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衡治疗眩晕病经验 - 范文中心

崔玉衡治疗眩晕病经验

03/03

2002年第22卷

7月第4期

河南中医July

Vd.22

2002

No.4

HENANTRADITIONALCHINESE~【EDICINE

崔玉衡治疗眩晕病经验

王利平

(开封市第一中医院,河南开封475000)

关键词:眩晕;平肝熄风法;化瘀降脂法;滋补肝肾法;化痰和中法;疏肝清上法;祛风通络法;益气活血法中图分类号:R25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02)04—0014—02

次,有所侧重。治疗时应重视平肝、健脾、益肾。2常用治法2.1平肝熄风法

症状:头晕,头胀痛,耳鸣,心悸,失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头晕加剧,平素性情急躁易怒,舌质红、脉弦数有力。体检时血压多高于正常。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g,钩藤15g,栀子12g,杜仲15g,桑寄生15g,黄芩12g,夜交藤

30

崔玉衡主任医师系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医五十八年来,精研医理,勤于实践,擅长治疗中医内科杂病及疑难重症,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临证师古创新,注重实践,主张中西医结合,善于博采众长,汲取现代医学知识,治愈了大量疑难危重病人,在患者中享有极高声誉。笔者跟师学习数载,见其对眩晕症的治疗,收效甚佳,现将其常用治法,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

崔师认为,引起眩晕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皆可引起,以内伤引起者较为多见。如肝气郁结,郁久化火、上扰清空;或气郁不舒、化火伤阴、阴血暗耗、虚阳上亢、肝阳化风、上扰头目;或饮食失节、嗜食肥甘、伤于脾胃,脾胃失于健运,聚湿生痰,阻遏气机、蒙蔽清阳;或年高体衰,劳欲过度、。肾精亏耗、脑失所养;或久病大病,忧思劳倦、气血耗伤、清阳不升;或跌仆坠损、头脑外伤;或颈椎骨刺、阻滞经脉、气滞血瘀、不能上荣头目。皆可发生眩晕。崔师删繁就简,将眩晕的病因概括为:火、气、痰、瘀、虚、风六个方面,此六种因素往往兼挟为患,治疗时应分清主

g,丹参20g,菊花15g,怀牛膝15g,茯苓15g。水煎服,日

1剂。随症加减:头晕较甚、血压偏高加生石膏、珍珠母、生龙牡;头痛重加川芎、白芷;口干苦加龙胆草、生地;腹胀便干加青木香、大黄。2.2化瘀降脂法

症状:头晕,头胀,昏沉不清,健忘,失眠,胸闷或痛,腰膝酸软,肢体麻木,面色黯红,形体肥胖,舌体胖,舌质黯,苔白腻,脉弦滑。血液流变学检查可见血质粘稠、血脂增高。方药:自拟降脂除晕汤。何首乌15g,生山楂15g,黄精15g,草决明15g,丹参20g,菊花15g,泽泻15g,桑寄生15g,怀牛膝

15

g,杜仲15g,钩藤15g,稀莶草15g,天麻10g。水煎服,日

1剂。随症加减:肢体麻木较明显加桑枝、鸡血藤、地龙、

收稿日期:2002—02—07

作者简介:王利平(1961一),女,河南开封人,主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桃仁、红花;口干口苦加栀子、黄芩;失眠多梦加夜交藤,合欢皮;气虚肢麻加黄芪、活络草;头晕健忘加石菖蒲、远志。

Brief’ralk仰theFom憾tion

andLIU

mvelopment

Wen—hu

of

TCM

Ph呦lSyndrome

Regi。n,China,831700)

(N。.4ainic硝theRcdCr。ss,Jinlusaer(bunty,xinjiangUygur

Aut删us

怂蜘t:PhIegrll,as

It

TcM岫i娲越dclin制prartm)nphkgnlsyi出州has

d”。I『r培8.Key

pat蛐icp幽t,maycause谢ouskindsdphl鲫1synd㈣e

whenitre矗11sin

the‘iSs峭aJld‘孵uls。

IateQing

been如却ngand岫tm㈣【】b}lsi∞…Jmlnja曲l哪-centeredth唧。f勰廿nentb删曲diff咖‘ia锄‘证5yn—

P}11egnlSynd“)me;fdrTllation;deveIopnlcllt

14・

history‘订。、rer3,000

y邮be啪enxizh【)t1and

dy州ies_

wo畦:+rCM

2002年第22卷

7月河

HENAN

南中医July

Vd。22

2002Nb.4

第4期TRADITl0NAI.CHD陋SEM匮DICINE

2.3滋补肝肾法

症状:头晕目昏,精神倦怠,腰膝酸软,心悸气短,形体消

瘦,劳累则头晕加重,舌质淡,苔薄,脉沉细。方药:自拟益脑

止晕汤。熟地黄15g,何首乌15g,山茱萸15g,茯苓15g,天麻10g,五味子10g,川芎12g,枸杞子15g,菊花12g,白芷

13

郭书升治疗肝病

辨舌用药经验

郭海涛

(洛阳市第二中医院,河南洛阳471003)

g,丹参15g。水煎服,日l剂。随症加减:头晕头痛甚者

加草决明,白蒺藜、蔓荆子;失眠加夜交藤、炒枣仁、紫苏、百合;健忘加益智仁、远志;遗精加益智仁、覆盆子、桑螵蛸。2。4化痰和中法

症状:眩晕剧烈自觉天旋地转、恶心呕吐、目闭难睁、耳鸣重听、头重如裹、胸闷痞满、舌体胖、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加味。半夏13g,天麻

106

关键词:郭书升;肝病;辨舌中图分类号:R241.25

文献标识码:B

g,白术12g,陈皮12g,茯苓15g,泽泻30g,猪苓13g,砂仁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随症加减:呕吐较甚加竹茹、

文章编号:1003—5028(2002)04—0015一02

郭书升先生,洛阳市人,从事肝病临床40年,在辨舌诊疗肝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郭先生认为,脉象常有真假,而舌象最能及时客观地反映疾病的本质,通过望舌可以了解脏腑气血盛衰,邪气进退,胃气强弱以及疾病的转归预后,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依据。郭先生治疗肝病强调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临床首重望舌,并精于舌诊,其谴药精当,疗效显著。今将郭先生治疗肝病辨舌用药经验简介于下。1辨舌质

舌质能够反映脏脏气血阴阳虚实,正气强弱。辨舌质有助于我们了解疾病的本质所在,从而明确治疗方向。①淡白舌主虚或寒。如舌淡瘦薄或有裂纹者是为气血亏虚,治以补气养血,药用黄芪、党参、当归、白术、山药等。如舌淡胖嫩湿润者为阳虚有寒湿,舌边有齿印为气虚,治以补气温阳,药用黄芪、红参、白本、山药、黑附子、肉桂、巴戟天、补骨脂、鹿角霜、仙灵脾等,利湿加泽泻、茯苓、车前子等。②舌质红主热。舌质鲜红为火热壅盛,治以清热泻火,药用金银花、连翘、栀子、黄芩、生地黄、青黛、黄连、黄柏等。舌质暗红为郁热毒盛,治以清热解毒,兼以活血化瘀,舒肝理气,药用金银花、连翘、黄芩、栀子、当归、赤白芍、丹皮、土鳖虫、川芎、红花、香附、柴胡等。舌质紫红为毒热炽盛,可选加蚤休、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紫草等。此外,还应注意舌红的部位,偏于舌尖红为心火盛,治以清心泻火,药用黄连、栀子、连翘、蒲公英等。偏于舌两侧红为肝胆热盛,治以清泻肝胆,药用黄芩、栀子、龙胆草等。③紫舌主血瘀。舌质紫而舌体瘦小,为寒邪凝滞经脉或肾精亏虚。前者治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药用黑附子、桂枝、肉桂、当归、红花等;后者益肾活血,药用六味地黄汤加活血化瘀之品。舌质紫而舌体胖大或有齿印者,主阳虚或气虚有瘀,治以益气温阳,活血化瘀,佐以健脾利湿,药用黄芪、党参、红参、白术、肉桂、桂枝、黑附子、当归、川芎、红花、茯苓、薏米、泽泻等。若兼有肝脾肿大及肝肿瘤者,可收稿日期:2002—03—20

作者简介:郭海涛(1971一),男,河南偃师人,学士学位,中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研究工作。

旋覆花、代赭石;耳鸣重加石莒蒲、磁石;气虚加党参、太子参。2.5疏肝清上法

症状:头晕,头痛,胸胁胀满,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妇女可伴月经不调,舌质红,脉弦细而数。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味。柴胡12g,白芍15g,当归13g,白术12g,茯苓15g,薄荷

g,白芷3g,川芎15g,天麻10g,钩藤13g,夜交藤30g,牡

丹皮12g,栀子12g,菊花15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随症加减:口干口苦加龙胆草;眼昏加枸杞子、草决明、白蒺藜;耳呜加知母、石菖蒲、磁石;失眠加炒枣仁、合欢皮;心悸加丹参、茯苓。2.6祛风通络法

症状:眩晕、仰头或转头时尤甚,颈项不舒或疼痛,上肢发麻,走路欠稳,舌质黯、苔白,脉浮紧。结合现代医学检查多为颈椎病。方药:自拟祛风通络汤。葛根15g,桂枝9g,赤芍20g,羌独活各12g,川芎13g,白芷13g,鸡血藤30g,细辛

g,桑枝30g,活络草30g。水煎服,日l剂。随症加减:腰

膝酸痛加狗脊、川续断、桑寄生、没药;肢体麻木较重加黄芪、稀莶草。

2.7益气活血法

症状:头晕,走路不稳,下肢乏力,如踩棉花,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舌淡紫有瘀斑,苔白,脉虚弱或虚大,西医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血栓形成。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味。生黄芪45g,地龙15g,赤芍15g,水蛭6g,鸡血藤30g,稀莶草20g,川牛膝20g,杜仲15g,桑寄

生15g,丹参20g,桃仁13g,红花6g,川芎13g,当归13g。水

煎服,日1剂。随症加减:大便干加熟地黄、田大云;血压高加草、石决明、珍珠母;纳呆食减加太子参、砂仁;下肢麻木疼痛加鸡血藤、威灵仙、木瓜。

按:眩晕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又是一个症状可以出现在许多疾病中,病因繁多、病机复杂,火、气、痰、瘀、虚、风均可导致眩晕。以上七法各有侧重,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化裁,数法并施,多能取得满意疗效。治疗中应注意分清标本、虚实、辨证辨病相结合、方能事半功倍,取得较好疗效。

《编辑:韦大文)

15-

崔玉衡治疗眩晕病经验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王利平

开封市第一中医院,河南 开封 475000河南中医

HE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2,22(4)1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胡兰贵 仲景汤方辨证临证方法论探讨[会议论文]-2010

2. 邱英明.李亚林 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102例疗效观察[期刊论文]-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1,11(2)3. 吕哲.魏霞.董庆梅 天麻饮治疗眩晕800例[期刊论文]-陕西中医2003,24(2)4. 王仁忠.马月香 张珍玉教授对中医有关理论的感悟[期刊论文]-现代中医药2004(6)5. 朱宏轩.张宗奇 益气升阳活血汤治疗颈椎性眩晕60例[期刊论文]-河南中医2001,21(6)6. 袁静.赵艳秋 "因虚而眩"证治刍议[期刊论文]-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1)7. 刘静宇 仲景治疗眩晕十法[期刊论文]-河南中医2002,22(4)8. 梅颍 老年性眩晕辨治探析[期刊论文]-中医药学刊2005,23(5)9. 郝汝瑞.张会 浅谈临床治疗眩晕[期刊论文]-河南中医2006,26(6)

10. 衣明明.裴智梅.李治坤 补中益气汤临证举隅[期刊论文]-吉林中医药2006,26(12)

引证文献(1条)

1.李广浩.张再良 中医药治疗眩晕研究近况[期刊论文]-中国中医急症 2004(3)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nzy200204011.aspx


相关内容

  • 梅尼埃病的治疗
    耳鼻咽喉科专题 梅尼埃病的治疗 邓安春,黄德亮( 摘要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北京,100853) 该文对梅尼埃病的治疗进行了系统综述.目前梅尼埃病不能治愈,所有的治疗都只是减轻相关的症状,大部分梅尼埃病 患者依靠药物治疗,约16 ...
  • 乡村医生自我鉴定
    篇一:乡村医生工作自我鉴定 乡村 医生工作自我鉴定 在党的卫生工作方 针领导下,在县卫生局,镇卫生院的亲密领导下,2xx-x 年全面,高效,圆满的完成了上级 下达的各项任务,切实履行了一个终于卫生事业的医务工作者应尽的义务与应当做的工作. ...
  • 读[阎明复回忆录],我为什么流泪
    前天到甜水园图书市场购买的七种书籍中,我最先读了<阎明复回忆录>.我曾在<作家文摘>上看到过这本书的连载,对其母高素之死印象很深.我要看看报纸的摘登是否符合原意,并想知道相关事件的背景. 我第一次听到阎明复的名字是1 ...
  • 针灸治疗学试卷B020**年3
    安徽中医学院200 -200 学年第 学期<针灸治疗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命题教师 张友贵 试卷序号 :B020103 审核人:刘广霞) 适用专业 针推专业本科生 考试班级 考生姓名 学号 班级 1.寒则温之 2.腑病取募 一 ...
  • 突然呕吐头晕是怎么回事
    突然呕吐头晕是怎么回事 面对这种呕吐和头晕的现象很少有人了解这个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突然发生了呕吐和头晕的现象原因有很多,而呕吐和头晕的因素很有可能跟一些疾病有关系,但是也有可能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或者是生理因素造成的,而突然呕吐和头晕也有可 ...
  • 项痹痛(颈椎病)护理常规
    项痹痛(颈椎病)护理常规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导致颈脊神经.颈髓.椎动脉和交感神经受到刺激或压迫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病位在肝.肾.脾. 1病因 年高肾亏,病后体虚,瘀血内阻. 2临床表现 颈部强直.疼痛或肩背部疼痛,活动 ...
  • 方剂学笔记完美版(六)
    第十三章  治燥剂 概   念 凡以轻宣辛散或甘凉滋润药为主组成,具有轻宣外燥或滋阴润燥等作用,治疗燥证的方剂,统称治燥剂. 适应范围 燥证.燥证有外燥与内燥之分. 外燥是感受秋令燥邪所致的病证,因秋令气候有偏寒.偏热之异,故感邪后所表现的 ...
  • 煲汤用什么中药材好,家中常用的煲汤药材大全
    时间:2016年02月11日  来源:互联网 煲汤都喜欢加一些滋补药材,很多人在问煲汤用什么药材效果最好,这个要与你个人的体质搭配才是最重要的,还要了解每种中药材的功效,今天给大家讲解一下生活中最常见的煲汤中药材,以及这些中药材的功效与作用 ...
  • 过度换气综合征
    过度换气综合症 暮归犁 2010-01-12 15:53:29 [概述] 过度换气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疾病,人群中的发生率为10%-27 %. [病理病因] 可有多种多样病因,可以是呼吸系疾患或代谢性酸中毒的癫痫样发作,桥脑网状结构病变的器质 ...
  • 中风后遗症的中医治疗
    中风后遗症的中医治疗,中风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中医治疗该病如何呢? (1)气虚血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