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教导我们怎样孝敬父母 - 范文中心

[圣经]教导我们怎样孝敬父母

07/31

许多人误会基督徒不注重孝道,这是误解。因为圣经里十诫里面有一诫是关乎孝敬父母的,以弗所书这样引用:“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弗六:2)。十诫中每一诫都吩咐人不可作什么,唯有“孝敬父母”可以得福,所以保罗说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可见圣经很注重孝道。今天我们从五方面思想如何孝敬父母:

一、应记念父母生育之恩

父母生育我们,十月怀胎,辛劳养育,是一项恩典,提摩太前书第五章四节说作儿孙的在家里学习行孝,“报答亲恩”。显然圣经认为父母对儿女有生育的恩典。现代青年受新思潮影响,以为父母本不想生育儿女,所以谈不上什么功劳。这不单不合圣经真理,也不合中国的孝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是中国人的教训。因为父母最挂念的是儿女身体,从孩子出生到成长,每一天都关注他们的健康。所以父母生养我们,单单身体方面已有恩典。这正是圣经的教训。圣经说我们的身体是圣灵的殿,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身子上荣耀神。意思是说基督徒要照顾自己的身体,因为是神的殿。当然这话不是给那些整天只顾着自己身体的人的,但有些人却太不顾自己的身体,纵欲损身,既不孝敬父母,也不尊重神的恩赐。

我们的生命是神借着父母给我们的,所以我们要记念父母生育之恩。

二、要奉养父母

“奉养父母”是圣经中在孝道上的用法,也是“孝”字本身的意义。中国人讲孝包括报答亲恩、供奉他们的需要。圣经里有没有说奉养父母是孝道?有,耶稣责备法利赛人借着古人的遗传,废了神的律法,因为它们说已把金钱奉献给神,所以不须奉养父母,这是一种取巧。可能曾经有过这样的例子:有一个人只有一点钱,给了父母就没有钱奉献给神;奉献了给神就没有钱给父母,所以在这情形下他就把金钱奉献给了神。但法利赛人用这个为借口说人如果奉献给神,就可以不给父母了。说这话的人可能既没有奉献给神,也不奉养父母。所以从耶稣责备法利赛人的话里可以看见,基督徒孝敬父母,应供给父母肉身上的需要,在父母在生的时候,尽儿女的责任奉养他们。

刚才提到有许多非基督徒认为我们不注重孝道,其中一个原因是基督徒不祭祀和拜祖先,其实中国到西周时代才开始有祭祖的事,周公制礼作乐,后人逐渐加添。祭祖并不代表孝顺,若在生时不孝顺,到死后才孝顺就太迟了!二十四孝中虽然不少“愚孝”的故事,甚至有孝感动天的传说。但那些例子都是父母在生时的孝顺。有人父母在生时不孝顺,甚至把父母气死,死后却大事铺张,其实都是为传扬自己的名声,并不是真正孝顺。

三、要听从父母

以弗所书告诉我们:“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弗6:1-2)“孝顺”是孝敬兼顺从。耶稣童年时顺从祂父母,离开圣殿回家。虽然祂以天父的事为念,仍然听从肉身父母之命。

从前在封建家庭中,有时父权太大,做父亲的不善用权柄,或所发命令不合情理。但一般来说,圣经要我们“在主里”听从父母,不是说父母必须是基督徒我们才听从。“在主里”的意思是要在真理里听从。父母不是完全人,未必所作的都对,也有叫儿女作坏事的父母,我们不能都听从。若在恶事上听从,等于陷父母于不义了,不算是孝。

古人论孝包括劝谏父母。当然父母常为儿女的好处筹算,只有少数本身为非作歹的,会叫儿女作坏事,真孝包括劝谏。提摩太前书第五章一节说:不可严责老年人,只要劝他如同父亲。不是不可劝责,但不可“严责”,要在劝中有爱有敬。古圣教我们劝谏父母要“下气”、“怡色”、“柔声”。“谏而不入,起敬起孝,悦而复谏。”意即劝谏父母时,要没有气怒的脸色,声音柔和。若父母不听,要格外敬爱他们,有机会再劝谏他们。这种温柔而不断的劝谏,与圣经的教训相合。圣经没有说要包庇做坏事的父母,而是要站在真理立场,不陷父母于不义。所以应该听从父母,也应该劝谏。

四、让父母分享你的成就

约翰福音第十七章1-4节中,当主耶稣快要上十字架的时候,为门徒最后的祷词中说:“父啊,时候到了,愿你荣耀你的儿子,使儿子也荣耀你”,然后又说:“我在地上已经荣耀你,你所托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主耶稣在世上荣耀了天父,我们作儿女的要荣耀父母。英文圣经常将孝译作“honour”,即尊敬。其实孝顺不止尊敬,还包括感恩,听从,奉养和荣耀的意思。曾子论孝说:“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共下奉养。”

“尊亲”即尊荣父母像主耶稣已经荣耀了天父那样。我们极可能将一切成功归功给自己,因为每人的成功都经过一番努力,我们对自己的奋斗有很深的印象,却很容易忽略了我们现在的成就一半是父母辛劳的结果。但因为前一半不是自己的辛劳,所以印象不深。当你看见你的父母亲动作越来越迟钝,脸上越来越多皱纹,人也越来越老,健康也逐渐退步,你应该知道这些都是她为你辛劳的结果,我们应该欣赏父母曾为我们劳苦,将我们的成功与他们分享,这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安慰。

父母把期望放在儿女身上,到晚年才大失所望,是非常痛苦的。

林肯总统当选时,第一件事通知他的母亲与他分享成就。华盛顿参加海军训练前,向母亲道别,看见母亲流泪,他便吩咐仆人将行李搬回,但他母亲说:“我知道神会赐福给孝敬父母的儿女。”这正是以弗所书所讲的“带应许的诫命”。华盛顿明白他母亲赞成他去,接受海军训练,终于成为美国总统。可见西方国家早期也注重孝道。

基督徒应照圣经教训尽孝,并且使父母得尊荣。

五、要带领父母信主

如果我们今天得到我们认为最好的福音,却不将这最好的给父母,怎算得是孝敬呢?所有作父母的,也会将最好的留给儿女。就算不是真正最好,却是她所认为最好的。我们今天肯不肯将最好的给父母呢?

带父母信主,要为父母的灵魂“受生产之苦”。父母曾为我们的肉身受辛劳,现在我们是否愿意为他们灵魂辛劳呢?为着带领他们信主,可能有许多艰难,但你付的代价即如母亲生他的时候有许多痛苦艰难。我们孝敬父母,必须冒着困难领他们得救。

我不算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因为我在十多岁的时候已离家流荡,而且对家庭有很大的成见,到我懂得欣赏我父母亲的时候,可以说已经很迟了。有时在我们的人生中必须到了某一年纪才能领悟父母之爱。但可惜常领悟得太迟。“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待”,有一天你认为应该孝敬他的父母的时候,他们已经离开世界了!或者到你的儿女轻忽你的时候,你才醒悟过来,原来自己轻忽了父母!

你已把最好的福分给了父母了吗?已趁他们在生时领他信主了吗?


相关内容

  • 基督徒如何为孩子祷告
    如何为孩子祷告 奥古斯丁曾说过一句话:"有一个祷告的母亲,儿子就不会迷失."他就是因为母亲没停止为他祷告,才能悔改而成为神重用的神学家. 孩子是神所赐的产业,但身为人母后,才知道照管神的产业并不是件易事,其中充满了挑战与 ...
  • 给弟兄姐妹的信
    蓝天白云,挡不住太阳 因为有你们在,我笑了 悲伤的离别,最好的重逢 奇迹在这里诞生,谢谢 灿烂的阳光拍打着海滩,蓝色的大海与天空同成一色 我只想纯真的笑 即使眼泪溢出落下,也不低头 我们拥有向日葵的笑容 终于要回去,留下一片橘色 再见面时, ...
  • 圣经中的爱情
    圣经中的爱情(你在报怨真爱的稀少吗?) 圣经中的爱情 (在主里等候纯洁永恒神圣的爱情) 一.不要激动爱情 首先,也许很传统,但却是很正确,历久不衰的真理,那就是不要激动爱情.等他自己情愿. [雅歌 2:7]耶路撒冷的众女子阿.我指羚羊或田野 ...
  • 前亭中心学校20**年新八德教育工作汇报
    欣欣八德,馨满校园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感谢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 2013年2月以来,在漳浦县教工委书记.宣传部陈部长的号召下,在县教工委,教育局的领导下,新八德教育在金浦大地蔚然成风.我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落实新八德教育, ...
  • 教会的牧养和教导-黄迦勒牧师
    来源:互联网      整理:归正主编 [牧养和教导的相关性]「牧养」偏重于灵命的栽培,「教导」则着重在真理的传授.牧养和教导相辅相成,因为灵命的长大成人,和真理的认识关系密切.信徒对真道和神儿子的主观认识越多,生命就越趋成熟:而生命越长大 ...
  • 主题队会主持词
    甲:尊敬的老师 乙: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1:从我们呱呱落地到今天,是谁最牵挂我们的冷暖? 2:是谁最担心我们的健康? 3:是谁为我们的进步欣喜骄傲? 4:又是谁为我们的缺点和毛病揪心着急? 5:是妈妈 6:是爸爸 合:是我们的骨肉至 ...
  • 感谢伤害过你的人
    读经:以弗所书2:12-16那时,你们与基督无关,在以色列国民以外,在所应许的诸约上是局外人.并且活在世上没有指望,没有神.你们从前远离神的人,如今却在基督耶稣里,靠着他的血,已经得亲近了.因他使我们和睦,将两下合而为一,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 ...
  • 上帝的声音
    上帝的声音 我们阅读和研究<圣经>的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了聆听上帝的声音.因为<圣经>是上帝的启示,所以我们研究<圣经>是为了侧耳倾听上帝对我们所说的是什么.但无论是那些不相信<圣经>为上 ...
  • 学生养成教育计划
    学生养成教育计划 (2014---2015年度第二学期) 养成教育,就是要培养形成良好习惯的教育.良好的习惯范围很大,从坐立行走.言谈举止.到学习.生活等.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品质和 ...
  • 五好家庭申报材料
    "五好文明家庭"--全朝阳家庭申报材料 衡南县斗山中学 全朝阳同志有一个崇尚文明.积极进取.相敬相爱的家庭.男女主人公结婚5年来相敬如宾,非常恩爱,孝敬老人,善待邻里,在家中能抢挑重担,任劳任怨:夫妻之间团结和睦,有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