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会史考试复习题 - 范文中心

中国教会史考试复习题

07/19

中国教会史考试复习题

一、 名词解释:(15分) 10选5

1、景门:教会 景寺:教堂 景尊或景日:崇拜的对象。 景教:正大光明的宗教。景法:教规 景风:教义传播 景力:传播的效果。

2、也里可温

答:(1)蒙古的景教徒就被称为“也里可温”,也称为“阿勒可温”。也里可温是蒙古语,意思为“蒙福的人”“有福缘的人”。也有人认为这个词的意思是“信奉上帝的人”或“上帝之子”。

(2)指元代的景教和天主教,也是对元代基督教的总称。

3、马薛里吉思

答:(1)他是蒙古人,出生于中亚的撒马尔罕,是景教盛行的地方。家中世代行医,外祖父曾是宫廷的御医,治好过太祖皇帝太子的病,他因此为官。公元1277年,成为一名权利很大的地方官。后来,他因做异梦,辞官建立礼拜堂。在1278-1282年,他在镇江建堂六所,在杭州建堂一所。同时开展了很多社会事工,其中有两所还设有慈善机构,(如“义阡慈善机构”为没人认领的死人安葬。)此举受到赞赏,当时得到皇帝赏赐30顷官田,34顷民田来供养这七所教堂。

(他是蒙古人,做异梦后全身心的奉献,建堂,开展社会服务事工,维持教堂。)

(2)“大兴国寺碑”的碑文记载马薛里吉思的事迹。

4、柏朗嘉宾(1182—1252)

是意大利人,方济各会修士,1245年受教皇英诺森四世指派寻求阻止蒙古大军西征的可能,在这个总任务下,教皇还希望他刺探蒙古人的军情,打探蒙古人是否信奉基督教,蒙古军的统帅是否就是传说中的“长老约翰王”。

他当时65岁高龄。(他们从法国的里昂出发,横穿欧亚大陆,于次年的2月进入到蒙古统治区,7月到达蒙古的首都和林。)11月13日,见到皇帝的定宗贵由汗。并呈上了教皇致蒙古皇帝的两封书信。1247年,柏朗嘉宾带着定宗的书信和他了解到的情况回到了法国。

5、卢布鲁克

他于1253年5月7日从君士坦丁堡出发,同年12月27日到达和林。1254年1月4日和5月24日他出访面见宪宗,希望蒙古人出兵进攻穆斯林,宪宗蒙哥没答应,他又请求留居蒙古传教,也没允许。他不得不返回,于1255年8月15日到达的黎波里。由于当地主教不许他回法国觐见教皇,将出使蒙古见闻及宪宗之复函一并转呈教皇圣路易。他克称自己立志传教,但未如愿。《卢布鲁克东行记》记载了景教在蒙古流行的情况,对于研究中国基督教史很有价值。

6、蒙高维诺 (1247——1328)

答:在1305年的书信中 是意大利人,方济各会修士。

(1)关于工作的开展 他与1294年抵达北京,见到了皇帝,(完成了其作为朝廷使节的使命)但他想在北京传教,这引起了北京城的景教徒的反对,但蒙高维诺最终还是在北京开展了他传教工作。

(2)介绍他的传教成果,包括五项内容:

第一,建了一座礼拜堂和一座钟楼,并且正在筹建第二座礼拜堂;

第二,已经为大约六千人施洗。他说,如果不是景教徒从中阻拦,他大概已经为超过三万人施洗了。 第三,他买了40名7至11岁的男童,教他们拉丁文和礼拜仪式,到他写信时,已经有11人学会

了礼拜仪式,可以单独领礼拜了;

第四,将《新约全书》和《诗篇》完全翻译为蒙古文,并计划开始着手翻译祷文;

第五,使景教徒好王阔里吉思一家改信天主教,并在其帮助下,克服了景教徒的百般阻扰,在北京

站稳了脚跟。

7、庚子教难

答:庚子教难也称为“义和团运动”,是 1900年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所有在华西方人所进行大规模的暴力运动,这不是一场单纯的反教运动,基督教死亡人数众多,这次震惊中外的运动,既是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也是天主教、基督教两个西方宗教同社会民众冲突积累半个世纪后的一次大爆发,这是中国教会的重大悲剧。在义和团运动中,有240多名外国传教士及2万多名中国基督徒死亡;也有许多与教会无关的中国人被杀害,数量远超被害教民;死亡的义和团拳民、义和团支持者以及其他中国人也不计其数,1901年9月7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从此,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8、汤若望

答:汤若望(1591——1666)他是德国耶稣会传教士,他先学习汉语,1622年进入中国,1623年在北京工作。一方面是由于汤若望的天文学知识,另一方面由于他与顺治的关系,为传教事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1)汤若望在明末的活动

1进入历局,完成历书的修订;○2三次成功预示日食的时间;○3铸造20门红夷大炮。 ○

(2)汤若望在清初的活动

11644年4月25日护卫教堂; ○

2同年6月6日保护教会的财产及科学仪器; ○

3汤若望仍参与明政的修历工作。 ○

4顺治皇帝三次封赏他,尊称他为“玛法”和“通玄教师”○,亲送匾额“钦崇天道”。

9、 马礼逊

答:马礼逊(1782—1834)

1782年1月5日出生于英国,1804年5月,申请成为外国传教士,1807年1月8日,在伦敦苏格兰教会接受圣职。同年前往中国,9月抵达广州,当时他仅二十五岁。

马礼逊是中国基督教的先驱,是将新教传入中国的第一人(传教士),按立第一位华人牧师)(梁发),创办第一家英文报。

马礼逊着力于文字事工,带领少数华人归主, 1814年7月16日,给第一位华人蔡高施洗。他在世时,有二十三位牧师受他影响来华传教。

译经:1810年—1819年11月,译完全部圣经。

著作:《神道论赎救世总体真本》、《问答浅注耶稣救法》《养心神诗》《祈祷文赞神诗》《米怜言行录》、《杂文编》、英文《华英字典》等。

他是中国基督教教育事业的创办人,1818年,在马六甲开办了基督教一所华人学校——英华书院,中国第一份月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就是在此印刷的。

他与人合作,开设诊所,为华人治病。

10、五年运动

答:1929年春,华东、华南、华西及辽北、中华基督教总会在杭州召开全国基督教大会,提出“五年奋进布道运动”,简称“五年运动”或“五运”,强调从提高信徒的灵性做起,口号是提出“求主奋兴你的教会,先奋兴我”的口号,期间出版了《中华归主》《真理与生命》《真光》,五年运动较受乡村教会欢迎,对城市影响不大,总体收效不大。

二、简答题: (10分) 8选2

1、请简述中国教会史的历史时间分期和新教传入中国后的时间大致分期?

答:(1)中国教会史的历史时间可分为四个时期。

唐朝景教 ( 公元635——845年)

元朝 也里可温教 (公元1271——1368年)

明清两代的天主教 (公元1582——1720年)

新教在华传播 (1807年 —— 至今)

(2)新教传入中国后大致的时间分期。

答:(1)1900年以前

11807年——1860年 准备时期(也称草创时期) ○

a.1807——1842年 准备前期 传教士可以居住的地方只有广州; b.1842——1860年 准备后期。 21860——1900年 广传时期(发展时期) ○

a.1860—1877年 发展时期 b.1877—1900年 发展后期

(2)1900年以后

11900—1949年 是中国教会史上最为复杂的一个时期。 ○

a.1900—1922年 黄金时期 b.1922—1927年 非基运动时期

c.1927—1937年 本色教会时期 d.1937—1949年 动荡时期 (发展停止阶段)

21949年——至今 ○

A 、1949—1980年 隐忍阶段

B 、1980—至今 适应阶段 a.1980—1988年 教会恢复时期 b.1988— 至今 神学思想建设时期

2、基督教最早传入中国是哪年?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为什么学者认定基督教是在这时传入中国

的?请说出景教碑的全称及作者,发现时间和地点?

答:(1)根据景教碑的记载,贞观9年,即公元635年传入;当时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

(2) 全称: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其作者是参与平定安史之乱的景教高僧景净。

时间和地点: 1625年3月,西安郊县的周至。

3、唐朝景教汉语文献分为哪两类,它们分别是什么,有何不同?

答:景教汉语文献可以分为经文和颂文两类。

不同:经文,主要是指教义的阐释和圣经的译文;(圣经经文和教义有关的解释)

颂文,是指以赞美感谢等诗歌为主的文献,类似于我们今天的赞美诗。

(以感谢和赞美的赞美诗)

4、简述历狱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答:

(1)原因:

1顺治皇帝的去世;○2钦天监内部的矛盾; ○3守旧与改革的矛盾; ○4中西文化传统观念的冲撞。○

(2)经过:

1发起教案人——杨光先是安徽人,名门之后,祖父是礼部尚书,他生性好斗,思想保守; ○

21659——1660年他先后两次以平民的身份上书顺治皇帝,○1664年第三次针对汤若望发难,在“请诛灭邪教状”列三大罪状:a. 重修历法篡权;b. 历法中有话谋反;c. 广布信徒,图谋不轨。 31664年9月15日状子递到礼部,第二天提审。 ○

初判:a. 汤若望革职,与其他传教士官员一起交给刑部处理;

b. 在京师以外的26位传教士,全部召回北京看管;

c. 汤若望判处绞刑,其余传教士各廷杖一百,驱逐出境。

41665年1月京师将要发生月食,验证了西洋历法。 ○

二判:汤若望李祖白等凌迟处死,另外5人斩立决,禁止天主教传播,废除新历,恢复旧历。 5地震改判,4月16日,判决书送到孝庄太皇太后手中。当时因有地震发生,太皇太后趁机严斥○

辅政大臣。

5月17日终判:汤若望无罪释放,五名信教的监官被杀,还有一些信教官员被革职,汤若望于1666年8月15日去世。

6康熙新政以后,对传教士重用,南怀仁上书为汤若望平反,获准,杨光先死在回乡途中。 ○

(3)结果:

历狱后,宣布禁教,废除新历,恢复旧历;南怀仁于1676年被任命为耶稣会会长,从康熙新政开始。因康熙对南怀仁的重用使天主教再一次的复兴。

5、简述南京教案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答:(1)原因:

1他的继承者们并不像他那样谨慎,以为完全可以在中国放手传教了,于是他们采取了许多大胆、○

冒进的传教方法,引起了许多完全不了解基督教的士绅阶层的怀疑,加上从中有人煽风点火。 2他的继承者龙华民起到了反作用,○更加了激化了矛盾;王丰肃于1611年在明孝陵建起了新教堂,还把南京城分为三个片区,这些举动都引起士大夫的不满。

31610年12月,钦天监官员预报日食发生错误,徐光启借机说服皇帝,邀请传教士参与钦天监的○

修历工作。这就导致了那些老牌的钦天监官员被闲置了起来,失去了朝廷对他们的信任,他们组织起来,要求提高地位,增加工资,以便挽回面子。皇帝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便停止了传教士们修历的事情。但是,传教士与这些士大夫们的裂痕已经产生,1616年,这种冲突终于爆发。

(2)经过: 1616年5月、8月、12月,沈漼连续三次上书弹劾传教士,从而引发了南京教案。

(3)影响:南京教案的涉及面非常广,几乎所有在华的传教士都受到了冲击,不过大多数人的命运还是比较好的,皇帝关于驱逐传教士的谕令,没有得认真的执行。事实上,在此期间,只有四名传教士被遣送回澳门,他们来自南京教区的王丰肃、谢务禄,和来自北京教区的熊三拔、庞迪我。王丰肃和谢务禄在教案爆发期间,受苦最多,他们遭到严刑拷打。未等他们伤口愈合,沈漼就派人

押送他们去广州。他们两人坐在囚车中,受尽了折磨。一个月后才到达目的地。熊三拔和庞迪我的遭遇要好得多,他们是在完全自由的情况下到达广州的。他们到广州不久,就被送回澳门。不过后来,王丰肃更名高一志,谢务禄更名曾得昭又秘密进入中国传教。

南京教案使中国天主教传教事业受到了很大的挫折,一度沉寂了下来。但是从1624年4月19日,发动南京教案并一直非常仇视传教士的沈漼去世,同情耶稣会士的官员得以重新掌权。从此,南京教案的影响才开始慢慢消退。

6、1860—1900年间,教案的特点是什么?这时期导致教案频发的原因是什么?请列举三个教案的名称?

答:(1)特点:在这个时期中,教案涉及到的方面更为广泛,不但涉及到晚清政治、外交,也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习俗、中西文化交流等诸多方面,虽然随着中国门户的开放,传教士们的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对于基督教不是归信,而是仇教和反教。

(2)原因:

1传教士的霸道; ○2人民的无知; ○3清政府的纵容; ○4士绅与基督教的利害冲突; ○

5教会本身的问题; ○6反教谣言众多; ○7反教是民族主义的刺激和爱国主义的高涨; ○

(3)青浦教案、扬州教案、天津教案。

7、简述戴德生与李提摩太传教策略的不同之处,并说明他们给你哪些启发?

答:(1)不同之处:

1戴德生是主张采用直接传教法的保守派,而李提摩太是主张采用间接传教法的自由派; ○

2戴德生的传教对象是中国广大贫苦的百姓,而李提摩太的传教对象是政府中身居要职的仕宦; ○

3戴得生为首的保守派传教目的就是为了要拯救中国人的灵魂,○不关心中国社会的政治变革;而李提摩太为首的自由派传教目的则由原来只重视“个人得救”转为重视全民族的整体得救。 4戴德生采用入乡随俗的传教方法,为吸引中国人,内地会还采用为人免费看病的方法,他们没有○

将文字事工放在首位,对传教士不要求高学历,不要求受正规神学训练;李提摩太更注重办学会、翻译书籍、办报、办教育来影响中国的知识分子,而戴德生为首的不赞成以教育代替传福音,所以没有办正规的医院和学校。

5戴德生对尊孔祭祖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认为这是偶像崇拜;而李提摩太对中国人祭祖的礼仪十分宽容,认为并非拜偶像,并且他们对儒家经典表现出一种尊重的态度,提出“孔子加耶稣”、“以耶补儒”的传教方式。

8、简述中国教会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主要活动?

答:抗战期间,教会做了大量的工作:

(1)救济难民;

1932年淞沪战争起,救济难民建立临时收容所,呼吁全市教堂腾出空屋。抗战全面爆发后,教会成为难民收容所。

(2)军人服务

包括医护工作,对伤员照顾,为军人洗涮缝补,向他们宣教。

(3)基督徒的各种救国运动

成立了各类的救国会,1934年发起成立了救国团体,组织中国基督徒公民委员会。

(4)国外宣传与联络工作

中国教会利用各种机会,不断向国际社会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在华犯下的种种暴行,以取得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

(5)边疆服务工作

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服务区,从事教育、医药、宣教和其他服务性工作。开办了医院和小学,还办了夜校和识字班。

这一时期,基督徒的种种爱国行动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好感,不少人改变了对基督教的看法,

三、问答题: 4选2

1、利玛窦的著作有哪些?至少列举五个。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个,为什么?他的传教策略有哪些? 答:利玛窦 (1552——1610)

(1)利玛窦的著作有《交友论》、《天主实义》、《二十五言》、《畸人十篇》、《辩学遗牍》、《西国记法》、《西琴曲意八章》、《斋旨》、《四元行论》、《基督教进入中国史》(即《利玛窦中国札记》)。

(2)其中最重要的是《天主实义》,

(3)原因:该书是研究利玛窦思想最重要的史料之一。对于今天的神学家来说,其意义:在于第一次系统的向中国人论证上帝的存在、灵魂不朽、死后必有天堂地狱之赏罚,并向中国人指出个体救赎之路;对一般研究者来说,此书之意在于它是中西文化史上第一部根据所谓自然理性以儒释耶,同时又以天主教批判儒释道的著作。

(4)利玛窦在华传教的策略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两个字——适应(入境随俗)。其具体表现包括几点: 1上层路线 ○

利玛窦意识到当时中国的环境下都是士大夫阶层,他要争取士大夫的同情和接纳,之后他改改僧为儒,与有影响力的士大夫结交,努力钻研儒家典籍,增加士大夫对教义的认同感。

2礼仪制度方面的调和与变革 ○

利玛窦经观察和思考,发现祭祖、祭孔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是非常重要而且沿袭已久的传统礼仪。 调和:利玛窦试图把基督教信仰和中国礼仪调和,主要针对祭祖、祭孔,他认为这两样都不属于偶像崇拜,他们是为了传承中华民族“孝”的美好品德,教导子孙和无知的人孝敬父母;认为他们不是祭拜死了的人,更多的是表达人们崇敬的心情,敬其为人师范,没有崇拜的观念在里面。

变革:利玛窦对天主教本身的一些宗教仪式也作了适应性的变革,以求获得天主教在中国的适存、发展。他还注重培养中国本地的神职人员,将弥撒书、礼仪和每日祷告翻译成中文。并请求罗马教廷准许,使中国神父可以使用方言——汉语举行弥撒和施行圣礼

3学术传教 ○

利玛窦清醒地意识到,中国不是他表现口才的地方。所以他选择了一种以著作传教的方法,即所谓“哑式传教法”。他认为书本传授所能达到的效果远远超过于口传,在他看来,中国人似乎是一个重视觉而轻听觉的民族。在他看来,以著作传教的效用极大。人不能去的地方,书籍却能进去,基督的真理可以明明白白地由字里行间,渗入读者的心内,较比用语言传达更为有效。

4科技传教 ○

2、 “中国圣教三柱石”是指谁而说,请简要概括他们入教后的工作及对信仰的认识。

答:是指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三人而说。入教后的工作及对信仰的认识如下:

(1)徐光启 1562——1633,

A 、入教后的工作:1605年开始与利玛窦共同翻译《几何原本》,到1607年翻译完了前六卷。与熊三拔合作,翻译了不少科学书籍,最著名的是《泰西水法》。在南京教案的时候,他积极的保护传教士,如郭居静。他上疏皇帝,为传教士辩护,就是著名的《辩学章疏》。罗光主教总结徐光启的一生有如下美德:齐家、重农、抗倭、治水、爱护教会、尊敬神长、热心事主。

B 、信仰的认识:他认为崇敬上帝是基督教的根本;拯救人的身体、灵魂是基督教信仰的关键;基督徒在世的道德要求是“忠孝慈爱”;悔改是一个人接受基督教信仰的第一步;基督徒要不断的忏悔,努力成圣;基督徒的一切努力都在于上天堂享永福,躲避下地狱遭永殃。他认为,天上地下的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也在上帝的掌管之中。

(2)李之藻 (1565—1630)

A 、 入教后的工作:积极从事教会事工。如:1611年,帮助传教士郭居静和金尼阁在杭州传教;1625年,读景教碑后肯定景教为基督教。1629年,编辑刻印了中国第一部天主教丛书,取名《天学初函》。 B. 信仰的认识: 称基督教神学为“天学”,主张“天儒合一”。

(3)杨廷筠 (1557—1626)

A 、入教后的工作:积极从事公益事业,主要有四项工作:

第一,兴办“仁会”,也就是慈善团体,他组织杭州的富户,向穷人施舍衣服、粮食、医药等; 第二,设义馆,称为“仁馆”,把那些无力上学的孩子召集起来读书识字,他还亲自给他们讲

授伦理道德;

第三,设立公墓,收殓那些无人收葬的弃尸,后来渐渐成为传教士墓地;

第四,刊刻圣书。

B 、信仰的认识:他的灵性修养包括爱人、克己、忍辱。他理解的天主教教理主要有“两端”,一是

爱神,一是爱人。他也是把“天学”放在儒家文化的处境中来思考。他提到了人与天的几层关系。一是“本天”,就是本乎上帝;二是“知天”,因为人本乎天,所以要知道天;还有两个是“畏天”和“敬天”。

3、1807—1842年,来华传教士的事工主要集中在哪几个方面,请举例说明。

答:事工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1)文字事工:如圣经翻译、祈祷书、中文刊物、宗教杂志等。

(2)教育事工:如英华书院、中国儿童学校、广州基督徒联合会、中国益智会、马礼逊教育协会等。

(3)医药事工:传教士们都有初步医疗知识,如博济医院、中国医药会等。

4、非基运动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答:背景:

(1)知识分子反教的思想根源

二十世纪初中国形形色色的理论分析,都是崇尚理性、民主、自由、博爱、科学等精神。 五四运动之后,知识分子被政治化,体现:一个是彼此的分裂,知识要求迫切行动的方案。马上产生救国的方案。

(2)新文化运动无神思想的传播。

从1915年陈独秀创办的青年杂志开始,性质是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反对封建主义,大量提倡民族与科学。实事求是的民族精神。新文化运动产生后,对于孔教和其他所有宗教的批判。

(3)少年中国协会成立。

本着科学的精神,创造少年的中国,产生于成立初期是否能够接纳有宗教信仰的人,展开的宗教讨论,结果有不同的观点:对基督教批判言辞激烈。由学术慢慢转向政治。

经过:分两大块,第一次与第二次。

第一次的导火索,原因是1922年4月4到8号就召开会议,引发第一次的非机运动,打响非基运

动的第一炮,刊登文章,中国青年第四号发表一系列的。3月20日成立了非基督教大联盟。开始在广东的报纸刊登文章,汪精卫的影响最大。会议如期举行,在会议召开当天,1922年4月4日,李大钊发表宣言;报纸刊登后,全国成立了至少23个反基督教的组织,但是第一次在5月沉寂下来,告一段落。

第二次1924年4月三一会与校方的冲突引发第二次非机运动。

这次核心目标,反对不平等条约,收回教育权。

1924年圣诞前,五卅惨案发生,全国第七代表大会,指挥北伐。国共两党合作出现危机,412青岗

运动,渐渐进入尾声。蒋介石结婚后,归入基督教,1927年11月非基运动落下了帷幕。

影响:(1)是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自发起开始有众多群众参与(2)是大部分知识分子共同的思想

(3)不采取暴力,以理性,演说回答。

四、论述题 15分 2选1 (600字)

1、 在礼仪之争中主要涉及了哪些方面的问题?你认为现阶段是否还存在这些问题或与之相类

似的问题,请谈一谈你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答:礼仪之争涉及三个问题:

(1)崇拜对象的称呼

关于上帝的称谓,耶稣会译为“徒斯”,罗明坚译为“天主”,利玛窦开始也采用了这一译名,后来他们主张“天主”、“上帝”、“天”三者并用,龙华民、庞迪我等少数传教士们反对使用这称谓,主张用“徒斯”,方济各和多明我会认为只能译为“天主”,不能称“上帝”或“天”。

(2)关于祭孔祭祖

利玛窦认为祭孔祭祖只是中国人向先哲和先辈表示景仰和孝思的活动,不属于宗教仪式和活动,不应当禁止,否则,是不尊重中国人的文化传统,挫伤中国信徒的民族自尊心,会妨碍传教工作的开展;多明我会和方济各会坚决反对中国信徒参与祭孔祭祖活动。

(3)关于信徒参加迎神赛会

迎神赛会在中国农村是一种集体活动,耶稣会对此采取宽容政策,这种举动引起了多明我会和方济会的不满与攻击。

2、有人认为:基督教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根据所学的内容,请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答:(1)近代西方宣教士来中国的时间与西方列强进入的时间是一样的。传教士虽大部分反对鸦片贸易,但他们不但不反对还参与不平等条约,有部分传教士参与中外的谈判和条约的制定,并出任驻华使节,如,马礼逊曾做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翻译。郭实猎于1840年鸦片战争时,曾经在英国军队担任翻译官。卫三畏于1856年,在美国驻华使馆做官员,并于1858年,参与签订《中美天津条

约》。还有的发表大量文章支持对中国的侵略,甚至放弃传教工作,专门从事外交和政治。传教士的参与都含有传教利益的因素,传教士利用政权、利用侵略战争达到传教目的,使中国的百姓对信仰造成负面影响。

很多传教士认为随着列强势力进入中国,所定的这些传教保护条款是神的开路,如:雅埤理“鸦片战争跟列强进入中国,是神用来打开中国大门的手段。”裨志文“上帝的旨意受到推行,不再受到阻扰。”确实有部分传教士和教民,利用条约的保护特权欺压当地百姓。

(2)传教及各种关联的活动和建置,都已成为不平等条约保护下合法行为。他们将传教工作系于不平等条约之上,传教受政治力量的保护,所造成的祸患及种下的仇恨却是难以胜数的。不但使基督教给国人以洋教的附生的印象,无法嫁接入中国文化之中,更不幸的是,它让国人误解及指责基督教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以致于人们认为:多了一个基督徒,就少了一个中国人,因而产生很多反对基督教的运动。

(3)若只是为了完成使命,而不考虑别人感受,不讨神的喜悦,服侍人先考虑侍奉是否会带给别人好处,不能只求自己的好处,神只是借着传教士将福音带入中国,但他们参与不平等条约,不符合神,有差别。上帝可以借助任何人来完成他的旨意,而关键在于人是否可以按神的旨意去做事,达到神的目的。


相关内容

  •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考博参考书目导师笔记重点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考博参考书目导师笔记重点 一.招生目录.招生方式.考试内容(每名博士生导师原则上招收1名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不再赘述.)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 01比较民商法 0301Z3 比较法学指导教师高祥柳经纬刘承韪招生方式申请审核 ...
  • 关于大学生如何高效学习诚信考试的几点思考
    摘 要: 近年来大学生考风考纪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大学生的诚信危机随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考试只是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评价手段广泛运用于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和对教学效果的检查.总结.考试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 ...
  • 20XX年,学法网,司法考试复习方法及技巧word版
    司法考试真题各科分值统计列表 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各科分值统计列表. 司法考试真题是司法考试复习的重要资料,更是复习的指示标,为此法律教育网整理了2011年司法考试各科分值分布,供2012年司法考试考生复习参考. 备注:2011年卷四 ...
  • 事业单位复习考试策略
    考点 考点题型.所占分值详解及复习策略 必考内容,非常重要,一般占 5-10 分,总结 2013 年上半年的各 1.时政热点 地考试情况,分值比以往更大些,这部分我们做了精心准备,题 部分 库一周一更新,时政热点常识非常好记,题型简单,所以 ...
  • 20XX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特点及搭配建议
    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特点及搭配建议 来源:考试吧(Exam8.com) 2010-11-7 17:01:34 [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模拟考场 雷博优秀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之一www.lehmanbrown.com 雷博国 ...
  • 安徽省20**年高考新政策及备考建议
    安徽省2015年高考新政策及备考建议 今年高考怎么考?有哪些变化?随着昨日安徽省2015年<考试说明>的陆续发放,这个疑问也找到了答案. 和去年相比,今年高考不论是考点还是题型都以"平稳过渡"为准则,只有一些 ...
  • 20**年广西柳州市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大全
    2015广西柳州市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大全 2015年广西公务员招考公告信息|海量笔试复习资料及真题下载:2015年广西公务员笔试课程:http://bm.huatu.com/zhaosheng/gx/gwybs.html 2015广西公务员 ...
  •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复习详解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复习详解 今天凯程老师详细的详细给广大考生讲解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复习内容,同时文章也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就业,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辅导,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参考书,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专业课.凯程就是 ...
  • 20**年南京大学MTI英语翻译硕士真题解析
    才思教育网址:www.caisiedu.com 2015南京大学MTI 英语翻译硕士真题解析 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研究生,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真题,方便大家准备考研,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
  • 6个月通过注册会计师
    会计是零基础,6个月通过了注册会计师的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5门课 资料下载: 里面几乎什么资料都下的到 这个论坛8错 我3月前有关CPA资料都是这里下载的 朋友推荐的 东奥的 中华会计网校 以下链接是网上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