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谢明洲_在自然以远_的追寻主题 - 范文中心

评谢明洲_在自然以远_的追寻主题

08/08

评谢明洲《在自然以远》的追寻主题

□烟台职业学院

徐淑贤

要:《在自然以远》是谢明洲近几年写作的散文诗

集。同前期创作相比,其表现艺术更趋成熟,而写作主题与格调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突破。结合文本分析,本文认为,“追寻”是贯穿于《在自然以远》的核心主题,文中聆听自我、抒写乡愁、行走与漂泊的抒情内容均在追寻主题的统领之下,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抒写出作者永不止步的追寻意识。

关键词:谢明洲;诗歌;追寻;乡愁;聆听

《在自然以远》是谢明洲近年写作的散文诗集。诗章一如既往地洋溢着我们熟悉的谢明洲风格:素朴,淡泊,潜细入深的婉约。同前期的创作相比,其表现艺术更趋成熟,主题也更加明朗开阔。

总体看这些作品,无论采用何种人称,抒情主体呈现的角色都是明晰而集中的:自然的聆听者、城市的漂泊者、行走着的旅者(或诗者),正是借这三种角色,作者完成了他的激情宣泄和主题表达。归结起来,作品中的抒情内容,无论是聆听自我,抒写乡愁,还是执着地行走与漂泊,它们都统摄于同一深刻的追寻主题之下。

作为人的一种生命需求,一种精神冲动,追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永恒的精神动力。因而,文化史上,追寻既是一个深刻的哲学命题,也是一个古老的文学与文化的原型母题。从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到中国的《西游记》,无不贯穿着追寻的主旋律,响彻着追寻的呼声。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历代作家都在致力于抒写时代对于追寻的理解。在中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绝唱浓缩了屈原式追寻精神的全部价值底蕴。

而谢明洲艺术世界的追寻,很大程度上与屈原式的追寻精神相吻合,是典型中国式的追寻,表明中国文化对他的影响之深。《在自然以远》中的追寻主题,同样具有深刻的哲理意蕴。

一、追寻自我:在自然中聆听自己的心音

自然是万物之母。身处自然,人和草木一样,同为自然之子。自然与人息息相通,在人与自然的对视中,花草树木及一切自然风物,都可以蕴藉人的心灵。如《庄子》所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以我观物,我即自然,自然即我。作为一个诗人,走出喧嚣,聆听自然,抒写至真、至善、至美的审美情感,已经形成谢明洲的写作惯性。

《在自然以远》中,抒写自然的篇章很多。这些作品大多由自然之景起兴,通过对自然之美的咏赞,传达出作者对自我的审视、对生命的反思、对价值的理解。在作品中,诗人一

32

次次与自然、与自我、与那些杰出人物的灵魂进行对话,在对话中聆听自己的心音,锤炼自己的精神和人格,从而实现追寻自我的主题表达。

阅读这些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大量地使用了花朵、树木的意象。那些花朵,无论是暗香浮动,还是冷馨逼人,它们都绽放在季节的枝头,美丽而孤独;而那些树木,无论绿荫如盖还是叶落枯干,它们都挺立在阳光或风霜下,坚守生命,也坚守孤独。树木、花朵的意象被赋予了特定的气质或品格,共同承载着作者的思想情感,传达出求真求远的审美意向。

在《菊花》中,野菊在暮秋与冬天之间亭亭玉立,然而它们却“只是平淡着,静谧着,不计荣辱地轮回在季节里”,这是一种历经风霜的孤独美;在《杏花》中,对于很久远的“出墙的事件”,任由世人如何评说,杏花无语,“只是如期又无悔地将美丽绽放在枝头”,这是一种捍卫尊严的孤独美;在《向日葵》中,秋风渐凉,阳光也开始冷漠,然而向日葵依然一步步走向成熟,“沉默着,在余晖里,在日趋密集的鸦噪中,不露声色地彰显着一种力量与纯粹”,这是一种追求成熟的孤独美。此外,还有不计得失的白玉兰,铃兰花,柠檬花,紫荆花,桐花……诸多花朵在不同的季节和空间绽放出不同的璀璨,它们真挚、坦荡、宽容,却又沉默、隐忍、孤独。它们无疑是美的:美在精神与品格,也美在坚守和孤独。而作者独特的生命体悟和审美情怀,也通过这些意象细致地表现出来。

在《银杏树》中,一株千年的银杏树绿荫如盖,它绵延了一千年的欢乐和痛苦,“一千年,抑或更久,银杏树在时光之阶上稳坐如佛”,它的芬芳与孤傲,“至今无人可以横渡”[1];在《冷杉树》中,冷杉树喝着梅里雪山的水,喝着从世界的高处流下来的水,它挺拔,丰满,茁壮,它的枝桠间闪耀着童话一般神奇的光芒,然而,它却远离尘嚣,永远站在“云与天与梦想连接的地方”[2];《香樟树》中,香樟树不为柔美的夜色而陶醉,它在淡淡的月光下,“寂坐无语”,又若有所思,它的“茂密的叶子上泛着茂密的模糊不清的忧郁”。可以看出,芬芳、孤独是这些树木共有的气质,正是这种气质令它们超拔脱俗又光彩照人,它们的沉默和坚守,在作品中彰显出美的高度,也耸立成一种精神,让人的心灵和情感一次次悸动。

谢明洲的作品中,多的是心灵的独语:“不能再任时光像空白之书一页一页翻过。/不能再让期待像流泪之烛一滴一滴燃尽……/我必须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与果敢。只为这蔷薇花的坦诚浩荡的恩赐”(《昨日之风》);“我乃相信:惟有诗者可以独对孤灯,且/将自己的累累苦难坦坦荡荡地

铸为黎明之曦光”(《雪莲》),这些自语式感悟体现出诗人的自我锤炼的精神之旅。

而那些杰出人物的精神,则一次次烛照了诗人的灵魂:“我知道,许多人用他们的悲伤和苦难擦拭濯洗世界。/荣辱在泥土里萌芽生根,渐渐长出枝叶,开出花朵,孕育果实。

/我带着纸和墨水,带着激情和想象,为一位作家写诗。/写

他的《老人与海》,写《老人与海》背后的一棵棵高高的棕榈树。”(《棕榈树》);这是写海明威;“爱与悲伤如此轮回。/我和梭罗先生和他的紫荆花就这样匆忙而又安然地相遇在瓦尔登湖。/于是,许许多多的梦想和不加粉饰的美丽接踵而来”,这是写戴维·梭罗;“他将目光移向旷野的更远处更深处,移向一片低语的树林……/树木们静静地站立,即使死去也站立着,直至朽枯而化为尘埃”(《树的低语》),这是写列那尔;还有屠格涅夫,以及画向日葵的凡·高,画风景的列维坦,米勒,特里奥松……这些杰出人物的精神也曾历经孤独,然而穿越历史时空,他们的艺术与美德,又激励现实世界的诗人自我成长,并勇敢地承受精神锤炼的痛苦和孤独。

从审美意义上,孤独与忧郁永远是一种沉重、深刻的情感。因为,它体现的是对此岸世界的焦虑和对彼岸世界的关怀,面对现实它选择的是承担,因此它趋向于高贵和救赎。而快乐则是对此岸世界的满足和对彼岸世界的无视,它趋向于浮浅与遗忘。相比之下,孤独与忧郁的情感委实更接近于人类存在的真谛,更能显现出人的内在世界及内心情感的力度。正因为如此,优秀的艺术与孤独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读画诗章》中,谢明洲写道:“只有不疏远孤独与漂泊的人,才可以接近诗歌与艺术。只有拥有和历经了孤独与漂泊的人,才可以创造诗歌与艺术。”[3]是的,孤独往往是与诗歌艺术结伴而行的。谢明洲先生的作品中,恰恰流淌着这样一种高贵的孤独。淡淡的忧伤,潜细入深的婉约,似乎已内化为他诗文的气质。这种师承儒士的气质与风格令他的诗章温文尔雅,别具审美意蕴。

二、寻找家园:浮于城市上空的乡愁

“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乡愁自古就是人类不老的情结。怀念故土,抒写乡愁也是中国文学一个不老的主题。《在自然以远》中,作者对故土乡愁的抒写,表现出的是他对家园的追寻意识。

在深冬的黎明,诗人能听得见时光之水淙淙流过的声音,听得见“露滴正从生命之树的枝头滑落,滑落”,于是,在旷远的天空下,他“漫长的漂泊,浓了又淡,淡了又浓的乡愁”(《露滴》)会悄悄地浮升起来。

在薄雾若烟的湖边,聆听着幼鹊的叫声,诗人便遥想“此时故土的池塘,该是粉荷初绽,暗香浮动了”。在微风轻拂烟柳的摇曳中,桃花谢了,樱花谢了,树枝头空染一片葱郁,诗人便叹道:“我知道,那只夜夜飞进梦里的蝴蝶,依然栖驻在黄昏的枝桠。/可,它的薄翼,如何驮得动漂泊者的沉沉乡愁?”(《烟柳》)

在夕阳西下的黄昏,童年记忆里的山榆树会走进诗人的想象:“枝桠上,那一串串绿色的圆润的榆钱,全是亲切,明亮,热忱,和朴素的爱”。在对山榆树的深情回眸中,时光

走近了,故土走近了,诗人真挚的思乡之情也缓缓地走近,并虔诚地融化在诗章中。

此外,“祖父”、“麦田”、“土屋”、“草帽”等意象也常常出现在谢明洲的怀乡作品中。这些文字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情怀,在表现乡愁的诗意美之外,还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和意蕴。作品中“故土”、“乡愁”、“漂泊”等语词的反复出现,传达了作者对故土家园的追寻意识,也彰显出哲学的反思精神。

“那莲的味道,离别故土的味道,在每个漂泊者的心的深处,不由分说地侵蚀和漫溢。/没有力量,没有谁可以阻止,这滔滔波涌的乡愁之水”(《自由之莲》),这里“滔滔的乡愁之水”,便指涉到人类群体的精神漂泊。“乡愁之水流啊,流啊。/流在每一个漂泊者的心中,流遍了世界上的每一个地方”。流遍世界的乡愁,表现出作者的视野和胸怀,他抒写的是一种大精神和大气魄。

诗人在异乡里漂泊着,追寻着,也在他的世界里孤独着。在漂泊者的脚步声中,我们尚能聆听到浮于城市上空的乡愁。他的视野早已超越个体小我,超越个体环境,超越个体生命和存在,因为,他站在诗者的高度,追寻着诗者的家园。

三、行走与漂泊:永不止步的追寻

《在自然以远》中,很多诗章中行走着孤独的“追寻者”形象。他们承受着花朵、雨露、诗意与欢愉,更承担着风霜、雪雨、孤独与苦难,然而他们执意于行走与漂泊,执意于永不止步的探索与追寻。这些诗章,或以第一人称“我”来直抒胸臆,或以第二人称“你”来委婉抒情,或借他者形象来表达情感,如“旅者”、“远行者”、“诗者”。无论抒情主体以何种形式出现,他们都象征着追寻者,都表达着共同的主题:执着的探索与追寻。

在漫长苍凉的漂泊之路上,追寻者行步匆匆又执着坚定。当远山已隐匿于雾霭之中时,“诗者知道/漂泊是一种不幸,而结束漂泊是更大的不幸”

[4]

(《诗者之心》);纵使岸畔

沉凝的花朵令人不安与动情,“远行者不肯也不敢止歇自己探求的步履”(《抵达》);即使包括信仰在内的许多东西,都在一程程岁月中苍老和朽枯了,“诗者却说:/诗年轻着。/花朵与美年轻着。/善良与爱年轻着”[5](《目光所及》);阳光遁逝之后,彼岸的雾茫茫蔓延,诗人告诫自己“必须跨过一些门槛,比如初冬,比如恩宠,比如高高矮矮的利禄功名”(《初冬》);路途迢遥,消息隔绝,而“诗者不语。/他再一次加快了自己无悔生命的步伐”(《青海湖》);古道旅途上,旅者和他无枝可栖的乡愁一路走来。“利禄,功名,荣耀,开始河水般流逝。/野葵,雪莲,梅花,它们在季节之书中成长为耐读的文字和风景。”然而他没有时间留连,他必须在纷洒的时光之雪中毫不停歇地赶路,因为“没有时间彷徨了。旅者抬起目光时,夕阳的车辇已隐在黄昏的深处了”(《时光之雪》)。

这里依次提到的“诗者”、“远行者”、“诗人”、“旅者”,都是作者所营造的艺术世界的他者形象,是作者借以抒情的角色,他们虽不能与现实世界的作者划等号,但他们承载着作者的审美理想,传达的是作者的审美情感。由此,我们也

33

林语堂写给西方人看的《聊斋》传奇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韦节国

要:1952年,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在美

会为小说中那些花妖狐魅、才子佳人、痴男怨女的爱情故事和作者愤世嫉俗的思想以及入骨三分的精彩刻画所打动,同时也会为作者那精简凝炼、质朴隽永、幽森峭拔的语言风格而折服。可以说,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将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推向了一个极至,其宏富的思想内涵和奇谲的艺术造诣空前绝后。正因为如此,从古至今,聊斋故事以其独特的魅力穿越时空,在海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编译出版了一本英文版的《中国传奇小说》,其中选入《聊斋志异》小说三篇(《小谢》、《书痴》、《促织》)。与蒲松龄的原著相比,其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异。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分析,探讨林语堂及其作品在融合中西文化和沟通中西审美心理方面做出的贡献。

关键词:林语堂;传奇;聊斋志异;中西文化

了解中国文学、热爱《聊斋志异》的朋友都不会忘记蒲老先生笔下那离奇的情节、奇特的形象和谲幻的场景,都

1952年,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在美国编译出版了

一本英文版的《中国传奇小说》。本书共选入唐代以来比较符合小说要求的传奇作品20篇,其中选入《聊斋志异》小说

不难理解作品中第一人称“我”和第二人称“你”的指涉意义,它们同样是作者借以抒情的角色,“我”、“你”与前述“他者”一样,没有明确的区分和对立,在诗歌的象征意义上,它们可以认定为相同。

“突然承接到无形的谷物馨香,在这邃深的夜里,我历经了悲欢与沧桑的心。/仅仅是一个普通平凡的过客。/我是说,我和我的生命。”(《夜思》)这段文字中,由于“我”作

[6]

洞悉到现实世界中作者的人格。

这些追寻主题的作品,无论是直接的现实的表层意义,还是潜隐的人生哲理的深层意义,都具有悲剧般崇高的审美深度。行走与漂泊,是追寻者选择的生命形式。这些追寻者对自我,对家园,对理想的永不止步的探求,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类精神世界的高贵与孤独。也许,正是这种高贵与孤独,激励了生命,催生了诗歌,并成为驱动诗歌成长的生生不息的原动力。

如今,谢明洲还在他的追寻之路上走着,他放逐激情和想象,任它们奔涌在诗歌与生命中。他在《一滴幸福》中说过,“作家与诗人,以及他们的作品必须接触大地,必须老老实实地将激情和想象的种子播进土地”[9],正是借助不竭的激情、不凡的想象,他筑造了独特的诗歌世界。

他行走在想象里,却又时时关照现实;他生活在现实里,又常常游离于现实之外;明明身处城市,却一心向往自然;明知要承受苦难,却又执着于行走与漂泊。因此,他注定是孤独的,注定要孤独地唱他追寻者的歌。

因为,他选择了诗歌。诗歌是他的选择。参考文献:

为一个生命的过客出现,“我”的悲欢与沧桑便具有了普遍的象征意义,因而“我”的思乡,“我”的追寻也使得主题意蕴绵延深远。“将那些颂辞与功名一一送走,把它们叶子般从我的花甲之树上扫落。/我只要极难得到又极易失去的爱的恩泽。/新的,旧的,不事张扬且无可替代的/爱的恩泽”

[7]

(《恩泽》),这是对爱的追寻;“苦难与美丽都一一地领略过了……/岁月渐深。我不能让我的善良与美德,不能让我的诗歌与文字,止步于日臻成熟的慵懒”(《花甲之岸》),这是对善、对美、对理想的追寻。这里,“我”的不止步的追寻,同样可以象征普遍意义的人类的追寻,这个象征意义大大提升了作品的思想价值和审美境界。

以第二人称“你”作抒情主体的诗章也同样动人:“是却步的时候了,你却不肯。/总要用坚忍、卓绝、漂泊和累累不幸舞出阳光的咏叹”(《眺望》);“秋意渐浓。/秋绪日深。/一些染霜的菊花,端坐在梦想和诗篇的高处。/湘,你说,惟有自然万物可以走得如此遥远”[8](《秋雨之晨》)。这里的“你”可以有双重理解:一是第二人称的他者形象,二是文本“情境世界的我”。若按前者理解,则抒写的是他者(或智者)的感悟;若按后者理解,抒写的则是“情境世界的我”的沉思。无论作何理解,本质上,他们都是虚拟的审美世界的抒情主体,都在与作者“灵魂的我”进行着对话。他们不是现实世界的作者,但所抒发的情感却是建立在作者个体生命情感与文化建构的基础之上,因此,以抒情主体为媒介,我们能够

[1][2]谢明洲. 在自然以远. 山东文学[J].2009,5。

[3]谢明洲. 问心无愧. 读画诗章[C].北京:华艺出版社, 2005.10.P164。

[4][5][6][7][8]谢明洲. 在自然以远. 时代文学[J].2009,4。[9]谢明洲. 歌唱粮食. 一滴幸福[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

社,2002.1。

注:文中其他未注出处的引文皆出自谢明洲。在自然以远[C].北京:华艺出版社. 2009.9。

34


相关内容

  • 这片土地是神圣3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是六年级上册第四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向我们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热爱. 这篇文章被誉为有史以来在环境 ...
  •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地下森林的地理位置,形成历史等知识. 2.品味理解文中的关键语句,从几个方面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引导学生从"地下森林"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培养不怕困苦.积极进取的情感态度,坚 ...
  • "寻访红色足迹"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重温红色记忆,追寻红色足迹 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为庆祝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引导广大青年勿忘历史,珍惜今天,增强同学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同学们更加努力学习回报祖国,在市.区教育局的领导下,我校特别策划并举办了本次&q ...
  • 科技节活动方案
    科技节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氛围,普及科技知识,提高科技素养,激发学生对科技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展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特长,学校决定举办第二届科技节活动. 二.活动主题:科技伴我成长 创新点亮 ...
  • 电影[雨中的树]的观后感
    电影<雨中的树>的观后感 2012年11月20日晚上七点,我们建工学院组织观看了电影<雨中的树>,这部电影主要以李林森的儿子李东阳追寻父亲生前足迹为线索,串联起李林森生前的感人事迹生动的展示在观众面前. 暑假即将结束 ...
  • 关于艺术作文600字
    篇一:窗上的艺术 如果我提到窗户,你肯定会说,这太无聊了,谁都知道.可是,你对窗上的艺术又知道多少呢? 今天早上,一件奇特的事出现在了我们家的窗户上.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精美艺术,大自然的杰作--窗花.她不但奇特还很美丽,千姿百态.最普遍的 ...
  • 铁甲钢拳影评
    看过<Rocky>的人肯定很喜欢这部片子,我也不例外. <Real Steel>这部片子不知继承了多少多少的东西,可以说是<Rocky>的续集,也可以说是在向<Rocky>致敬,不仅如此,&l ...
  •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12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人 美 版) 术 教 六年级 第12 袁 越 案册 美 六 年 级 第 12 册 美 术 教 案 目 录 No. 1: 第1课 追寻文明的足迹(第一课时) No. No. No. No. No. No. No. ...
  •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道德追寻
    道德与文明 1999年第3期 文化建设 #35#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道德追寻 p 赵继伦 内容提要 大众文化以其娱乐性.流行性和大众参与性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成为大众普遍接受的文化形式.大众文化的主要功能是消闲和娱乐, 但也不能远离道德, ...
  • [谈古诗中的别离意象]教案
    多情自古伤离别--谈古诗中的别离意象 一.教学目标: 1.把握送别诗各异的情感,体会诗歌韵律美. 2.引导学生探究.理解.鉴赏"离别"意象,解读"离别"的意蕴. 3.提高古诗鉴赏能力,发展学生的审美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