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变化法测响度的阈限 - 范文中心

最小变化法测响度的阈限

01/20

最小变化法测响度的阈限

某某

(某某学校,上海,邮编)

摘 要 本实验采用最小变化法对被试进行响度的绝对阈限测量。主要使用的实验仪器是听

觉实验仪,频率采用400赫兹。被试为本专业两名同学,一男一女,听觉皆正常。实验采取升序降序交替进行,每位被试测得8组数据,每做4组则交换被试。实验测得的纯音响度的绝对阈限平均值为29.38dB 。

关键词 听觉绝对阈限;最小变量法;听觉实验仪

1. 导言

感觉是物理刺激作用于感官的结果, 一定的刺激作用于感官就引起一定的反应。感觉阈限又称阈限,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绝对阈限, 另一种是差别阈限。绝对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差别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变化量。在统计学上,把绝对阈限定义为, 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积极反应的刺激值。

阈限的研究起于费西纳,他最初采用了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最小变化法也叫极限法和系列探查法。主要有以下特点:1. 刺激按“渐增”和“渐减”两个系列交替变化组成,每个系列的刺激强度包括足够大的范围,能都确定从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瞬间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2. 各系列刺激是由小到大(渐增)或由大到小(渐减)按阶梯式顺序变化的。3. 刺激的范围在阈限以上和以下一段强度距离,实验时一般确定15~20个检查点,每个相邻检查点的间距,根据实验仪器的可能以及所欲测定的感觉道的性质决定。4. 检查点的距离越小,测定结果就越精确。

在使用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阈限的时候,常常会出现期望误差和习惯误差。期望误差是指在递增系列中提前报告有和在递减系列中提前报告无的倾向产生的误差。误差随实验情境和被试不同而异,实验中的个体差异明显。

2 方法 2.1 被试

本科在读学生2名,男女各一人,听觉皆正常,之前未参加过类似实验。参与本实验无任何报酬。

2.2 仪器

本实验使用华东师范大学科教仪器厂生产的听觉实验仪。

2.3实验程序

一组两名被试,男女各一名。主试先呈现较强纯音让被试熟悉确定呈现声音刺激的频率,如400Hz ,每个系列8次。初步找出被试的阈限范围,以该点之下7-8个分贝为最低点,该点之上7-8个分贝为最高点,选定15个连续的纯音强度。

主试读指导语:这是一个听力实验,实验时请你把耳机带好,用右或者左耳听,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要换耳朵。每次我喊预备,你就注意听如果你听到了刚才你听的嘟声,就马上报告,接着休息。若在我喊预备4、5秒后你还没有听到就向我报告,接着休息。等待我下一次叫预备。这样总共要做10多次,请你在每次反应时候标准尽量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只有当你听到的确是嘟声时候才报告。

主试给出一个刺激,从开始到下一个纯音响之间要间隔2秒,每次记录被试的反应直至出现转折点。采用升序和降序交替进行,每测定4次被试休息三分钟以免出现习惯误差。

换一个频率,重复上述操作。换一个被试,重复上述操作。

2.4数据收集和分析

一个系列中,被试报告“有”、“无”这两个刺激强度的中点,就是这个刺激系列的阈限(若在渐增系列时用最后一个“-”与第一个“+”相应刺激强度值相加除以2);将所有各系列的阈限求平均数;或先分别求出渐增和渐减系列的平均数再求二系列的平均数。可以通过计算,分别求出渐增和渐减系列的阈限平均值,渐增的平均值大于渐减的并且差异显著就存在习惯误差,反之则存在期望误差。

3 结果

3.1描述统计结果

数据表明个体的绝对阈限有显著差异,平均绝对阈限在29.38。

3.2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表2 相关样本t 检验

T 1

df

7 P 0.05

表2显示了在400HZ 的频率下,递增递减顺序的平均数差异检验。如表所示,t = 1,p = 0.05。可得知,两种顺序时,被试的绝对阈限差别不显著。

4 讨论

4.1期望与习惯误差分析

M ↑=40, M↓=39,t=1。由于M ↑> M↓但差异不显著,所以不存在期望误差和习惯误差。

4.2练习与疲劳误差分析

M 前=40, M后=39。由于M 前>M后,存在练习误差,不存在疲劳误差。

5 结论

1) 不同响度变化顺序对绝对阈限的影响不显著

2) 实验控制是可以降低期望、习惯、练习和疲劳误差的。

参考文献

1.张厚粲(2004).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第3版.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72-279. 2.高湘平(2005). 心理实验指导手册.


相关内容

  • 实验1 心理物理法
    实验1 最小变化法-明度的差别阈限 实验目的: 学习最小变化法,测量明度的差别阈限. 简介: 最小变化法是经典心理物理学测量感觉阈限的重要方法之一.经典心理物理学认为,可以用物理量来表达感觉量,因此,存在一种达到觉察水平所必需的临界量值,即 ...
  • 声音与分贝
    我们知道,声音是一种振动波.声音通过空气传播.被我们听到,本质上就是空气分子的振动传到了耳朵里,引发鼓膜的振动.所以,声音的大小,其实反映的是这种振动的强度.由于空气振动会引起大气压强的变化,所以确切地说,我们应该用压强变化的程度来描述一个 ...
  • 声音信号的特征检测
    摘 要 语言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交流工具,它具有简易方便,准确自然等其他工具所无法替代的特点.随着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渗透进人类生活工作的每一个角落,因此人机交互显得尤其重要.在人机交互的各种通信方式中,语音通信又是最好的交流方式,而 ...
  • 声学专业基本知识
    声学专业基本知识的简单描述 1. 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 -20KHz . 2. 把声能转换成电能的设备是传声器. 3. 把电能转换成声能的设备是扬声器. 4. 声频系统出现声反馈啸叫,通常调节均衡器. 5. 房间混响时间过长,会出 ...
  •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汇总
    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总复习 第一章基础知识点 物理学:是研究声 .光 .热 .力 .电 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研究方法→观察 和实验 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最基本方法.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两个测量. 物理学中 ...
  • 6声音物态变化与能量
    第六讲 声音物态变化与能量 姓名: 学校: 年级:[课标要求] ① 了解波的简单知识及其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② 知道声音发生和传播的条件 ③了解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知道物质在状态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 ④了解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
  • "喜之郎"果冻的包装成功---差别感觉阈限的运用
    差别感觉阈限的运用:"水晶之恋"果冻 我国最早出现果冻生产厂家是在1985年,而广东喜之郎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喜之郎公司")直到1993年才开始进入整个果冻生产行业,比整个行业晚了整整8年.然而在 ...
  • [试卷]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物理试卷
    2016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2016年5月21日,长沙"橘洲音乐节"在洋湖湿地公园开唱,"情歌王子"张信哲的倾情演唱,引发现场数千观众大合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歌声 ...
  • 20XX年湖南特岗教师招考题
    2010年湖南特岗教师招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B ). A. 杜威 B ...
  • 初三物理知识点大全
    初三 物理总复习 二 声的世界 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二. 乐音与噪声 1. 区别:动听悦耳的.有规律的声音称为乐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