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报告! - 范文中心

思想政治报告!

12/09

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和谐社会”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两个方面,但主要是指社会关系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指的“社会”,应是一个具体的发展领域,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并列。 ,社会主义。胡锦涛同志在八次文代会七次作代会上指出: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如何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这一个重大的课题的确立,要求我们的文化工作者,要努力做好这“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的工作。我们讲的和谐,不是指的一团和气,实际指的是“和衷共济”,实际上指的是团结合力的思想。在社会领域,和谐文化的社会学意义指的是不同利益需求的个人,应当为了共同的目标,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和谐文化已经融入并且体现在社会民俗民风中。要保持文化开放和文化安全的一致经济全球化是当前国际大环境的一个最为突出的特征。但是,经济全球化并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它必然涉及到文化问题。 正如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因此,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

一、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确保文化发展与和谐社会发展相适应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们的文化发展观也逐步发生了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大多数文化产品和服务都是商品,文化市场是整个市场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文化企业是文化市场的经营主体,不是政府的附属物;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企业、个人、政府等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是发展文化的动力。文化发展观的演变和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促进了我国文化建设的繁荣。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在文化市场和文化产品的繁荣方面,还是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丰富多彩方面,没有任何时期能同现在比拟。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度和广度相比,我国文化体制的改革还大大滞后;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我们的文化发展观还很不适应。一些同志仍习惯用计划经济的眼光来看待和界定文化生产单位的性质,习惯用自上而下的计划管理的办法来指挥文化生产。不少政府行政部门同国有文化生产单位还处于“管”“办”不分的状态,文化产品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行政指挥。上述情况造成的结果,就是在文化生产领域内出

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政府大量投资的文化产品无人问津,一方面广大群众反映没有好的作品可看。与此同时,国外文化产品在国内市场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国内文化生产与受众需求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在文化发展观上有新的突破。

二、充分认清当今世界文化的发展态势

认真研究和科学判断当今世界文化的发展态势及其特征,是正确制定文化对策的基础和前提。江泽民同志在“七一” 讲话中指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文明的多样化,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这个论断同样适用于对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特征的判断。无论经济全球化怎样发展,绝不可能消除文化的民族性和多元性。 正因为世界文化是多元的,相互之间就免不了发生冲突。因此,“多元”与“冲突”使当今世界文化还呈现出另一种格局和趋势,即“一体”和“融合”的趋势。 ,社会主义。所谓“一体”并不是说世界上已经形成了某种超越各种民族文化之上的单一文化,而是指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和相互吸收的一种趋势,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状况。其表现之一,是一种文化吸收了另一种文化,丰富了自身的内容。表现之二,是由于各种文化的相互交流与相互吸收,形成了一种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无国界”文化。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种无国界的全球网络文化。

三、认真分析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文化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加入WTO,给我国的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中国融入世界文明提供了新的环境和条件,为中华文明的传播提供了新的空间和领域。 ,社会主义。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挑战大于机遇。首先,从总体上看!在与西方强势文化的碰撞中,我们处于不利的地位。 ,社会主义。其次,文化安全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正利用与我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渠道!向中国输出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政治观念,推销西方文化。 ,社会主义。再次,中国的文化产业也将面临冲击。 ,社会主义。 一是对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体制和模式的挑战, 二是对文化市场份额和文化企业的挑战。 文化产业的技术先进性与我国文化产业技术装备、人力资源准备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

总之,和谐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具有多样性与主导性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等基本特征。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相关内容

  • 先进事迹报告格式
    "关于+先进对象的名称+先进事迹的主要 内容(材料用途)+文种".如,<关于评选×××党支部为市十佳党支部的事 迹材料>:双行标题,采用正题和副题形式,正题高度概括文章的主旨,副题标 明先进对象.如, < ...
  • 十八大报告要点专家解读
    理论学习:十八大报告要点解读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同志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以高度凝练的语 ...
  • 民主党派人士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
    民主党派人士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 中共十八大报告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是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报告,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回应了人民的关切,体现了人民的期盼,是中国共产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和发展, ...
  • 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学习要点概述
    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学习要点概述 根据胡锦涛主席政治报告全文整理 ( 2011年11月20日 ) 1.十八大召开的时间? 十八大的全称叫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十八大11月8日开幕,会期七天,于11月14日闭幕. 2.十八大召开的重 ...
  • 马原实践报告模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实 践 报 告 书 学 期: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任课老师: 前 言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分为理论教学 ...
  • 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简介
    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讲义 中共一大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 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纪念馆位于上海市区黄陂南路374号(原 法租界 ...
  • 如何整理人事档案
    如何整理人事档案 第一类履历材料 干部履历表(书).简历表,干部.职工.教师.医务人员.军人.学生等各类人员登记表,干部简要情况表,干部信息管理登记表,以"简历"为标题的个人材料(主要介绍不同时间学习,工作的地点.单位. ...
  • 18大报告(有奖知识竞赛)
    根据题目要求,在下面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开始答题: 1.____,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C A 2012年11月14日 ...
  • 武汉理工[概论]课实践教学报告模板doc
    2014-2015学年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教学报告书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教师评分: 教师签名: 目 录 一.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 ...
  • 工程结算审核报告13p
    大型企业经典管理资料模板,WORD 文档,欢迎下载交流 分享一个苹果,各得一个苹果,分享一种思想,各得两种思想.分享是件快乐的事件,乐于分享的人,事业更容易成功. 关于纳雍县沿河街"白改黑"工程 结算审核报告 纳雍县审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