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对政府形象的塑造及影响 - 范文中心

论网络对政府形象的塑造及影响

11/11

改革与开放

2012年1月刊

论网络对政府形象的塑造及影响

沈龙云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网络时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鲜明的特点和独有规律已经对社会及政府产生巨大的影响。从目前情况来看,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政府的角色定位和管理方式使得政府在应对和处置网络事件的手段已造成了相当的社会负面效应。政府形象的定位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面对这些问题,政府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有利影响,继续积极地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健全政府与各种形态媒体的良好沟通机制,强化政府的公关意识。

关键词:网络时代政府形象政府职能

一、网络时代对政府形象塑造的影响

政府形象主要是指政府通过自己的行为与活动,在公众中建立起来的有关政府的主观印象,是指作为行政管理主体的政府在作为行政管理客体的公众头脑中的有机反映,是主客观相统一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府作为公共管理主体在管理中发挥的作用的变化而动态变化。

从现代社会公共管理学发展现状来看,社会管理主体与网络的联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公共管理的第二客体。

网络以自由性、互动性、即时性、隐匿性等有别于传统媒体的特性,决定了网络舆情极大的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舆情。网络成为人们发挥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作用,能够预警社会危机,也能成为社会矛盾的放大器。网络舆情在公共管理领域尤其是在政府形象塑造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随着社会化搜索博客、微博,

的主动权受到了极大冲击。以“郭美美”事件为例,已经成为中华红十字协会的诚信问题。从上所述,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政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缺乏必要的透明度,政务公开是现代公共管理制度对管理主体的根本性要求。政务不公开是导致我国政府效率低下,透明度不高的根本原因,也给腐败创造了环境和条件。

(二)政府处置跟不上网络传播的进程

政府还没有从传统“父母官”的角色定位中跳脱出来,形成服务意识。作为社会管理主体没有主动超前的意识。首先是对社会管理中可能产生舆情的重大事件缺乏预判,没有形成对网络情况的收集制度,或者没有合理的带有前瞻性的分析汇总。缺乏应对紧急舆情的预案,对严重危害社会正常管理秩序的危机性舆情时束手无策,一则束手无策,疲于应付,亦或者盲目应对,采取错误的应对方式,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

三、网络传播及言论的极端化

当前,网民由于现实身份和对现实社会利益诉求的不同导致观点不一致,导致网络舆论两级分化,为公众和政府作出正确判断增加了难度。由于统一的判断标准,公众和政府在接受此类信息时往往难以判断。特别是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社会体制而言,许多社会缺陷还无法解决,网民对各类社会现象的针砭时弊往往容易引起“虚拟社会”的共鸣,而一些社会不合理现象可能在一时之间无法解决和根除,从而导致部分不理智网民产生对社会根本制度的动摇,引起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并导致网络监督的异化,网络的监督作用异化对隐私的窥探,无法显示网络监督的优势。

SNS 等交互式新兴领域,使网民得以全面体验虚拟信息生活、社会

生活和物质生活的虚拟化的生活方式,逐渐实现“虚拟社会”与现实生活完美结合。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政府形象带来了新的机遇,利用web2.0互联网优势,网络传播已经成为政府塑造对外展示的一个良好平台,为公共管理双方提供了便利的沟通渠道,在网络社会中公民与政府定位平等,深刻的展示了公民监督者的形象,扩大国际影响力。但现实的我国传统的处理方式,随着网民公众意识的不断提高,网民对社会的参与度逐步扩大,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而政府在某些方面又不能采取正确的应对方法,则造成公共管理双方的敌视和对立,增添社会不安定因素。

四、政府在处理网络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面对网络时代,我们的政府依然是闭门造车,其管理能力和管理方法落后于公众的需要,无法适应潮流的发展,对网络传播和言论处于一个被动的位置。

二、当前我国网络对政府形象产生的制约因素

当前在网路传播过程中,网络传播由于传播速度快,信息来源复杂,而传送渠道面向社会大众,舆论方向难以控制等问题,无法以一言蔽之,其造成的后果难以控制。政府无法对网络信息进行有效拦截,公众的群体性的,盲从性等特点迅速影响到政府辛苦造就的形象,其破坏力根本无法拦截。

在网络时代,我国政府在政府形象控制力方面主要显示这几方面的制约因素。

(一)缺乏与时俱进的管理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中国传统的行政政治是与“人治”相结合的。然而随着现代政府的要求,官本位使我国政府与现代政府要求差距甚远,我国政府部门服务意识不到位,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督体系不完善,政务不透明公开,甚至部分政府职能部门拥权自大,损害公众的利益。

(一)政府公开行政力度略显不足

从目前公众的发展过程看,我国政府在处理公共事务时往往信息处于隐蔽状态,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往往处于相互不平等的状态。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正是对正确表达利益诉求的前提。信息不对称已成为我们的政府对网络舆情反映滞后的根本性原因。这将根本上导致我国政府丧失政府信息主导地位,随着网络公开程度的加大使得政府在管理信息的披露和发布方面

(二)网络对社会影响力的判断存在缺陷

尽管有关政府部门意识现代行政离不开信息对称。但从电子政府网站的应用上来看,它实际上只分享政府愿意公开的信息。行政理念实际意义上没有做到与网络时代同步,对网络时代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器物”层面上,没有上升到社会科学的高度。网络时代对我们社会领域的改变是无法回避的,只有顺应时代才能立于有

-144-


相关内容

  • 试论公共关系对企业形象建设的作用
    试论公共关系对企业形象建设的作用 摘要:公共关系是按照发展规律,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区域或经济环境中企业规模和层次水平发展到一定高度时被真正运用和发展,不论在企业形象的塑造.品牌的创建还是企业关系的协调,企业危机管理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 ...
  • 公共关系学简答论述
    1:简述非语言传播的特性? 1) 传播性 2)情景性3)可靠性4)组合性5)隐喻性 3:简述广告的商业功能 1)沟通产销,刺激需要2)扩大销售,加速流通3)鼓励竞争,活跃经济 2:简述整合销售传播的法方? 1) 同一外观法2)主题线法方3) ...
  • 加强自身建设做好三个服务兼论新时期科协和学会发展与改革创新
    第44分会场科协三个服务-9自身建设9 ===一=======::=========z===========z=====:=======#===一 议上代表科协提出了具体的意见.我们希望各省.市科协都能争取条件建成本地的科技馆,这是落实中央 ...
  •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国家形象
    新华网北京11月22日 良好的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国家形象的塑造与推广,通过举办大型国际公关活动.促进文化交流机构在海外的建设.推广国家形象宣传片登陆海外媒体等方式,积极向世 ...
  • 网络世界中的企业形象塑造
    湖 南 涉 外 经 济 学 院 工商媒介本科结业论文 题 目 网络世界中的企业形象塑造 学生姓名 谢扬杰 专 业 工商媒介(本) 年 级 1101 联系电话 [1**********] 指导教师 邹慧聪 老师 2012年 12 月 27 日 ...
  • 论城市品牌建设
    论城市品牌建设 [内容提要]城市品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从商品品牌.企业 品牌延伸出来的概念.如何理解城市品牌?目前并没有 权威.公认的定义.城市品牌建设,也就是城市品牌化 的过程,它与一般的企业品牌建设的过程类似,都是包 括品牌定位. ...
  • 简论净化网络环境
    当今,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超越传统媒体时空阻隔.打破人际传播界限的影响力日益增大,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毋庸讳言,一些低俗.侵权.暴露隐私等虚假有害网络信息着实给其蒙上了阴影,由网络引发的官司也接连不断,如不加以引导 ...
  • 公共关系在高校发展中的应用
    公共关系在高校发展中的应用 --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 摘要:随着公共关系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这门经营与管理的学科很快被应用到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学校应把公共关系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思想.管理哲学.管理方法,充分认识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 ...
  • 城市景观规划
    城市景观规划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有轴有节点,有线有区,形成景观系统.如保护和继承历史遗产格局,营造山水格局,建筑高度体量色彩,步行车行交通轴线和空间节点组织,有地方文脉特色-- 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整体性框架探索 因而,笔者所倡导的大景观规划设 ...
  • 汽车行业营销策略分析
    密级: 学号: 自考本科生毕业(设计) 汽车行业营销策略分析 学 院: 专 业: 市 场 营 销 班 级: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论文 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申明 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设计(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 进 ...