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的氧化处理 - 范文中心

钢铁的氧化处理

02/28

钢铁的氧化处理

钢铁的氧化处理俗称发蓝(发黑),因为氧化处理后的零件表面生成的氧化膜呈黑色而得名。现代工业上钢铁发蓝采用高温型和常温型两种工艺。无论高温氧化还是常温发黑,膜层厚度均只有0.6μm~1.5μm,故不影响零件的精度。钢铁经发蓝处理后虽可提高耐蚀性,但效果均不及金属镀层,也不如磷化层。氧化后的工件经适当的后处理,可明显提高其耐蚀性和润滑性。 钢铁氧化成本较低、工效高、保持精度,又无氢脆危险,常用作机械、精密仪器、兵器和日常用品的一般防护、装饰。一些对氢脆很敏感的弹簧钢、细铁丝和薄钢片也常用发蓝膜作防护层。

第一节钢铁高温氧化法

一、基本原理 高温发蓝是将钢铁浸入浓氢氧化钠溶液中,在大于l00℃的高温下氧化处理,氧化膜的主要成分是磁性氧化铁(Fe3O4)。其实膜层颜色并非都是蓝黑色,它取决于钢铁材料的成分、表面状态和氧化工艺规范。一般钢铁呈黑色和蓝黑色;铸铁和含硅较高的钢呈黑褐色。 高温发蓝的机理相当复杂,目前尚无定论,有化学反应和电化学反应两种假说。

(I)化学成膜假说。钢铁表面在热碱溶液和氧化剂作用下生成亚铁酸钠: 亚铁酸钠进一步与溶液中的氧化剂反应生成铁酸钠: Na2Fe02和Na2Fe2O4在浓碱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但当两者混合在一起时会互相作用生成四氧化三铁: 四氧化三铁在溶液中溶解度小,当浓度达到饱和时结晶出来,先形成晶核,再长大成晶体,最终连成一片完整的膜。当钢铁表面被氧化膜完全覆盖后,溶液与基体被隔开,铁的溶解和氧化膜的形成都随之降低。在形成四氧化三铁的同时,铁酸钠容易发生水解变成氢氧化铁,称为红色挂灰,部分存在于溶液中,部分粘附于零件上不易洗脱,影响外观质量。

(2)电化学学说。钢铁氧化是一个电化学过程,即在微阳极区发生铁的溶解反应Fe-2e→Fe2+,在有氧化剂存在下的强碱溶液中生成铁酸: 而另一方面,在微阴极上FeOOH被还原: FeOOH和HFe02发生中和及脱水反应生成Fe3O4: 但并不排除部分Fe(OH)2在微阴极上氧化的可能性: 钢铁的氧化速度与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有关,通常含碳量高的氧化速度快,氧化温度可低一点,时间可缩短,低碳钢则相反。为获得较高的耐蚀性和无红色挂灰的氧化膜可采用两槽法,第一槽主要形成晶种,进而形成致密氧化膜,在第二槽中加厚。

二、高温氧化处理工艺

(1)高温氧化工艺规范。

(2)溶液的配制。在氧化槽内先加入2/3总体积的水,将计算量的氢氧化钠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槽内,反应剧烈放出大量的热,要防止溅出。待其溶解后,在搅拌下加入亚硝酸钠或硝酸钠。全部溶解后稀至总体积搅匀。新配的溶液要进行“铁屑处理”,或加入20%以下的旧溶液,使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铁,否则对氧化膜的附着力和均匀产生不良影响。

(3)高温氧化工艺流程。碱性化学除油→热水洗→冷水洗→酸洗→冷水洗两次→氧化处理→回收→温水洗→冷水洗_浸肥皂水或重铬酸钠溶液填充→干燥→浸油。氧化处理完经水洗干净后,在常温下浸脱水防锈油。

(4)各成分和工艺参数的影响。

①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含量影响钢铁的氧化速度,高碳钢氧化速度快,可采用较低的浓度(550g/L~650g/L);而低碳钢或合金氧化速度慢,故采用较高浓度(600g/L~700g/L)。当氢氧化钠浓度较高时氧化膜较厚,但膜层疏松多孔易出现红色挂灰,如果氢氧化钠超过ll00g/L,则磁性氧化铁被溶解而不能成膜;氢氧化钠浓度太低则氧化膜薄且表面发花,保护性能差。 ②氧化剂。提高氧化剂的浓度可加快氧化速度,获得的膜层致密牢固;当氧化剂不足时氧化膜厚而疏松。通常采用亚硝酸钠作氧化剂,所获得的膜呈蓝黑色,光泽较好。

③铁离子。氧化液中需要一定量的铁离子以获得致密而结合力好的膜层,一般控制在0.5g/L~2g/L之间。当铁含量过高时会影响氧化速度且易出现红色挂灰。 ④氧化温度、时间与钢铁含碳量的关系钢铁含碳量不同氧化速度也不同,含碳高者易氧化,故所需温度较低、时间较短,反之亦然。

(5)高温氧化常见故障及纠正方法。

(6)氧化处理。为提高氧化膜的耐蚀性,钢铁氧化后要进行肥皂或重铬酸盐填充处理(见表9-1-4),然后清洗干燥,最后在105℃~Il0℃机油、锭子油或变压器油中浸泡5min~10min,也可不经填充处理直接浸入脱水防锈油中。

第二节钢铁常温氧化法

传统的高温氧化法存在着碱浓度高、温度高、能耗大、时间长、生产效率低等缺点,容易出现红色挂灰,对于含Si、Mn、Ni、Cr量高的合金钢及铸钢很难获得理想的外观。为节省能源,克服高温法存在的问题,国内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发和应用常温发蓝(黑)的技术。 20世纪90年代,在铜盐和硒盐液中加入了磷酸盐,以其氧化与磷化相结合来提高膜层结合力,已取得了可喜进步。现在市售的有名发黑剂大都加有磷酸盐成分,其稳定性和黑度也有提高,质量可与高温法媲美。近年来为消除硒酸盐对环境的有害影响,又开发了无硒盐常温发黑技术,但尚不成熟。常温发黑以其具有节能、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常温发黑基本原理: 常温发黑剂是以亚硒酸盐和硫酸铜为基本成分,再辅以其他化学药品以改善成膜环境和提高成膜质量,其成膜机理如下。 在酸性条件下,钢铁与铜离子发生转换反应,析出的铜形成Fe-Cu电偶加速成膜: 溶液中的Se032-与Fe、Cu2+反应形成黑膜: 反应生成的Fe2+进一步氧化成Fe3+,与Se023-反应生成黑色Fe2(Se03)3↓参与成膜。 在有磷酸盐和氧化剂存在下,还可能有FeHP04和FeP04参与成膜,磷化膜的参与进一步提高了膜层结合力和综合性能。

二、常温发黑工艺

(一)常温发黑工艺规范

(二)配制方法 在槽中注入总体积l/4的水,加入计算量的硝酸、磷酸和添加剂,注意搅拌均匀,然后分别加入亚硒酸、硫酸铜和磷酸二氢钾等,搅拌至全部溶解后,

稀至总体积,搅匀,调整pH值后即可使用。市售的钢铁发黑浓缩液如SX-891、HH902、HH101、H-845等商品,按说明书进行稀释,通常按1:4~7(体积比),同时稀释比要根据钢材成分有所不同,铸铁和合金钢用上限(稀释比小);中、低碳钢用中限;高碳钢用下限(稀释比大)。

(三)常温发黑工艺流程

(四)各成分和工艺参数的影响:

(1)硫酸铜和亚硒酸。发黑主剂,硫酸铜含量低黑度不好,含量大于5g/L则铜置换速度过快,引起结合力不牢,以2g/L~4g/L为宜。亚硒酸是氧化剂,小于1.5g/L仍呈红色,含量过高黑度虽好,带出损失太大,以3g/L~5g/L为宜。

(2)磷酸和磷酸二氢钾,其作用一是起缓冲pH值的作用,因使用中pH值呈上升趋势,它们可保持pH值相对稳定;二是P043-的存在和N03-、Se032-的去极化作用及氧化作用,有可能形成FellP04和FeP04等磷酸盐参与成膜,使氧化和磷化协同,增强了膜的结合力和抗蚀能力。

(3)硝酸。调节酸度和起氧化作用。

(4)添加剂。它是由络合剂和稳定剂复配的,选择一种或复配对Cu2+和Fe2+起络合作用的物质,如柠檬酸盐、酒石酸盐、葡萄糖酸盐、磺基水杨酸、氨磺酸等,少量邻菲罗林起稳定作用,并能防止大量淤渣的产生,淤渣是Fe(OH)3和Fe2(Se03)3等。

(5)SB-1添加剂(配方2中)。它是SX-891发黑剂中的专利添加剂,由有机酸和无机盐复配而成的。其作用有(1)稳定作用,因为使用中pH值升高,铁盐水解生成Fe(OH)3和Fe2(Se03)3↓导致淤渣多,SB-1可抑制Fe2+的氧化,减少了淤渣的生成量,延长了溶液的使用寿命。(2)促进作用,加速Se032-还原成Se2-,同时控制Cu2+置换速度及成膜时问,即使延长至20min仍能保障结合力。(3)固化作用,SB-1显著作用是使膜层结合牢固,不脱浮色,当成膜之后,SB-l中的有机物在膜表面产生固化层,在发黑的同时进行了固化。 (6)复合添加剂(配方3中)是Cu2+、Fe2+、Fe3+的络合剂复配的主成分是羟基羧酸盐,主要作用是控制铜的置换速度,增强结合力,同时减少淤渣的生成。 (7)pH值。控制发黑氧化还原条件和反应速度。pH值过低氧化力强,反应速度过快,膜层疏松,附着力不牢(铜置换过快)和抗蚀性能下降。同时酸度高铁溶解多,淤渣也多。反应中pH值有上升趋势,当pH值>3时,反应速度慢,膜层不连续,外观不理想。当pH值>3时标志着溶液老化,需补加浓缩液调节pH值。pH值以2~2.5为宜。 (8)温度。原则上可在5℃~45℃下使用,但温度低于l0℃时反应速度慢,黑度和均匀 性差,此时溶液浓度可以高一些,温度高于40℃反应速度过快,膜结合力不好。最好在15℃~35℃下使用。 (9)时间。依溶液种类和使用温度而定,一般为4min~8min,时间太短,膜不连续,黑度不足;时间过长,膜厚而疏松,结合力不好。 (五)操作和维护管理要点 (1)前处理一定要彻底。油锈务净。这是获得均匀发黑膜的关键。油除不净引起发黑膜发花,附着力不牢;锈不净亦难发黑均匀,膜黑度和耐蚀性差。除锈采用硫酸和盐酸混合酸,并加缓蚀剂为好。但铸铁不宜用浓盐酸腐蚀,可用l00g/L~150g/L的稀盐酸除锈。 (2)发黑操作。发黑时抖动不能太勤,根据零件材料成分,发黑液新旧及使用温度控制发黑时间。一般新配槽液发黑时间为3min~5min,随槽液成分消耗和pH值升高,发黑时间要相对延长。对于薄零件或板材发黑时不能重叠,必要时可采用刷涂。 (3)漂

洗。发黑后零件要经清水反复漂洗干净,否则发黑膜耐蚀性下降。 (4)脱水封闭。发黑零件充分清洗后立即浸入脱水防锈油中,它能排挤掉零件表面及渗入孔隙中的水分,使油浸润零件表面,达到封闭和防锈作用。浸脱水防锈油时零件一定要抖动几次,浸泡时间不小于2min,零件不能放在槽底,因底部是从零件上脱下来的水而不是油。不用脱水油,可在3g/L~5g/L的肥皂液中浸泡干燥后,浸热机油。对于要求高的装饰件发黑后用热水烫干后浸丙稀酸等清漆保护。 (5)溶液调整。当药效降低,溶液蓝绿色逐渐褪去,pH值上升至3左右,并有白色沉淀产生时说明溶液老化。将溶液滤去沉渣,往清液中加人其总体积15%的浓缩液,使pH值降至2~2.5时即可恢复效能。 (六)非硒酸盐常温发黑剂 以亚硒盐和铜盐为主的发黑液虽可获得可与高温发蓝相媲美的发黑膜,但硒盐贵且有较大毒性,对环保不利。所以人们正在开发不含亚硒盐的发黑剂。这种发黑液在钢铁表面上生成以Cu2O为主Cu20和Cu0复合黑膜,参考配方如下: 硫酸铜(CuS045H20) 10g/L 聚胺类表面活性剂B

0.01g/L~0.1g/L 葡萄糖酸钠 5g/L pH值 2~2.5 冰醋酸(HAC) 3mg/L 温度 室温 催化剂A 0.01g/L~0.03g/L 时间 1min~3min

本主题由 szchyuan 于 2010-1-8 09:15 关闭

铝及铝合金的氧化处理的方法

主要有两类:①化学氧化,氧化膜较薄,厚度约为0.5~4微米,且多孔,质软,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可作为有机涂层的底层,但其耐磨性和抗蚀性能均不如阳极氧化膜;②电化学氧化,氧化膜厚度约为5~20微米(硬质阳极氧化膜厚度可达60~200微米),有较高硬度,良好的耐热和绝缘性,抗蚀能力高于化学氧化膜,多孔,有很好的吸附能力。

1.铝及铝合金的化学氧化处理

铝及铝合金的化学氧化处理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不消耗电能,适用范围广,不受零件大小和形状的限制。

铝及铝合金化学氧化的工艺按其溶液性质可分为碱性氧化法和酸性氧化法两大类。 按膜层性质可分为:氧化物膜、磷酸盐膜、铬酸盐膜、铬酸-磷酸盐膜。

铝及铝合金碱性铬酸盐化学氧化溶液的配方及工艺条件如表7-4。

组成物的质量浓度/g·L 配 方 编

2 3

40~60 50~60 40~50

15~25 15~20 10~20 碳酸钠 铬酸钠 1

氢氧化钠

磷酸三钠

硅酸钠

/℃

时间/min 2~5 5~8 0.6~1.0 1.5~2 85~100 95~100 90~95 8~10 8~10

注:①配方1,2适用于纯铝,铝镁合金,铝锰合金和铝硅合金的化学氧化。膜层颜色为金黄色,但后二种合金上得到的氧化膜颜色较暗。碱性氧化液中得到的膜层较软,耐蚀性较差,孔隙率较高,吸附性好,适于作为涂装底层。

②配方3中加入硅酸钠,获得的氧化膜为无色,硬度及耐蚀性略高,孔隙率及吸附性略低,在硅酸钠的质量分数为2%的溶液中封闭处理后可单独作为防护层用,适合于含重金属铝合金氧化用。

③工件经氧化处理后为提高耐蚀性,可在20g/L的CrO3溶液中,室温下钝化处理5~15s,然后在低于50℃温度下烘干。

铝及铝合金酸性铬酸盐化学氧化溶液配方及工艺条件如表7-5。

配 方 编 组成物的质量浓度/g·L 号

1

磷酸

铬酐

氟化钠

氟化氢氨

磷酸氢二氨

硼酸

铁氰化钾

重铬酸钾

温度/℃

时间/min 2 10~15 1~2 3~5 20~25 8~15 3 4 5 4~5 3.5~5 3~3.5 50~60 22 20~25 2~4 5 3~3.5 2~2.5 2 0.6~1.2 2~8 1~1.2 0.8 0.5~0.7 25~35 25~30 30~40 室温 3 15~60s 0.5~1.0

注:①配方1得到的氧化膜较薄,韧性好,耐蚀性好,适用于氧化后需变形的铝及铝合金,也可用于铸铝件的表面防护,氧化后不需要钝化或填充处理。

②配方2溶液pH值为1.5~2.2,得到的氧化膜较厚,约1~3微米,致密性及耐蚀性都较好,氧化后零件尺寸无变化,氧化膜颜色为无色至浅蓝色,适用于各种铝及铝合金氧化处理。在配方2溶液中氧化处理后零件应立即用冷水清洗干净,然后用重铬酸钾40~50g/L溶液填充处理(PH=4.5~6.5时用碳酸钠调整),90~95℃,时间5~10分钟,清洗后在70℃烘干。 ③配方3溶液中得到的氧化膜为无色透明,厚度约0.3~0.5微米,膜层导电性好,主要用于变形的铝制电器零件。

④配方4适用于纯铝及防锈铝及铸铝等合金。氧化膜很薄,导电性及耐蚀性好,硬度低,不耐磨,可以点焊或氩弧焊,但不能锡焊;主要用于要求有一定导电性能的铝合金零件。

⑤配方5得到的氧化膜较薄,约0.5微米,导电性及耐蚀性好,孔隙少,可单独作防护层用。

2铝和铝合金的阳极氧化(电化学氧化处理)

铝是比较活泼的金属,标准电位-1.66v,在空气中能自然形成一层厚度约为0.01~0.1微米的氧化膜,这层氧化膜是非晶态的,薄而多孔,耐蚀性差。但是,若将铝及其合金置于适当的电解液中,以铝制品为阳极,在外加电流作用下,使其表面生成氧化膜,这种方法称为阳极氧化。

通过选用不同类型、不同浓度的电解液,以及控制氧化时的工艺条件,可以获得具有不同性质、厚度约为几十至几百微米的阳极氧化膜,其耐蚀性,耐磨性和装饰性等都有明显改善和提高。

1.氧化膜的形成与生长

Al及铝合金的阳极氧化所用的电解液一般为中等溶解能力的酸性溶液,铅作为阴极,仅起导电作用。铝及其合金进行阳极氧化时,在阳极发生下列反应:

H2O-2e ---> O + 2H

2Al+3O ---> Al2O3

在阴极发生下列反应:

2H+ +2e ---> H2

同时酸对铝和生成的氧化膜进行化学溶解,其反应为:

2Al + 6H+ ---> 2Al3+ +3H2

Al2O3 + 6H+ ---> 2Al3+ + 3H2O

氧化膜的生长过程就是氧化膜不断生成和不断溶解的过程。

第一段a(曲线ab段):无孔层形成。通电刚开始的几秒到几十秒时间内,铝表面立即生成一层致密的、具有高绝缘性能的氧化膜,厚度约0.01~0.1微米,为一层连续的、无孔的薄膜层,称为无孔层或阻挡层,此膜的出现阻碍了电流的通过和膜层的继续增厚。无孔层的厚度形成电压成正比,氧化膜在电解液中的溶解速度成反比。因此,曲线ab段的电压就表现出由零急剧增至最大值。

第一段b(曲线bc段):多孔层形成。随着氧化膜的生成,电解液对膜的溶解作用也就开始了。由于生成的氧化膜并不均匀,在膜最薄的地方将首先被溶解出空穴来,电解液就可以通过这些空穴到达铝的新鲜表面,电化学反应得以继续进行,电阻减小,电压随之下降(下降幅度为最高值的10~15%),膜上出现多孔层。

第一段c(曲线cd段):多孔层增厚。阳极氧化约20s后,电压进入比较平稳而缓慢的上升阶段。表明无孔层在不断地被溶解形成多孔层的同时,新的无孔层又在生长,也就是说氧化膜中无孔层的生成速度与溶解速度基本上达到了平衡,故无孔层的厚度不再增加,电压变化也很小。但是,此时在孔的底部氧化膜的生成溶解并没有停止,他们仍在不断进行着,结果使孔的底部逐渐向金属基体内部移动。随着氧化时间的延续,孔穴加深形成孔隙,具有孔隙的膜层逐渐加厚。当膜生成速度和溶解速度达到动态平衡时,即使再延长氧化时间,氧化膜的厚度也不会再增加,此时应停止阳极氧化过程。阳极氧化特性曲线氧化膜生长过程如图7-1所示。 图7-1 阳极氧化特性曲线氧化膜生长过程示意图

2.铝及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工艺

铝及其铝合金阳极氧化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硫酸阳极氧化、铬酸阳极氧化、草酸阳极氧化、硬质阳极氧化和瓷质阳极氧化。

硫酸阳极氧化:在稀硫酸电解液中通以直流和交流电对铝及其合金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可获得5~20微米厚,吸附性较好的无色透明氧化膜。

硫酸阳极氧化工艺简单,溶液稳定,操作方便,允许杂质含量范围较宽,电能消耗少,成本低,且几乎可以适用于铝及各种铝合金的加工,所以在国内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表7-6为几种典型的阳极氧化工艺:

配方及工艺条件

1

硫酸(g/L)

铝离子Al3+(g/L)

温度(℃)

电压(V)

时间(min)

搅拌

阴极面积/阳极面积 直流法 交流法 2 <20 50~200 160~170 100~150 <15 <25 15~25 15~25 0~3 阳极电流密度(A/dm2) 0.8~1.5 0.4~6 2~4 18~25 16~20 18~30 20~40 60 20~40 压缩空气 压缩空气 压缩空气 1.5:1 1.5:1 1 :1

影响氧化膜质量的因素主要有:

①硫酸浓度:通常采用15%~20%。浓度升高,膜的溶解速度加大,膜的生长速度降低,膜的孔隙率高,吸附力强,富有弹性,染色性好(易于染深色),但硬度,耐磨性略差;而降低硫酸浓度,则氧化膜生长速度加快,膜的孔隙少,硬度高,耐磨性好。

所以,用于防护,装饰及纯装饰加工时,多使用允许浓度的上限,即20%浓度的硫酸做电解液。

②电解液:电解液对氧化膜质量影响很大。温度升高,膜的溶解速度加大,膜厚降低。当为22~30℃时,所得到的膜是柔软的,吸附能力好,但耐磨性相当差;当大于30℃时,膜就变得疏松且不均匀,有时甚至不连续,且硬度低,因而失去使用价值;当在10~20℃之间时,所生成的氧化膜多孔,吸附能力强,并富有弹性,适宜染色,但低,耐磨性差;当温度低于10℃,氧化膜的厚度增大,硬度高,耐磨性好,但孔隙率较低。因此,生产时必须严格控制电解液的温度。要制取厚而硬的氧化膜时,必须降低操作温度,在氧化过程中采用压缩空气搅拌和比较低的,通常在零度左右进行硬质氧化。

③电流密度:在一定限度内,电流密度升高,膜生长速度升高,氧化时间缩短,生成膜的孔隙多,易于着色,且硬度和耐磨性升高;电流密度过高,则会因焦耳热的影响,使零件表面过热和局部溶液升高,膜的溶解速度升高,且有烧毁零件的可能;电流密度过低,则膜生长速度缓慢,但生成的膜较致密,硬度和耐磨性降低。

④氧化时间:氧化时间的选择,取决于电解液浓度,,阳极电流密度和所需要的膜厚。相同条件下,当电流密度恒定时,膜的生长速度与氧化时间成正比;但当膜生长到一定厚度时,由于膜电阻升高,影响导电能力,而且由于温升,膜的溶解速度增大,所以膜的生长速度会逐渐降低,

到最后不再增加。

⑤搅拌和移动:可促使电解液对流,强化冷却效果,保证溶液的均匀性,不会造成因金属局部升温而导致氧化膜的质量下降。

⑥电解液中的杂质:在铝阳极氧化所用电解液中可能存在的杂质有Clˉ,Fˉ,NO3ˉ,Cu2+,Al3+,Fe2+等。其中 Clˉ,Fˉ,NO3ˉ使膜的孔隙率增加,表面粗糙和疏松。若其含量超过极限值,甚至会使制件发生腐蚀穿孔(Clˉ应小于0.05g/L,Fˉ应小于0.01g/L);当电解液中Al3+含量超过一定值时,往往使工件表面出现白点或斑状白块,并使膜的吸附性能下降,染色困难(Al3+应小于20g/L);当Cu2+含量达0.02g/L时,氧化膜上会出现暗色条纹或黑色斑点;Si2+ 常以悬浮状态存在于电解液中,使电解液微量混浊,以褐色粉状物吸附于膜上。

⑦铝合金成分:一般来说,铝金属中的其它元素使膜的质量下降,且得到的氧化膜没有纯铝上得到的厚,硬度也低,不同成分的铝合金,在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时要注意不能同槽进行。

铬酸阳极氧化:

铬酸阳极氧化是指用5~10%的铬酸电解液对铝及其合金进行阳极氧化的技术。用此法得到的氧化膜具有如下特点:①较薄(与硫酸和草酸氧化膜比),约2~5微米,可保持工件原有精度和粗糙度;②质软弹性高,几乎没有气孔,耐蚀性强于硫酸阳极氧化膜;③不透明,颜色由灰白至深灰色,甚至彩虹色,故不易染色;④由于孔隙少,膜层不用封闭处理就可使用;⑤有机物的结合力好,因此常用作油漆的底层;⑥硫酸阳极氧化比,成本较高,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表7-7是几种铬酸阳极氧化工艺:

配方及工艺条件

铬酸(g/L)

温度(℃)

电压(V)

阴极材料 1 90~100 37±2 0~40 2 39±2 3 40±2 50~55 30~35 0.3~0.7 0.2~0.6 0~40 0~40 60 60 电流密度(A/dm2) 0.3~2.5 氧化时间(min) 35 铝板和石墨

草酸阳极氧化:

草酸阳极氧化是用2%~10%的草酸电解液通以直流或交流电进行的氧化工艺。

当使用直流电进行阳极氧化时,所得膜层硬度及抗蚀力不亚于H2SO4阳极氧化膜,而且由于草酸溶液对铝及氧化膜的溶解度小,所以可得到比硫酸溶液中更厚的氧化膜层;若用交流电进行氧化,可得较软、弹性好的膜层。草酸阳极氧化的膜层一般为8~20微米,最厚可达60微米。

氧化过程中只要改变工艺条件(如草酸浓度,温度,电流密度,波形等),便可得到银白色、金黄色至棕色等装饰性膜层,不需要再进行染色处理。

草酸阳极氧化电解液对氯离子非常敏感,其质量浓度超过0.04g/L膜层就会出现腐蚀斑点。三价铝离子的质量浓度也不允许超过3g/L。

但草酸阳极氧化成本较高,耗能多(因为草酸电解液的电阻比硫酸,铬酸大),溶液有毒性,且电解液稳定性差。草酸阳极氧化几种工艺如表7-8所示。

配方及工艺条件

草酸(g/L)

(℃)

电压 (V)

阴极材料

电源 1 2 3 30 ± 3 50 ± 5 50 ± 10 18 ± 3 30 ± 3 30 ± 3 1~2 2~3 110~120 30~35 40~60 120 30~60 30~60 碳棒 直流 碳棒 直流 交流 电流密度(A/dm2) 1~2 氧化时间(min)

瓷质阳极氧化:

在电解液中加入某些物质,使其在形成氧化膜的同时被吸附在膜层中,从而获得光滑,有光泽,均匀不透明的类似瓷釉和搪瓷色泽的氧化膜,称“瓷质阳极氧化膜”或“瓷质氧化膜”。这种氧化膜弹性好,抗蚀性好,染色以后可得到具有塑料感的外观。所得膜厚约6~25微米。 下面是瓷质氧化的两种方法:

①在硫酸或草酸溶液中加入某些稀有金属元素(如钛,钍等)的盐类:氧化过程中,由于这些盐类的水解作用产生发色物质沉积于氧化膜孔隙中,形成类似瓷釉的膜层,硬度高,可以保持零件的高精度和高光洁程度,但成本昂贵,溶液使用周期短,工艺条件要求严。

②以铬酐和硼酸的混合液为阳极氧化液:成分简单,成本低,氧化膜弹性好,但硬度较前一种低,可用于一般装饰性瓷质氧化表面处理。瓷质阳极氧化溶液及工艺条件如表7-9所示。

配电流密度 电解方质量浓温度 / 电压 / 时间/ 液组说 明 V min 编度/ g·L /℃ 成 A/dm2 号

铬酐 35~40

45~草酸 5~12 0.5~1.0 25~40 40~50 55

硼酸 5~7 1.膜层为乳白色,可以染色 2.膜厚10~ 16μm 3.适用于一般装饰性零件 1

2 逐渐升高 升压时间

40~80

草酸35~45 24~起始:2~3 逐渐升 升压时间 1.膜层为灰白色,硬度高 2.膜厚8~

28 终止:高 钛钾 5~10 16μm 3.适用于耐磨的高精度零件装3

8~10

硼酸

2~5

草酸

1~1.5

柠檬

酸 0.6~1.2 保持:25~饰4.成本高,溶液使用寿命短 90~30 110 总时 保间:40~60 持 90~

110

注:阴极材料可用纯铝,铅板或不锈钢板。

在氧化溶液中,各种组分的变化将对氧化膜的色泽起决定作用:如随铬酐的升高,膜层颜色向不透明灰色方向转化;随硼酸升高,膜层颜色向乳白色方向转化;而随草酸的升高,膜层颜色向黄色方向转化。

3.氧化膜的封闭处理

由于表面氧化膜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吸附性能,它很容易受到污染,所以阳极氧化后,应对膜层进行封闭处理,以提高膜层的耐蚀性,耐磨性以及绝缘性。常用的封闭方法有:

沸水和蒸气封闭法:

其原理是:在较高下无水氧化铝的水化作用:

Al2O3 + nH2O ---> Al2O3·nH2O

当密度为3.42的γ-AL2O3水化为一水化合物时,氧化物体积增加33%,而当它水化为三水化合物时,则氧化物体积增加310%,因此,当将氧化好的零件置于热水中时,阻挡层和多孔层内壁的氧化膜层首先被水化,经过一段时间后,孔底逐渐被水化膜所封闭,当整个孔穴被全部封闭时,孔隙的水就停止循环,膜层的表面层继续进行水化作用,直到整个孔隙的口部被水化膜堵塞为止。如采用蒸气,则可更有效地封闭所有孔隙,但蒸气法所用设备及成本都较沸水法高,除非特殊要求,应尽可能使用沸水法。

重铬酸盐封闭法:此法适宜于封闭硫酸溶液中阳极氧化的膜层及化学氧化的膜层。用本法处理后的氧化膜显黄色,它的抗蚀性高,但不适用于装饰性使用。

其原理是:在较高温度下,氧化膜和重铬酸盐产生化学反应,反应产物碱式铬酸铝及重铬酸铝沉淀于膜孔中,同时热溶液使氧化膜层表面产生水化,加强了封闭作用。故可认为是填充及水化双重封闭作用。

通常使用的封闭溶液是5~10%的重铬酸盐水溶液,操作为90~95℃,封闭时间为30分钟,溶液中不得有氯化物或硫酸盐。

水解盐封闭法:

原理:锆盐、镍盐的极稀溶液被氧化膜吸附后,即发生如下的水解反应:

Ni2++2H2O ---> Ni(OH)2 +2H+

Co2++2H2O ---> Co(OH)2 +2H+

生成的氢氧化镍或氢氧化钴沉积在氧化膜的微孔中,而将孔封闭。因为少量的氢氧化镍或氢氧化钴几乎是无色的,所以它特别适用于已染色的氧化膜的封闭,不会影响制品的色泽,而且还会和有机染料形成络合物,从而增加颜色的耐晒性。

填充封闭法:

除上面所述的封闭方法外,阳极氧化膜还可以采用有机物质,如透明清漆、熔融石蜡、各种树脂和干性油等进行封闭。


相关内容

  • 炼铁原理的实验探究
    炼铁原理的实验探究 1.实验装置 2.基本原理:在高温下用还原剂CO将铁从铁矿石中还 原出来.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 + Fe2O32. 4.实验现象:玻璃管内的红色固体变为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导管口有蓝色火焰 产生. 5.注 ...
  • 20**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金属和金属材料
    2015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金属和金属材料 1. (广州)下列有关铁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参考右图信息,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 B. 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 C. 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因此钢铁的使用要注意防锈 D. 用赤铁矿高炉 ...
  • 金属磷化处理方面的知识
    金属磷化处理方面的知识 金属(主要是钢铁)磷化处理后,表面质量和耐蚀性均优于表面氧化处理.但其颜色因处理工艺和处理液的成分变化会产生差异,且污染较大.由于表面是不溶性的磷酸盐,不宜焊接.焊接不仅破坏磷化膜,且在焊缝中磷的增加,易产生裂纹和增 ...
  • 耐硫酸.磷酸腐蚀新材料
    1 耐硫酸.磷酸腐蚀新材料 1.1 成果简介 硫酸工业是化工工业的基础,尤其在我国重点发展磷复肥的情况下,硫酸工业同步发展势在必行.而硫酸工业的发展又取决于耐蚀材料的发展,因此研制与开发耐高温(>100℃) 浓硫酸(93-98%)腐蚀 ...
  • 钢铁冶金原理试题1答案
    ---- _-__-_线__订_装___-__-__-_线_订:装名-姓-生-学线订装----师教考监交并一纸题答与须卷试-: -号-学-生线学订_装__-__-__-_线__订_装__-__-_级-班线订生装学------内蒙古科技大学2 ...
  • 硫酸对常见材质的腐蚀性
    一起涨姿势- 前言 在化工生产中,我们会见到各种物质/介质.对于化工生产中,我们必须注意所选设备.仪器仪表的材质问题.硫酸,化学式H?SO?,也是我们见到的最常见的硫的含氧酸.硫酸是一种最活泼的二元无机强酸,能和许多金属发生反应.硫酸选材, ...
  •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电化学 一.原电池 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原电池概念: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叫做原电池. 若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有电子转移,我们就可以把这个过程中的电子转移设计成定向的移动,即形成电流.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能形成电能:非氧化还原反应的 ...
  • 20号无缝钢管力学性能
    20#无缝钢管力学性能 一.20#无缝钢管特性及应用范围是什么 20#无缝钢管特性及适用范围: 强度比15号钢稍高,很少淬火,无回火脆性.冷变形塑性高.一般供弯曲.压延.弯边和锤拱等加工,电弧焊和接触焊的焊接性能好,气焊时厚度小,外形要求严 ...
  • 中国转炉炼钢技术的进步
    中国转炉炼钢技术的进步 刘 浏 (钢铁研究总院) 摘 要 本文在分析国内转炉炼钢的技术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在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长寿工艺与长寿复吹技术.高效冶炼工艺等方面的经验,并提出今后的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词 炼钢 转炉 铁水预处理 ...
  • 第三次模拟
    6. 人体内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表.在这些液体中一定呈酸性的是 ( ) A.血浆 B.胃液 C.乳汁 D.唾液 2016-2017学年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卷) 九年级理化合卷 化学部分(7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