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 - 范文中心

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

01/11

《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

主备人:韩丽娟

相信自己,我能行!

一、 作家、作品,我知道!

1、本文选自 ,作者 ,字 号 , 文学家。明初诗文三大家指的是 , , 。

二、生字,句子,我能读!

2、划分朗读节奏

(1)余幼时即嗜学 (2)余因得遍观群书 (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4)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5)无鲜肥滋味之享 (6)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嗜学( )②硕师( )③媵人( ) ④容臭( )⑤廪稍( ).....

⑤负箧( ) .三、重点词、句,我会译!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余幼时即嗜学 (2)无致书以观 (3) 录毕,走送之 ...

(4)弗之怠 (5)不敢稍逾约 (6)又患无硕师 ....

(7)乡之先达 (8)稍降辞色 (9)援疑质理 .....

(10)或遇其叱咄 (11)色愈恭,礼愈至 (12)俟其欣悦 ......

(13)四支僵劲 (14)媵人 (15)持汤沃灌 ......

(16)日再食 (17)皆被绮绣 (18)腰白玉之环 .....

(19)右备容臭 (20)煜然 (21)略无慕艳意 ........

5、翻译句子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2)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4)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5)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6)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7)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8)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9)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0)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四、课文内容,我来品!

6、文章开头“嗜学”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第一段最后一句又有何作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一段的主要内容。

7、作者年轻时求学的艰苦表现在哪些方面?

8、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你能无出那些学习秘诀?

9、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

10、宋濂无书读,天寒抄书;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以学为乐;这种求学精神得你有什么启示?

11、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

1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其业有不精-------”的理解

13、作者些同舍生服饰华美的目的是什么?

14、文章揭示学成学不成的关键原因是什么

15、读完本文你觉得应该学习作者的什么精神品质?

五、拓展迁移

1、写出两句学习“勤奋”、“专心”的名言警句。

-------------------------------------------------------------------------------------------- -------------------------------------------------------------------------------------------

3、列举古人在艰苦条件下勤奋学习、以苦为乐的事例

---------------------------------------------------------------------------------------------

六、归纳整理文言知识。

1)一词多义:

和:久而乃和 缓解、暖和

言和而色夷 谦和

冠:勇冠三军 天下第一

既加冠 男子20岁成年

请:战则请从 请让我

俯身倾耳以请 请教

再:一而再,再而三 第二次

日再食 两次

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担忧

无冻馁之患 忧患

2)古今异义:

媵人持汤沃灌 汤:古义:热水 今义:菜汤

走送之 走:古义:跑 今义:行走

尝趋百里 趋:古义:快步走 今义:趋势

或遇其叱咄 或: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卒获有所闻 卒:古义:最终 今义:士兵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古义:借 今义:假期

3)词类活用: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为动词,腰挂

4)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体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着

日再食 食:通“饲”,给饭吃

5)虚词辨析:

以:以衾拥覆 介词,用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介词,把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介词,因

无从致书以观 连词,来

之:录毕,走送之 代词,他

无鲜肥滋味之享 助词,的

弗之怠 代词,指抄书这件事。


相关内容

  • 24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
    24<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 教师: 班级: 学生: 时间: 课前寄语: 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 ...
  • 中考语文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考点
    考点跟踪 东送阳马序 一.生(025· 四1南充川)读阅乙两段文言甲,完成下文问题. [列甲] 既冠,益加圣慕贤之道.患又无硕名师人与游,尝趋里百,外从乡先达之经 执问.先叩德隆望达,门人弟子填尊室,未尝稍降辞其色余立.侍左,右援质理疑,身 ...
  • "宋濂尝与客饮"[送东阳马生序]比较阅读答案
    阅读文言文答题  (12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 ...
  • 通假字大全
    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为长期工.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之古字,被"借&quo ...
  • 6口技导学案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1-2012年度下学期初二语文导学案 第一单元第6课 <口 技> 编制人:李世伟 复核人: 使用日期:2012.3.13 编号:06 今日名言: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学习目标] ...
  • 初高中通假字测试答案
    初高中通假字测试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童趣> 强,通"僵",僵硬. 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说,通"悦",愉快,高兴. 3. ...
  • 考点三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的格式 在现代汉语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用判断词"是"或"就是"."正是"等,来联系,如:"我是中国人."而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 ...
  •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试卷
    潜山四中2014--2015学年度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试题卷 (满分120分,其中卷面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6分) 1.默写(8分) A.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B.不戚戚于贫贱, . ...
  • 八年级(下)文言文
    <与朱元思书>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 ...
  • 初中语文重点篇目分布
    重点篇目 现代文 七年级上册:紫藤萝瀑布--宗璞 风筝--鲁迅 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最后一课--都德 八年级上册: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背影--朱自清 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鲁迅 九年级下册:那树--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