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物质的吸收光谱--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 范文中心

实验报告-物质的吸收光谱--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03/07

实验报告

一、 实验名称:物质的吸收光谱——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二、 实验目的:

1. 了解物质的分子吸收光谱及其测定方法。初步了解比尔定理所反映的物质吸光度与

浓度的关系。

2. 学习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和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基本操作,测量溶液在不同波长处的吸

光度。

3. 学习实验数据的列表与绘图方法,绘制吸收曲线。

三、 实验原理:

1. 各种物质分子各自对某些特定波长的光发生强的选择性吸收,形成各有特征的吸收

光谱。测量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选择性吸收,可以绘出其吸收程度随波长变化的关系曲线,称作吸收曲线或吸收光谱。吸收光谱反映了被测物质的分子特性,可用以鉴别物质。

2. 在特定波长下测量物质对光吸收的程度(吸光度A )与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可以

进行定量测定。这一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可用光的吸收定律即比尔(Beer )定律来表述:

A=lg(1/T)=lg(I0 /I)=εbc 式中A 为吸光度,T 为透光率,I0为入射光的强度,I 为物质吸收后的透射光强度,ε为摩尔吸光系数,b 为吸光光程(透光液层的厚度),c 为溶液中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当实验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入射光、吸光系数和液层厚度不变时,吸光度只随溶液的浓度变化,从而可以简单表达为A=KC。

3. 邻二氮菲是测定微量铁的良好试剂,它与Fe 2+ 反应,生成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铁

—邻二氮菲配合物。此反应很灵敏,反应平衡常数lgK 稳 =21.3,摩尔吸光系数ε为1.1*104 。在Ph2-9范围内,颜色深度与酸度无关而且很稳定。

四、 实验用品:

U-5100分光光度计(1cm 比色皿一对)、50ml 容量瓶4个、50ml 烧杯2个、5ml 移液管1支、10ml 量杯3个、吸球1个、胶头滴管3支、塑料洗瓶1个、废液缸1个、铁标准溶液 20μg/ml、盐酸羟胺 10%、邻二氮菲 0.15%、醋酸钠溶液 1mol/L

五、 实验步骤及现象:

1. 将4个容量瓶分别标记为1、2、3、4号,然后用20μg/ml铁标准溶液润洗一个烧

杯和移液管各3次,用移液管分别取1.00ml 、2.00ml 和4.00ml 20μg/ml的铁标准溶液于2、3、4号烧杯中。

2. 于4个容量瓶中分别加入10%盐酸羟胺溶液1ml ,0.15%邻二氮菲2ml ,1mol/L醋

酸钠溶液5ml ,加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当溶液都加入容量瓶中后,2、3、4号容量瓶中的无色透明溶液均变成橙红色,且颜色依次加深。

3. 将1号容量瓶和3号容量瓶中的溶液分别倒入一对润洗过的1cm 比色皿中,以1

号容量瓶中的溶液作参比,将两个比色皿放到分光光度计上,在波长450nm-540nm 之间测定吸光度——数据记录如下表1,其中,吸收曲线的峰值波长为510nm 。

4. 将1号容量瓶中的溶液分别倒入一对润洗过的1cm 比色皿中,以其中一份溶液作

参比,将两个比色皿放到分光光度计上,参比溶液在AUTO ZERO 栏,另一份溶液放在1号栏,在510nm 波长条件下测定吸光度——测得1号栏溶液的吸光度A 的值为-0.013,表明两个比色皿自身的差异造成的吸光度误差为-0.013。

5. 参比溶液不动,将2、3、4号容量瓶中的溶液分别加到润洗过的另一个比色皿中,

重复步骤4,在510nm 条件下测得其余3份溶液的比色度——数据记录如下表2。 6. 整理仪器,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曲线。

六、 实验数据:

1. 铁-邻二氮菲配合物吸收曲线的测定

仪器:U-5100分光光度仪 参比:1号样品 比色皿:1cm 玻璃比色皿

表1

据表列数据,以波长λ为横坐标,吸光度A 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图1。

图1

从吸收曲线可见,铁-邻二氮菲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 。

2. 不同浓度铁-邻二氮菲配合物的吸光度比较

从吸收曲线,选择最大吸收波长510nm 为测量波长。

据表列数据,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A 校正值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图2。

图2

3. 据此,对于溶液浓度和吸光度的关系,可得结论:

吸光度与溶液浓度成正比。

七、 讨论与感想:

1. 本次实验可以说是物理方法在化学上的一次应用,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进行物质的

定性定量分析在化学研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这次实验,我体会到了多学科交叉应用的重要性,及时应用其他学科其他领域的先进成果,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效率,我想这将是未来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2. 本次实验中,能够影响最终实验结果的数据是铁标准溶液的体积,因而必须用移液

管取液,取液体积应精确到0.01ml 。而盐酸羟胺溶液的作用是作为还原剂,防止Fe 2+被氧化,所以要在加入铁标准溶液之后就加入盐酸羟胺溶液。之后,应加入邻二氮菲,使之与Fe 2+反应生成橙红色络合物。最后,加入醋酸钠溶液,使溶液中形成醋酸/醋酸根缓冲体系,用来稳定pH 。后三种溶液的体积并不需要精确量取,所以只需用量杯量取即可。 3. 为了减少实验误差,使用移液管和用来盛放铁标准溶液的烧杯之前,都要用铁标准

溶液分别润洗3次,而且移液管每次都应该从零刻度处开始取液。而比色皿在使用之前,也应该用相应的溶液润洗3次,并赶走内壁的气泡,用纸擦净透光的外壁。 4. 由于两个比色皿的透光程度存在差异,所以在测量不同浓度铁-邻二氮菲溶液的吸

光度之前,需要先将两个比色皿中都装入不含铁的参比溶液,从而测定两个比色皿吸光度的差值,并根据此差值对后续的吸光度测量值进行校正,以此减少实验误差。 5. 在本次实验中,移液管作为一个首次使用的仪器,有它特别的注意事项。首先,移

液管使用之前必须用要量取的溶液润洗;其次,要注意看清移液管是否需要“吹”,这在量取体积等于移液管量程的溶液的时候必须注意。 6. 先进仪器的使用是保证实验精确度和正确性的重要手段。移液管的使用,使得我们

能够量取精确度为0.01ml 的溶液,而分光光度仪的使用,使得我们能够简单、快速地测定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尤其是本次实验中使用的U-5100型分光光度仪,比课本上的分光光度仪更为先进,可以自动在给定量程中以1nm 为间隔测量溶液吸光度,并自动做出图像,极大地提升了实验的准确程度并节省了人力物力。所以,先进技术的应用对化学实验也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相关内容

  • 环境监测习题(答案)
    环境监测习题(答案) 第一章: 名词解释: 环境监测 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换趋势.P2 填空: 1.各种污染物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影响包括单独作用.作用.相加作用和作用.(抗拮.相乘) 2.环 ...
  • 蔬菜鸡蛋中铁含量的测定
    山 东 轻 工 业 学 院 化学综合设计实验论文 院系名称: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生物工程 09级1班 学生姓名:XXX 学 号: XXX 同组人学号: XXX 指导教师:XXXX 时 间: 2011年6月18日 目录: 一.摘要- ...
  • 最新仪器分析与实验思考题与习题
    仪器分析与实验思考题与习题 第一章绪论 1 什么是仪器分析?有哪些特点? 2 在常见的仪器分析法种哪几种方法适用于测定元素含量与样品组成?哪几种方法适用于混合物的测定,哪几种分析方法适用于有机化合物分析?哪几种方法适用于物质的结构分析? 仪 ...
  • 水中色度测定的研究
    第16卷 第2期 中 国 环 境 监 测 Vol116No122000年4月 EnvironmentalMonitoringinChina Apr12000 水中色度测定的研究 王 安,谢 宇,梁 柱 (四川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
  • 环境监测复习西南大学
    环境监测复习题 题型:单选.填空.名词解释.简答 1.环境监测定义: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环境监测的特点包括:①涉及面广:②监测对象种类多:③污染物浓度低: ④重视价态和形态分析 ...
  • 药物检验工理论考试试题库
    基础知识理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分析工作中实际能够测量到的数字称为( D ). A . 精密数字 B. 准确数字 C. 可靠数字 D. 有效数字 2.物质的量单位是( C ). A. g B. kg C. mol D. mol/L 3 ...
  • 全国化学检验工职业技能大赛试题库
    全国化学检验工职业技能大赛试题库 电化学 ( ABC)1.在使用饱和甘汞电极时,正确的操作是 1 A .电极下端要保持有少量KCl 晶体存在 B .使用前应检查玻璃弯管处是否有气泡,并及时排除 C .使用前要检查电极下端陶瓷芯毛细管是否畅通 ...
  • 食品理化检验复习题
    食品理化检验复习题 1.正确采样的意义是什么? 答:样品是一批食品中的代表,是分析工作的对象,是决定一批食品质量的主要依据.所以采取的样品必须能够正确地反应出整批被检验产品的全部质量内容,因此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否则即使以后的一系列分析工作 ...
  • 072 食品中甲醛的检测方法
    ・813・ methylated2CpGislandsincancer[J].LabInvest,2005,85(9):117221180.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8年 第35卷 第5期 tissues[J].Electrophores ...
  • 大气环境监测设计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 ------大气环境监测设计方案 指导教师:陈守文 王正萍 班级:09032701 姓名: 学号: 组员: 目录: 一.监测背景 二.监测目的 三.现场调查 3.1污染源分布级排放情况 3.2气象条件 3.3地形资料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