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甲午战争 教案 - 范文中心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甲午战争 教案

10/08

《甲午战争》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内容是:日本为了吞并朝鲜,侵略中华,称霸世界,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由于政府腐朽,军备松弛,虽经浴血奋战,最终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邓世昌与黄海海战,旅顺战役、威海溃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瓜分狂潮。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分析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深入探讨甲午战争的影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认识到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树立维护祖国统一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邓世昌的主要事迹;《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

《马关条约》的影响。

课前准备

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邓世昌像

同学们,我们来看大屏幕的内容:“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沉痛的挽联,是光绪皇帝为哀悼民族英雄邓世昌而撰写的。邓世昌是在甲午海战中牺牲的清朝将领。他指挥的致远舰中弹沉没后,邓世昌坠身入海。随从递给他救生圈,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亡。他的爱犬飞速游来,衔住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沉。邓世昌几次用力把爱犬赶走,

但它死死衔住不放。邓世昌狠了狠心,用手将爱犬按入水中。不一会,他们就一起沉入碧波„„。同学们,这是甲午中日海战中最震撼人心、也是最令人感动的一幕。它将永远刻在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的心里,激励着他们去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不息。那么,甲午中日战争是如何开始的?它的过程和影响怎样?

二 、 进入新课

(一)海战与陆战

1、甲午战争背景

(1)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2)9月,日军分多路围攻平壤。中国守军奋起反击,清军将领左宝贵中炮牺牲,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

2、黄海海战 展示:《黄海海战图》、《致远舰》、《吉野舰》、《致远舰部分官兵像》、《邓世昌》等图片帮助学生了解“黄海海战”。

(1)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返航途中,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下令冲向日舰吉野号,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这次海战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可惜战后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夺取了制海权。邓世昌与二百余名战士壮烈牺牲。

(2)日本分两路入侵中国。一路渡鸭绿江,占领九连城等地,直逼辽阳。另一路从辽东半岛登陆,直取大连、旅顺。旅顺守将徐邦道血战四天,因寡不敌众而战败。日本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的大屠杀,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

3、威海卫战役

1895年,日本进攻山东威海卫,孤守无援北洋水师丁汝昌、刘步蟾拒不投降,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探究 :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为什么会失败?

中国:封建专制制度腐朽落后。

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强盛;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二)《马关条约》

师 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朝的失败而告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内容是什么?它的签订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1、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

2、《马关条约》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3、影响: 《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瓜分危机

1、《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2、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这一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结合《时局图》以及下面的史料分析列强瓜分中国的情况

三、本课小结

19世纪末期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瓜分中国狂潮的出现使中国民族的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救亡图存的探索。


相关内容

  • 20**年岳麓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西周的衰微同步练习
    第6课 西周的衰微 1.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 A.西周.春秋 B.春秋.战国 C.西周.东周D.东周.战国 2.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牧野之战②" ...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课教案
    (一)课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 七 年级上册 第 四 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 18.19.20 课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二)课型:复习课 (三)教学模式: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四)教具:多媒体.小黑板.历史挂图 ...
  • 全面内战的爆发教案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川教版) 第17课 <全面内战的爆发>教学设计 学校:易门县方屯中学 教师:施文芝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学习主题& ...
  •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5中古欧洲社会
    基础教案 个性化设计 教学方法:自学诱导法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课 型:新授课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西欧封 知识目标:法兰克王国, :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基督教的 建等级制度示意图> 圣索 . < 产生.传播.分 ...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设计
    第1课 中英鸦片战争 (总第1课时) 设计人 : 解放一中 张一一 使用人: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严重危害,掌握林则徐禁烟的伟大壮举及重大意义:了解鸦片战争的爆发及简单经过:熟记<南京条约>内容 ...
  • 儿童和平条约
    三年级上册教案 课题 学科 学 习 目 标 学 习 重 点 学 习 难 点 学习流 程及时 间分配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儿童和平条约 设计 吕鑫华 课型 1.自主识字 5 个,会写 9 个生字. 2. 3.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 ...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 [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晏子使楚的故事. 2.学习晏子机智勇敢,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2.难点:语言艺术特点.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总十 ...
  •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这是外国侵略中国的开始 ...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上古亚非文明教案川教版
    第 2 课 上古亚非文明 记住古埃及胡夫金字塔.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知道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及四个 种姓等级:了解金字塔建筑的科学性,<汉谟拉比法典>的进步性和种姓制度的落后 性:理解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
  • 战争与民族交往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课
    战争与民族交往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课 [基本知识] 希波战争 亚历山大东征 罗马征服地中海地区 [重点知识] 1.战争在客观上推动了民族的交流和各种文明的冲撞和融合,促进了人类从分散向整体发展的进程. 2.如何理解战争推动文明冲撞与融合的客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