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籍[入若耶溪] - 范文中心

读王籍[入若耶溪]

09/02

以动写静 文外独绝——读王籍《入若耶溪》 邹志方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梁书·文学传》有这么一段记载:“籍除轻车湘东王谘议参军,随府会稽。郡境有云门天柱山,籍尝游之,或累月不反。至若耶溪,赋诗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当时以为文外独绝。”

上面提到的“籍”,即王籍,字文海,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县),出生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他广学博涉,富有才气。初仕齐,后仕梁。喜欢游山玩水,诗学谢灵运,往往工妙。有文集10卷,今仅存诗两首。

诗以“入若耶溪”为题。若耶溪,在绍兴市东南,发源于离城区44里的若耶山(今称化山),沿途纳36溪溪水,北入鉴湖。早年,上游流经群山,下游两岸竹木丰茂,是一处非常幽雅的旅游胜地。

诗的开头两句就缴足题面。艅艎:大船;空:天空;水:若耶溪。诗人乘坐一条大船,驶向若耶溪上游,这就是题中的“入”。船不是快速行进,而是任意漂荡,可见诗人此行在于游赏自然。“泛泛”两字,除了写出水域宽阔,还表达了诗人的游兴。一个“何”字,入若耶溪的喜悦之情略略透出。一入若耶溪,马上发现这里的水特别清澈,抬头望天,天空高朗,白云悠悠;低头看水,水映朗空,也是一派悠悠;于是着一“共”字,将本来了然无涉的朗空和清水置于自然的和谐之中。

前两句叙写中带有交代性质,接下去四句便具体描写若耶溪的美景了。阴霞,山北面的云霞。若耶溪流向自南而北,诗人溯流而上,故曰“阴霞”。远岫,远处的峰峦,这里指若耶山、云门山、何山、陶晏岭、日铸山等隐现的高山。阳景,指太阳在水中的影子;“景”是“影”的本字。回流,船向上游行进时岸边倒流的水。诗人观察很细,落笔非常客观。船是向上游行进的,溪是由南而北流向的,因此,除了题目中用“入”表明外,诗中还用“阴霞”、“回流”作照应。远处写山,近处写水,山水相映,境界奇美。但诗人不满足于此,他以云霞衬群山,以日影照清水,使境界富有了层次感和色彩感。不仅如此,诗人又将静景化动景,一个“生”字,不仅突出云霞的动态美,而且赋予云霞以情趣;一个“逐”字,人的行为赋予日影,仿佛日影像诗人一样正在追逐着回流,想跟艅艎一起行进,到上游去探个美的究竟。真是别出心裁!如果说“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从视角落笔,那么“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便是从听觉落笔了。这两句被称为“文外独绝”。它的“独绝”在那里?似可从下列五个方面来阐明:第一,前面写到岫,是远景,写到影,是近景,这里再补写山林,如此写若耶溪,就不是纵向的,而照顾到两旁,就是说,不只是线,还考虑到面。第二,诗人写山林,在于写出若耶溪的幽静。这样幽静的环境,与“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和谐统一,是开头“泛泛”、“悠悠”情趣的写实。它们共同组成一个境界,为最后两句的抒情张本。第三,写山林的幽静,不是以静写静,而是以动写静。有了知了的鸣叫,山鸟的啼鸣,诗人才感到更加幽静,诚如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指出的“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愈觉其深”。第四,诗人的情趣在幽静,因此,笔下不是死寂、沉寂、寂静,而是处于清静的状态,并且给人以幽雅的感觉,这是依然充满生命活力的所在。写蝉,写鸟,而且蝉在噪,鸟在鸣,目的就在于此。后来王安石在《钟山绝句》之一中作了另一番描写:“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就没有幽静的感觉,不能说不是模仿的失败。第五,这两句出以工整的对句形式,读起来有一种整齐美。

最后两句抒情。诗人说,若耶溪这样幽静的境界,激起我回乡隐居的情思,使我为长期在外做官感到伤悲。“此地”一顿,将上述描写和感情作一汇总,转入对今后生活的打算,自然贴切,“动”字下得传神,这是其一。景色宜人,却使诗人引出悲绪,实际上这是从反面着笔,说明若耶溪美景给人以喜情,只是没有点明“喜”字罢了,这是其二。诗人游若耶溪的目的在赏心悦目,孰料游完却激起归隐若耶溪的念头,说明诗人长年在外做官并不得意,故“游”前着一“倦”字,这是其三。这样的收结,也明白地告诉读者,王籍是会稽郡人。

此诗之后,描写若耶溪的诗作不断涌现,而且或多或少受了它的影响。如崔颢《入若耶溪》:“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事事令人幽,停挠向馀景。”孟浩然《耶溪泛舟》:“落景余清辉,轻挠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相关内容

  • 赞美荷叶的古诗
    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韩愈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擢擢菰叶长,芳根复谁徙. 露涵两鲜翠,风荡相磨倚.但取主人知,谁言盆盎是. 采莲曲--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摘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 ...
  • 文殊菩萨去淫欲的神咒
    此咒自─出七佛<菩八所说大萨罗陀神经尼.卷>.二<大藏>正第十二一册页54上.5354上. ─见或陀<罗尼杂集卷.二.>大<藏正>二第十册页一85上6. ─见<文或菩萨殊佛陀罗献尼名苏吒 ...
  • 人生必背古诗140首注译赏析
    草(白居易) 长恨歌(白居易)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放言(白居易) 官仓鼠(曹邺) 七步诗(曹植)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逢入京使(岑参) 暮秋山行(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题祀山烽树赠乔十二侍御(陈子昂) 春夕(崔涂) ...
  • [颜氏家训]
    历代著名家教选介(三):颜氏家训(下) 王粲劝刘表次子刘琮归降于曹操.[9]毛<传>:西汉时传习<诗经>的有"鲁诗"."齐诗"."韩诗"和"毛诗& ...
  • 描写动物的古诗
    描写动物的古诗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 ...
  • 经典诵读200篇(篇目)
    1 关雎(关关雎鸠)★ 2 蒹葭(蒹葭苍苍)★ 3 相鼠(相鼠有皮) 4 无衣(岂曰无衣) 5 子衿(青青子衿) 6 式微 (式微式微) 7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 8 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 9 <古诗十九首>(其一)( ...
  • 朱淑真_断肠词_用典艺术探微_姚大怀
    2011年第7期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No.72011 朱淑真"断肠词 ...
  • 古诗名句分类
    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
  • 古典诗歌的分类及有关知识
    诗歌的特点:诗歌是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以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高度地集中反映现实生活.抒发思想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抒情色彩.音韵之美.含蓄凝练即成为诗歌的三大基本特征.诗歌有许多种类.从内容上分,主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从形式上分,有 ...
  • 高中文言诗文背诵默写技巧(1)
    第一部分 考纲说明 第二部分 高考真题分析 [2010年高考卷] (三) 默写.(6分) [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青海长云暗雪山, .(王昌龄<从军行>) (2) ,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