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教学反思 - 范文中心

梅花魂教学反思

06/21

《梅花魂》教学反思

《梅花魂》这篇课文以梅花为线索,讲了有关外祖父的 五件事,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领会梅花魂的本质含义,体会外祖父的爱国思乡之情。 怎样指导学生自学理解体会梅花的品格;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寄托着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课堂教学中突出教学重点、突破学习难点,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提高阅读质量,在教学中分以下几步实施。

1、检查预习。通过同学的预习,交流我回忆外祖父的五件事,感知课文内容。

2、利用外祖父喜欢梅花的情感,研读弄脏墨梅图这件事通过从哪些句子体会出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同学们找外祖父的语言,和动作体会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了解人物情感不仅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人物的外貌来体会外祖父的爱梅之音。

3、感受爱梅之因。了解梅花的清高品格。教学中当学生通过自读,找到梅花的品格的句子。体会了梅花的清高的品格后,适时地放第一段录像:画面上,一朵朵梅花在严寒中竞相开放,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学生在学习感悟、想象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看到这样富有震憾力的画面,直观地验证梅花的清高品格,所配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进入了一种激昂向上的情景之中。接着教师再出示图文片(图文中的图片是一幅梅花怒放的图片,一幅是百花凋残,依然吐露芬芳的梅花。)看图片说出梅花的品格,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就自然而然入情入境了。接着交流梅花的品格其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接着教师再指导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外祖父说的话,深入体会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小组合作交流外祖父流泪的句子体会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4、利用“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学生深入了解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师生一起跟着音乐唱,在歌声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为身为中国人而感到无比的自豪。让学生体会到海外游子思念祖国、热爱祖国的情感。

5、诗朗诵《乡愁》师生配合读,体会外祖父的思乡之情,让感情升华。 与学生一起学习了这篇课文后,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语文技能,那么

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情感.教学当中的"情"犹如

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

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

程,生命成长的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

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

语文知识.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本文语言生动优美,情

感真挚,字里行间无不倾注了作者的爱国之情。让我们

感受到一位漂泊在外仍对祖国家乡无比眷念的老人那

种朴实的挚爱。因此,教师要充满激情,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从而产生对梅花魂的理解,体会华侨的爱国之情.

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语文课标指出,我们要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文本对话":比如在这堂课中,在最后学完课文,我问道:"对于这样一个思念祖国的华侨老人,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去想像,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师生对话":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的交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梅花魂》的教学后,我让学生欣赏《乡愁》,引领学生阅读现代和古代诗人所作的几首诗歌,一方面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另一方面又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思乡之情,离别之情的诗歌,使他们对这种感情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说: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梅花魂》一文讲述的是华侨老人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去体验作者的情感呢 首先我通过课件展示写梅花的诗,展示梅花图片,而后,我便引导学生体会梅花所代表的精神,把梅花所象征的含义,通过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对中华民族的赞美层层引出.并从外祖父一系列的举动中让学生感悟出,梅花寄托着外祖父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还学生自由的空间。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学习语文的能力,还得到情感的熏陶。

这次教学效果较好,源于巧用现代教育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学习难点,让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能力。

不足一:朗读不够充分。

在朗读教学中,注重了齐读的教学,但缺乏多种形式的朗读。

不足二:课文思想挖掘不深。

赠送墨梅图的意义是什么?教学设计设计了这个问题,但

讲课时忽视了。

从这堂课的教学过程,让我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也许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设计很精巧,手段很先进,但我们的教学

过程总会有许多不足,要想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就必

须时时从细处着眼,从小事着手,才能使课堂教学呈现更加完美的境界。 ,


相关内容

  • 26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梅 花 今天上了一节评优课<梅花>,这首<梅花>是宋代著名诗人王安石所写.与一般描写梅花的诗不同的是它不仅表现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坚强性格,而且还表现了梅花幽香扑鼻,洁白如雪柔美的一面 ...
  • 4 -4 牡丹花 月季花
    4.牡丹花 月季花 一.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13幅图,13个生字,14个新词和1个句子. 前6幅图分别画了是6种花,后6幅图分别画的是6种树,最后一幅图画的是公园的花坛,花坛种着许多花. 本课的句子是简单复句.句式是"什么地方的哪儿 ...
  •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5猫教案
    教学课题:15.猫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7个字,会写13个生字及词语.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4. 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 ...
  • [卜算子咏梅]教学反思
    <卜算子咏梅>教学反思 <卜算子咏梅>是六年级第十一册的21课,本课计划使用两课时完成.在第一次设计教学时,我采用的是两课分讲再进行对比的形式.我将词的相关知识.陆游的生平和背景作为学生理解词内容的基础.在使用读和讨 ...
  • 梅兰芳学艺教学反思
    <梅兰芳学艺>教学反思 <梅兰芳学艺>一课给我们讲述了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勤学苦练.终成大器的故事,全文语言精炼生动.紧扣"勤学苦练",将一个勤奋好学的梅兰芳现在我们面前. 本课我是这样进行的, ...
  • 我和动物朋友
    4<我和动物朋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人和动物,发现身边的人和动物之间发生的动人故事,采用绘画形式表现不同的人和动物相处时有趣的情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2.情感目标:让 ...
  • [梅花魂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学科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6.<梅花魂>教学设计 滨州高新区实验学校 贾彩霞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自读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 ...
  • 五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科学 <奇妙的护身术>说课稿 岔口联校马上固小学 王慧文 一.说教材 <奇妙的护身术>是河北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内容.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有四个内容:葵花向阳.燕子南飞. ...
  • 小学数学研讨主题
    动主办: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策划与组织者:斯苗儿, 方张松: 文字整理:杭州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中心 唐彩斌, 杭州安吉路实验学校 徐莉,杭州求是教育集团 马珏. 本报记者:蒋亦丰 碰撞与融合 -浙江省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研讨会主题论坛纪要 ...
  •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绿线中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训练,理解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游峰扫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