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马奔腾-教案 - 范文中心

万马奔腾-教案

04/13

欣赏乐曲《万马奔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音版六年级

【主题背景】

《万马奔腾》是人音版六年级第二单元《草原牧歌》是的一首欣赏曲目,是一首由蒙古族演奏家齐·宝力高创作的一首马头琴独奏曲。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2、了解乐曲的相关知识和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热爱我国民族音乐。

3、聆听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和表现印象,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抓住音乐特点,感受蒙古族风格的音乐。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初始阶段:(感受)

1、游戏导入

(1)猜猜看,什么变了?(请出三位同学表演不同的速度、力度、音的高低)

(2)听听想想:像什么?(教师或者用双响筒、串铃发出不同的声响,想像声音像什么?)

意图: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了解变化的因素,并能从不同的体验去发现。

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出色,通过你的观察,能发现许多变化。因为我们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想法不同、理解程度不同,所以对事物的感受也不同。请同学们带着这些不同的感受,展开想像,一起来欣赏一首民族乐曲。

2、板书课题:民族乐曲

二、展开阶段:(鉴赏)

1、初听乐曲。(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和表现感受)

设问:仿佛看到了什么场景?

(你用什么方式记录的?从哪些方面感受到的?哪些地方能表现出这种场面?比如说:旋律速度非常快、急促。节奏紧凑、音乐中模拟了马蹄声、马铃声、马嘶鸣声……)

小结:不同的速度、不同的节奏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和场景。

2、复听乐曲。(PPT)(认识马头琴,听辨其浑厚、悠扬的音色。并了解打击乐器的作用)

设问: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它的声音有哪个民族的特色? (是哪种类型的乐器?——吹管、拉弦、打击、弹拨?有哪个民族的特点?声音听起来有什么特色?(用一些词来形容一下)

小结:这是蒙古族的拉弦乐器——马头琴。它是草原人民心中的神器。因他琴杆上雕饰有马头,因此而得名——马头琴。也是世界上唯一雕有动物的乐器。它的音色浑厚、苍凉、刚劲、悠扬、表现力丰富。

3、给乐曲取名,简介作者和作品创作故事。

——这是由蒙古族演奏家齐.宝力高创作,并用马头琴演奏的一首《万马奔腾》。作者在一次赛马比赛场上,看到一匹烈马背负着他它的主人飞驰向前。以最快的速度、竭尽全力向终点跑去……他从马身上感受到一种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民族精神,他深深被这种精神所感动,创作了这首乐曲。

4、再听乐曲。PPT(认识旋律图谱,对照欣赏)

设问:A、请看这幅图,你能看懂吗?(议论)

——这是旋律图谱,根据音乐的起伏、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画出的一种图形。B、对照图谱欣赏乐曲。(说说自己的感受)

5、实践与活动:以四人小组,根据乐曲和自己的理解创编伴奏(用身边能发出声响的东西,但要编配的和谐、有表现力。如哪些像马蹄声、马铃声……)

(1)小组展示。

(2)随着音乐用打击乐器伴奏(全体)

三、结束阶段:(演感受)

师:这里是一望无垠的大草原,这不仅有万马奔腾,更有奶茶飘香;这里有诗人、歌手、有小舞蹈家、你是哪一位?你想怎样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

生:……

我是一位记者,我想第一时间采访大家。

(1)这首乐曲为什么要叫《万马奔腾》,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思想?

(2)这首乐曲的作者是谁?

(3)那幅图你能看明白吗?你能听着音乐画一幅吗?

(4)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5)为什么叫马头琴?

小结:今天和大家一起欣赏了这首著名马头琴乐曲,请同学下去之后继续收集马头琴曲。收集关于马头琴的故事和知识。与大家共享!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四个方面进行设计,从记感受——谈感受——演感受,力图将“五环·探构”教学模式的主导思想体现在各个环节,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1、初始阶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依据《音乐课标》中的体验为核心,以兴趣为动机,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设计了游戏导入:“猜猜什么变了?”、“听听声音像什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在他们的演、辨、想、猜等实践体验中,达到了“导”的目的。

2、展开阶段:聆听是很易忽视的重要环节。在设计时。我没有单纯地“听”,而是运用问题策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仿佛看到了什么?”“主要演奏乐器是什么?具有哪个民族特色?”去思考,鼓励他们用多种方式表现和记录印象。使学生听中有想、听中有画,听中去品、听中去创。学生们学得自然、轻松、投入,达到聆听的目的。

3、学生在记录感受的方式单一,只停留在语言的表述上,而没有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其他表现因素,使得此环节没有达到一个高度。若此时趋势引导学生结合相关文化,如:图画、美术、舞蹈、诗文等方式表现感受,学生的视野将更加开阔,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将会更加活跃。


相关内容

  •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教案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 教案名称: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学 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班 级:11级教本一班 姓 名: 孟奇 学 号:[1**********]5 日 期:2014年6月30日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教案 科目:信息技术 课名:计算机的基本 ...
  • 感悟青春放飞梦想初三四班教案
    初一(1)班<放飞梦想>主题班会教案 一. 活动背景 • 偶然间,发现我们已步入了那道令老年人羡慕.中年人留恋.少年人向往的青春风景线.澎湃着青春的热血,洋溢着青春的热情.然而朋友,你是否探求.思索过,青春是什么呢? 青春是一团 ...
  • [书愤]优秀教案
    <书愤>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2)学习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布置预习,让学生了解陆游和他的诗作以及他 ...
  • 黄河颂公开课教案
    黄河颂·电脑辅助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巅.澎湃.狂澜.屏障.哺育.九曲连环"等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诗人光未然及音乐家冼星海 3.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 ...
  • 3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
    3<短文两篇>教案 [教学设计] 一.作者简介 1.小思,原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祖籍广东番禺.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中文系,翌年到罗富国师范学院学习,获教育文凭.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国文 ...
  •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教案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苏轼作品清新婉丽的风格. 2.理解本词借此表达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 ...
  • 破阵子教案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辛弃疾生平及作品创作背景 2.理解作品思想内容以及辛词的风格 能力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词人情感,并达到背诵目的 2.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 ...
  • [即景抒情诗四首]教案
    .<即景抒情诗四首>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即景抒情诗的内容.诗人生平及思想内容. 2.能够背记<登幽州台歌><望月怀远>. 3.训练将诗句转变成画面情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 了解即景 ...
  • "让世界充满爱"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 1. 使学生懂得爱的含义(爱是理解.同情.尊重.宽容.信任.奉献),弘扬爱的精神. 2. 使学生明白:爱是相互的,爱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从而懂得关爱他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3.知"荣&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