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4-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手法探讨 - 范文中心

%80%94-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手法探讨

11/10

风一圆-

模拟・延续・融合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手法探讨

徐新洲,叶洁楠

(南京林业大学,南京210037)

摘要i以生态恢复学、植被演替、游憩学等理论为指导,以“生态设计”为手段,借鉴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手法,对

各构成要素的特点、设计模式、传统的理水手法、艺术的原理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探索科学合理的城市湿地公园

植物景观设计手法。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手法

很久以来,人们就意识到湿地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之一,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而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之一,也是景观视觉的重要因素之一。植物景观是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在景观生态设计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是根据城市湿地的立地环境,以植物生态习性为基础,以满足湿地环境的各种功能和审美要求,创造地方风格为前提,充分发挥乔木、灌木、藤本、草本及水生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丰富多彩的自然植物群落,构建美观的、功能性强的、恰如其分的景观【2圳。在城市湿地公园绿地景观构建中,植物是主要要素,植物景观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湿地公园的整体景观质量,而不同设计手法的运用对于营造合理的湿地植物景观显得尤为重要。

1模拟自然生境

自然形成的湿地,生物种类非常丰富,经过不断的演替和

更新,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植物群落结构,是湿地植物景观设计

的一个很好的借鉴。对自然植物群落的学习和模拟,是最大限

度发挥湿地植物生态效益的模式。不同的生态环境,促使了不

同植物景观的出现,在模拟自然植物景观时,最重要的是总结

群落特征,利用本地乡土植物材料进行重新设计,在满足生态

要求、净化水体的同时,形成优美的景观构图(图1)。

湿地植物的特点决定了它是大面积的形体和色块,自然、

粗犷的植物群体美是其最主要的特色。因此,在城市湿地公园

植物景观设计时,应突出植物群体美,强调远观,成带状或大片

栽植,形成一定规模,突出湿地特色。另一方面,在注重植物群

体美的同时,不排斥局部的植物个体美。湿地植物个体的

“色”、“香”、“姿”、“韵”具有很高观赏特性,植物景观的设计

过程,通过展现湿地植物的群体与个体美的对立统一,达到粗

犷美与精细美的结合,更能突出湿地的生态美,使游客不会因

景色单调而引起视觉疲劳(图2)。图1模拟自然生境中湿地植物群落

在进行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时,可以在某一水面区

域栽植专类区,并用木栈道等来分隔成各个观赏区,种植各种

观赏价值高的水生、湿生植物,并在游人视线集中的地方,种植

珍贵的植物品种,与其他水生、湿生植物既形成了统一,又突出

收稿日期:2010-04-20修回日期:2010-05-26图2展现湿地自然生境中植物个体美与群体美

第一作者简介:徐新州(1982一),男,助教,博士士,主要从事环境艺术与城市景观设计工作。E-mail:xzxu@njh.edu.cn

俅^竹t开农2010年第24卷第5期

133

■^●,一■‘●_—_——

了重点。同时,除按水生植物的生态习性选择适宜的深度栽植外,专类园的竖向设计也有一定起伏,在配置上高低错落,疏密有致。

2延续传统理水手法

水是湿地的灵魂,湿地是水的载体。因此,水是湿地植物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基础。而从先秦时期中国园林基本原型——“一池三山”的产生开始,自然式的理水理念迅速发展,将山水画手法、诗词意境等融入古典园林植物的景观设计当中,并于宋代完全成熟,中国传统园林理论与中国山水画的布局理论常常互相渗透。在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设计中,遵循中国传统园林理景的“师法自然”的理念,延续传统园林中的理水手法,营造出“胜于自然”的湿地植物景观”J。

2.1虚实结合

“湿地之胜,独在于水”,湿地植物景观的营造需要水的衬

托,水、天空和岸线植物相互作用以及岸边的树木和水中的倒

影互相映衬,形成了湿地虚实景观结合的美。因而,在城市湿

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场地中得天独厚的自然条

件,将湿地植物景观与大面积的水系、其他的造景元素相结合,

从而营造出虚实结合的意境美(图3)。

2.2注重留白

在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时,应注意远、中、近景的搭

配和协调,避免过多的主体。利用植物的不同特性,采用多层

次的配置,使林冠线有起伏,林缘线富有变化。种植成组团树

种,以乔灌木组成复层林,错落栽植,有高有低,有前有后,栽植

于空间的边缘,形成优美的天际线,构成宜人的景色。同时注

重融合中国山水画“留白”的思想,在栈道、桥下、临水亭榭、建

筑附近适宜位置留出水面,不栽植水生或湿生植物,从而达到

点活空间的作用。留出的水面与植物的分界线形成的曲线美

和阳光照耀下的闪光水面,使看到的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图4)。

3兼具自然与特色

3.1图3水、天空、植物、倒影形成的虚实景观构建自然岸线景观

城市湿地公高植砀景观的构建是以乔、灌、草结合,常绿与

落叶相结合,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

式上采取强调主体,主次分明,以各种植物的高低、姿态、叶形、图4栈道、桥下、临水榭附近留出水面

叶色等不同形态特征,并运用一定的艺术构思手法进行湿地植

物景观的设计,以表现湿地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通过植物

的色彩和线条来烘托水体,利用色叶乔、灌木组合成丰富的植

物景观,营造步移景异的视觉效果。将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

种类按均衡的原则配植,植物种植在数量、质量、轻重、浓淡方

面产生呼应,达到洁而不乱,庄重中有变化的结果。恰如格罗

塞所说,艺术不仅仅是一种愉快的消遣品,而且是人生的最高

尚和最真实的目的之完成旧1。

在湿地植物景观设计的布局中,平面上水边植物配置最忌

等距离种植,应有疏有密,有远有近,多株成片;立面上可以有一定起伏,在配置上将水岸和水域景观统一考虑,根据水由深到浅,依次种植水生植物、耐水湿植物,形成高低错落,创造丰富的水岸立面景观和水体空间景观的协调和对比(图5)。当然,还可建立各种湿地植物种类分区组团,交叉隔离,随视线转换,构成粗犷和细致的成134

图5优美的自然岸线景观秣土.}冀开寰20lO年第24卷第5期

风_园柚

景组合,在不同园林空间组成片景、点景、孤景,使湿地植物具有强烈的亲水性。

3.2营造特色意境景观

每一个城市或地区文化的发生、存在和发展,都与其所处。

的自然地理环境、文化主体的创造意识、文化创造行为以及民

族地区间的文化认同意识等密切相关。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

造成了地域文化具有各异的价值观、发展理念和特色,形成了

独特的地方精神原则。每个城市湿地公园都应有其特色和个

性,在植物景观设计时应根据原有植被现状,结合场地的历史、

文化内涵,营造一个真正属于该区域的城市湿地公园,发现、挖

掘、选择该城市湿地公园最具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作为重点,

并通过设计进行强化,进而营造有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特色的

湿地景观,形成美的意境景观(图6)。

4构造植物群落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群落构建以生态效益为首要目标,既要有较大的改善湿地生态环境的作用,又要满足湿地群落内植物健壮生长的生态要求。植物配置以多样的植物群落,能产生更好的湿地植物生态环境景观为主要目的。在污染较重的地方,应以抗污性强的树种,能吸收污染物质和净化水质的植物群落类型,以减少污染物质对湿地环境的破坏性。城市湿地公园植物群落要以乡土植物为主要植物,并根据该立地条件引入野外不同的植物种类,以丰富湿地植物群落的营造,发挥湿地植物群落的景观功能和生态作用。在营造湿地植物群落时应该表现植物群落的美感,体现群落营造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在构建城市湿地公园植物群落时掌握各种植物的观赏性及造景功能,对植物的配置有整体的把握,根据美学原理和人们对群落的观赏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并对所营造的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季相景观具有较强的预见性,使城市湿地公园植物群落在春夏秋冬具有不同的景观,以丰富群落的美感,提高湿地植物群落的景观效果。同时要根据城市湿地不同的环境条件而定,以结构与功能相统一、丰富多样的植物群落来满足城市湿地公园不同的生态景观要求,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满足各种植物的生态要求,从而形成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与周围环境组成和谐的统一体。

5结语

虽然植物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已比较成熟,但在城市湿地公园这个范围内,很多理论并不能完全适用,需要进行重新研究和探索。而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是以保护原有湿地生态环境和恢复湿地物种群落为主,尽量运用乡土化、地方性的材料,结合当地文化传统,形成具有地域特色、优美的自然生态旅游景观。科学合理的植物景观设计是构建城市湿地生态平衡系统的重要元素,既满足湿地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运用现代植物景观设计手法,模拟自然生境中湿地植物群落,体现出各湿地植物个体和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在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中,如何延续传统园林中的理水手法以更自然化的理念创建更富自然野趣的观赏活动空间,将成为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重要课题。在进行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时,要顺应自然规律,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自然过程,既要充分考虑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平衡,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前提,又图6挖掘湿地中特色植物的意境美要以关爱自然、尊重自然为核心,融合艺术的原理进行湿地植物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125—126.

[2]芦建国,徐新洲.城市湿地植物景观设计[J].林业科技开发,2007,21(6):109一112.

[3]柳骅,夏宜平.水生植物造景[J].规划与设计,2006(3):69-72.

[4]郭春华,李宏彬.滨水植物景观建设初探[J].中国园林,2005(4):59-62.

[5]李尚志.水生植物造景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113一115.

[6]徐新洲.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69-70.

(责任编辑吴祝华)

秣土秆技开曩2010年第24卷第5期135

模拟·延续·融合——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手法探讨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徐新洲, 叶洁楠南京林业大学,南京,210037林业科技开发CHINA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24(5)0次

参考文献(6条)

1.苏雪痕 植物造景 1994

2.芦建国.徐新洲 城市湿地植物景观设计——以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西湖西进湿地为例 2007(6)

3.柳骅.夏宜平 水生植物造景 2006(3)

4.郭春华.李宏彬 滨水植物景观建设初探 2005(4)

5.李尚志 水生植物造景艺术 2000

6.徐新洲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研究 2008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 徐新洲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研究 2008

论文以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在大量收集资料和深入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应用景观生态学、园林美学、植物群落学等多个学科知识,对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从植物景观的综合评价、影响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美感度的因子、以及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论、手法、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同时以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一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和南京幕燕滨江风貌区湿地公园为例,就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评价与设计作一系列理论研究,从而为今后类似的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包括:

(1)通过对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的整理,阐述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手法、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评价与设计的研究动态。

(2)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通过野外调查和相关基础资料的梳理,以植物生态学为指导,运用样方法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植被类型、主要群落及其组成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相关定量评价指标。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进行美感度评价,通过对评价因子权重值的计算和分析,得出影响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美感度的重要因子排序为生态美>形式美>意境美>空间美,就生态美的影响因子而言,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的乡土性、水的生态性、抗干扰能力是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生态美的重要保证。论文还初步构建了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综合评价体系,为植物景观的设计提供依据和参照。

(3)以生态恢复学、植被演替理论、游憩学等理论为指导,以“生态设计”为手段,借鉴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手法,以水生植物景观、岸线湿地植物景观、湿地陆生植物景观、地被植物景观、乡土花境景观、观赏草景观等不同类型的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为构成要素,通过不同的植物选择和不同的植物景观构建模式来进行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设计,并对各构成要素的特点、设计手法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探索科学合理的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模式。

(4)借鉴对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综合评价与设计的研究成果,以笔者参与的真实项目案例-南京幕燕滨江风貌区湿地公园规划为例,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手法。

2.期刊论文 俞青青.章银柯.Yu Qingqing.Zhang Yinke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技术探讨 -华中建筑2009,27(6)

该文以笔者对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多年实地调研和分析为基础,从生态学、人性化、美学以及特色植物景观营造等角度对城市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营造技术进行了探讨,并就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的更好开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列举了今后研究和实践中需要进一步深入的若干问题.

3.学位论文 胡金龙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以尚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例 2007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拥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和效益,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尤其是与人类家园密切相关的城市湿地,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景观美化功能。由于城市湿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复杂性,并且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发展的时间较短,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更是处于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是否成功植物景观的营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展该方面理论的研究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本文首先通过查阅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湿地的定义、湿地的分类、湿地的功能、城市湿地、湿地植物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结合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的案例分析,归纳了城市湿地公园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和找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次通过分析整理生态学、园林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理论,结合国内外相关实例分析,采取横向理论借鉴的方法,提出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中应遵循生态设计理论、湿地生态恢复理论、群落演替理论、生态位理论、游憩学理论、园林美学理论等。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植物选择与配置模式、植物保护规划、植物景观规划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同时根据尚湖城市湿地公园的特点,结合相关的分类研究,提出了3类、10型的城市湿地公园植物配置模式,并对各类型的应用特点、植物选择、适用场所和功能评价作了阐述。使城市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不仅具有了明确的理论指导而且更具操作性。

最后结合尚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实例,对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实践探讨。认为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遵循生态性原则、生物多样性原则、功能综合性原则、地域文化原则,规划的主要内容分植物规划、植物景观规划、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三部分。在整个规划的过程中对湿地动物的关注贯穿全过程,从各保护分区植物景观的控制性规划,强调核心保护圈地带性植被景观的营造,到推荐适合动物捕食、栖息、繁殖的植物种类和植物群落,设计益生型的湿地植物配置模式来保护和吸引动物,从而增加湿地动物的多样性。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对湿地动物的充分关怀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也是在今后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特别关注重点考虑的一个内容,在城市公园的规划中我们强调人性化,而在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关注湿地的动物,做到人与动物和谐共处。通过本文研究,对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进行了初步探索,为今后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4.期刊论文 邓志平.俞青青.朱炜.章银柯.DENG Zhi-ping.YU Qing-qing.ZHU Wei.ZHANG Yin-ke 生态恢复在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中的应用——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24(6)

中的应用,并对今后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中应用生态恢复原理进行植物景观营造提出了一些建议.

5.期刊论文 杜波.范妙华.徐云鹏.朱康勇.赵曙光.戴婷婷 城市湿地公园中的植物景观营造 -中国花卉园艺2009(8) 从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出发,结合树木学,花卉学、生态学相关理论,从植物选择、整体和局部景观几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植物景观营遣的要点.

6.学位论文 俞青青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2006

本文对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进行了研究。文章结合生态学、游憩学、美学等相关理论,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营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就生态学角度而言,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应尽量从湿地的狭义定义出发,避免将自然湿地、准自然湿地、仿自然湿地公园改建成水景公园,应从植物群落的生态结构出发,顺应生志系统的演替规律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并适当加以人工千预,缩短营建时间;强调对群落中关键物种的保留等;从人性化角度来看,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既要考虑到湿地的保护,又要满足城市公园功能上的要求,包括游憩、赏景和教育等,应强调人性化的游线设计,并注意开辟透景线等;从美学角度来看,城市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营造应努力体现湿地植物的群体美,应形成一定规模,考虑水面的适当留空,以点活空间等;就特色植物景观营造而言,在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中,应根据原有植被现状,结合该场地的历史、,文化内涵,发现、选择该公园内最具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作为重点来营建,营造出一个具有该地区特色的城市湿地公园。

7.期刊论文 俞青青.章银柯.杜建峰.Yu Qingqing.Zhang Yinke.Du Jianfeng 论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中的人性化处理——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山东林业科技2008,38(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湿地公园,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其独特的植物景观,能够让市民切实感受到湿地作为

8.会议论文 杜波.范妙华.徐云鹏.朱康勇.赵曙光.戴婷婷 城市湿地公园中的植物景观营造 2009

从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出发,结合树木学,花卉学、生态学相关理论,从植物选择、整体和局部景观几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植物景观营遣的要点.

9.期刊论文 芦建国.徐新洲.LU Jian-guo.XU Xin-zhou 城市湿地植物景观设计——以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西湖西进湿地为例 -林业科技开发2007,21(6)

以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西湖西进湿地为例,阐述城市湿地植物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以水生植物、湿生植物为主要景观构成要素,通过不同的植物选择和不同的植物景观构建模式来进行城市湿地植物景观的设计.并对各构成要素的特点、设计手法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探索科学而又合理的城市湿地植物景观设计模式.

10.会议论文 杜波.范妙华.徐云鹏.朱康勇.赵曙光.戴婷婷 城市湿地公园中的植物景观营造 2009

从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出发,结合树木学,花卉学、生态学相关理论,从植物选择、整体和局部景观几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植物景观营造的要点.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lykjkf201005039.aspx

授权使用:沈阳大学(sydx),授权号:54ae8dc7-c9f7-4308-8aa3-9e9800b80bc1

下载时间:2011年2月28日


相关内容

  • 公园景观设计报告
    "生态"在公园规划中得体现 生态" 序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从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有了明显的提 高, 进而人们对生活的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人们对周围的生活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的 ...
  • 山东邹城孟子公园概念规划
    1 基地认知篇 1.1 基本概况 邹城市地处山东省西南部,东倚沂蒙山区,西临鲁西平原,南襟徐淮要冲,北枕泰岱南脉与鲁都曲阜毗邻.山东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镇建设的繁荣,根据<山东省跨世纪城市"两带五群"发展布局研 ...
  • 湿地公园规划参考资料
    湿地公园规划参考资料 1. 博士论文 <基于生态理念的湿地公园规划与应用研究>,严军: <基于生态旅游的湿地公园规划>,汪辉: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研究>,骆林川: <城市湿地公园分类与营建模式研究 ...
  • 楼盘景观考察报告
    关于江浙楼盘景观设计的 考 察 报 告 园林部参与此次江浙知名楼盘考察,行程千里,涉足四城,考察了威尼斯花园.碧瀛谷. 新西湖花园.九月森林等共计11处国内知名或典型楼盘.所考察楼盘的园林景观涉及国际知 名公司贝尔高林.五合国际及国内知名设 ...
  • 城市景观规划
    城市景观规划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有轴有节点,有线有区,形成景观系统.如保护和继承历史遗产格局,营造山水格局,建筑高度体量色彩,步行车行交通轴线和空间节点组织,有地方文脉特色-- 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整体性框架探索 因而,笔者所倡导的大景观规划设 ...
  • 武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
    武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 为切实推进我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进程,根据市委.市人民政府工作部署,对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
  • [新提醒]猴年春节假期,上海最强玩乐指南在这里!
    [兜魔都]猴年春节假期,上海最强玩乐指南在这里![复制链接] MaLgiCe紫荆 徐汇区,湖南路街道 关注 注册申友 Lv5 粉丝 6 注册时间 2015-12-15 最后登录 2016-2-1 主题 24 帖子 207 金币 348 TA ...
  • 沈阳旅游大全
    沈阳旅游景点 棋盘山风景区 棋盘山国际旅游风景区主要包括动植物自然保护区.中心游览区.水上运动区.动态娱乐区.静态游览区.中心服务区.狩猎区.野营别墅区 8 个区域 , 景区景点众多 , 有森林野生动物园.植物园.南天门.仙人洞.妈妈石.点 ...
  • 西溪湿地简介
    目录 第1章 西溪湿地简介 .................................................................................... 1 第2章 西溪看点 .......... ...
  • WAF最佳景观奖 · 燕尾洲公园
    11月4-6日,被誉为建筑界奥斯卡的世界建筑节(WAF)在新加坡新达城会展中心举行.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奖项之一,今年的WAF收到了来自47个国家的700多份作品.中国土人设计(Turenscape)的城市海绵新作--金华燕尾洲公园夺得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