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剧[太平洋]说起:勃朗宁M1917A1重机枪 - 范文中心

由美剧[太平洋]说起:勃朗宁M1917A1重机枪

02/06

  军事爱好者们除了被《太平洋》剧情吸引之外,更关注剧中出现的各种武器。其中,该剧前几集频繁出现了一种带有粗大冷却水筒的重机枪,其在战斗中横扫日军的炽烈火力,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种机枪看起来与德国的马克沁重机枪非常相像,甚至有人会误以为是制片方的“张冠李戴”。其实不然,这种名为勃朗宁M1917的武器是正宗的“美国造”,它是美国著名枪械设计大师――约翰・摩西・勃朗宁的经典设计之一,曾在美军中服役长达30余年,其改进和衍生型号至今仍是多国军队的现役装备……

  

  诞生背景:机缘与努力的结合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在军事方面仍整体落后于欧洲国家,军用步枪落后于德、英、法等,机枪的发展也同样停滞不前。这主要归结于当时美军高层对轻武器的发展认识不足,特别是美陆军坚持认为枪械没有速射的必要,只要精度高就可以了,自动武器只会让士兵浪费更多弹药。尽管早有加特林机枪成功在先,但该枪的实际装备量不多,甚至美军最早采用无烟药枪弹的步枪都是选择了装弹速度较慢的丹麦克拉格一约根森步枪。直到经历了1898年美西战争中圣・胡安山战役的惨烈后,美国军方才逐渐认识到自动武器的重要性。不过相比之下,枪械设计师和厂家觉悟得更早一些,其中柯尔特公司在1895年就推出了一种由勃朗宁设计的绰号为“柯尔特土豆挖掘机”的M1895气冷式重机枪。该枪采用导气式动作原理(与现代枪械中活塞向后运动推动枪机后坐的方式不同,该枪的活塞向后下方摆动,并通过杠杆传动系统推枪机后坐――编者注),由帆布弹带供弹,在当时算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机枪,在参加军方测试时表现尚好,但由于高层对速射武器根深蒂固的偏见,M1895气冷式重机枪最终并未大量装备部队。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德军装备了当时综合性能最好的MG08 7.92mm马克沁重机枪,给协约国军队造成重大杀伤。而准备赴欧参战的美国却发现此时却无多少可用的机枪,在西线作战的美军不得不装备英、法等国的同类武器,前后采购了4600挺维克斯Mk.I和5255挺哈奇开斯M1914重机枪,此外还有部分M1915绍沙轻机枪。但这些机枪口径不同,给装备和使用带来很多方便。

  面对战场的巨大需求,美国军方感到迫切需要一种自行研制的重机枪。1917年,国防部终于启动了新枪选型工作。勃朗宁送来了两种自动武器样枪:一种就是后来的勃朗宁M1917水冷式重机枪,采用枪管短后坐式自动原理,另一种是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的勃朗宁M1918自动步枪(实际上是轻机枪)。水冷式重机枪样枪在接受测试时,首轮2万发枪弹全部顺利发射,没有出现任何故障。但评审委员会对它仍心存疑虑,认为这只是个特例,因此勃朗宁又使用了加长弹链,进行了长达48分钟零12秒的持续射击,在这种超常规的破坏性测试下,样枪依旧没有出现任何故障。美国防部终于对该枪表示了满意,并正式将其命名为勃朗宁M1917重机枪,列入部队制式装备。该枪随后获得了1万挺的加急订单,到一战结束时,该枪共生产56608挺。一战结束后,针对在部队使用中发现的问题,M1917重机枪进行了多次局部改进,主要包括:改良机匣结构,加强机匣底部强度,简化机匣顶盖的外形以改善射击视界,同时换用新设计的三脚架。通过改进,整体性能较先前有较大提高。该武器最终在1936年再次定型为勃朗宁M1917AI重机枪。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军火商一共向军队提供了5.4万挺这种重机枪。

  

  设计细节:简约而不失巧妙

  

  M1917A1重机枪采用枪管短后坐式自动原理,卡铁起落式闭锁机构,只能连发发射。该枪的供弹方式为单程输弹、双程进弹,发射美军制式7.62×63mm M1/M2步枪弹(又称0.30-06英寸枪弹),由250发帆布弹带供弹。

  该枪主要由枪身和三脚架组成。枪身又可以分为冷却水筒和机匣两大部件。在《太平洋》剧中就可看到,一名机枪手扛着枪身,另一名负责携带三脚架,再由第三人带上水桶和备用弹药,每人分担的质量都在25kg以下,两、三个人就可以将战斗状态下的整个重机枪迅速转移。

  

  枪身

  

  冷却水筒 冷却水筒是M1917A1外观上最引人注目之处,这也使得该枪看起来与马克沁机枪有几分相似。M1917A1的水筒内可装3.3升冷却水,如果需要更持久的射击,还可通过橡胶软管将冷却水筒与外带的铁皮冷却水箱相连接,以便将筒内的水蒸气导入水箱中。

  冷却水筒内部包含有枪管组件和密封件。只有枪口露在冷却水筒外面,在冷却水筒前端上方装有准星。和马克沁重机枪一样,M1917A1的冷却水筒为光滑的圆柱形,筒体后上方有一个注水阀门,筒体前下方有个连接软管用的连接座,通过软管可以把筒内沸腾的水蒸气导入水箱内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水可以继续使用,以提高水的利用率。这种节水措施在干旱缺水地区显然十分有用,但要避免在寒冷地带使用,因为水蒸气外泄会凝成白雾从而暴露机枪阵地。为转移阵地时更加方便,软管和水箱并不一定随时连接在枪身上,即使连着软管,为了防止下垂的软管妨碍行动,可以把它缠在筒身前端,这样到了新的阵地,只要接上水箱就可以继续射击了。由于枪管完全包容在水筒里面,只要筒内冷却水位置高于枪管时,射击时枪管温度就不会高于100℃,即使暂时不连接软管和水箱,机枪也能维持数百发持续射击。当然,需要持续射击更多枪弹,就要连接水箱了。

  M1917A1和马克沁重机枪一样,都采用了枪管短后坐式自动原理,在水筒的构造设计上也比较接近。由于发射时枪管在冷却水筒内需要做前后运动,枪管不能固定死,同时考虑到密封性要求,枪管与筒身的间隙也不能大,这个问题是通过在枪管两端外围开设密封槽,同时在密封槽内缠绕浸油的石棉线来解决的。如果石棉线磨损过度,机匣或枪口部有漏水现象时,则需要重新缠上新线以提高密封性能。

  与马克沁重机枪不同的是,M1917Al既没有枪口消焰器,也无枪口助推器和挡焰板等附件,所以其枪口看起来十分简洁。这种水冷式原理虽然火力持续性好,但却增加了水筒和冷却水的额外质量,使得武器体积和质量过大,在缺水地区使用也不够方便,而在寒带使用时还要考虑水筒冻裂的可能。

  一旦战斗开始,连续发射一两条弹带之后,水筒内的冷却水就已经沸腾,如果此时需要转移阵地,机枪手就会更加麻烦,因为这时的水筒就是一个“开水壶”,一不小心胳膊和手掌就会被烫伤,所以负责携带枪身部分的机枪手随身带有一个石棉制隔热手套,专门用来在转移时从下面垫着滚烫的水筒来携行。但在作战中,石棉手套很容易丢失,像《太平洋》第二集中约翰-巴斯

隆就是因为在夜战中找不到手套,同时情况又十分危急,只好赤手抱着灼热的机枪转移,导致左手被严重烫伤。在《太平洋》的前两集中,这些细节都有十分真实的展现,体现出制作方对细节的重视以及对武器的充分了解。

  早期生产的M1917在水筒后半部分有个带有提把的环形钢箍(旧中国根据M1917仿制的三十节式重机枪上就有这个提把),本意是方便携行,但由于筒身上没有开设箍槽,钢箍容易滑动,而且单手提着总质量超过18kg的枪身很容易疲劳,因此实际列装的绝大部分M1917上看不到这个提把。

  机匣 与马克沁重机枪相比,M1917A1的机匣表面十分平整,看起来就像个长方块,只在机匣右侧有突出的拉机柄,上膛时只需前后拉动拉机柄,而马克沁重机枪的拉机柄是旋转式的。M1917A1机匣由左右两块厚钢板,加上机匣尾座、上座和下座构成,各部分之间通过铆钉铆接,机匣前上部还装有受弹机盖。其机匣本身相对比较简单,但内部零件数量较多,勃朗宁则通过巧妙的设计,保证了内部自动机构整体运转的可靠性。

  与马克沁重机枪的另一个区别是,M1917A1机匣尾部没有采用“D”形双握把设计,而是采用了一个单独的手枪式小握把,小握把装在机匣尾部缓冲座尾端,扳机则设在机匣最尾端的下方,没有护圈。射手正确握持小握把后,食指正好方便扣动扳机。这种握把设计比较简洁,可以单手使用,但在机枪左右来回扫射时,不如双手握持的“D”形握把来得方便,所以后来有些欧洲国家仿制的勃朗宁机枪都将手枪式小握把改为“D”形握把。

  M1917A1机匣前部设有枪管和枪管座,两者通过螺纹连接成一体,发射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后坐。在枪管座尾部设有闭锁卡铁,闭锁卡铁在枪管座内可上下移动。机匣后下方内部装有发射机座,内装扳机和加速子等零部件。发射机座前部左右各有一个带斜面的突起,当枪管座后坐时,带斜面的突起压迫闭锁卡铁两侧的突出部,使闭锁卡铁下降,脱离枪机底部的闭锁槽,解脱枪机的闭锁状态。而加速子则专门用来将枪管和枪管座的后坐力传递给枪机,进一步提高枪机后坐速度,提高枪机动作的可靠性。在机匣底部中间位置用螺钉固定有一个楔块,在枪机复进、推动枪管和枪管座向前运动时,楔块与闭锁卡铁上的斜面作用,使闭锁卡铁上抬,与枪机形成闭锁状态。由于枪机前行闭锁过程中,闭锁卡铁会反复冲击这一楔块,而早期型号的楔块在机匣上固定得不够牢固,容易造成机匣破损,因此后来的M1917A1改进了这一缺陷,强化了机匣后下部与楔块连接部位的强度,大大提高了机匣的耐久性。

  机匣内部的运动部件主要是枪机。M1917A1的枪机结构相对复杂,其采用击针式击发机构,闭膛待击的发射方式,可以明显提高首发命中率。

  M1917A1枪机系统可细分为枪机体、复进簧、复进簧导杆、拉机柄、取弹器、击针待击杆、击针限位销簧、阻铁、击针和击针簧。枪机在前后运动时,通过击针待击杆使击针处于待击状态。而扳机则可以控制枪机尾部的阻铁,扣动扳机时,阻铁释放击针,击针前冲击发枪弹。该枪机系统虽然略嫌复杂,但是非常紧凑,总体说来还是比较成功的一种设计。不过该系统无法调整弹底间隙,如果要调整弹底间隙,只能通过调节枪管安装到枪管座上的位置来实现,因此该系列机枪在更换枪管后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通过一个叫“塞规”的工具来检测弹底间隙,保证其在合格范围内,否则就容易发生膛炸事故。

  M1917A1在多处设计上体现了巧妙构思,如击针限位销簧除了限制击针外,同时还兼作阻铁簧。还有就是,枪机顶部加工有曲线槽,用来驱动受弹机盖内的拨弹杠杆,当枪机前后运动时,使拨弹杠杆左右运动,将弹带上的枪弹送到供弹位置。后来以M1917A1为基础发展的各种车载和航空型号,考虑到左、右双向供弹的需求,在枪机顶部加工有“x”形滑槽,通过改变中间的圆形转换块的位置就能控制拨弹杠杆的供弹方向,这一设计思路相当巧妙,至今仍旧被许多双向供弹的机枪所借鉴。

  该枪受弹机盖顶部还设有立框式表尺,其结构较为复杂,但可调整的范围很大。由于该枪的受弹机盖是通过转轴连接的,不免存在一定的安装间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瞄准射击精度,所以后来的M1919就直接将照门固定在机匣后部了。

  三脚架 M1917系列所配用的三脚架种类较多。早期所用的是带有试验性质的M1917三脚架。最先实用化的型号称为M1918三脚架,三个架腿为“前二后一”式样,其大量使用了锻造和铸造件,比较笨重。三个架腿均使用圆钢管制造,架腿顶端焊有驻锄,每个架腿均有独立的锁紧手柄。在三脚架的上端中心位置,设计有左右扫射定位盘和锁紧手柄,而与枪身连接的托架后部还有高低射界调节手柄。总体说来,M1918三脚架结构较为复杂,生产和使用均比较繁琐,特别是调整高低射界时比较麻烦。

  后来出现了专为M1917Al配套的M1917A1三脚架,此物在《太平洋》中也得到了展现。这种三脚架同样采用“前二后一”的设计,架腿也是由钢管制成,驻锄焊接在架腿端头上。但M1917A1三脚架的结构进行了很多简化,同时采用了部分钢板冲压和焊接件,质量由原来的30.5kg减轻至24.1kg,另外专门增加了俯仰射击锁紧装置,更加适合在山地使用。该型号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加装高射杆,将三脚架的架腿和枪架通过一个独立的高射杆连接在一起,使机枪可以迅速转换为高射状态,用于对付低空目标,这也是老式M1917、M1918枪架不能做到的。

  

  弹箱

  

  M1917系列所使用的弹箱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前期生产的该型机枪配用的都是木制弹药箱,只在转轴部位有部分金属件进行加强。弹箱内装250发帆布弹带,这种弹带为一次性使用,特点是没有黄铜定位片,装弹比较麻烦。而且如果保存不当的话,特别是存热带丛林环境中受潮和或被树枝等扯挂后,就可能造成枪弹错位,进而对机枪的供弹可靠性造成影响。所以后期生产的M1917、M1919重机枪都广泛使用了钢板冲压弹箱,并且有的还使用了金属可散弹链,大大提高了供弹可靠性。《太平洋》前几集中出现的恰恰是前述的木制弹箱,如实反映了战争初期美海军陆战队装备落后的情况。

  M1917系列机枪发射的M1/M2枪弹具有存速强、精度好的优点,加上冷却水筒的设置,使得该枪比当时的气冷机枪有更好的火力持续性,在防御作战和固定火力点中使用相对更有优势,从美军保留下来的太平洋战场时期的影像资料来看,M1917系列机枪的确也是当时压制日军火力点的有效武器,这也是为什么直到朝鲜战争时美军仍未彻底舍弃M1917系列机枪的原因。

  

  续写传奇:后续及仿制型号

  在一战结束后不久,因水冷式机

枪在便携性和勤务性上的缺陷,加上装甲车辆和飞机上机枪应用的需要,对M1917A1进行了重大改进,取消了冷却水简,改为空气直接冷却,大大减轻了全枪质量,这就是著名的M1919系列机枪。共包括A1到A6六种型号,其中最后一种M1919A6是装有两脚架的轻机枪版,于1943年2月定型。该系列中M1919A4和M1919A6美军装备得相对较多,而M1919A4更是美军二战中重机枪的主力。除了这些型号外:还有在M1919A4基础上改进的M37坦克机枪等等。这些改进型号一直到1960年代后期M60通用机枪大量投产后才逐步退出美军装备序列。

  波兰、挪威和瑞典都曾仿制过M1917,并根据自身情况分别进行了改进。比利时也以FN30的名义大量仿制牛产M1919A4,并有多种口径和改进型号,曾是1930年代欧洲战斗机上最常见的一种辅助机枪。而南非在将M1919A4改进为发射北约标准的7.62mmNATO枪弹后,至今仍住作为车裁机枪使用。

  旧中国也生产过7.92mmm口径版本的M1917。最早仿制的是汉阳兵工厂。于1921年10月10日仿制成功,因当年足民国成立10周年,故称为“三十节”式,全称是“汉造三十节式七九水机枪”。此外,华阳、上海和赤水等大小兵工厂都制造过三十节式,但零件不能通用,质量也差别很大。在最常见到的一张关于平型关战斗的照片中,八路军战士操作的就是一挺三十节武机枪。抗战中后期,根据租借法案,美国向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提供了大批轻重武器,其中就包括大量原产的M1917系列机枪。

  而另一种山M1917发展而来的著名武器,直到今天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续

  写着勃朗宁大师的传奇,那就是勃朗宁M2HB大口径机枪。一战末期,为了对付新出现的装甲目标,勃朗宁在温彻斯特、柯尔特两大公司协助下,将M1917的各部分按比例放大,发射新设计的12。7mm大口径枪弹,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便造出样枪,并于战后不久定型了勃朗宁M1921水冷式大口径机枪,在改为气冷方式并换用重型枪管后,于1933年再次定型为M2HB。1980年代以来,通过在材料和弹药上不断挖掘潜力,使该枪依然焕发新的生命力。目前,该枪仍然在役并有全新生产,有望成为历史上列入现役装备时间最长的枪械。o


相关内容

  • 揭秘"八百壮士"最终下落
    全面揭秘"八百壮士"最终下落 专家学者纷纷热议"八百壮士"最终下落 人们为当年"八百壮士"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决心而扼腕,但在坚守了四行仓库4天4夜之后,"八百壮 ...
  • 四行仓库保卫战与八百壮士遗骨(图)
    今日的四行仓库 当年保卫四行仓库的报道图片 3月17日下午,海峡两岸和谐发展基金会在北京宣布正式启动"迎接抗日将士遗骸回国活动".该基金会理事长任安利介绍,活动主办方将与支持活动的各方共同努力,争取在年内完成流落在太平洋 ...
  • 加拿大渔业公司案例作业
    一.加拿大的渔业概况 (一).资源 加拿大外接北冰洋.大西洋和太平洋,内拥五大湖,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渔业国之一.加拿大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岸线,长达244000公里,占全世界海岸线总长的25%(如果把它拉直,它可以绕赤道6周多).而世界最大的1 ...
  • 荷兰小画派:经典的涅?
    2011年6月11日下午,央美美术馆外正下着一场诡异的暴雨.馆内却是人头攒动,大雨丝毫不能打断人们参观的热情,而如此汹涌的人气却是因一位中国画家临摹的三张维米尔画作而起.这位中国画家表示:"我与他的水平差距很大.我用了毕生精力,人 ...
  • 对权威轻声说"不"
    我与韩寒在湖南电视节目中聊到茅盾.巴金.冰心几位,以为文采欠佳,读不下去,于是被声讨.罪名不细说,更有网民要将韩寒拖出去枪毙.我既是与他聊天惹了祸,不该置身事外. 至于"鲁郭茅.巴老曹"名实之间的种种差异,同样的话,上世 ...
  • 被遗忘的苏联"飞虎队"
    他们金发碧眼,他们讲俄语,他们比陈纳德的"飞虎队"更早地来到中国,他们为保卫中国与日本浴血长空,他们中有200多人永远留在了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他们不被大多数中国人所知--为了忘却的纪念,我们为您揭开苏联航空志愿队援华作战 ...
  • 昆明中学名单
    昆明三十中学 / 北门街51号 / 5151394 昆明市白沙河中学 / 东郊白沙河 / 3842822 昆明市第二十七中学 / 国防路瓦仓西路24号 / 4154599 石林彝族自治县圭山乡中学 / 石林彝族自治县圭山乡海邑村 / 773 ...
  • [情怀]知识分子和职业军人眼中的战争
    活法 国民党部队对收编后的俘虏不抱有敌意,不存在监视,也不进行任何思想工作,导致两军一对阵,大部分人又重新归队:对于遗留在战场上的武器弹药,国军无瑕也无人手来进行处理,这对无所不在的中共部队而言是失而复得. 黄耀武,国民党新六军少尉,从轻机 ...
  • 中学综合素质重点整理[1]
    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一节.教育观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1)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满足人的生存需要: (2)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满足人的发展需要: 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 ...
  • 作文:读[轮椅上的霍金]有感
    读<轮椅上的霍金>有感 今天,我读了<轮椅上的霍金>这篇课文,让我从一个残疾人的生命中领悟道:不管你的人生或生活遇到了多大困难,只要你有理想,不断努力去追求,去做去想,你就能成为一个成功者. 不幸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