只不过觉得烽火矶“突兀”罢了,除此之外别无佳处。 再写近观,近观之景则异彩纷呈。 D、这种远近对比的写法有何作用? —— 不仅使人的认识一步步真正认识到烽火矶的佳妙之处, 而且能收到曲 径通幽的艺术表达效果。 七、课堂检测:该段重要词句。第二课时 编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二、三段重要文言知识 能力目标:分析文中写景的角度、方法。 情感目标:感受文中景物峻拔秀丽之美和开阔浩渺之美。 教学重点: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感受景象之美 一、导入:复习第一课时所学知识点。 二、合作探究第二段重点词句。 编写人:马艳涛 编写时间:2011-11-07重点词 重点词信:的确巉然:高峻险要的样子干:直插入拟:比 饰:装饰尤物:特异之物,风景最优美的地方 营葺:修缮 以:乘 别:另一个 徙倚:徘徊不忍去发挥:辉映 实:其实盖:大概 抟:抓特殊句式信造化之尤物也——判断句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状语后置句 三、质疑、释疑。 1、交代小孤山上有戍兵把守,说明了什么? ——小孤山也是江防要地。 2 勾画本段景色描写的语句, 说说本段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哪一水段之景? 描写的重点对象是什么?突出了各自什么特点?——烽火矶至沙夹一段所见。 小孤山和澎浪矶。 小孤山峭拔秀丽,澎浪矶浪大等特点。 3、 文章是怎样表现小孤山峭拔秀丽这一特点? ——运用对比手法。将金山、焦山、落星山这些天下名山与小孤山对 比,突出小孤山峭拔秀丽这一特点;又用它山与小孤山对比,突出小 孤山的巉然孤起这一特点; 用山上有楼观亭榭的金山与小孤山庙宇的 荒凉、残破对比,衬托了小孤山的小孤山庙宇的荒凉、残破,更是为 了说明小孤山若是以“楼观亭榭”稍加装饰,则会“高出金山上矣”。 4、 写小孤山峭拔秀丽这一特点,采用的是什么写景顺序?——由远及近。 四、合作探究第三段重点词句。重点词词 重点词词:俄:不久,一会儿 霁:雨停,天放晴 乃、始:才 类:像 节度:管辖 实:实际上引绳:牵拉的绳子(划分开一样) 相乱:相混杂 壁立:像墙一样立在那里 首尾:前后(一共)特殊句式判断句 亦一奇也 盖江西路也 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被动句 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三、 质疑、释疑。1、引用李白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什么?——彭蠡口江面的宽阔,四望无际。 2、 该段写景是写哪一路段的景致?重点落在哪里?——彭蠡口到湓浦口的沿途所见。重点写大孤山的景色。 3、 那么大孤山的景色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望之如浮水面,江水清浊分明。 4、 作者是怎样表现大孤山这一特点?——先用西梁山类比,使人通过西梁山能想象到大孤山的形状,然 后与小孤山相对比,从而突出各自的特色。第三课时 编号: 编写人: 马艳涛 编写时间: 2011-11-7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巩固文中文言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分析文中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寄寓在景物当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 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寄寓在景中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李白在梦游天姥山时抒发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岸情怀,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时悟道了有“志”“力”“外物相之”才能至远 的道理。而陆游在游历小孤山、大孤山之中又有怎样的感怀呢?我 们共同来探讨。 二、合作探究 赏析品读 1、 本文写了很多景点,作者是怎样将各个景点联系在一起的? ——由于景点太多, 仅是孤立地写出特征, 也可能会失之分散, 给人一种凌乱之感。作者注意了景点间的联系。 ① 各处景物虽千姿百态,但又均有山与江水相互生发辉映的描写, 构成整体背景,使景物在多样中见统一。 ② 是注意各景点地理位置上的联系。文章屡次写江流和船行,即在 分散的景点中贯以线索。写澎浪矶和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写大 孤山时又与小孤山作比,更见出其间联系,从而由各景点共同组 成一幅的长江山水图 ③在写景的过程中,作者善于改变观察角度和观察点来进行描绘,将 一幅幅立体可感的长江山水图展现在读者面前。如写烽火矶时,有舟 中的远望;有抛江过其下的近观,又有一石“杰然特起”的特定镜头。 写小孤山亦有“自数十里望之”的远望;“愈近愈秀”的近观;“冬晴夏雨” 不同季节的变化;特别是对小孤山的描写,观察角度和观察点的灵活 多变,充分地展现了山水景物的千姿百态。2、作者是怎样融情入景,显露作者怎样的心境? A、写孤石。 “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 高百余尺……”山有万状, 石有万种, 作者偏偏只写“不附山,杰然特起”之石呢?我们自然会想到受南宋朝 廷主和派排挤、打击,仍不改恢复之志的诗人的孤傲情怀。 B、泊沙夹,游小孤山中庙宇,“徙倚久之而归”。 “徙倚久之”,绝不仅仅只是想多看几眼风景,更是表达了面对半壁江 山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绪。 C、写“俊鹘抟水禽”。 这本是自然的一种生存现象,算不上是怪异景色,而作者却将其作为 一景写入其中,并叹“甚可壮也”,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所感叹的不仅 仅是“俊鹘抟水禽”吧?联系陆游的抱负理想及前半生的经历,我们可 以联想到诗人此时多么希望南宋的将士个个像俊鹘, 希望南宋对金的 斗争像俊鹘抟水禽一样威武雄壮,动人心魄。 D、江水清浊分明,“合处如引绳,不要乱”。 作者在文中写江水清浊,隐喻主战和主和两派的势不两立。 本文通过描写所见的景物特色,表达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 情,也流露出作者的爱国忠君之情。 3、 作者在记述山川景物、 名胜古迹的过程中, 随时融合抒情和议论, 并将有关的传闻轶事、 前人诗句都信手捏来,还随笔写出郡县沿革、 地形防戍等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写景记游具有思想深度,同时亦为景物添彩生色,使一景一物似乎都带有了诗的灵气,文的雅致,神话的 氛围,历史的积淀,诗文传说与胜景相互映发,更为引人入胜。 4、对比阅读:苏轼《李思训画》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 美的不同。 【诗】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唯有乔木参 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 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 彭郎。 【释义】 山色苍翠,烟水迷茫,大小二孤,矗立江水中央。崖高险绝,猿鸟 不度,乔木破空。有客舟从何处而来?桨声流水间船歌抑扬。沙岸 平整,轻风徐来,望客不见,唯浪涌船高,孤山低首,此起彼伏。 两山如发髻高耸,正对江水之镜,二美梳弄新妆。舟中商贾,切莫 轻狂,小姑前年,已嫁彭郎。 【对比】 [清]吴乔:“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 诗歌展现的形象和具体事物间的距离比较大,多有跳跃和省略,能 让我们想象飞得更高。散文交待具体,描写细致真实,给人具体逼 真的感受,能让人身临其境。第四课时 编号《过小孤山大孤山》练习 编写时间:编写人:马艳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练习题目 《步步高》同步检测 75 页 2、3、4、5、6、7、9、10、11、12 题


相关内容

  • 过小孤山大孤山答案
    <过小孤山大孤山>导学案答案 [预习案] 一.注音:烽火矶( jī ) 烽燧(suì ) 窦( dîu) 潦缩( lǎo) 巉然( ch..... án ) 上干( gān )云霄 楼观亭榭( xiè )抟( tuán ) 赪( ...
  • 20**年学年暑假给少先队员的一封信
    给少先队员的一封信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 你们好!首先恭喜大家在上一个学期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们期盼已久的暑假就要来临了,大家在完成暑假作业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第二课堂活动地点看看增加知识哦!除此之外,我们还将开展" ...
  • 在[中国诗联论坛]上与人作对(之二)
    对上:科长占 处长贪 局长淫 厅长腐 部长奸 百态下流 纷呈百态[顶风坐岸] 出下:泰山雄 华山险 衡山秀 恒山奇 嵩山绝 千秋五岳 各有千秋[南马] 对句:墨花染黑丹青手 [顶风坐岸] 出下:枫火烧红赤子心 [莫鸣堂] 出句:泄尽春光云雨 ...
  • 20**年山东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汇编
    一.(2015·山东临沂市)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词的上阕通过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创设了一种怎样 ...
  • [说起梅花]阅读附答案
    .(北京)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⑴-⑹题.(24分) 说起梅花 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给我取名"梅"字.父亲自小教我古诗,关于梅花的诗很多,到现在还能一口气背出很多,如"冰雪 ...
  • 介绍杭州桥的历史的小报关于桥的小报
    拱宸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区大关桥之北,东连 丽水路.台州路,西接桥弄街,连小河路,是杭城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桥长98米,高16米,桥面中段略窄为5.9米宽,而两端桥堍处有12.2米宽.三孔薄墩联拱驼峰桥,边孔净跨11.9米,中孔15.8 ...
  • 五年级下册古诗及意思
    五年级下册古诗及意思(沪教版) 1.长歌行 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诗意: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
  • 改写湖心亭看雪
    改写湖心亭看雪(一) 崇祯五年十二月,天气极寒.我住在西湖边上,大雪下了三天三夜,西湖从不曾下过这样大的雪,湖上早已看不到人的足迹,这样的天气有谁会出门呢!就连平日里在西湖边低飞的鸟儿也已早早归巢.竟是半点声音也不曾有的. 这一天,初更以后 ...
  • 矿山实践: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1)
    矿山实践 很荣幸能有这么个机会进行这样的一次社会实践,2011年2月22号,我去了位于xx市xx区的xx铁矿,到哪里进行了一次很简单的参观和了解,对这座矿山的历史,发展,现状和它的未来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说实话,我对这座矿山有份特殊的感情, ...
  • 云南十大景点导游词
    大理崇圣寺 各位朋友,欢迎来到"南诏故都,魅力古城"-大理. 大理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素有"文献名邦"之称,大理是白族的聚居地,四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在洱海地区繁衍生息,汉代设县后同中原交往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