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教科版焦耳定律教案 - 范文中心

九年级物理教科版焦耳定律教案

12/14

《焦耳定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 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②知道焦耳定律

③ 知道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知道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通过学习电热的利用和危害,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② 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态度和意识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电流产生热效应跟什么因素有关(也就是焦耳定律)。

2、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如何进行探究实验设计.

(2)如何推导公式.

三、教学器材:

电源、焦耳定律演示器、电流表、导线、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根据生活经验回答:用手去摸正在工作的电灯、电视机的后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会有热的感觉)

2、这种现象叫做什么?(复习:电流的热效应)

3、灯泡中的电流与导线中的相同,为什么他不感觉热而他却热得大叫?(出示动画课件演示)

(二)、新授:

1、观察电流的热效应:

实验一:(出示动画课件演示)闭合开关,你观察到了什么?并想一想为什么? (观察到:煤油柱上升。解释:这就是电流的热效应,导体通电后发热,煤油温度升高,发生热胀冷缩现象,造成煤油柱上升。)

2、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二:(出示动画课件演示)将两只瓶内装有不同电阻丝的烧瓶串联在一起(R 1>R2) ,同时通以电流。引导学生猜想会发生什么现象?然后进行实验,提醒学生观察煤油柱的上升情况?

(观察到:甲瓶中的煤油柱上升得更高)

引导学生分析这个实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两个瓶中的电阻丝各有什么相同的量和不同的量?(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一样。两个瓶中的电阻丝的电阻不一样。) 这个实验告诉了我们什么?

(在电流、通电时间不变时,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实验三:(出示动画课件演示)移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丝中电流的大小。引导学生猜想会发生什么现象?然后进行实验,提醒学生观察对比煤油柱上升的高度? 这个实验告诉了我们什么?

(在电阻、通电时间不变时,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实验四:(出示动画课件演示)用同一个电阻丝(R1)做实验,分别做两次实验,分别通电2分种和4分钟,对比煤油柱上升的高度?引导学生猜想会发生什么现象?然后进行实验,提醒学生观察对比煤油柱上升的高度?

这个实验告诉了我们什么?

(在通电电流和电阻不变时,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3、实验结论总结:

在电流、通电时间不变时,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在电阻、通电时间不变时,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在通电电流和电阻不变时,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4、分析、归纳得出: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公式:Q=I2Rt

热量的单位:焦(J )

4、例题:

例1:一根60欧的电阻丝接在36V 的电源上,在5min 内共产生多少热量? 解:I=U/R=36V/60Ω=0.6A

Q=I2Rt=(0.6A)2×60Ω×300s=6480J.

答:共产生了6480J 的热量。

例2:一只额定功率是450W 的电饭锅,在220V 的额定电压使用,每分钟产生多少焦耳的热量?

解:略

例3:两根导线电阻之比是3:4,通过的电流之比是4:3,在相同的时间内,两根导线产生的热量之比为___________。

5、电流热效应的利用与危害(图6-3-6)

(三) 、小结:本节课重点探究了焦耳定律实验的过程。

(四) 、布置作业:P97:第1、2、3、4题。

(五) 、板书设计:

1、电流的热效应。

2、焦耳定律实验:

在电流、通电时间不变时,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在电阻、通电时间不变时,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在通电电流和电阻不变时,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3、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公式:Q=I2Rt

热量的单位:焦(J )


相关内容

  •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科书目录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科书目录(全套) 必修1 走进物理课堂之前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10 2 时间和位移----------------------- ...
  • 17.3 探究电流热效应跟电阻的关系--焦耳定律
    17.3 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的关系--焦耳定律 1.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焦耳定律.它是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 2.公式及单位: Q =I 2R ...
  •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科目 物理 年级 九 备课人 王云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形式的能量. (2) 知道能量守恒定律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自然规律之一. 2.过程与方法 (1) 注意自然界中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 ...
  • 常用物理公式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速度V (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 合 (N ) 方向 ...
  • 高中重要物理实验
    重要物理实验(1583-1983) 时间 实验者 实验者(英文名) 国家 生卒时间 实验内容 1583 伽利略 Galileo Galilei 意 1564-1642 作单摆实验,发现单摆周期和振幅无关,创用单摆周期作为时间量度的单位. 1 ...
  • 初中物理重点内容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声音也可以依靠波的形式作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声速与介质的振 ...
  • 江苏省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江苏省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说明 为贯彻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帮助广大高中物理教师把握教学的深广度,我们组织编写了<高中物理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 ...
  • 八年级物理总结
    一.物体带电 1.概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质的性质,即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摩擦,使物体带电: (2)接触带电: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与带电体接触可带电. 二.两种电荷 自然界只有两种 ...
  • 焦耳定律练习题
    焦耳定律练习题 一.实验,探究题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 系".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2)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明显的实验效果,选 ...
  • 物理学家的贡献
    初中物理基础--物理学家 附录一世界大物理学家一览表 泰勒斯(希腊,约前624-前546)米利都学派的主要代表. 毕达哥拉斯(希腊,前580-前500)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创始人. 亚里士多德(希腊,前 384-前322)主要著作有<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