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 - 范文中心

商鞅变法·

10/24

《商鞅变法》教学详案

——2014级1班李洁霞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川教版初一上学期第二专题第八课,本课主题是“商鞅变法”。 1. 从本课分析,本课分为“秦孝公求贤”、“商鞅主持变法”、“秦国的变化”三个子目,即分别讲述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2. 从本专题分析,经过夏商周的兴亡、春秋战国的争战,反映了当时“乱”的历史特点,本课通过商鞅变法突出“变”历史的特点,使得历史特点能更全面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3. 从全书分析,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是秦朝能够实现大一统的坚实基础,所以本课是为下一专题奠定基础,也是整个古代史的重要一章。

二、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初一上册的学生。

1. 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常识,但是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认识程度有限,难以深入,容易流于表面。

2. 初一学生没有经过正式的历史学习,生理和心理特征都远未成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也很有限。

3. 初一学生已经开始有自己的独立思维和认知意识,教师应对此予以尊重,并恰当的加以引导。

4. 初一学生具有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但达不到全面系统的要求,教师应应予以适当的帮助。

5. 学生前面已经经过一个专题的学习,对历史学习有一定认识与概念。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1了解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并认识到其必然性;○2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3知道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变化及其重大意义;○4明白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展示图片与史料教学,培养从历史图像和历史文物中提取有用信息以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2通过分析商鞅变法原因、措施、影响以及变法成功的原因,培养和提高分析能力;○3通过学习商鞅变法的时代大背景对商鞅变法的作用,掌握分析事物因果关系的一般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改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正确对待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改革,增强对国家、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并进一步认识现今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2了解以秦孝公和商鞅为代表的改革派和以公子虔和公孙贾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思想和行为,激发是非分明、爱憎鲜明的情感;○3商鞅为争取变法冲破重重阻力,却不得善终,使学生认识到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有迎难而上的决心。

四、教法学法

1. 教法:问题引领、情景教学、史料图示

2. 学法:材料分析、情景体验、合作探究

五、重难点

1. 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 难点:商鞅变法影响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商鞅变法

一、背景

经济:铁农具、牛耕 (根本原因)生产力 客观背景:大变革政治:落后 军事: 落后挨打,无力还击

秦孝公:锐意变革 “求贤令”

游说

商鞅 辩论

立信 性质:改革 政治:制度 军事:战斗力 经济:发展


相关内容

  •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1专题二商鞅变法试题
    专题二试题 高中选修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人民版) 专题二 商鞅变法 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巩固方案 一级目标 1.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理论基础是 A.儒家学说 B.兵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 ...
  • 商鞅变法的意义奠定了秦始皇统一全中国的基础
    商鞅变法的意义奠定了秦始皇统一全中国的基础 商鞅变法的意义,历史上的商鞅变法相信大家都不会,尤其是它的执行者商鞅.商鞅其实是一位很有政治才能的政治家,商鞅以变法的形式把秦国变得更强大,在政治上,秦国的户籍,土地都得到了改革,那么出名的商鞅变 ...
  • 浅析秦国商鞅变法的内容对我国农业改革的启示
    [摘要]商鞅变法所实施的经济政策,犹以重农抑商政策在当时最为重要,对后世最具影响.在今天来看,由于受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商鞅变法中一些好的改革措施无法实现,但在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政治高度发展的环境下有实现的基础,而其中有些措施在当时虽然取 ...
  • [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
    <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说出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初步 ...
  • 英雄杀商鞅变法怎么用
    如画比地牢为系统 示为梅花5 显果如你择不变选那 他得着关如 果你择选变那 红桃用 就关不变起来 了但你红拿桃以外的 变还是 关就是你说这的不改了 商 有关鞅的 画地 为牢 桃红不关 为其关他 手捧 雷桃2黑9为- 其炸为他不 (炸李师你师 ...
  •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粹
    中国的思想文化,源头都在诸子百家.而诸子百家,其根本皆归于<易经>.诸子百家,都以<易>为最高经典:中国传统的一切学术,都以<易经>为思想基础.<易经>又名<易>和<周易&g ...
  • 从王安石诗作看其变法前后的心路历程
    ·文艺评论· 从王安石诗作看其变法前后的心路历程 孙其素 (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 252000) 摘要:王安石变法对其诗作风格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变法前的思考.准备,变法过程中的坚定.喜悦,以及变法失败后的苦闷和忧伤,这些复杂的思想感情变化, ...
  • 李悝识人五法详解 李悝法经是什么
    2015-12-02 16:46:12来源: 武林军事 责任编辑:军事小s 李悝识人五法 李悝变法,让魏国走上国富民强的道路.后人班固和司马迁都给予了李悝变法很高的评价,认为李悝变法促进了魏国的繁荣. 李悝画像 李悝被魏国魏文侯所重视提拔, ...
  • 历史选修一题库
    1.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性质.特点有何异同?各自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结果有何差异?指出结果不同的根本原因. 答案: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都是地主阶级的改革,不同的是前者是政治改革,后者是经济改革. 商鞅变法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新兴地主阶级 ...
  • 七年级历史上册1-13课重点选择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1-13课重点选择题 1.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的遗址,他们应该去( B ) A北京周口店 B云南元谋 C浙江余姚 D陕西西安 2.北京人不但会使用火,还能管理火,当时火的用途不包括( C ) A烧烤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