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人物评论) - 范文中心

爱因斯坦(人物评论)

09/01

整个世纪的大脑——爱因斯坦

科学研究好像钻木板,有人喜欢钻薄的,而我喜欢钻厚的。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这个词,在德语里意思是“一块石头”。听起来具有把一切都记住,如同刻石一般让其永不湮灭的能力。这个的德文名字,虽然简单却蕴含深意······

正如这个名字一样,爱因斯坦堪称“20世纪的大脑”,他的名字之所以能如同可刻石一般永驻人们心中,是因为他的一生有很多非凡成就,而这些非凡成就不仅来源于他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也来源于他对和平的向往和强烈的民族意识。

1905年3月,爱因斯坦发表量子论,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同年四月,4月向苏黎世大学提出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取得博士学位。5月完成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独立而完整地提出狭义相对性原理,开创物理学的新纪元。

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爱因斯坦虽身居战争的发源地——德国,但他却毅然参与起反战团体“新祖国同盟”,在这个组织被宣布为非法、成员大批遭受逮捕和迫害而转入地下的情况下,爱因斯坦仍坚决参加这个组织的秘密活动。

1915年11月18日,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引力方程

形式诞生,而在此之前牛顿的方程所提供的预测无法解释水星轨道的异常,水星近日点进动的难题才得以彻底解决。直到这一年,爱因斯坦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检验,成功地运用他的新方程计算了水星的近日点。

1919年3月29日,英国皇家学会派观测委员会前往非洲普林西佩岛观测日食。也就是在这一年,通过观测与精确计算,星光有1.64弧秒的偏移。这正如爱因斯坦的预言是:大质量物体能够引起或造成空间的弯曲并通过他的精确计算这一偏角为1.7弧秒。

1916年他完成总结性论文《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后又提出宇宙空间有限无界的假说,完成《关于辐射的量子理论》,总结量子论的发展,提出受激辐射理论。

1921年,爱因斯坦因光电效应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研究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1923年12月,爱因斯坦从统计涨落的分析中得出一个波和物质缔合的独立的论证并发现了波色—爱因斯坦凝聚。 1927—1929年,他发表了牛顿力学及其对理论物理学发展的影响》和《物理学的基本概念至其最近的变化》。此时的爱因斯坦还参加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为世界和平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929年发表《统一场理论》和《麦克斯韦对物理实在观念发展的影响》并获得普朗克奖章。而在维护和平方面,他

号召各国对日本经济封锁,以制止其对中国的军事侵略。 19世纪30年代,爱因斯坦曾获富兰克林奖章,并完成 论文《引力方程和运动问题》,从广义相对论的场方程推导出运动方程。他也曾致函罗斯福总统,主张立即研究原子弹。

19世纪40、50年代,爱因斯坦为支持反法西斯战争,以600万美元拍卖1905年狭义相对论论文手稿。他发起了组织“原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全力反对美国准备对苏联进行“预防性战争”。发表《量子力学和实在》、《为什么要社会主义》、《关于广义引力论》、《相对论和空间问题》、《关于一些基本概论的绪论》、《〈空间概念〉序》和《非对称的相对论性理论》。

究其一生,对爱因斯坦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和平主义者和小提琴手来说,其成功之路上历经坎坷与磨难,其思想的转变和事业的转折着实令人钦佩。

天才最初的萌动——1879年3月14日,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乌尔姆市,但爱因斯坦很晚才说话,脑袋的形状令他的父母很担忧,而且他发育缓慢、反应迟钝、性情暴躁,家里的女佣把他叫做“小傻瓜”,很多孩子给他起外号“烦人精”“假清高”。然而,就在这个阶段,当他的父亲讲一个磁盘拿给他看的时候,他觉得十分惊奇,在没有任何人拨动的情况下,它竟然总是转向同一个方向,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到宇宙的而神秘之门。这难道就是一个天才最初的萌

动?

天才的初现——爱因斯坦的叔叔雅可布在爱因斯坦上下学时就开始一游戏的方式教他基础数学。雅可布给他讲完毕达哥拉斯定理之后,他便起劲地思考这个问题,竟然长达三个星期之久,并且自动自觉、完全靠自己的力量给出了正确的证明。从那以后,他便被几何学迷住了。到十四五岁的时候他已经把当时中学里还不曾教授的高等数学——如解析几何、微积分等完全学会了。这可以说是他的天才的初现。1894年,为了退学离开慕尼黑,他请他的数学老师约瑟夫·杜克吕为自己开了一份证明,证明他的数学水平已经达到中学毕业的程度。

E=mc^2——这便是爱因斯坦发现质量和能量本质上的一致所概括的公式。 “如果一个人跟在一束光的后面奔跑将会怎样?如果他以光的速度飞奔又会怎样?”爱因斯坦的这种假想思维从16岁就已经开始了。这种奇特的、看似原生的思想源自何处,那便是狭义相对论。电枢和线圈是爱因斯坦成长阶段手中的宠物,而作为狭义相对论重要基点的电磁感应现象,在他的青年时代已经不言而喻。男性亲属在发明、技术革新以及专利申请方面的作为,对于阿尔伯特而言,就像其他孩子玩骑士游戏和打架斗殴一样,完全属于一种日常经验,这些都为日后发现相对论并得出其公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书籍的力量——通过书籍,爱因斯坦领略了伽利略是如何借助望远镜进行观察的,牛顿是如何描述月亮的轨道的,以及在过去的数百年里,其他伟大的学者是如何探索性求和原子、光和电、空间和时间,又是如何攻克一个有一个科学堡垒的。还有叔叔雅可布在他上小学期间就已经给他详细讲解过的数学,以及他后来称之为“神圣的”有关解几何的小册子,或者与包括发明、专利以及设计结构在内的技术实践的接近······各种直观的、浅显易懂的展示和表述,就这样为一个中学生打开了跻身于自然研究者和发现者之世界的大门。

理论物理学的转折点——1909年2月中旬,爱因斯坦任苏黎世大学特约教授。9月21日,这位刚被选上的教授作为贵宾参加了在萨尔斯堡举行的自然科学家大会,有机会结识了德国一流的科学家。他在会上所作的有关光的本质的精彩演讲,数十年后被看作是理论物理学的一个转折点。

G=K×T——他还把相对性原理扩展到非匀速运动,从而将相对论普遍化,所以才有了“广义相对论”这个名字。1915年11月25日,他在一个月里第四次向科学院的同事们介绍自己经过修改的理论——只是有一点不同:这些先生现在所听到的,是知道今天依然通用的广义相对论的场方程。爱因斯坦因此而达到了他的创造高峰,并且第二次战胜了牛顿。广义相对论可以用一句话表述:引力不是力,而是空间

的一种性质。广义相对论的核心方程似乎非常简单:G=K×T,但其中隐藏着十个相连的二次非线性微分方程。

探索光的难题——通过能量和物质的统一,爱因斯坦成功地破解了像光一样的难题。爱因斯坦同他的老师一起进行实验没有结果时,他便开始阅读大量有关证明以太效应的各种实验的论述。其中,迈克尔逊和莫雷曾设计干涉仪,这种直到今天仍在应用的一起种,一束光被一分为二,分别顺着以太的方向或者横切以太的方向在镜子之间来回传送;这样在运动速度上即便是最细微的差别也能够测量得出来。但,二人并未测得任何效应,不管他们怎样转动他们的仪器或者将它翻转,光速始终保持不变。根据这一结果,地球似乎并没有发生相对于以太的运动,但观察和光学实验却表明实际情况恰恰相反。这是一个让爱因斯坦无法接受的重大矛盾。坚信以太存在的荷兰人——洛伦兹运用“洛伦兹收缩”似乎使以太说获得拯救。尽管对洛伦兹非常崇敬,他还是决定放弃洛伦兹未经证明的假说,并宣布以太假定是多余的。他相信经验,认为实验结果才是真实的。后来,爱因斯坦将运动学(亦即关于运动的假说)、刚体(指坐标系或参考系)、时钟(用以表示时间)和电磁过程(像光的发射和接收)四大要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样他便准确地描述了经典物理学诸项难题汇集的交点并将它们一一解决。

诺贝尔物理学奖——从1919年开始他所经历的事情,

尤其是他在环球旅行中所经历的、那种把他当做英雄和神明近乎于歇斯底里的崇拜敬奉,并不仅仅是划时代锤击的余响——在那记重锤的撞击下,旧的物理学大厦轰然倒塌,在其废墟上爱因斯坦建立了至今试用的宇宙观。1920年12月31日,他被选为最年轻的“名贤”。1922年11月9日,他获得19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对量子理论的贡献——他在1905年初曾经谈到“位于空间点上的能量子”,这种能量子“可以自己移动,不可分割,只作为整体被吸收和发射。”这是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由此开始了一场了理论革命,他的后果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今天人类的命运。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高技术世界——包括微电子、移动通信技术、电子摄影技术、计算机和互联网、超导、纳米技术以及现代化学。爱因斯坦又让世界说出了它隐藏最深的一个秘密:光的双重属性。它有两种形式——是如19世纪经典物理学所说的波的形式,一是(或者)颗粒状的能量粒子。这就是“波粒二象性”理论的前身。它认为光同时具有相互排斥的属性,凭借这一理论,爱因斯坦为量子理论奠定了基础。

爱国主义——爱因斯坦曾说:“如果你们不能比我们更有正义感,更热爱和平,更加理智,那么魔鬼就会附身。”作为一个犹太人、左派、和平主义者和想法怪异的人,它具有让他的敌人所憎恨的一切。1919年12月中旬,爱因斯坦

公开向比利时的和平者保尔·柯林表达敬意。鉴于对昔日的敌国依然存在着强烈的仇视情绪,这样做需要极大的勇气。爱因斯坦实行绝食——实在难以想象;站在游行示威队伍的最前列——从来不曾见过与其说他勇敢不如说他无所畏惧。尽管如此,作为德国新的社会和政治制度的举足轻重的代言人,他还是招致了配给深植赤裸裸的敌视。但反过来有进一步提高了他的知名度——招来多少敌人,赢得多少光荣。

无论是对科学的研究,还是对待生活的态度,爱因斯坦都是那样地与众不同,这样一位独具一格的天才给我很多感悟和认识。

爱因斯坦注重课外知识的学习,就是这样他才敢挑战权威,对课堂上的知识产生疑问。一位记者曾这样问爱因斯坦:“声音的速度是多少?”。“这个我背不下来,”爱因斯坦回答,“我从不记在书本上可以查到的现成的信息。”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自主学习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在自学的过程中敢于质疑,不死记硬背课本上的知识,应善于独立寻求事物的答案。

自由,启蒙,永恒的准则,维护真理的英雄——作为一个英雄,爱因斯坦已经找到了为其非凡的人生指引方向的路标。爱因斯坦玩心甚炽,骨子里透出某种孩子气的东西。而他一辈子都觉得与交际礼仪格格不入。他憎恨硬领和领带,坚定不移地反对外部的强制。“做大事者不拘小节。”新时代

的我们,并不能脱离社会的进步,因此,一方面,我们应学会在不公面前处之淡然,勇敢面对所发生的一切而不事一味抱怨;同时我们不能与时代脱轨,要紧跟时代步伐,在探索新事物的同时学会分辨是非善恶。

像爱因斯坦这样的人,犹如一只富有创造力的坩锅;在这种坩锅中,各种不同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全新的品质。归根结底,所谓天才,就是能够凭借准确无误的直觉对所有所谓配料、想法以及连接件加以辨别,把他们归纳在一起,焊接成一个更大的整体。这位曾被美国人称为“科学界的哥伦布”的天才是我们学习而的榜样,他激励着我们不断探寻真理、崇尚科学、追求自由、爱好和平。

(11级物理学院 曲鹤 )


相关内容

  • [居里夫人和一克镭].[爱因斯坦和原子弹]导学案
    会宁县汉家岔乡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居里夫人和一克镭> <爱因斯坦与原子弹> 第一课时 主备人:牛宏志 审核:邵亚辉 时间:2015-5-13 班级: 姓名: 学案编号: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识写生字词: ...
  • 谁是新财富的创造者?
    我过去的文章:"谁是新财富的创造者?" 一.性格孤僻,遁世隐居的"隐士科学家",潜在新财富的发明者 在卫斯里的笔下,那些深居简出隐藏在闹市边缘,祖上留下大量财产,因此有条件遁世隐居,也能在隐居条件下开 ...
  • 中亚五国纸币史话吉尔吉斯斯坦索姆
    "中亚五国纸币史话"之吉尔吉斯斯坦索姆 时间:2010-05-31 07:17:15 作者:帕尔马拉特 [提要] 吉尔吉斯斯坦是原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地处中亚东端,北与西北部同哈萨克斯坦接壤,南与西南部同塔吉克斯坦和乌 ...
  •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 刚读完<卡拉马佐夫兄弟>,脑海里不断浮现出一位穿着修长衣服.面容和善.微笑着的年轻人的背影,还有一群孩子,他们手拉着手,蹦蹦跳跳,用响亮的嗓音喊着"乌拉,卡拉马佐夫".我 ...
  • 语文报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原创导学案少年爱因斯坦(答案)
    <少年爱因斯坦> 探究一: 第一部分(1-4)简介小爱因斯坦的智力令人担忧. 第二部分(5-结 尾)叙述少年爱因斯坦的学习经历. 探究二:3 岁时:陶醉于母亲的钢琴曲,表现出对音乐的早慧 . 4 岁时:被袖珍罗盘迷住,转动着大眼 ...
  • 顽童的成长阅读答案
    篇一:顽童的成长阅读答案 篇二:顽童的成长阅读答案 董本建1913年,费因曼①进入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深造.麻省理工是一所完全美国化的学校,学生不修边幅,学风自由散漫,但却充满了灵气:而普林斯顿则具有浓厚的英国传统,优雅而严谨.费因曼最不 ...
  • 老张的书房  [品人轩]
    [品人轩]范仲淹: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2017-06-01 21:03阅读28评论0 [品人轩]上帝的杰作夏梦:人们只知道她的绯闻,她却有一个完美人生 2017-01-31 12:07阅读74评论0 [品人轩]眉睫:性灵诗人喻文鏊( ...
  • 高中3分钟演讲稿
    新高中三分钟演讲稿 研究是指在每节课前用三到五分钟时间,通过演讲的形式探索语文教学的新途径,以达 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锻炼胆魄.增长知识.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目的,探索一 种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指 ...
  • 印孟边境冲突与印度的邻国外交
    作者:叶正佳 南亚研究 2001年11期 今年4月中旬,印度同孟加拉国在边境上突然发生近30 年来最严重的武装冲突.联系到不久前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发生的大规模反印暴力骚乱,这次印孟边境冲突事件再一次暴露了印度在处理同南亚邻国关系中所面临的 ...
  • 简评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及实践
    2011年2月 第25卷 第1期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Xinxia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Feb.2011Vol.25No.1 ●政治理论研究 简评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