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义继承哥哥的帝位,后人赵构为何又还位与赵匡胤的后代 - 范文中心

赵匡义继承哥哥的帝位,后人赵构为何又还位与赵匡胤的后代

04/27

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为了保存自己帝位,偏安江南苟且偷生,与金朝签订丧权辱国的《绍兴议和》条约,《绍兴议和》条约签订后,宋高宗以为万事大吉了,就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抗金英雄岳飞等人。然而没有过几天安慰日子,金国签订《绍兴议和》的人金兀术死了,继任者撕毁条约,挥师南下,宋军大败,赵构差点就坐船跑到海上去躲避了,而这时金国的后院起火了,有人发动政变,推翻原来金国皇帝,自己做了皇帝,在与南宋打仗的金国主帅完颜亮想速战速决消灭南宋,哪知道在安徽的采石矶给南宋军队打的大败,完颜亮带军队到了扬州准备在那里渡江,未曾想到给部将射杀,于是金兵退兵北返。

宋高宗

1162年夏末,宋高宗把帝位传给了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养子赵昚(读慎),就是宋孝宗。赵构处心积虑保存的帝位,为何又让给了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后代了,按理说,本来皇位就是赵匡胤他们家的,只不过是赵构的老祖先赵匡义杀了自己的哥哥霸占皇位,现在赵构给还回去,也能说得通。是赵构的良心发现吗,还是另有原因呢。

南宋皇帝像

首先、宋高宗赵构唯一的儿子死后,他患阳萎久治不愈,最后年老后终于死心,只能传位于养子。 但北宋灭亡后,赵匡义这支赵氏皇族大部分成员都被金军俘虏,逃到南方的男性皇族成员与赵构的血缘关系都很远,选择赵光义还是赵匡胤的后裔继位,对赵构本人来说并没有感情上的实质区别,对其身后地位也影响很小。

赵构书法

其次、这应该是一次精心的策划,因为北宋灭亡以后,宋高宗赵构的近亲都给掠到北方了,是为了防止金人利用宋太宗的后人做文章,扶植傀儡政权,对抗南宋,所以必须要传给太祖后代。不是为了把天下还给赵匡胤的后代,而是为了保护赵家胜利果实采取的必要措施。 也许很多人认为传给太宗的后代更名正言顺,但是最名正言顺的人选都在北方金朝做俘虏呢。如果能让宋钦宗回来复辟,那他赵构为何又要处心积虑不让岳飞北伐呢。

赵构书法

金朝对南宋是留有杀手锏的:因为赵构的近亲都在金人那里,如果南宋实力上升,想消灭金朝,无法压制南宋了,就放出宋钦宗或者其他皇族人员去对抗赵构。 而且如果金人想彻底把南宋搞散,随便从徽宗或钦宗的儿子中随便挑一个都能吸引一帮南宋朝人去投靠。传位给赵匡胤后人,这样做就是为了解决皇位合法性的问题,断绝金人利用宋钦宗及其后人做文章。再说本来皇位就是赵匡胤他们家的,现在等于说是还回去了,是合法合理的,金人想利用宋太宗的后代宋钦宗来做文章,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赵匡胤后人才是名正言顺皇位继承人。如果用他的权威将皇位传给宋太祖赵匡胤之后,那么获得皇位的太祖后代就具备了完全的合法性,假如金国真的采取什么措施,赵构完全可以用禅位的方式传位给赵匡胤的后代赵昚,使北方金人扶持的傀儡政府丧失合法性。毕竟无论在臣民的心中还是皇族自己心中,宋太祖之后都更应该继承大位的。

宋孝宗画像

综合考虑后宋高宗的“立嗣”时主要以“择贤”为主,想办法保住赵氏半壁的江山,而后来继其位的宋孝宗据历史记载,在几个候选人中,不仅聪明而且确实性格比较纯良。 另外,据古代一些笔记,当时金宋境内都流传有一个传闻,称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相貌极类宋太祖,所以民间流言乃是赵匡胤为其弟夺其子位帝位而转世复仇。宋高宗生母韦太后也相信了这个传言,劝赵构传位太祖后人以解太祖太宗二系世代恩怨,立孝宗为嗣很大程度上是高宗听从韦太后的意见。 史料说: “(孟太后)尝感异梦,密为高宗言之,高宗大寤。” “右仆射范宗尹亦造膝以请” 。“艺祖在上,莫肯顾歆” 。太后、内臣、外臣都向皇帝提出这一想法,而且范宗尹造膝密陈,可以认为这是统治小集团内部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

皇后吴氏


相关内容

  •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可以成体系,留坑,现在开始写,一向对一楼的封神体系和其他楼所说的道教神话不感兴趣,二楼等了好久还没有填坑,手痒就先开始写了,我认同的中国古代神话是道教昌盛以前的神话传说为主体,及少量吸收后世神话作为补充的洪荒体系.长文慎入.-------- ...
  • 明朝帝王名字中的特点
    明朝帝王名字中的特点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后对开国功臣们斩尽杀绝的作法很为后人不齿.但做为父亲,做为家长,朱元璋同学大概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无可非议的:为了自己的子孙不被他人欺负,自己的家业不被他人所夺,就必须把那些危险因素都早早地消 ...
  • 半部论语治天下_下_宋初重臣赵普的后半生
    连载之五 陈峰1960年生,祖籍山西芮城.历史学博士,西北大学文博学院 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宋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及京都大学人文研究所客座教授等.出版个人专著<北宋武将 ...
  • 百家姓(传统蒙学三大读物之一)
    1 / 30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 ...
  • 姓氏文化丨中国古代改姓浅谈,涨姿势了!
    古人有"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说法,这说明中国人的姓名是不能轻易改变的.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改姓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的. 唐代有一个叫戎昱的诗人,年轻时考进士失利,在湘桂一带漫游.湖南崔中丞赏识他的才华,愿把女儿嫁给他, ...
  • 汉朝大司马大将军霍去病的弟弟霍光,虽然家族被诛,但是身后哀荣
    小人物父亲 历史上有很多的小人物,在历史上很有可能没有任何的记载,也有可能是在史书上一笔带过,不过能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人也实在太多了,这样的人统小人物,不要看不起这些小人物,小人物对历史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他们在不经意间就影响了历史,或许没有 ...
  • 中国历史朝代表.
    中国历史朝代表 中国朝代顺序如下: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唐 ...
  • 戏剧故事的歇后语
    诸孔明挥泪战马谡,为严明军机纪. 华云道放曹操,是红面人情. 吕布戏貂蝉,是王充除奸之计. 诸葛亮祭东风,是为了脱离险境. 王彦璋在狗家滩,吃了娃的亏. 张松献图,落了个开门送客. 诸葛亮给周瑜吊孝,是为了软化敌人.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都不 ...
  • 中华字经解释1
    乾坤有序 天地啊,您化育万物,运行井然而有序, 宇宙无疆 宇宙啊,您包罗万象,哪儿才是界疆? 星辰密布 闪烁的星辰密布于太空, 斗柄指航 北斗星为地球指航. 昼白夜黑 昼是白天显尽一切,夜晚却漆黑无光. 日明月亮 日出一天明,月升满地亮 风 ...
  • 司马迁[五帝本纪]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司马迁<五帝本纪>研究 姓名:赵文娜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指导教师:赵敏俐 20070525 论文摘要 自'五帝本纪>诞生以来,学术界对它的关注可谓历史研究有余,文学研究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