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考是指在数学活动中的思考 - 范文中心

数学思考是指在数学活动中的思考

04/02

数学思考是指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思考。小学数学教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学生在思维、空间观念、合情推理等方面获得发展。新标准把“数学思考”列入四大课程目标之一。我们数学教师应在课堂的主阵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把数学思考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一、创设数学思考的氛围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发自内在的主观愿望上教师要刻意营造一个有利于数学思考氛围, 数学课堂的氛围是教师和学生展开对话、进行思想和心灵交换的场所,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依存点。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探究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思考探究活动。

1.创设适合学生思考的良好环境

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人在压抑、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下是很难静心思考、有所创新的。因此,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给学生以“心理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这种轻松的状态下,可以静心、深入地思考,释放出了巨大的学习潜能,真正实现师生间知识同步、思维共振、情感共鸣。

2.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数学活动的核心是数学思考,在新知的探索与研究中,离不开有效的思考活动。教师要善于将教材内容转化成适于学生探索的一个个有探索价值的问题,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经过自己的酝酿和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课堂交流与讨论才能深入,才能有心灵的交融和思维的碰撞。

例如:在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老师通过创设情景,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过游乐场吗?在游乐场你都玩过哪些游乐项目?看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画面?(电脑显示游乐园的情景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汇报。如果你去活动,你想参加那些活动,至少要准备多少费用?

如果你想挑选其中的3个项目玩,算一算需要多少钱?

如果全班50人一起去划船,可以租大船和小船,怎样租使每人都能乘到船,你有几种租船的方案,而所用的开销最少是哪一种?学生先个体独立思考, 再在小组内交流, 探究。在教学中通过创设生活场景,可以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计算富有生活气息,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再引导学生从图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索动机,自然而然地驱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的思考能力。

3.组织学生有效地自主合作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的组织、观察和调控。问题提出后,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使学生能带着自己的观点参加讨论,防止讨论过程中出现“人云亦云”的情况;讨论开始时,要鼓励每位同学积极发言,学会倾听,分享经验,尤其要鼓励平时不能主动发言的同学参与讨论;讨论后要引导不同组的同学进行交流,对持不同观点的同学要引导他们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争鸣。充分利用讨论、交流的互动功能,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问题的本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习完轴对称图形后组织学生活动

(1)师:(几何图形)先判断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吗?哪几个不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如果是,请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生:实践动手

(2)交流:通过刚才的折一折,画一画,你们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1: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只有一条。

生2:长方形的对称轴有两条。

生3:正方形的对称轴有四条

生4:圆形我们找到许多对称轴 师:看来不同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可能不止一条。那么除了平面图形中有轴对称图形,生活中还有没有轴对称的现象呢?

(3)师:找找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生1:这是衣服、剪刀,轴对称在我们的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

生2:这是树叶、蜻蜓,轴对称在植物和动物身上也得到了体现;

生3:这是汽车、飞机,左右对称既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平衡;

生4:我们上海的南浦大桥、东方明珠,都采用了对称的建筑风格等等。

生5:在汉字中,有对称的文字,如口,日,中,田等

4.善于运用激励性、启发性评价

激励性的评价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激励学生不断地大胆尝试,不断增强学生成功的愿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不仅能促进师生、生生心灵沟通,还能引发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处发展,并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和能力。

总之,数学思考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只有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进行综合培养,在课堂教学中, 引导学生认识数学思考的意义,在具体数学学习中体会数学思考的实用价值。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思考意识和能力才会得到逐步地提高,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相关内容

  • 数学课程目标
    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的解读 一.导入: 二.主要内容简介 这节课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解读: 点课件 ○ "课标"对"课程目标"表述的思路 义务教育数学课 ...
  • 数学课程的实施策略
    数学课程的实施策略(重点教学与评价) 课堂教学是落实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达成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和基本环节.课堂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 ...
  •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目录(详细)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实验与探究 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 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观察与猜想 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 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 ...
  • 经历有效活动积累丰富经验
    经历有效活动 积累丰富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与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同时获 ...
  • 小学数学研讨主题
    动主办: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策划与组织者:斯苗儿, 方张松: 文字整理:杭州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中心 唐彩斌, 杭州安吉路实验学校 徐莉,杭州求是教育集团 马珏. 本报记者:蒋亦丰 碰撞与融合 -浙江省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研讨会主题论坛纪要 ...
  • 关于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思考 作者:焦素琴 来源:<学周刊·中旬刊>2015年第03期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性.实用性的知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 ...
  •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课题研究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课题方案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内容.而良好的计算能力更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
  •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方案一: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一.目的意义 1.开展数学小课题研究是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是课程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通过数学小课题研究,激发学生的学 ...
  • 小学数学课程过程性目标的透视和思考
    小学数学课程过程性目标的透视和思考 遵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角度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制定课程 ...
  • 小学数学校本培训材料
    小学数学中常用的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需较好地重视并掌握有关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以数学为工具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纵观数学的发展史我们看到数学总是伴随着数学思想方法的发展而发展的.如坐标法思想的具体应用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