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境稳态教案 - 范文中心

内环境稳态教案

01/01

内环境及稳态的调节导学案

一、细胞生活的环境

1、单细胞生物可以直接从 水 里获取生存所必需的 养料 和氧气 ,并把 废物 直接排入水中。

2、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内环境)中,内是相对人体来说,外是相对细胞来说

细胞内液(存在于__细胞内__约占体液的__2/3___) 体液 ___血浆_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细胞外液 组织液__是存在于组织间隙的液体又叫_细胞间隙液___

淋巴 大量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的直接生活内环境

其中,组织液 是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考点

1:区分三种环境

内部的液体如消化液、

【例题1】判断下列液体分别属于什么环境

细胞质基质 叶绿体、线粒体基质 泪液、汗液

突触间隙液 消化液 原尿 终尿

考点2:不同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不同

3、三种细胞外液及细胞内液之间的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

考点3: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的区别和联系

(1)共同点:运送养料,氧气,运走代谢废物

(2)血液循环系统

a心脏→各级动脉→(动脉端)毛细血管网(静脉端)→各级静脉→回流回心脏

是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

其中 毛细血管网 与组织细胞直接接触

b毛细血管结构特点: 单 层细胞,从而便于 发生物质交换 , 无 (有/无)末端

(3)淋巴循环系统

a淋巴循环方向

组织液→毛细淋巴管→淋巴管→ 左右锁骨下静脉 →血液

组织液成分只能单向透入毛细淋巴管,不能由淋巴透回。

b毛细淋巴管结构特点: 单层细胞,从而便于 发生物质交

换 , 有 (有/无)末端

管壁细胞呈“覆瓦状排列”,通透性比毛细血管略大,如透出毛细血

管壁的某些小分子蛋白质及由小肠吸收的脂质不能重新透回血浆。这类

物质只能由淋巴循环送回血浆。

【例题2】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

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肝糖原的形成发生在③中

B.图中①中含有胰高血糖素和血浆蛋白

C.图中②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

D.图中①②③④中氧气含量最高的是③

【思维拓展】

(1)、①~④中不属于内环境组分的是?试以图示表示出①~④四种物质的交换概况。

(2)、①~④之间既彼此分离,又相互联系。②和③之间隔以___ _____,①和②之间隔以____________,②和④之间隔以___ _____,②的来源有__ ______,②的去向有____ ____。

(3)、①~④中O2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________,CO2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________。

(4)、试以简短语言概括内环境的作用:_____ _____________。 具体而言,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有直接关系。

二、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1、 成分

水 (90%)

(1)血浆无机盐 (约1%):其中 Na离子、Cl离子 含量较多。

蛋白质 (7%~9%)

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气体 、 激素等)

补充知识点:血清、血浆、血液的区别

A、 区别

血液含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离心除去血细胞后所得到的淡黄色液体为血浆。

如血液不经抗凝处理,让其自行凝固,则在抽血后的一段时间内,血液会自动在一系列凝血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凝集,血液首先凝固成一个整体,再经过一段时间或用离心机离心,血液

中凝固的部分会与一些清澈淡黄色的液体分离开,这些液体称为血清。血清与血浆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其内在的主要区别是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

B、用途不同

血清多用于血液生化、免疫等方面的测定;血浆多用于凝血等方面的测定;全血则多用在血细胞、血常规、血沉等方面的测定。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 血浆 相似。最主要的差别在于:组织液和淋巴中的 蛋白质 含量比血浆 少 。

(3)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 盐 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 海洋 。

考点4:内环境的成分判断

(1)内环境中存在的物质有:

①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

②代谢废物:CO2、尿素等。

③其他物质:激素、抗体、组织胺、递质、纤维蛋白原等。

(2)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有:血红蛋白、H2O2酶、呼吸氧化酶、转录翻译酶、解旋酶、DNA连接酶、聚合酶等,它们都存在于 中。

纤维素、淀粉等,它们都存在于 中

【例题3】:以下哪些成分属于内环境?①②③④⑥⑦⑨

①氨基酸、②氧气、③尿素、④K、⑤血红蛋白、⑥血浆蛋白、⑦激素、⑧呼吸酶、⑨抗体、⑩载体、胃蛋白酶。 +

考点5:内环境中生理过程

【例题4】:下列生理过程不能在内环境中发生的是( C )

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 B.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D.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2、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①概念: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的溶质微粒 对 水 的吸引力。 ②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 浓度 。

③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Na离子 、 Cl离子 的含量有关。

④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为 770千帕 。

想一想:(1)细胞外液中溶质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为什么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2)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用何种溶液溶解药物?用蒸馏水可以吗?为什么?

(2)酸碱度: ①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 7.35~7.45 。

-2-②血浆pH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 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对,主要有 HCO3 HPO4 等。

-酸性物质如乳酸过多时,会和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多余的H2CO3会分解生成CO2

和H2O,多余的乳酸钠会由肾脏排出

碱性物质过多时,会和H2CO3反应,

(3)温度:人体温度一般在 37摄氏度 左右。

思考:维持渗透压的Na离子 、 Cl离子等如何进入内环境?

-HCO3如何形成,和哪些系统有关?

温度维持和哪些器官、系统有关?

代谢废物如尿素、CO2如何从内环境排出到体外?

说明稳态的维持是各系统协调作用,共同维持的结果

三、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1、内环境的作用:是细胞 与 外界环境 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与体内各系统间发生密不可分的功能联系,如图:

(1)与物质交换直接有关的系统是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泌尿系统

(2)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正常机体通过 调节 作用,使 各个器官、系统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 相对稳定 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

考点7.组织水肿及其成因分析

(1)组织水肿

组织水肿是在不同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血浆、细胞液浓度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细胞内液中的水渗透到组织液引起的水肿现象。总之是组织液的生成大于回流回血浆

(2)组织水肿的原因归纳

第一类原因:血浆渗透压下降或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造成血浆渗透压和组织液渗透压差异的最主要的物质是蛋白质

①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

②肾小球肾炎,导致血浆蛋白透出而流失。

③轻微创伤、炎症等使血管破裂,血浆蛋白漏出到组织液,

④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第二类原因:淋巴回流受阻

⑤寄生虫感染导致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血浆而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

思考:为什么给腹部积水的癌症患者注射血浆蛋白?

考点8 直接与内环境物质交换的系统有四个(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循环系统),器官有一个(皮肤),具体确认五种结构可按如下方法进行: 以“循环系统为参照,双向进出—呼吸系统,单向进入—消化系统;单向输出—皮肤;输出后又可存在重吸收箭头—泌尿系统。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机体进行 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经过调节使内环境的各 种 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 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议一议:(1)长期营养不良的病人,血浆蛋白的含量降低,会出现组织水肿,为什么?

(2)肾炎病人为什么会出现全身水肿?

(1)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①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

②体温、pH相对恒定——酶活性正常,细胞代谢正常;

③渗透压相对稳定——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2)理化性质失调

①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

②渗透压失调——细胞形态、功能异常;

③体温失调——发热、中暑等。

②蛋白质含量降低,可出现组织水肿(3)内环境中的③代谢废物上升,可导致尿毒症化学成分含 ④O缺乏,可导致乳酸中毒量失衡⑤血浆中Ca过低,可出现抽搐⑥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22+①失水过多,可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4).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正常代谢的必要条件——稳态失衡将引起代谢紊乱,但

④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第二类原因:淋巴回流受阻

⑤寄生虫感染导致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血浆而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

思考:为什么给腹部积水的癌症患者注射血浆蛋白?

考点8 直接与内环境物质交换的系统有四个(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循环系统),器官有一个(皮肤),具体确认五种结构可按如下方法进行:

以“循环系统为参照,双向进出—呼吸系统,单向进入—消化系统;单向输出—皮肤;输出后又可存在重吸收箭头—泌尿系统。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机体进行 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经过调节使内环境的各 种 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 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议一议:(1)长期营养不良的病人,血浆蛋白的含量降低,会出现组织水肿,为什么?

(2)肾炎病人为什么会出现全身水肿?

(1)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①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

②体温、pH相对恒定——酶活性正常,细胞代谢正常; ③渗透压相对稳定——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2)理化性质失调

①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

②渗透压失调——细胞形态、功能异常; ③体温失调——发热、中暑等。

②蛋白质含量降低,可出现组织水肿

(3)内环境中的③代谢废物上升,可导致尿毒症化学成分含 ④O缺乏,可导致乳酸中毒量失衡

⑤血浆中Ca过低,可出现抽搐

⑥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

2

2+

①失水过多,可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4).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正常代谢的必要条件——稳态失衡将引起代谢紊乱,但

应澄清如下两种误区:

①内环境达稳态时,人未必不得病(如遗传病患者、植物人等)

②内环境稳态遭破坏时,代谢速率未必下降(如有可能导致代谢速率上升) (2)内环境稳态调节中涉及三种信息分子,其来源及靶细胞或作用部位不同: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探究

1.实验原理

各种生物均具其特定的pH范围——这是保证酶活性的前提,生物组织中pH之所以维持稳定,

-2-

与其含有缓冲物质(如人血浆中含HCO3、HPO4等)有关。 2.材料、步骤、结论

本考点在高考中多以选择题或实验探究题形式命制,题目考查角度多涉及pH稳态范围及其调节机制、相关物质对pH的缓冲作用等。

【典例】►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回答相关的问题。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

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Na2CO3溶液、乳酸、pH试纸。

(1)步骤①中向A组和B组的1号试管中加入________。 (2)步骤②中向B组3支试管中滴加________。 (3)预测结果:

A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等量蒸馏水 (2)等量的乳酸 (3)1

号试管pH变化明显,pH明显上升;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 1号试管pH变化明显,pH明显下降;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 (4)蒸馏水不具有缓冲作用,为对照组;人工配制的缓冲溶液具有缓冲作用;动物血浆与缓冲溶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 题后反思

(1)图解pH稳定的机制

① 表示用NaOH对自来水的处理。

②表示用NaOH或盐酸分别对缓冲液和生物材料的处理。 ③表示用盐酸对自来水的处理。 比较以上三曲线变化规律可知: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料内含有酸碱缓冲物质,从而能维持pH相对稳定。 (2)血浆pH调节的过程


相关内容

  • 化工仿真软件发展的技术趋向
    化工仿真发展的技术趋向 许正宇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北京(100029) 摘 要:本文回顾了三十年来化工过程的模拟技术的发展过程.阐述了新一代仿真模拟软件发展和集成的方向.仿真模拟软件发展的趋势是采用更加开放式的环境.稳态模拟和动态模拟的结 ...
  • 高二生物必修三.教学计划及进度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武爱玲 本学期,文理分课,理科学生不仅要完成必修3的学习,还要进行选修1的学习.所以任务很重. 一.模块特点 <稳态与环境>是高中生物课程必修的第三个模块,以生物个体.种群 ...
  • 双稳态知觉的脑机制
    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 2015年 第45卷 第8期: 789 ~ 798 www.scichina.com life.scichina.com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CE CHINA PRESS SCIENTIA SIN ...
  • 第4单元 生命系统的稳态基础
    第四单元 生命系统的稳态基础 1.(多选)(2013无锡期末)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实例的是( ) -2-A.HCO3与HPO4等离子共同作用,维持血浆pH在7.35-7.45之间 B.人体内的吞噬细胞清除衰老.破损和异常的细胞 C.进行高强度 ...
  • 小型断路器热脱扣稳定性的分析计算
    ? 小型断路器热脱扣稳定性的分析计算 小型断路器热脱扣稳定性的分析计算 姜 义 非 (上海西门子线路保护系统有限公司, 上海 201514) 姜义非(1976-),男,工程师,主要从事低压电器的设计.开发测试等工作. 摘 要:小型断路器(M ...
  • 单稳态触发器
    74ls121单稳态触发器 1.单稳态触发器只有一个稳定状态,一个暂稳态. 2.在外加脉冲的作用下,单稳态触发器可以从一个稳定状态翻转到一个暂稳态. 3.由于电路中RC延时环节的作用,该暂态维持一段时间又回到原来的稳态,暂稳态维持的时间取决 ...
  • 电能计量技术综述
    电能计量技术综述 摘要:综述各种电能计量的工作原理和构造,分析比较它们在电能计量中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根据电网供用电的现状和发展需要,探讨在谐波环境下及瞬时性的暂态信号的电能计量原理. 1.引言 电能表是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各个环节作为经 ...
  • 电路分析基础复习题
    电路分析复习题(Ⅰ)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 一个元件的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若电流I=-3A,元件产生 的功率是12w,则电压U=( )V. A. -4 B. –1/4 C. 4 D.3 ...
  • 非线性电路
    含有非线性元件的电路.这里的非线性元件不包括独立电源.非线性元器件在电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避雷器的非线性特性表现在高电压下电阻值变小,这性质被用来保护雷电下的电工设备:铁心线圈的非线性由磁场的磁饱和引起,这性质被用来制造直流电流互感器.非 ...
  • 癌症的病因病机
    癌症的病因病机 1.病机基础 关于癌症的病因病机,历来说法较多,但多不外乎内虚外邪.痰.瘀.热.毒.虚等因素均与癌症有关,因此癌症的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甚至可能在同一时间.同一机体内出现截然相反的病理现象.而厥阴经为两阴交尽之经,具有寒热错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