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古文二则] - 范文中心

26.[古文二则]

12/27

第七单元

单元学习目标:

1、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增强他们热爱我国古代灿烂文化

的意识。

2、掌握文言记叙的阅读方法;

⑴、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事件。

⑵、根据故事内容思考蕴含的道理。

3、议论性的文言文要用议论文的知识来阅读;

4、诗词在内容和体裁上都具有多样性,多读多背,把握其形象和意境;

26.古文二则

学习目标

1、 了解孟子其人其作品;

2、 能熟练准确的背诵课文;

3、 翻译全文,积累文言知识;

4、 领会文章的严密逻辑;

5、 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6、 了解文言论说文的基本特点;

学习重点:1.2.3.

学习难点:4.5

学习课时:3课时;

学习指导:

一、 基础达标:

1、 知人论世:

⑴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 ,字 ,战国时邹人。中国古代著名

家、 家, 家的代表人物,被儒家尊为“ ”,与孔子合称为“ ”。本文选自《 》,《孟子》是孟子和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⑵孟子的基本主张;

①民贵君轻;②“仁政”;③性善论;④为人主张“养心寡欲”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这是一个受批判的观念)。

⑶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⑷关于孟子的名言或故事:

①“五十步笑百步”;②“揠苗助长”;③“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畎亩( ) 傅说( ) 胶鬲( ) 空乏( ) ....

孙叔敖( )拂士( )筋骨( )教学相长( ) ....

3、 解释下列加点字:

舜发于畎亩之中( )(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 ....

管夷吾举于士( ) 空乏其身( ) ...

所以动心忍性( ) 人恒过( ) ...

征于色( ) 困于心( ) ..

而后喻( ) 弗 食( ) ..

不知其旨也( ) 教然后知困( ) ...

然后能自反( ) 知困然后自强也( ) ....

教学相长( )

4、 翻译下列句子

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

⑵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⑶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⑷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⑸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5、文言知识归纳;

⑴通假字:

①衡于虑: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 ③曾益其所不能: ⑵古今异义: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古义: 今义:

②征于色 古义: 今义: ③所以动心忍性 古义: 今义:

④人恒过 古义: 今义:

⑤举于版筑之间:古义: 今义: ⑥管夷吾举于士:古义: 今义:

⑦而后喻:古义: 今义:

⑧然后知生于忧患:古义: 今义:

⑨虽有佳肴:古义: 今义:

⑶词类活用

①苦其心志: ②劳其筋骨: ③饿其体肤: ④空乏其身:

⑤动心忍性: ⑥行拂乱其所为:

⑦人恒过: ⑧入则无法家拂士: ⑨出则无敌国外患: ⑩死于安乐: 11不知其善也: ○

⑷一词多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 ) .①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 .

征于色( ) .

生于忧患( ) .

然后能改( ) 而后作( ) ...

②然后 然后知生于忧患 ( )③ 而 而死于安乐也( ) ...

行拂乱其所为( ) 舜发于畎亩之中( ) ..

④拂 入则无法家拂士( )⑤发 发于声( )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

⑥是 斯是陋室( ) .

⑸特殊句式: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

②省略句:学然后知不足: ③被动句:

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⑹成语积累:

二、 能力达标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论说文,其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一段作者列举了6位古代名人 ,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为了证明中心论点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请你也举出一些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至少三个)

共同特点:

道理:

事例:

3、品读第二段思考;“故”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第二段与第一段是什么关系?

4、第二段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哪些方面经受磨难?经受磨难的益处是什么?

5、⑴品读第三段:从哪两个方面证明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观点。

“人恒过,然后能改”——“行拂乱其所为”——“能改” 受磨难的好处

——个人成才“困于心,衡于虑”——“必先苦其心志”——“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所以动心忍性”——“而后喻”;

不受磨难的坏处——国家存亡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 ⑵本段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人恒过……而后喻。”这句话论述问题的角度与第二段有什么不同?

⑷“出则无敌国外患,入则无法家拂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论证“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对国家的作用。

6、品读第四段。本段归纳全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点自成一段,鲜明突出。“生”于“死”的强烈对比,强调了艰苦奋斗的生活对人的磨砺作用。人生如此,国家的兴衰也是如此。

7、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其主要内容。

8、概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旨:

9、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如何认识孟子的人才观。

10、品读《教学相长》:

⑴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⑵本文开头写嘉肴的作用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⑶“是故”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⑷“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⑸本文集中论述了 与 的关系问题,说明了

的道理。

⑹用原文填空:本文在论述时先以“ ”作比,继而引入

“ ”,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 ”这个结论。

三、拓展研究:

1、搜集鼓励人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名言警句。至少写4句。

2、艺术特色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论点鲜明;②多用短句,句式较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

补充:孟子语言特色——语言严密而有气势,句式整齐而有变化,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教学相长》:逻辑严密,有条有理,言简意赅。

四、课后练习:

甲: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节选自《史记》,有改动。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而后作( ) ⑵人恒过( )

⑶身自耕种( ) ⑷越王勾践反国(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⑵、女忘会稽之耻邪?

⒊甲文认为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 。

乙文中越王最终灭掉吴国的原因是 。

4、材料链接:近几年来,地震、洪水、暴乱、岛屿争端,我们的祖国遭受了巨大的灾难。我们渴望天佑中国,但我们也深知“多难兴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但今天我们仍然心怀梦想,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多难兴邦”的理解。


相关内容

  • 古文经典励志名句
    古文经典励志名句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4.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 ...
  • 医古文试题
    医古文试题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 (类型说明: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 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 1."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中,"贵 ...
  • 经典诗句古文英译(一)
    经典诗句古文英译(一)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We wish each other a long life so as to share the beauty of this graceful moonlight, even tho ...
  • 初中语文目录(语文)
    七年级上册 1.风筝(鲁迅) 2.*忆读书(冰心) 3.山中避雨(丰子恺) 4.*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马克·吐温) 口语交际--自我介绍与提问 写作--记一件事 写字--楷书与行楷 第二单元 5.回忆我的母亲(朱德) 6.小巷深处(林莉) ...
  • 中央电大[古代汉语专题]期末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专题>平时作业讲评(1) 责任教师 李蕾 简答题 1.为什么说汉字学萌芽于先秦,主要依据是什么? 1.考核知识点:汉字学的萌芽,是绪论第一节的知识点,属于识记部分. 2.常见错误:容易遗漏要点,回答不准确. 3.提示答 ...
  • [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作业一:(涉及绪论.第一章内容) 一.填空 1.<说文解字>:汉字学的创建. 2.所谓"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 ...
  • 洋思中学采访散记_为您服务教育网
    天津市教科院王敏勤教授撰写的<每堂课教师只讲4分钟--洋思中学经验给我们的启示>一文在本报刊发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不少读者电话询问洋思经验的有关问题,如教师只讲4分钟其主导作用如何体现?后进生如何适应这种教学形式?这项教改实验 ...
  • 高考生用甲骨文等古文字写作文续:因偏题得分低
    2009-06-22 07:41:04 来源: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成都) 跟贴 499 条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四川高考生用甲骨文写高考作文,专家发现里面有甲骨文.金文,还有小篆,因为偏题,得分偏低,"大概就只有几分&quo ...
  • 汉代经学的发展
    汉代经学的发展 --今古文经之争 [摘要]汉武帝把儒学奉为正统学说,这一学说的儒家典籍被定为"经".围绕着"经"的研究所形成的学问,称为经学.而西东两汉,在古今经文的认识上,各派学者有不一样的见解,而 ...
  • 试谈激发学生学习古文兴趣的方法
    试谈激发学生学习古文兴趣的方法 作者:叶知煌 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3年第06期 目前,对于古文,学生学得枯燥乏味,学习效率低下:教师教得辛苦繁琐,教学效果不佳.改变这一现状的当务之急是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下面笔者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