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说课稿:风 - 范文中心

大班科学说课稿:风

11/13

大班科学说课稿:风

一、情况分析:幼儿生活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当中,一切东西都会吸引幼儿的心灵,从而焕发起无穷的好奇心,在《纲要》中,科学教育的内容从幼儿身边取材,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风是幼儿在日常触及到的最多的自然现象,本活动通过利用生活中的物体探索风的形成,让幼儿在活动中更为直接地体验风的存在,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引发孩子们对风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

二、说教材

(一)、幼儿园《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要从孩子身边取材,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科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和爱好;重视探究能力的培养;教给幼儿主动探索的技能;发挥科学的教育作用。科学活动《风》就很好地落实了这一教育任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 引导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感知风的存在,快慢、强弱。

2、能力目标 :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 : 让幼儿想象风的奥妙,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培养幼儿从小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这是一次科学活动,其中穿插了一些科学常识教育。但教学仍以科学教育为主。因此,整个教学活动的重点放在尝试感知风的存在上。感知活动通过小朋友与风对话,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尝试的形式是利用材料来寻找看不见的朋友。因此,幼儿动手操作探索风的形成是这次教学活动的难点。

(四)活动准备: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我们作了如下活动准备:

1、 空间准备:操作桌子10张呈直角摆放在侧面和后面,便于操作评价。

2、 物质准备:电风扇、扇子、吹风机、气筒、纸板、吸管、气球、吹气玩具、吹风玩具、 书、雨伞、风车、有关龙卷风的碟片等。

3、经验准备:已经知道空气的存在;活动前在户外感受风。

三、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互动。针对这次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采用了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演示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引起兴趣后第一次操作,主要是探索产生风的趣味性、多样性,让幼儿在看一看、用一用、试一试中获得感知风的存在。第二次操作是试一试、比一比感受。

四、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认识、锻炼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

1、多通道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

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引导幼儿看一看、比一比、学一学、说一说、做一做、想一想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对活动内容产生兴趣。

2、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为了让幼儿对风有更深的印象,采用了游戏体验法,在寻找风朋友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体验、感受风存在的,激发幼儿的探究热情,继而去应发幼儿对风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

期间,还通过幼儿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的方法,表达丰富、多样性的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五、说活动过程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寻找风朋友激发兴趣——自由探索感知风的存在——幼儿动手操作尝试,探索风形成——与幼儿交流探索结果——运用生活经验及观看录象带,感知风对人的好处与坏处,交流有关风的经验——评价总结

(一)激发兴趣(利用找看不见的朋友,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我根据教材实际,创设兴趣情景,来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活动开始,利用问孩子:“你们喜欢交朋友吗?”然后让幼儿闭上眼睛“有个看不到的朋友想和我们班的下朋友做游戏”引发幼儿的兴趣,从形式上、内容上都深深吸引着孩子。

(二)自由探索(幼儿动手操作尝试探索风的形成)

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培养的前提,根据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在第二环节中安排了孩子自由探索活动,我引导鼓励幼儿利用各种物品扇动感觉风,激发幼儿的探究热情,教师在一旁给予支持、鼓励及指导,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

(三)、交流结果(对幼儿获取风的经验进行整理)

在前一过程中,孩子获得经验是零碎的,那怎样进行加工整理呢?在探索活动结束后,幼儿最想的就是把自己所发现的寻找风的方法告诉给其他幼儿和老师,如:她是用什么方法做的?发现各种东西制造出来的风吹到身上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把自己在探索中所得到的经验与老师几同伴讨论交流。为此,在自由探索后我们就通过幼儿介绍,集体讲评的方式,对幼儿获取风的经验进行整理。

(四)丰富经验(利用生活经验和看录像感知风对人的好处与坏处)

引导幼儿回忆自然界的风,运用生活的经验感知风对人的好处和坏处(好处:可以吹干衣服、风力发电、热的时候会觉得凉快等等;坏处:龙卷风会把人吹飞、房子会吹,给人类带来危害等等),为了使幼儿的兴奋点上升,我给幼儿看了有关龙卷风的录像,其动感使孩子感知龙卷风的力量,替代了图片死扳不动的传统方法。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了学习过程的快乐。教师适时赏识又给每个孩子体验到创造的乐趣。此环节较好地将艺术融入了科学,达到比较完美的统一。

(五)评价总结(总结幼儿自己探索到的有关风的经验知识)

在活动过程中,对幼儿进行了情感、语言、能力、动作、发展等多方面的随机评价和阶段评价,总结丰富幼儿有关风的经验知识。并采用幼儿自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达到师幼、幼幼互动作用,以使教育更好地为幼儿发展服务。

(六)活动延伸

关键是引导幼儿持续不断地对风产生兴趣。我把本次活动的物品投放到活动区,这样更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根据这次活动以及幼儿的兴趣、经验和需要,进行生成活动。在活动的组织中我始终坚持以幼儿为主体,以积极的体态语引导幼儿参与活动,用生动的语言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活动中,幼儿思维活跃,始终能围绕活动内容积极思考,从而将本次活动推向了最高潮。最后,让幼儿轻快地走出活动室,到户外寻找风、感受风,结束本次活动。


相关内容

  • 大班科学[动物与天气]说课稿
    大班科学<动物与天气>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设计意图: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幼儿对周围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我选择了<动物与天气>来进行教学,并且小动物又是小朋友们喜爱的,愿意亲 ...
  • 幼儿大班第十一周半日活动安排
    幼儿大班第十一周半日活动安排 分区活动 教师指导区域:美工区:小瓢虫 指导过程: 1. 让幼儿观察范例. 2. 教师讲解制作方法. 3. 幼儿动手操作. 4. 交流分享结果 幼儿自选区域:建构区 美工区 语言区 操作区 体育活动: 1. 幼 ...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我们的骨骼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我们的骨骼 教师:屈老师 一.活动目标: 1.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初步了解骨骼的名称和作用. 2.懂得一些保护骨骼.促进骨骼生长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X光片(手臂.腿.胸部):PPT:脊椎骨.全身骨骼图文字卡:支撑 ...
  • 大班科学教案:轮子变.变.变
    大班科学教案:轮子变.变.变 作者:魏宁    来源:利津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设计意图] 幼儿对轮子并不陌生,从咿呀学语时的玩具汽车到幼儿园路上的车水马龙,可以说轮子伴随幼儿成长.但越是熟悉的东西越是容易忽视.种类繁多的轮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
  • 好玩的扑克(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好玩的扑克(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方法让扑克牌站立起来,感知力与平衡的关系. 2.学习记录实验结果并乐于大胆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在探索扑克的多种玩法中锻炼求异思维,乐于合作探究. 活动准备 1.牌人手二十张: ...
  • 幼儿园大班教案:生豆芽
    幼儿园大班教案:生豆芽 更多有关"自然角"精彩内容,请关注教师网2012年专题-- 抽到这个活动内容,我想起了前些日子发生在我们班里的一件事情,我让幼儿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布置我们的自然角,幼儿兴致特别高,第二天纷纷收集玉 ...
  • 大班科学-地球清洁工.
    大班科学<地球清洁工> 活动目标: 1.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几种动物对地球的清洁作用. 2.能用比较清晰.完整的语言介绍动物清洁工的本领. 3.了解动物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懂得爱护小动物也是保护环境的行为. 活动准备: 1.请幼 ...
  • 大班科学:传话筒悄悄话的故事
    幼儿园教案大全 开始部分:师幼一起做律动<智慧树>.请各位智慧宝宝坐好,听一段音乐<斗牛士>师:"好听吗?""你是怎么听到的?""那么你用眼睛看到了吗,用手摸到了吗? ...
  • 大班科学活动:好玩的皮影戏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皮影戏,感知皮影戏的特殊艺术风格. 2.通过操作皮影戏,感知光和影子的关系,了解影子形成的基本原理. 3.细心观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皮影的喜爱,萌发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皮影戏的录像2.皮影戏的操作 ...
  • 幼儿园教案设计大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叶子
    创新综合活动<各种各样的叶子>执教:王益瑗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探索叶子的多种特征,并初步了解叶子的作用. 2, 知道幼儿学习按物体特征进行分类的方法. 3, 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活动准备: 1, 各种叶子 2, 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