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频数和频率 - 范文中心

7.3频数和频率

10/15

简单

1、为了了解一批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所占比例的大小,将这批数据分组,落在各个小组里的数据的个数叫做( )

A.频率 B.样本容量 C.频数 D.频数累计

【分析】根据频数的定义,即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可知. 【解答】解:由于频数是指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 故选C.

2、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在整理频率分布时,将所有频率相加,其和是( ) A.50 B.0.02 C.0.1 D.1

【分析】因为频率=频数÷总数,各组中频数的和就是总数,所以将所有频率相加,其和是1.

【解答】解:根据各组的频率和是1. 故选D.

A.12

B.13

C.14

D.15

【分析】根据各组频数的和是100,即可求得x的值. 【解答】解:根据表格,得

第六组

的频数x=100-(11+14+12+13+13+12+10)=15. 故选D.

A.16人

B.14人

C.4人

D.6人

【分析】根据频数和频率的定义求解即可. 【解答】解:本班A型血的人数为:40×0.4=16. 故选:A.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频数是表示所有对象出现的次数 B.频率是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 C.所有频率之和等于1

D.频数和频率都不能够反映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

【分析】根据频率、频数的概念:频数是表示一组数据中,符合条件的对象出现的次数; 频率是表示一组数据中,符合条件的对象出现的次数和总次数的比值.

频率、频数的性质:一组数据中,各组的频率和等于1;各组的频数和等于总数. 【解答】解:根据频率、频数的概念,得

A、频数是表示一组数据中,符合条件的对象出现的次数.故错误;

B、频率是表示一组数据中,符合条件的对象出现的次数和总次数的比值.故错误; C、符合频率的意义.故正确;

D、频率能够反映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故错误. 故选C.

6、某班50名学生在适应性考试中,分数段在90~100分的频率为0.1,则该班在这个分数段的学生人数为( )

A.1人 B.2人 C.5人 D.10人

【分析】根据频数=总数×频率,求解即可.

【解答】解:得该班在这个分数段的学生是50×0.1=5. 故本题选C.

7、对某班50名学生的数学毕业成绩进行统计,90~99分的人数有10名,这一分数段的频率为______.

A.0.1 B.0.2 C.0.05 D.0.3

【分析】只需运用频率=频数÷总数,进行计算.

【解答】解:根据频率=频数÷总数,得这一分数段的频率是10÷50=0.2. 故选B

8、“Welcome to Senior High School.”(欢迎进入高中),在这段句子的所有英文字母中,字母O出现的频率是________. A.0.1 B.0.2 C.0.05 D.0.3

【分析】数出这个句子中所有字母的个数和字母“o”出现的频数,由频率=频数÷总个数计算.

【解答】解:在“Welcome to Senior High School.”这个句子中: 有25个字母,其中有5个“o”,

故字母“o”出现的频率为 5÷25=0.2. 故选B.

9、将某中学初三年级组的全体教师按年龄分成三组,情况如表格所示.则表中a的值应该是________.

故选C

那么小红家3月份电话通话时间不超过6min的频数是__________.

∴频率为27÷30=0.9;

(2)∵a=30-(15+2+1)=12, ∴365×12÷30=146. 故选A

(1)求出10月份出生的学生的频数和频率;

(2)现在是1月份,如果你准备为下个月生日的每一位同学送一份小礼物,那你应该准备多少份礼物? A.(1)5,0.125;(2)4

B.(1)5,0.1;(2)3

【分析】(1)根据频数与频率的概念可得答案;

(2)根据频数的概念,读表可得2月份生日的频数,即可得答案.

【解答】解:(1)读表可得:10月份出生的学生的频数是5,频率为5÷40=0.125 (2)2月份有4位同学过生日,因此应准备4份礼物.

故选A

13、某学校为了了解九年级体能情况,随机选取30名学生测试一分钟仰卧起坐次数,并绘制了如图的直方图,学生仰卧起坐次数在25~30之间的频率为( )

A.0.1 B.0.17 C.0.33 D.0.4

【分析】首先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可以知道仰卧起坐次数在25~30之间的频数,然后除以总次数(30)即可得到仰卧起坐次数在25~30之间的频率.

【解答】解:∵从频数率分布直方图可以知道仰卧起坐次数在25~30之间的频数为12, 而仰卧起坐总次数为:3+10+12+5=30,

∴学生仰卧起坐次数在25~30之间的频率为12÷30=0.4. 故选D.

14、已知一组数据:10,8,6,10,8,13,11,12,10,10,7,9,8,12,9,11,12,9,10,11,则分组后频率为0.2的一组是( ) A.6~7 B.8~9 C.10~11 D.12~13

【分析】分别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再除以20即可求得各组的频率,看谁的频率等于0.2. 【解答】解:A中,其频率=2÷20=0.1; B中,其频率=6÷20=0.3; C中,其频率=8÷20=0.4; D中,其频率=4÷20=0.2. 故本题选D.

15、某初中学校的男生、女生以及教师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若该校男生、女生以及教师的总人数为1200人,则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校教师共有_______人.

A.60 B.96 C.108 D.120

【分析】首先求得教师所占百分比,乘以总人数即可求解. 【解答】解:教师所占的百分比是:1-46%-45%=9%, 则教师的人数是:1200×9%=108. 故选C.

故选B.

1

、学校为七年级学生订做校服,校服型号有小号、中号、大号、特大号四种.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调查他们的身高,得到身高频数分布表如下,已知该校七年级学生有800名,那么中号校服应订制( )

套.A.300

B.360

C.400

D.420

【分析】从图中可知,抽取的样本容量为100,其中中号的45,占到百分之四十五,从而根据总数800,即可求得整体中的中号数量.

【解答】解:在抽取的100个样本中,中号校服有45, 穿中号校服所占的比例为 45÷100×100%=45%, 可以估计七年级学生中穿中号校服的也占45%, 所以应订制中号校服800×45%=360套. 故选B.

2、某教育行政部门为了了解八年级学生每学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随机抽样调查了某校八年级学生一个学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天数,并用得到的数据绘制了下面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求出扇形统计图中a的值,并求出该校八年级学生总数;

(2)分别求出活动时间为5天、7天的学生人数,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如果该市共有八年级学生6000人,请你估计”活动时间不少于4天”的大约有多少人?

A.(1)200;(2)略;(3)4500 B.(1)180;(2)略;(3)4200

【分析】(1)扇形统计图中,根据单位1减去其他的百分比即可求出a的值;由参加实践活动为2天的人数除以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八年级学生总数;

(2)由学生总数乘以活动实践是5天与7天的百分比求出各自的人数,补全统计图即可;

(3)求出活动时间不少于4天的百分比之和,乘以6000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a=1-(5%+10%+15%+15%+30%)=25%, 八年级学生总数为20÷10%=200(人);

(2)活动时间为5天的人数为200×25%=50(人),活动时间为7天的人数为200×5%=10(人),

补全统计图,如图所示:

(3)根据题意得:6000×(30%+25%+15%+5%)=4500(人), 则活动时间不少于4天的约有4500人.

故选A

3、某中学在一次数学单元知识检测中,抽取部分学生成绩(分数为整数,满分100分)将所得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的三个小组的频率分别为0.04,0.06,0.82,第二小组的频数为3.

(1)本次测试中抽样的学生有多少人? (2)分数在90.5~100.5这一组有多少人?

(3)若这次成绩在80分以上(含80分)为优秀,则优秀率不低于多少? A.(1)50;(2)8;(3)80% B.(1)50;(2)4;(3)90%

【分析】(1)根据第三小组的频数除以相应的频率即可求出学生的总数; (2)根据学生总数乘以第四小组的频率即可得到这组的学生数;

(3)由成绩80分以上(含80分)的学生数除以学生总数求出优秀率即可. 【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3÷0.06=50(人), 则本次测试中抽样的学生有50人;

(2)分数在90.5~100.5这一组的频率为1-(0.04+0.06+0.82)=0.08, 则这组的学生为50×0.08=4(人);

(3)根据题意得:0.82+0.08=0.9=90%, 则优秀率不低于90%. 故选B

A.0.8

B.0.7 C.0.4 D.0.2

【分析】求得在8≤x<32这个范围的频数,根据频率的计算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解:在8≤x<32这个范围的频数是:2+8+6=16, 则在8≤x<32这个范围的频率是:16÷20=0.8. 故选;A.

∵12÷40=0.3≠0.25,

故株洲市城区对应频率0.25这个数据是错误的,该数据的正确值是0.3;

故选B

6、某校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对学生的调查报告进行了评比,分数大于或等于80分为优秀,且分数为整数,下面是将某年级60篇学生调查报告的成绩进行整理,分成5组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从左至右4个小组的频率分别是0.05,0.15,0.35

,0.30.那么在这次评比中被评为优秀的调查报告有( )

A.27篇 B.21篇 C.18篇 D.9篇

【分析】由题意分析直方图可知:分数在89.5-99.5段的频率,又由频率、频数的关系可得:分数在79.5-99.5段的频率,进而可得评比中被评为优秀的调查报告的篇数,即答案.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分数在89.5-99.5段的频率为1-0.05-0.15-0.35-0.30=0.15,则由频率=频数÷总数得:分数在79.5-99.5段的频率为0.30+0.15=0.45,则这次评比中被评为优秀的调查报告有60×0.45=27篇;故选A.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频数之和为数据个数

B.频率等于频数与组距的比值

C.在频数分布表中,频率之和为1

D.频率等于频数与样本容量的比值

【解答】解:A、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频数之和为数据个数,命题正确;

B、频率等于频数与总数的比值,故命题错误;

C、在频数分布表中,频率之和为1,命题正确;

D、频率等于频数与样本容量的比值,命题正确.

故选B.

8、某人将一枚质量均匀的硬币连续抛10次,落地后正面朝上6次,反面朝上4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出现正面的频率是6 B.出现正面的频率是60%

C.出现正面的频率是4 D.出现正面的频率是40%

【分析】根据频率=频数÷数据总数,分别求出出现正面,反面的频率.

【解答】解:∵某人抛硬币抛10次,其中正面朝上6次,反面朝上4次,

∴出现正面的频数是6,出现反面的频数是4,

出现正面的频率为6÷10=60%;出现反面的频率为4÷10=40%.

故选B.

9、某校初中三年级共有学生400人,为了解这些学生的视力情况,抽查了20名学生的视力,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在得到的频数分布表中,若数据在0.95~1.15这一小组的频率为0.3,则可估计该校初中三年级学生视力在0.95~1.15范围内的人数约为( )

A.6人 B.30人 C.60人 D.120人

【分析】解答此题,应该利用公式:频率=频数÷数据总和进行计算.已知了0.95~1.15这一小组的频率,关键是确定数据总和,题目求的是“初中三年级学生”视力在0.95~1.15范围内的人数,显然,初中三年级的总人数应该是数据总和,代值计算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共有学生400人且数据在0.95~1.15这一小组的频率为0.3, 那么在此范围的人数是400×0.3=120(人).

故选D.

10、某校为了了解学生在校午餐所需的时间,抽量了20名同学在校午餐所需的时间,获得如下的数据(单位:分):10,12,15,10,16,18,19,18,20,28,22,25,20,18,18,20,15,16,21,16.

若将这些数据以4分为组距进行分组,则组数是( )

A.4组 B.5组 C.6组 D.7组

【分析】根据组数=(最大值-最小值)÷组距计算,注意小数部分要进位.则(28-10)÷4=4.5,所以组数为5.

【解答】解:根据组数=(最大值-最小值)÷组距(小数部分要进位)

则(28-10)÷4=4.5

所以组数为5.

故选B.

11、已知20个数据如下:

25,21,23,25,27,29,25,24,30,29,26,23,25,27,26,22,24,25,26,28. 对这些数据编制频率分布表,其中24.5-26.5这一组的频率为( )

A.0.40 B.0.35 C.0.25 D.0.55

【分析】首先正确数出在24.5-26.5这组的数据;再根据频率、频数的关系:频率=频数÷数据总和进行计算.

【解答】解:其中在24.5-26.5组的共有8个,

则24.5-26.5这组的频率是8÷20=0.40.

故选A.


相关内容

  • 七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复习
    一.统计调查 1. 数据处理的过程 (1).数据处理一般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等过程. 收集数据的方法:a .民意调查:如投票选举 b.实地调查:如现场进行观察.收集.统计数据 c.媒体调查: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调查 ...
  • 八年级数学频数分布折线图同步练习2
    3eud 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3.3 频数分布折线图 同步练习 [知识盘点] 1.频数分布折线图能直观地反映数据的__________. 2.画频数分布折线图时,常在 ...
  • 文本分类特征选择方法
    ● 特征选择目的:选出能够很好反映文本内容的词,以降低文本向量空间维数,提高分类 器的分类效率和分类精度. ● 特征选择方法: 1.基于独立评估的 :构造一个评估函数,利用评估函数对特征集合的每个特征进行独立评估,每个特征获得一个评估值,然 ...
  • 雷州半岛雾的气候特征及生消机理
    第34卷第4期2011年8月 大气科学学报 TransactionsofAtmosphericSciencesVol.34No.4Aug.2011 J].大气科学学报,34(4):423-432.徐峰,牛生杰,张羽,等.2011.雷州半岛雾 ...
  • 鲁教版最新初一数学下知识点
    基本平面图形 一.知识点总结 1.线段:绷紧的琴弦,人行横道线都可以近似的看做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 2.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 3.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 n ⨯( ...
  • spss的数据分析案例
    关于某公司474名职工综合状况的统计分析报告 一. 数据介绍: 本次分析的数据为某公司474名职工状况统计表,其中共包含十一变量,分别是:id (职工编号),gender(性别) ,bdate(出生日期) ,edcu (受教育水平程度),j ...
  • 8.3 数据的表示(2)
    8.3 数据的表示(2)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的过程,并在统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2.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出频数分布表,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 3.能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和 ...
  • 概率的计算
    概率,又称或然率.机会率.机率或可能性,是概率论 的基本概念.概率是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度量,一般以一个在0到1之间的实数表示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越接近1,该事件更可能发生:越接近0,则该事件更不可能发生.人们常说某人有百分之多少 ...
  • 卫生统计学习题
    <预防医学>练习题--统计学方法 一.判断题: 1.对称分布资料的均数和中位数的数值一致. ( ) 2.标准误是表示个体差异分布的指标. ( ) 3.标准差大,则抽样误差也必然大. ( ) 4趋向等于μ,Sx 趋向等于σx. ( ...
  • 概率的基本性质教案
    <概率的基本性质>教案 使用教材:人教版数学必修3 教学内容:1.事件间的关系及运算 2.概率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1.了解事件间各种关系的概念,会判断事件间的关系: 2.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知道对立事件的公式,会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