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盏永不灭的灯 - 范文中心

爱是一盏永不灭的灯

09/01

对培智班语文课教学工作的反思

曲友红

为了更好地提高弱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研究和反思课堂中的教与学及其心理的相互关系,尽力使我们的教育要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发展。每个学生都不是机械地接受刺激和作出反应的被动实体,而是有选择地获取和加工环境刺激的主动实体。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到怎样教,还应注意到学生的学习心理。

教师必须将教学看作是一种“环境的创造”,而不是“组织起学生的特殊认识活动”。教学就是创造相应的条件,从而得以有目的、有计划的发动、激化、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可见,优化培智班的课堂教学,就是要把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尊重弱智学生的主体地位上,且结合他们自身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学习,如:在语文课上,可实施“问、读、说”等一系列心理重建过程,使他们积极主动地、饶有兴趣地学习语文。

一、激励学生多问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创造的心理重建过程,一个完整的创造过程首先是要提出问题,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必定是一个会提出问题的人。因为提出一个好的、新颖的问题往往会促使问题得到良好解决,并且提出问题本身也具有独立的价值。在我的语文课中,我总是努力创造一种气氛,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自我表现,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促进并调节其探究活动,以此达到规定的教学

目标。虽然弱智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但至少课题引起了他们的有意注意,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增强了他们主动探究故事情节的兴趣。

二、导学生多读

“问”是探索学习的先导,“读”是一种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活动,是积极主动地接受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对于弱智学生来说.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因为他们大脑发育受损,无论语言理解,还是语言表达,都比正常儿童发生得晚一些,慢一些,所以多读又是他们说好话的基础。如果他们连书都读不好,又怎能说好话呢?因此我认为语文课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读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更好地掌握课文的语言文字。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努力做到以读入文,以读析文,以读品文。使“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可以通过请学生听录音故事,使他们对声情并茂的录音故事朗读产生兴起,并愿意学,愿意读。在听完录音之后,让学生集体读课文,使他们个个参与读书。同时请他们在读的时候,仔细揣摩该用怎样的语气。在读的过程中,我注意抓住重点句子,进行训练。并采用做游戏或表演的形式再现课文中的情境。这可能是弱智学生更喜爱的一种方法.因为他们更乐意通过自己的理解把课文的内容用动作、语言表达出来。学生惟妙惟肖的演与读,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扮演文中角色,以动作、神态来促进语感训练,可积极防止弱智学生口头语言的干涩和呆板。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读”的过程,实质上.是大

脑加工的过程,主要是把来自文字符号的视觉信息和来自读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地进行比较、预测、判断、推理和共合,从而理解文字符号所表达的意义。由此可见,读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知技能,教师应重视发挥弱智学生在语文课中“读”的功能,并努力把视觉信息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起来,在反复朗读中引导他们读通、读懂、读出兴趣、读出成效,为学生的“说”奠定基础。

三、引导学生多说 从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来看,“说”的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说”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终体现。儿童“说”的过程就是把他要传达的思想感符通过语言转化为一种外部的形式,这过程包合了其对语言的理解与生成的过程,反映了其语言运用的能力。弱智儿童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造成思维迟钝,反应馒、口齿不清、发音困难等影响了语言的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说的训练,给予学生说的机会,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这就要求在语文学习中要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

在教学中我注意运用教材,创设“说”的情景。感知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内化的前提,弱智学生认识事物、认识问题需要动作思维、形象思维的参与,需要从自身的实践活动中去体险。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动动口、动动手、动动脑,将语言文字在一定程度上还原成活生生的情境、具体可感的物体,可促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充分感知。我在上语文课时,注意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教学。我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形体语言来解释词义,并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话说

说为什么用这些调?用了有什么作用?在学完课文之后,我邀请学生当一回小老师,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哪怕只是简单的几句话,把课文中的故事说一说。如果学生在说故事的过程中.用了不同的语气,并加上了自己的动作,我便给予表扬及一定的奖励,这样的教学化静为动,既发展弱智学生的思维,又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还可以使他们获得一种独立设计、自我创造的喜悦,产生积极参与智力活动的欲望,以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在引导弱智学生多说时,还要讲究这用多种方法,尽量让他们说得明白、连贯、完整。要让弱智学生会说,就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他们有机会说、愿意说、有话可说,不断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培智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读”、“说”,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心理操作过程。“问”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使个体确定学习的目标。“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途径,可帮助个体实现理解知识这一目标。“说”则是学生时所学知识的运用,它可反应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由此看来弱智学生对刺激的反应需要经过一连串心理上的转换活动,他们学习语文的活动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信息加工过程。培智班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课堂学习的心理规律,使学生们能真正做到“会提问”、“会读书”、“会说话”。


相关内容

  • "永不言弃"模拟作文导写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北京航天大学时鼓励学生说:我们要像航天人那样,发扬勤奋拼搏的优良传统,坚持努力,永不言弃,一定能够飞得更高更远,跃上新起点,实现新跨越. 著名影星刘德华这样勉励他的"粉丝 ...
  • 永不褪色的友谊
    永不褪色的友谊 友情如酒,随着时光流转日益甘醇.友情如经典著作,书读百遍依然回味无穷.时光匆匆,此刻坐在考场中的我从未如此清楚地意识到,三年的初中生活,就要落幕了.开启回忆的宝库,铺面而来的灿烂回忆中,最是璀璨夺目不容忽视的,便是那份永不褪 ...
  • 愿梦永不成真作文
    愿梦永不成真作文 "咚--咚--"午夜钟声敲响,可眼前这大本小本的资料书堆积成的书山却毫无降低.我实在太困了,合起手掌祈祷眼前的作业忽然消失.闭上眼,脑海中却浮想联翩...... 茂密的深林中,我变成了一只小鸟,自由自在 ...
  • 国耻永不忘民族当自强
    纪念抗战胜利六十五周年征文: 国耻永不忘 民族当自强 学校:仁怀市云安学校 班级:五年级(1)班 学生:杨应满 指导教师:王素英 中国,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她有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的土地,有着旖旎奇妙的自然风光,白雪皑皑,高插云霄的珠穆朗玛峰 ...
  • 励志影片观后感
    永不放弃 --观<当幸福来敲门>有感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 初1020班 彭湘旎 这个暑假,我观看了一步励志影片,名为<当幸福来敲门> 这部电影取材于真实故事.讲述了一位濒临破产,家人离家的落魄业务员如何刻苦地善 ...
  • 青春,与绿地同行
    青春,与绿地同行 青春注定是一道明媚的忧伤,摇曳的那些花季,飘落的那些雨季,忧伤着你的忧伤,幸福着我的幸福,或深或浅的记忆,或悲或喜的青春,演绎着不同的经历,却有着相同的悲哀.再回首,那转身离去的背影渐行渐远,幻化成迷离空濛的幻影,散落在我 ...
  • 散文精选:你是一盏永不熄灭的灯
    每一届的学生家长会上,我都会向家长们讲述我读书时候父亲每天所做的两件事. 上初中时,我在附近的一个乡镇中学读书.学校离我家有十五里的山路,每天早晨四点多一点我的父亲就起床了,他首先炒上一碗米饭,然后利用炒饭的锅底做一碗锅巴汤,盛好后父亲便走 ...
  • 班级宣言_班训_班级目标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lways 有志者 事竞成 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无知 我自信 我出色 我努力 我成功 学习,乐而为之:读书,勤而行之 志存高远,直面挑战! (1)班 班主任( ...
  • 作文:永不放弃
    走自己的路,我不会放弃,不会哭泣,也许风雨交加中会有落魄不堪的身影但我绝不后悔因为生命中正是拥有了波澜起伏才能体现出自我价值那才是真正的人生不管前面的路有多苦但我能行! 相信自己吧!这样你会成功一大半,也许在别人的话语中,会使你伤心,会使你 ...
  • 永不退缩的林肯总统
    生下来就一贫如洗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八次竞选八次落败,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然而面对这些,他并没有放弃,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以下是林肯进驻白宫前的简历: 1831年,经商失败. 1832年,竞选州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