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 范文中心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07/20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

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

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

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

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

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键,用拼音打

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

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

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

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

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

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

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

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

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

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

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

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

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

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

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

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

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

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

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

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

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1.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画书写汉字,而是在使

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

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

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

求,甚至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2.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

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

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

C.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

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D.“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

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

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

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

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

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

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二、古诗文阅读(3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22分)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①,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

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

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②,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

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

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

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

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1“齐桓、晋文之事”指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 注释:○

2“觳觫”(hú sù):因恐惧而发抖。 ○

4、下列加点字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吝啬) B、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道理) ..

C、若无罪而就死地 (归罪) D、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隐藏) ..

5、下列句式与例句句式一致的是 ( )3分

例: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C、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6、下列加点虚词与例句虚词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例句: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

A、牛何之? B、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

C、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D、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

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孟子看透了齐宣王的真实想法,用“称王”来诱导齐宣王实行“仁政”。

B、齐宣王以牛易羊,不忍心看到牛觳觫,孟子认为他是假仁义。

C、齐宣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

我爱也。” 说明齐宣王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D、孟子用“君子远庖厨也”形象地说明了“仁”的内涵。

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4分)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分)

(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3分)

(二)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①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①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此诗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

9、颔联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请简要分析。(4分)

10、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3)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4) ,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韩愈是唐代__________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白居易是唐代_________ 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15)题。

洗 澡

王安忆

行李房前的马路上没有一棵树,太阳就这样直晒下来,他已经将八大包书捆上了自行车,自行车再也动不了了,那小伙子早已注意他了,很有信心地骑在他的黄鱼车上。他徒劳地推了推车,车却要倒,扶也扶不住,小伙子朝前骑了半步,又朝后退了半步,然后说:“师傅要去哪里?”他看了那人一眼,停了一下,才说:“静安寺。”小伙子就说:“十五块钱。”他说:“十块钱。”小伙子又说:“十二块钱。”他要再争,这个时候,知了忽然鸣了起来,马路对面原来有一株树,树影团团的,他泄了气似的,浑身没劲。小伙子跃下黄鱼车,三五下解开了绳子,将书两包两包地搬上了黄鱼车。然后,他们就上路了。

路上,小伙子问他:“你家住在静安寺?”他说:“是。”小伙子又问:“你家


相关内容

  • 连云港高级中学20**年20**年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字音字形成语考查题(3×12,共3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愧怍(zu î) .B .哺育(b ǔ) .C .忖度(c ǔn ) . 号召(zh āo ) . 负荷(h â) . 狡黠(xi ã) . 泥淖(n ...
  •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
    长阳民高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生物试题 时间 90分钟 分数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60分) 1.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 .糖类 B .水 C .脂类 D .蛋白质 2.下列四组生物中 ...
  • 高一历史第五.六章单元测试题人教版知识精讲.doc
    高一历史第五.六章单元测试题人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五.六章单元测试题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对新文化运动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 ...
  • [20**年中考语文分类]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 201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6.名著阅读(3分)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时期的 ① 所作.<左传>善于记录战争,其中<曹刿论战>记录的就是齐鲁两国在鲁国的 ② 发生的一次战 ...
  • 20**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评析暨20**年中考语文备战策略
    2011年安徽省 中考语文试题评析暨 2012年中考语文备战策略 二.试题答题情况分析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 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 ,君子好逑.(<诗 经??关雎>) ② ...
  • 广东省珠海市20**年-20**年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
    珠海市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中学教学质量监测 高二理科数学试卷 用时:120分钟 总分:150分. n(adbc)2 参考公式: (1) K(2)aybx (ab)(cd)(ac)(bd) 2 附表: 一.选择 ...
  • 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中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中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赵占良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实验已经三年.三年来,实验区不断扩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高度重视,广大教师积极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式,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也遇到不少问题 ...
  • 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的研究报告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报告 新汶中学 万光霞 [摘要]从新颁布的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对中小学各阶段教学目标所作的要求可以看出,如何让高一学生顺利完成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英语学习的过渡,是每个高中英语教师 ...
  • 高一上期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高一上期语文备课组总结 本学期以来,高一备课组全体老师围绕着学校的中心工作,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为工作目标,积极开展科组的教学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在认真探讨语文教育的特点,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提高 ...
  • 五年级语文下册 竞赛试题4(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语文竞赛试题4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jùnqiào jī fěng liú huáng pãng pài hǔ pî zhì kǎo jīng yíng ( ) ( )( ) ( ) ( ) ( ) ( ) zī yá 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