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南方新课堂]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二十六报告阅读 - 范文中心

20**年[南方新课堂]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二十六报告阅读

07/31

专题二十六 报告阅读

对应学生用书P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粮食安全绝不是高枕无忧 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

国际粮价上涨会不会最终导致一场蔓延全球的粮食危机?这场危机离我们有多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这样的担心。

2008年3月27日,全球第一大大米出口国泰国宣布,其B级大米出口报价从每吨580美元涨到每吨760美元,创二十多年来新高。作为国际米价标杆的泰国,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让米价暴涨了30%,但这仅仅是个开始。4月17日,泰国大米再次爆出1000美元/吨的天价,比3月同期的米价整整翻了一倍。世行的数据也显示,仅两个月时间,国际大米价格就猛涨了75%。米价飞涨,让很多国家不约而同地展开了一次“禁米运动”。3月26日,柬埔寨首相洪森首先公布了大米出口禁令;3月28日,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国越南宣布,将2008年的大米出口量减少四分之一;与此同时,埃及也宣布暂停大米出口。

国际粮食市场的这一巨变,让很多大米进口国的处境变得艰难,在菲律宾马尼拉的400家粮店门口,每天都是一大早就排起了等候的长队,由于供应不足,国营粮店经常无米可卖,每周最多营业三天。粮店规定,每个菲律宾人每天限购三千克粮食,饭店也将每份饭量减少了一半,这一全球最大稻米进口国所遭遇的粮荒触动着世界政治的神经。无独有偶,也是由于在促进粮食生产上的工作不利,海地总理雅克·爱德华在饥饿国民的一片指责声中轰然倒台。

2008年4月9日,世界银行发表报告说,截至2008年2月底,过去三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上涨了181%,食品价格整体上涨了83%。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迄今国外已经有37个国家爆发粮食危机。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向全世界发出警告,国际粮价上涨将使贫穷国家的1亿人口更加贫困。而就在粮价节节上升的同时,全球粮食储备已悄悄地降到了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国际公认的安全储量是至少满足全球70天的需求。而如今,全球粮食最多还能维持53天。

世界银行副行长、中国农业问题专家林毅夫先生告诉记者,引发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是粮食的需求突然增大了,很多国家在生产生物能源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粮食,生物能源主要指以粮食、薯类、作物秸秆等为原料生产的石油替代油料。林毅夫教授认为,除了油价上涨、自然灾害致使粮食产量下降以及世界粮食需求增加等因素之外,各个国家的生物燃料产业对粮食资源的肆意争夺,是全球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对于这次全球粮荒是否会波及中国,林教授则显得非常乐观。

林毅夫教授认为,中国主要粮食品种能够自给自足,短期内,国内粮价不会跟随国际价格上涨;但他也担心,中国粮食供应并不是高枕无忧,尤其是2008年,国内粮食生产形势悄悄发生着一些变化,有利条件在减少,不利因素却在增多,粮食安全存在的隐患应该引起重视。我们的记者最近在四川就发现当地一些农田已经被撂荒了。

近年来,随着农资价格的大幅上涨,农民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耕种的收入不断减少,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致使大面积的耕地被荒废。与此同时,受建筑占用耕地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根据《国土资源公报》,2007年全国耕地18.26亿亩,净减少61.01万亩,减幅0.03%。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说,全国耕地面积正越来越逼近18亿亩“红线”。

国际市场上都在上演粮荒,国内一些农民却不愿意种地,任由大片良田长出荒草。虽然这些现象还只是发生在个别地方,但相信每个人看了都会对粮食安全担忧。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根据文本,目前世界“粮食危机”的表现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林毅夫教授认为引发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粮食危机是否会波及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引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应对全球能源危机:中国在行动

弗郎克·泽林(著) 强朝晖(译) 中国正在发展成为一个原材料消费大国。尽管中国人均石油消费量仅为美国人的十分之一,但是在消费总量上,中国早已是一个重量级国家。2004年,中国石油消费量超过了日本,占世界石油总消费的10%,居世界第二位。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全球石油消费量将增长三分之二,而中国则将在2020年跃升为世界头号石油消费国。摩根斯坦利投资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师谢国忠认为:“如果中国的能源政策不出现根本性变化,十年后,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到每天一千四百万桶。”

自1996年起,中国先后投资数千亿元,用于在苏丹、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尼日利亚、加拿大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油田开发。同俄罗斯一样,最令中国感兴趣的目标是伊拉克。尽管伊拉克1997年受到联合国制裁,但它毕竟是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世界第二大产油国。中俄两国分别在伊拉克得到油田开发项目。为了长期巩固与伊拉克的关系,中国自90年代初第一次海湾战争结束后,便积极参与伊拉克基础设施的建设。

2003年和2004年,中国开始修建从新疆至上海的长达四千公里,造价200亿欧元的输油管道,以此将中亚地区与中国发达的沿海地区连接起来。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政府还致力于发展与其他中亚国家的经济关系,例如帮助乌兹别克斯坦修铁路等。

中国不仅从国外进口石油,同时也着手在海外寻找其他原材料的供应途径,包括天然气、铁矿石、铜以及炼钢必不可少的铝土和用于制造白铁皮、植物养料和染料所需的锡。近年来,由于蓬勃发展的电子业需要大量的锡作为焊锡,中国对锡的需求量已经跃至世界首位。

能源消费的剧增同样令中国政府感到措手不及。按照2000年制订的第十个五年计划,预计2004年钢铁产量只有1.4亿吨。然而2003年中国钢铁行业投资涨幅达到96.6%。2004年第一季度则一路攀升至106.4%。德国原钢年产量为4500万吨,居世界第六位,排在中国、日本、美国、俄罗斯与韩国之后。2007年中国不锈钢产量超过欧盟。成为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国。

能源短缺难道不会遏制中国经济的增长吗?中国终究和其他国家一样,也要在世界市场上高价购买原材料。多年以来,能源紧缺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中国以燃煤发电为主的电力网络早已达到极限。多年以来,每逢夏季,上海以及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的工厂经常出现停电情况,有时甚至长达数日。很可能要到2010年,当一些新的核电站和现代化火力发电厂建成之后,中国的能源问题才能彻底解决。但是尽管如此,目前的世界能源危机对中国来说仍然利大于弊。中国政府已经学会如何利用发达国家的危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经济危机造成世界各国购买力的普遍下降,因此企业必须想办法降低生产成本,于是中国成为最大受益者。 高盛投资银行分析家认为,我们目前尚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开始阶段,这一周期有可能持续五至十年。这是建设基础设施以及开采新的资源所需要的时间。不过中国可以运用外汇储备杠杆,在意外情况发生时起到减震的作用。中国的外汇储备成为一种有效的保险,中国可以通过改变外汇储备中欧元、日元和美元的比例对其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经济施加影响。

此外,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相当于一个安全阀门,如果必要的话,中国可以在数分钟之内使美元所受压力得到缓解。

1.根据文本,请简要概括中国目前的能源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能源短缺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对中国外汇储备政策的表述与文章的能源主题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内容

  •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20**年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2015 一.初中常见错别字举例 莫明其妙 (名) 不加思索 (假) 费寝忘食(废) 再接再励 (厉) 变本加利 (厉) 掩旗息鼓 (偃) 别出新裁(心) 谈笑风声 (生) 流光溢采 (彩) 沤心沥血 (呕) 大相经庭(径 ...
  • 中考语文科备考方案
    103班语文科中考备考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新课程标准>7-9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以及<中考说明>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学生,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 ...
  • 作文可以这样写,语文可以这样教--北京四中一场奢侈的教育改革
    作文可以这样写,语文可以这样教--北京四中一场奢侈的教育改革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石岩 实习生 马晓莉 2010-05-19 17:32:29 来源:南方周末 相关新闻 光改教材,没用--顾德希的教改试验 非主流老师的生存技巧 标签 北京 ...
  • 高三生必读:20**年高考生物复习备考四大策略
    复习不仅是一个回忆和熟练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在高考备考复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应用何种方法进行复习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力的提升.结合近年来的高考,从高考理科综合卷分析报告看,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基本概念不清:( ...
  • 高三备课组工作计划
    高三备课组工作计划一:高三下学期英语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XX高考英语科备考,我们将以<黑龙江省英语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外研新课标版的高中英语课本为基础,制订详细周密的复习计划,切实抓好高三英语复 ...
  • 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分析报告
    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分析报告 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分析报告 一.考试基本情况 试题质量:本次各科试题质量都很高.其中语文.政治两科学生感到有难度,但题目类型和中考接轨,重视基础知识与能力的考查,各科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各段成绩分布:本 ...
  • 初中英语中考复习备考策略
    初中英语中考复习备考策略 长清五中英语组 把握好中考英语试题的特点,就能有效地组织好中考复习.中考复习是中考前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其方法很多,且各有各的特点,如果采用得当,时间把握的好,且落实到位,将会事半功倍,如果不当,那将会事倍功半,劳 ...
  • 20XX年高三生物复习总结交流发言稿
    2014高三生物学科复习工作汇报 高考,是一个历练的过程,我们不得不面对复习的艰辛,解题的繁难,兄弟院校的竞争,多变的惰绪,作为教学一线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复习的进度和效率达到最理想的程度,怎样使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以下仅就2014高考复 ...
  • 20XX年中考物理复习教学建议
    一.教学规划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3月3日-4月11日 第一册 4月14日-5月9日 第二册 5月12日-5月23日 1.    声.光.热 2.    力 3.    电 4.    实验探究 5.    作图 6.    综合专题 ...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各类课型基本模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各类课型基本模式 "口语交际"教学的大致步骤 一.导入新课 教师应该谈话的形式,归纳引入新课.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书中提示,师生共同归纳要求. 三.依据要求,表达交流(体现训练的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