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品房需求及收入弹性分析 - 范文中心

中国商品房需求及收入弹性分析

05/31

中国商品房需求及收入弹性分析

一、商品房的含义

商品房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经营资格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包括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后经营的房屋,均按市场价出售。

其价格由成本、税金、利润、代收费用以及地段、层次、朝向、质量、材料差价等组成。另外,从法律角度来分析,商品房是指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可在市场上自由交易,不受政府政策限制的各类商品房屋,包括新建商品房、二手房(存量房)等。商品房根据其销售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外销商品房和内销商品房两种。

商品房只是特指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由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开发的,建成后用于市场出售出租的房屋,包括住宅、商业用房以及其他建筑物,而自建、参建、委托建造,又是自用的住宅或其他建筑物不属于商品房范围。它是开发商开发建设的供销售的房屋,能办产权证和国土证,可以自定价格出售的产权房。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1998年以前,住房实行实物分配,住房是配给物,不是商品。1998年我国实行全面住房制度改革,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和商品房供给模式,房地产进入市场流通,成为商品。所以我们在测算商品房需求弹性时,只有98年之后的数据才能拿来计算。因为从那时开始。

商品房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的商品。

二、需求弹性的含义

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简称为价格弹性或需求弹性,它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即Ed=(△Q/Q)/(△P/P)

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

商品需求划分为五类:完全无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富有弹性和无限弹性。

三、商品房的需求弹性测算

根据中国统计局发布的年度数据中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中的商品房销售面积与平均销售价格,计算出商品房数量增长率与价格的增长率,进一步算出需求价格弹性(这里用的是弧弹性)。如表一。 四、商品房的收入弹性测算

根据中国统计局发布的年度数据中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出商品房数量增长率与收入的增长率,进一步算出收入弹性。如表二。

表一 2004-2013中国商品房需求弹性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房价在十年的时间里翻了一番。那大家肯定认为:涨得这么快,而且看测算出来的弹性,大部分年份都是大于1的,商品房应该是富有弹性的商品。但这完全是大家的主观想法,事实是怎样的呢?根据表中的数据,我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商品房价格的上涨并没有使消费者的需求减少,反而是价格涨得幅度越大,需求量也增加得越多。唯一有一年商品房降价,也就

是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商品房的需求也没有按照需求定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反向变动的关系,即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多;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少)表述的那样增加,反而减少了。总的来说就是,中国商品房的需求不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加,也不随着价格的升高而减少。从这一点上来说,消费者对于商品房的需求是相对无弹性的。商品房需求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特性,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收入增加使需求曲线发生了移动,即使价格升高,新的价格对应的需求量比变动之前价格对应的需求还是要高。所以商品房价格升高,还是没有使需求减少。我国近些年来经济发展很快,居民收入普遍提高(由表二可以看出),所以需求也随之上涨。2、住房可以看成是必需商品,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看成吉芬商品(是一种商品,在价格上升时需求量本应下降,却反而增加。所谓吉芬商品就是在其他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当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增加,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减少,这是西方经济学研究需求的基本原理时,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吉芬对爱尔兰的土豆销售情况进行研究时定义的),因为它在人们生活中十分重要而且几乎找不到替代品,所以当其价格升高时,人们并不会减少对它的需求,反而会增加这方面的支出。3、许多消费者买房并不是因为他们自身的需求,而是作为一个投资项目,希望以此获利。这进

一步增加了商品房的需求,造成了供不应求的假象。4、心理因素,许多消费者有“买涨不买跌”的心理,房价上涨时,由于担心它会进一步上涨,即使价格早已超出正常水平,消费者也只能强行消费,这又进一步刺激了房地产市场,抬高了商品房价格。 四、结论

中国商品房的需求是相对无弹性的,价格的变化并不能使需求朝反向移动。房地产价格上涨的一部分原因是人民收入的上涨。所以政府不能一味的限制房地产价格(就算限制了价格对需求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因为房地产也有自己合理的上涨区间,并不是说房价涨了就一定是坏的,从一个侧面也反应了人民生活的改善。而应该在商品房供给等一些源头方面下功夫,才能解决房地产过热的问题。


相关内容

  • 经济学基础课后习题
    制度篇 第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发展生产力 一. 填空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 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 .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开始,到 为止,最少需要 时间 二.单 ...
  • 西方经济学多选题
    20世纪初期,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的特点有(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作为独立学科正式分开,2凯恩斯主义占据主导地位,3提出了垄断竞争理论,4提出了序数效用理论) 按竞争与垄断的程度,我们将市场分为(A.完全垄断市场 B.垄断竞争市场 C.寡头 ...
  •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及变化趋势分析
    第43卷第3期2009年 6嚣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ofHe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 V01.43lun. No.32009 文章编鼍:1000-2340(2009)03-0343-05 中国农村居民消 ...
  • 企业定价策略
    企业定价策略是指企业在充分考虑影响企业定价的内外部因素的基础上,为达到企业预定的定价目标而采取的价格策略.制定科学合理的定价策略,不但要求企业对成本进行核算.分析.控制和预测,而且要求企业根据市场结构.市场供求.消费者心理及竞争状况等因素作 ...
  • 国际收支理论
    第6章 国际收支理论 国际收支理论是国际金融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这一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可以有助于对各国宏观金融政策的认识,也为一国宏观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国际收支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关于国际收支的决定问题:二是为实现 ...
  • 中国农业大学专升本网上作业(农业经济管理)
    1.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生物体,获取的是( ) A.植物产品 B.动物产品 C.食品 D.动植物产品 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D 2.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 ) A ...
  • 西方经济学(工商管理)实训版答案
    第1题: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需求量减少) 第2题: 某卫生组织宣称食用某种水果可以防癌,在这种情况下,该种水果的销量大增,原因可能在于(消 费者增加对该水果的偏好) 第3题: 消费者收入增加对劣质商品的需 ...
  • 宏微观经济学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IS-LM模型研究的是:(在利息率与投资变动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利息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IS曲线的斜率:为正 IS曲线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国民收入与利息率间的关系 ...
  • 电大西方经济学考试题库(多选)
    A 按照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减少会使均衡国民收入减少,这种情形的总供给曲线应是(A.短期总供给曲线 C.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 A 按照价格上涨幅度加以区分,通货膨胀包括(A.温和的通货膨胀B.奔腾的通货膨胀E.恶性的通货膨胀) ...
  • 市场划分为四种类型
    1.需求的概念:指消费者在某个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它以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为基础. 2.需求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Ed=ΔQ/Δp×P/Q).需求的收入弹性(Ei=ΔQ/ΔI×I/Q).需求的交叉弹性(Exy= 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