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及与相遇 - 范文中心

追及与相遇

06/22

追及与相遇问题

追及问题是运动学中较为综合且有实践意义的一类习题,它往往涉及两个以上物体的运动过程,每个物体的运动规律又不尽相同. 对此类问题的求解,除了要透彻理解基本物理概念,熟练运用运动学公式外,还应仔细审题,挖掘题文中隐含着的重要条件,并尽可能地画出草图以帮助分析,确认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关系、时间关系和速度关系,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幅物体运动关系的图景. 借助于v -t 图象来分析和求解往往可使解题过程简捷明了.

知识要点:

一、相遇是指两物体分别从相距S 的两地相向运动到同一位置,它的特点是:两物体运动的距离之和等于S ,分析时要注意:

(1)、两物体是否同时开始运动,两物体运动至相遇时运动时间可建立某种关系;

(2)、两物体各做什么形式的运动;

(3)、由两者的时间关系,根据两者的运动形式建立S=S1+S2方程;

二、追及问题

(1)、追及问题中两者速度大小与两者距离变化的关系。

若甲物体追赶前方的乙物体,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则两者之间的距离 。 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则两者之间的距离 。

若一段时间内两者速度相等,则两者之间的距离 。

2、追及问题的特征及处理方法:

“追及”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常见的情形有三种:

⑴ 速度小者匀加速追速度大者, 一定能追上,追上前有最大距离的条件:两物体速度 ,

即v 甲=v 乙。

⑵ 匀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向匀加速运动的物体乙,存在一个能否追上的问题。

判断方法是:假定速度相等,从位置关系判断。

①若甲乙速度相等时,甲的位置在乙的后方,则追不上,此时两者之间的距离最小。

②若甲乙速度相等时,甲的位置在乙的前方,则追上。

③若甲乙速度相等时,甲乙处于同一位置,则恰好追上,为临界状态。

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二者是否同时出发,是否从同一地点出发。

⑶ 速度大者匀减速运动的物体追赶同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时,情形跟⑵类似。

三、分析追及问题的注意点:

⑴ 追及物与被追及物的速度恰好相等时临界条件,往往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

⑵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⑶仔细审题,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同时注意v -t 图象的应用。

例题分析:

21.一车处于静止状态, 车后距车S 0=25m处有一个人, 当车以1m/s的加速度开始起动时, 人

以6m/s的速度匀速追车, 能否追上? 若追不上, 人车之间最小距离是多少?

22.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3m/s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好此时一辆自

行车以6m/s速度驶来,从后边超越汽车.试求:

① 汽车从路口开动后,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少? ② 经过多长时间汽车追上自行车,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3.公共汽车从车站开出以4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2s 后一辆摩托车从同一车站开出匀加速追

赶,加速度为2m/s。试问

(1)摩托车出发后,经多少时间追上汽车?

(2)摩托车追上汽车时,离出发点多远?

(3)摩托车追上汽车前,两者最大距离是多少?

4、火车以速度v 1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同轨道上相距s 处有另一火车沿同方向以速度v2做匀速运动,已知v 1>v 2司机立即以加速度a 紧急刹车,要使两车不相撞,加速度a 的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

5、某人骑自行车以4m/s的速度匀速前进,某时刻在他前面7m 处以10m/s的速度同向行驶的汽车

2开始关闭发动机,而以2m/s的加速度减速前进,求:①自行车未追上前,两车的最远距离; ②

自行车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汽车.

课后练习:

1、 一列快车正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轨道上运动时,发现前方180m 处有一货车正以6m/s速度匀

速同向行驶,快车立即制动,快车作匀减速运动,经40s 才停止,问是否发生碰车事故?(会发生碰车事故)

2、 同一高度有AB 两球,A 球自由下落5米后,B 球以12米/秒竖直投下,问B 球开始运动后经过

2多少时间追上A 球。从B 球投下时算起到追上A 球时,AB 下落的高度各为多少?(g=10m/s)(2.5

秒;61.25米)

3、 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相距s=7m,物体A 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作用下,正以v1=4m/s的速

度向右运动,而物体B 此时的速度v2=10m/s,由于摩擦力作用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

2=-2m/s,求,物体A 追上B 所用的时间。(8s )

2

参考答案:

1、

22S 人-S 车=S0 ∴ v人t-at /2=S0 即t -12t+50=0

2 Δ=b-4ac=122-4×50=-56

当v 人=v车=at时, 人车距离最小 t=6/1=6s

2 ΔS min =S0+S车-S 人=25+1×6/2-6×6=7m

2、

1.解一:速度关系,位移关系v 汽=at =v 自 t=2s

11∆s =v 自t -at 2=6⨯2-⨯3⨯22=6(m ) 22

解二:极值法

(1)∆s =v 自t -123at =6t -t 2 22

由二次函数的极值条件可知

t =-6=2s 时,∆s 最大 2⨯(-3/2)

3⨯22=6(m ) 2∆s m =6⨯2-

(2)汽车追上自行车时,二车位移相等

v t ' =1' 22v 2⨯6at t ' ===4s 2t 3

v ' =at ' =3⨯4=12m /s

解三:用相对运动求解

选匀速运动的自行车位参照物,则从运动开始到相距最远, 这段时间内, 起初相对此参照物的各个物理量为

初速 v 0=v 汽初-v 自=0-6=-6m /s

末速 v t =v 汽末-v 自=6-6=0

加速度 a =a 汽-a 自=3-0=3m /s 2

2v t 2-v 00-(-6) 2

==-6m (负号表示汽车落后) ∴相距最远 s =2a 2⨯3

解四:图象求解

∆s =v t -(1) t =v 自a =6=2s 3121at =6⨯2-⨯3⨯22=6m 22

(2) t =2t =4s

v ' =2v 自=12m /s

3、

解:开始一段时间内汽车的速度大,摩托车的速度小,汽车和摩托车的距离逐渐增大,当摩托车的速度大于汽车的速度后,汽车和摩托车的距离逐渐减小,直到追上,显然,在上述过程中,摩托车的速度等于汽车速度时,它们间的距离最大。(1)摩托车追上汽车时,两者位移相等,即 v(t+2)=' 12at 2

解得摩托车追上汽车经历的时间为t=5.46s

(2)摩托车追上汽车时通过的位移为

s=12at =29.9m 2

/ (3)摩托车追上汽车前,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即v=at

t =/v =2s a /最大距离为△s=v(t+2)- 1/2at =12m 2

小结:求解追及问题要注意明确三个关系:时间关系、位移关系、速度关系,这是我们求解列方程的依据,涉及临界问题时要抓住临界条件。

4、

解法一:由分析运动过程入手

后车刹车后虽做匀减速运动,但在速度减小到和v2相等之前,两车的距离将逐渐减小;当后车速度减小到小于前车速度,两车距离将逐渐增大。可见,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距离最近。若后车减速的加速度过小,则会出现后车速度减为和前车速度相等即追上前车,发生撞车事故;若后车加速度过大,则会出现后车速度减为和前车速度相等时仍为追上前车,若后车加速度大小为某一值时,恰能使两车速度相等时后车追上前车,这是两车不相撞的临界条件,其实对应的加速度即为两车不相撞的临界最小加速度。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两车恰不相撞时应满足下列方程:

v 1t-1a 0t 2= v2t+s vt -a 0t=v2 2

(v 2-v 1) 2(v 2-v 1) 2联立上式可解得:a 0= 所以不 a ≥时时两车即不会相撞。 2s 2s

解法二:要使两车不相撞,其位移关系应为

v 1t-12at ≤s+ v2t 2

12即at +(v2-v 1)t+s≥0 2

对于位移s 和时间t, 上面不等式都成立的条件为

△=(v2-v 1) 2-2as ≤0 (v 2-v 1) 2

由此得a ≥ 2s

解法三:以前车为参考系,刹车后后车相对于前车做初速度v0=v1-v2、加速度为a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当后车相对前车的速度为零时,若相对位移s/≤s 时,则不会相撞。

2v 0(v 2-v 1) 2

由s ==≤s 2a 2a /

(v 2-v 1) 2得a ≥ 2s 小结:上述三种解法中,解法一注重了对物体运动过程的分析,抓住两车间距离有极值时速度应相等这一关键条件来求解;解法二中由位移关系得到一元二次不等到式(一元二次方程)运用数学知识,利用根的判别式△=b2-4ac来确定方程中各系数间的关系,这也是中学物理中常用的数学方法;解法三通过巧妙选取参考系,使两车的运动变为后车相对于前车的运动,运算简明。 5、

解:①当v 汽=v 车时,有最远距离

∆s =7+s 汽-s 自=7+

②s 自=s 汽+7 16-1004-10-4⨯=16m 2⨯-2-2

v 1t =v 0t +12at +7 (错解)5s 末汽车已停下 2

t 1=7s 应判断在追上前汽车是否已经停下

't 1=-1s(舍)

经5s 汽车停下且走了25m ,而s 自=20m, 20

∴相遇是在汽车停止后,s 自=7+25=32(m )

t =32/4=8(s )

若s 自=8m/s,∆s =8m ,何时相遇,相遇时v 汽=?

s 自=s 汽+∆s

t=4s

8t=10t-t -2s(舍)

2v 汽=2m/s


相关内容

  •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模拟演示和画线段图等方法理解速度.时 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初步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 ...
  • 相遇与追及问题(二)
    同学们,上一讲我们解决了有关相遇与追及问题中比较简单的.基础的问题,那么这一讲我们将解决此类问题中比较复杂.综合性较强的一类题目.在解决这类题目时,需要同学们认真读懂题意,找出题目中隐藏的已知信息,积极动脑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时, ...
  • 关于相遇的唯美句子
    1.相遇,是一个多么动人的名词.于这茫茫人海中,于这网海茫茫中,每天有多少的相遇擦肩而过,每天又有多少的匆匆擦肩而过. 2.永远,永远都只是一场永远.或许,还只是一个梦和期待而已.能够拥有着了,才是今生相遇后的最美. 3.在相遇时,我们早已 ...
  • [影评][黄金时代]:相遇改变人,相遇改变时代
    编者按:许鞍华导演,汤唯.王志文.冯绍峰等主演的电影<黄金时代>正在热映.早前点映时,有说"无人离场",也有人说身边观众"陆续中途离场"的,对于褒贬不一的说法,四位文艺大咖愿意来说说他们眼 ...
  • 形成问题之相遇追击练习题
    1.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站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车站60千米的地方相遇,之后两车继续以原来速度前进,各车到站后立即返回,又在离中点30千米处相遇,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2.甲.乙两车分别从东.西两站同时相对开出.第一次相遇时,甲车行了80千米 ...
  • 或许,今生我们不该相遇
    或许,今生我们不该相遇 文 雨袂独舞  编辑  蔷weishi雨 或许,今生我们不该相遇.此生的交集,注定是执子之手外的一句私语,天涯咫尺的藩篱,谁也无法消除去. 或许,今生我们不该相遇.虽然思念总是有伏笔,但,缘分只成全了一场无言的结局, ...
  • 一份相遇一份暖[散文欣赏]
    一份相遇一份暖 --至月宝贝生日 亲爱的月宝贝,在这四月芳菲中,迎来你的生日,让我在遥远的地方借一缕花香送去我最温馨的祝福,生日快乐,永远的青春美丽,开心幸福! 一直想写一篇文字给你的,为了纪念这份相遇的温暖,纪念每一个瞬间的感动,可是一直 ...
  • 相遇和追及问题
    相遇和追及 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机动车的行驶安全问题: 1. 反应时间:人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措施经过的时间为反应时间. 2. 反应距离:在反应时间内机动车仍然以原来的速度v匀速行驶的距离. 3. 刹车距离:从刹车开始,到机动车完全 ...
  • [文摘]从证明到相遇,如何理解上帝?(二)
    作者:黄裕生摘自:<浙江学刊>1999年第6期摘要 如何理解上帝的存在,这一直是基督教哲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我们甚至可以说,有了这一问题,才有所谓基督教哲学.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只有在信仰上帝存在的基础上,才会有这一问题,而从纯粹信 ...
  • 相逢的句子
    相逢的句子 1.相思点点,夜夜期盼,期盼着相逢.听一曲"彩云追月",泪,滴落!那是心灵的倾诉!幽怨的笛声似在向我诉说着离别后还能否再相聚?此时,独自一人在黑暗中望月思君,有我用蓝色的相思泪调和的思念,飘向远方夜色苍茫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