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西汉皇家园林特征 - 范文中心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西汉皇家园林特征

08/09

  摘 要:从时代特征、空间特征、山水文化、功能等方面总结西汉时期的皇家园林的主要特点,探讨如何形成西汉皇家园林的特征,以及皇家园林给西汉时期人们带来的效益。   关键词:西汉时期;皇家园林;自然;植物;山水文化      1思想特征   西汉时期造园的思想特征最主要的就是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和“因藉自然”。   因藉自然,通俗点就是说因地制宜,依山就势。西汉园林的文化、精神层面上,主要强调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当今所提倡的和谐社会概念类似。因籍的内涵是在选址时包括山、水、林木、草甸、气候等地景因素,为人工建造布局作伏笔,并为设计创作打造基础;因籍自然理论是结合自然地景为苑,使景园与地景融为一体;塑造景观首先看眼观察利用自然地景。   西汉的中期,儒学一统,政治一制,天下一统。所以在造园的艺术处理上,也容纳进儒家的思想。古人从对天地山水的原始崇拜,到对节气物候和万物生亡规律变化的观察中,逐步形成了一套人文现象的宇宙空间模式。   2 空间特征   “大空间大格局”――西汉时期的大部分皇家园林,规模庞大,占地面积广,并形成了苑中有苑的组合格局。   汉武帝时期,苑中苑的数量是非常之多的。也可以说是一种宫苑不分的形式,这也是西汉园林的一个重要特点,城市、宫殿和园林三者浑然天成。根据这些记载,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些特点对后来的园林发展起到铺垫的作用,开创了中国园林上园中园的先河。   大空间大尺度的皇家园林显示出了西汉时期的恢宏气势。西汉作为一个包容的时期,容纳各种文化,实现政治的统一,其皇家园林的特征也充分体现出了这一点。   3山水文化特征   园林是体现山水文化的的物质载体。我们对山水的认识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从表面上的或者说实际中的山水到具有美学价值的山水。正如柳宗元所说:“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道出了山水文化的实质。   西汉皇家园林的山水体现的是自然与和谐,形成的自然山水风景。俗话说:“园无水不活,山无水不秀。”西汉时期的皇家园林也少不了山与水的结合。山水在古代作为自然的代称,具有自然的总体特征,代表着天地万物的根本品性。其实汉代的山水审美意向,在先秦的基础上已有显著发展。   西汉中的皇家园林更多的是以自然山川为背景。例如上林苑,由于对上林苑只有有关文献的记载,但我们还是很容易发现这个特点。在《上林赋》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超洞壑,越峻崖。蹶崭岩,钜石颓”。关中的8条大河,即“关中八水”,贯穿于苑内辽阔的平原和丘陵之上。自然景观极其恢弘:“于是乎崇山矗矗,��崔巍,深林巨木,崭岩参差。” 可以说,上林苑的经营选择了良好的自然山水体系为基础。   西汉林苑中不但拥有数量众多的大、小池沼作为附属水体,且具备太液池、昆明池这样水面浩瀚的主水体,并且主、附水体间存在明确的仰承呼应关系。在上林苑中,除了8条河流蜿蜒而过外,苑中还有数十个天然湖泊,犹如一面面璀璨的明镜,点缀其间。各种形式的水源孕育着皇家园林内各种动植物的生长;而植被的茂盛,绿地面积的广大反过来又能提高水源的涵养。西汉统治者非常注重对皇家园林中各种水体的利用,他们用不同的渠道和人工开掘的池塘把上林苑中的自然河流连结为一个完整而有机的供水系统,河道之间相互连通,不仅保证了长安城正常的水源供应,还起到防洪、抗旱的作用。   4功能特征   既然是皇家园林,必会顺理成章地认为皇家园林的功能就是给皇帝或者是他的家眷用来平时居住、娱乐,或者涉猎。其实不然,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帝王还在皇家园林中处理政务、接受朝贺、接见外宾。西汉时期帝王对园林的利用有很多方面,不得不赞扬帝王的聪慧。   西汉时期皇家园林其实还拥有着强大的军事功能。西汉是一个尚武的时代,强调霸王道而治天下,以武力夺取天下。园林为当时西汉的军事力量提供了保障,更助长了汉人气吞山河的气势,所以方能有“犯疆汉者,虽远必诛”的霸气。   西汉皇家园林中山水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家畜野兽水禽的饲养,水果、蔬菜、林木的种植等等,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为了满足帝室侈靡淫乐生活的需要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一座座皇家园林就是一座座帝王私有的,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两汉皇家园林数量多、面积大,不仅使大片的生产资料不能发挥其经济上的作用,也使役使的奴裨人数日趋增大,大量的劳动力游离于社会生产之外,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在西汉时期,百姓们思想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园林建设,逐渐使这些成为皇家园林建设的指导思想。因此,汉代时期的皇家园林往往环境优美、占地广阔,拥有大量动植物资源,成为了生态保护区。同时,在绿化方面,皇家园林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2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3刘瑞瑜,弓弼,周文强等.汉代园林景观特征的分析与研究[J],安徽农   业科学,2008年第1期.   4王社教:西汉上林苑的范围及相关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3)   年第3期.   5李天民:论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军事功能,军事历史,2002(6)   (责任编辑 张芝)


相关内容

  • 中国古典园林的铺装文化探析
    第4卷第1期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Vol.4No.12008年3月2008 中国古典园林的铺装文化探析 陈萍萍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1200) 摘 要:铺地由于其地位低下往往被人忽视.其实,小中见大,铺地和其他园林要素一样,源远 ...
  • 浅谈隐逸文化与中国园林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传统的隐逸文化对中国园林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隐"."士"的解读,挖掘隐逸文化的内涵.同时阐述隐逸文化在各个历史阶段所呈现的各种特点以 ...
  • 颐和园所代表的明清园林建筑群特点
    颐和园所代表的明清园林建筑群特点 13级美术视觉传达2班 姓名:赖城娇 学号: 明代(公元1368-1644年)开始,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晚期.这一时期的建筑样式,大都继承于宋代而无显著变化,但建筑设计规划以规模宏大.气象雄伟为主要特点.这一 ...
  • 古典园林造园艺术以颐和园为例
    园艺园林 北京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 -以颐和园为例 姜亚薇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 100083) 摘 要 颐和园等园林的造园艺术承载皇家园林的基本造园理念和手法.借景是造园手法中巧妙的运用环境的一种表现手法,而颐和园正是借景造园的辉 ...
  • 景观设计风格分类
    景观设计风格分类图兰雅 TOLANYA 景观国内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许多行业,景观设计就是其中之一.一个楼盘的品质如何,其中的景观设计成为决定性的因 素.居住区的景观风格定位,取决于该区域建筑的风格,能否把景观设计做好,设计师应对建筑 ...
  • 园林赏析结业论文
    苏州科技学院 园林赏析总结论文 课题:中国园林赏析与感悟 专业年级:市场营销1212 学生学号:1220404219 学生姓名:刘颖 2013年11月30日 内容摘要 园林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园林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史上 ...
  • 中日古典园林对比
    中日古典园林的比较 --留园和桂离宫 摘要: 园林景观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用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美学认 知和思维的集中体现,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的集中反映,是人类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不同地域会带来景观表现上的各种差异,即使 ...
  • 苏州园林简介
    苏州园林简介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 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 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7,18世纪全盛时期, 苏州有园林 ...
  • 中国古代园林和现代环艺设计正文
    中国古代园林和现代环艺设计 --中国古代园林的古典美与其功能的适用性 冀佟伟 [摘 要]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古代的园林设计都属于综合性的学科.在现代环艺设计中融入了越来越多的元素,这样就很好的把艺术和生活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在融入了不同的元素 ...
  • 导游人员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导游人员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导游员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导游员也就成了旅游业中最积极最有代表性的从业人员. 导游员在旅游业中的作用,有着丰富的内涵.首先表现为经济意义.因为旅游业是经济产业,导游员的工作,可以实现旅游产品的生产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